《中美贸易谈判在“无法达成共识上”达成了共识,A股还会再崩吗?》中美双方“在无法达成共识上”达成了共识。这是民间舆论对中美上周贸易谈判的精辟表述。 从一些舆论提到“恍然1840、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翻版、霸权主义”等用词,可以感受到美国人的狮子口大开、漫天要价。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无耻之尤,真真是气煞国人!所以,每一个已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见到了这份美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清单”的中国网友,几乎都被激怒了。 就连一些给美国和西方媒体供职的媒体人,都觉得这份清单的态度几乎就是在“直接拿枪抵住中国政府的头”! 那么,之前一直对贸易争端当做重大利空,充满恐慌、回避情绪的A股,这次还会再次崩掉吗? 个人以为,从这次谈判双方的交锋来看,接下来无论是从谈判策略(要互相给对方下马威),还是从真实目标来看(美国就是要遏制中国,而中国一定要实现强大),中美接下来的对抗恐怕会很快进一步升级! 而对市场的影响,则正如我的同事所言,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是决定A股行情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但仍然有可能在A股自身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行情的下行压力。 虽然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很显然,“那些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才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当中的“硬骨头”!双方后续的博弈,只会更加艰难而曲折! 因此,投资人不能因为此次“达成部分共识”就对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风险,掉以轻心!
《既稳股市,又抗美帝!CDR制度的双重深意,A股会买账吗?》在据称千亿美金估值的小米最终还是选择在港上市,在早已预料到中美贸易谈判难以顺利——实际上美国人的傲慢、狮子大开口,的确成功的激怒了国人——的背景下,CDR制度在此时的推出,个人以为,既是具有双重深意的。 一是表明中国坚决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并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对抗美国人对我们的制造业2025的封锁限制。这个对新经济的支持战略不会改变。 二是要继续烘托资本市场对“独角兽概念”的热度和认可度,利用中美争端激化的背景,进一步强化独角兽概念在资本市场的风口地位。 简单来说,既稳股市,又抗美帝。毫无疑问对股市是一个重大利好,独角兽概念短线会继续成为市场结构热点。 当然,能否对冲贸易谈判的利空,就需要拭目以待了!个人感觉CDR制度的正面预期权重是弱于贸易争端的!
博览视点
中美贸易谈判在“无法达成共识上”达成了共识,A股会崩吗?
【研究员】:柏双
结论:中美双方“在无法达成共识上”达成了共识。这是民间舆论对中美上周贸易谈判的精辟表述。而且,从一些舆论提到“恍然1840、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翻版、霸权主义”等用词,可以感受到美国人的狮子口大开、漫天要价。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无耻之尤,真真是气煞国人!所以,每一个已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见到了这份美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清单”的中国网友,几乎都被激怒了。 就连一些给美国和西方媒体供职的媒体人,都觉得这份清单的态度几乎就是在“直接拿枪抵住中国政府的头”!那么,之前一直对贸易争端当做重大利空,充满恐慌、回避情绪的A股,这次还会再次崩掉吗? 个人以为,从这次谈判双方的交锋来看,接下来无论是从谈判策略(要互相给对方下马威),还是从真实目标来看(美国就是要遏制中国,而中国一定要实现强大),中美接下来的对抗恐怕会很快进一步升级! 而对市场的影响,则正如我的同事所言,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是决定A股行情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但仍然有可能在A股自身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行情的下行压力。虽然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很显然,“那些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才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当中的“硬骨头”!双方后续的博弈,只会更加艰难而曲折!因此,投资人不能因为此次“达成部分共识”就对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风险,掉以轻心!
【博览财经研报】中美双方“在无法达成共识上”达成了共识。这是民间舆论对中美上周贸易谈判的精辟表述。 而且,从一些舆论提到“恍然1840、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翻版、霸权主义”等用词,可以感受到美国人的狮子口大开、漫天要价。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无耻之尤,真真是气煞国人! 所以,每一个已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见到了这份美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清单”的中国网友,几乎都被激怒了。 就连一些给美国和西方媒体供职的媒体人,都觉得这份清单的态度几乎就是在“直接拿枪抵住中国政府的头”! 那么,之前一直对贸易争端当做重大利空,充满恐慌、回避情绪的A股,这次还会再次崩掉吗? 虽然官方的表述很温和、很克制:双方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有关经贸问题。中美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但很显然大家也都清楚,官方冠冕堂皇的粉饰也不能代表民意对双方巨大分歧的清晰认知。其实,从新华网的以下关键关键词“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等,也可以看得出来官媒平和陈述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激烈的碰撞。双方在关键问题上没谈出任何成果。 关于美方代表团列出了哪些让国人血脉上冲、强烈愤慨的美式霸权条款,网上已经有很多翻译罗列,我就不一一详述。 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三个句式: 1、我给你扣的什么屎盆子带的什么绿帽子,你都得配合我给扣好了带好了,不能摔了。 2、我想打你骂你踢你踹你,你都得欣然受着忍着,不能做任何自我保护,更不能还手。 3、你要让我轻松加愉快地从你这里大把捞钱,但绝不能有任何想让我付出对应对价的念头。 在贸易逆差问题上,你之前从我这每年拿走2000亿美金的逆差规模,未来两年要限时还清,不能喊冤,不能打折扣。还要定期向我汇报进展。 在产业升级问题上,我说的都对,我想怎么整你就怎么整你,你不能抗议不能反对。尤其制造业2025这种威胁我技术地位的计划,不能搞了。 在技术换市场问题上,你要敞开大门让我更轻松赚到更多的钱,比如金融和农产品要全面放开,必须大量购买美国产品,我还不用向你转让任何有可能壮大你的技术。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你要承认之前保护不力,对我伤害会很大,今后要切实搞好保护,付我更多的版权费吗,对于我限制你收购或投高科技,不能持异议。 在关税问题上,我如果觉得你不配合我,我可以立刻用关税制裁你,但你不得反击,不能到WTO告状,只能乖乖废除关税。 总结成一句话:美国人既想从中国赚钱,又不想中国更强大。让我们丧权辱国,还要我们感恩戴德!这样的条件,中国显然不可能答应! 实际上中国的态度也非常强硬,这也即是我们的社评所说:中方坚定的态度,让美方一再确认了中国绝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易的决心,中国是压不垮的……中国人民勤奋劳作、诚实交易,我们没做错什么,所以襟怀坦荡。中美贸易战无论还要打多久,怎么收场,其最终结局都不可能是对勤劳和诚实的背叛。 分析指出,总结来看,从美方的谈判框架(可以归纳为7个条款),可以读出以下信息: 1:美国对农产品很在意:七个条款里面,有两个涉及到农产品,第二个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特意事无巨细的列出了中国不要对农产品进行哪些报复措施,以及第七个条款,要求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看来选票很重要。 2: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和保持美国技术优势非常在意。一个是不想让中国的自主技术起来。七个条款里面有三个条款提到了中国制造2025,是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内容,分别是第二个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第三个条款敏感技术领域投资和第五个条款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且美方明确说明会限制中国制造2025的产品进口,打击中国高端制造成长。 一个是阻止美国技术向中国外流。另一方面,美方又明确表示要限制中国通过投资美国关键技术领域获取技术,同时对中国通过各种措施让在华外资企业转让技术不满,要求取消。 3:美国对中国市场非常渴求,内容涉及最多:七个条款里面,有四个是直接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包括,直接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要求中国放宽对外资的限制、要求中国放宽美国服务和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准入、要求中国放开对美国农产品的准入。 其余三个条款里面,知识产权条款里面其实也是想中国更多付费购买美国知识产权,但是美国公司不被强制转让技术。直接要求中国降低非关键进口产品关税。 可见美国人的胃口有多大,这样的贪得无厌,趾高气扬,毫无平等磋商之意,从头至尾都摆明了没得商量、就是要你签不平等条约的架势,还以为现在是我们软弱可期、用坚船利炮就能必中国打开国门的旧社会吗?! 所以,当然不可能达成共识,要知道现在的我们,可是一年就能够下水一个中等国家规模海军的军队建设速度! 谁怕谁呀! 当然,也有乐观派认为,七个条款里面有六条都是可以谈的,谈判还是有转机的可能——除了第三条限制中国对美国投资敏感技术领域双方很难谈得拢以外,其他都是可以谈的。 例如第一条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人开个2000亿美元的天价,我相信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不排除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中国是可以还价的,多买点天然气行不行,多买点芯片行不行。 第二条的知识产权,中国本来也有加强保护的动机,不然会阻碍自己的创新, 第四条的扩大外资开放,中国本来就在不断进行 第五条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中国本来也在进行,例如汽车进口关税就在下降。 第六条和第七条的美国服务和农产品,美国这方面提供的产品服务都比较优质,双方是可以有共同利益的。 也就是说,基本都可以谈,就是美国人一来开口要价太高了?! 你降低赤字就降低赤字吧,2年降低2000亿美元? 降低关税就降低关税吧,一下子全部降到和美国同等的水平? 开放外资就开放外资吧,负面清单还要拿给你审查,不符合你要求的我还得改? 保护知识产权就保护知识产权吧,你只想赚知识产权费却任何先进技术都不想转让给我? 所以只能在部分领域有共识,这已经很不错了。 看完这个美方谈判框架,我们基本上心里就有数了——美国人虽然气势汹汹,整个框架里面一大堆无理霸道的要求,最终他们想要的还是:既想从中国赚钱,又不想中国更强大。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双方的诉求差距是如此之大,这并不是通过灵活妥协就能解决核心矛盾的,而是涉及到各自的崛起和遏制威胁老大地位的后来者的国家战略。 个人以为,从这次谈判双方的交锋来看,接下来无论是从谈判策略(要互相给对方下马威),还是从真实目标来看(美国就是要遏制中国,而中国一定要实现强大),中美接下来的对抗恐怕会很快进一步升级! 而对市场的影响,则正如我的同事所言,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是决定A股行情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但仍然有可能在A股自身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行情的下行压力。虽然官方声称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很显然,“那些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才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当中的“硬骨头”!双方后续的博弈,只会更加艰难而曲折!因此,投资人不能因为此次“达成部分共识”就对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风险,掉以轻心! 当然,辩证来看,中美谈崩了,A股是不是就要崩呢,结构性的利好依然有。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中美谈判最终结果如何,中国都将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步骤,“有序开放金融市场”,差别只是,中美谈得顺利,中美之间的金融服务贸易就会顺畅、迅速一些,反之,中国则可能对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先开放合作”!因此,虽然中美贸易谈判的进程,仍然可能会对A股走势带来一些波动,但随着金融开放的加速,A股市场上的龙头券商,尤其是那些“国际业务”做得好的大券商会率先受益! 近来,金融开放的政策步伐“超预期”的推进:5月4日,证监会就存托凭证公开发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5月2日,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的(“瑞士银行绝对控股瑞银证券的股权变更”)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进入审批程序。而诸如MSCI、沪伦通、D股等也将陆续推出,资本市场国际化很可能“超预期”,国内券商股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在提升。与此同时,资管新规的落地,也是券商龙头的事件驱动力——但总体上,相比金融蓝筹的这点利好,A股整体承压的负面影响还是主要矛盾!
既稳股市,又抗美帝!CDR制度的双重深意,A股会买账吗?
【研究员】:柏双
在据称千亿美金估值的小米最终还是选择在港上市,在早已预料到中美贸易谈判难以顺利——实际上美国人的傲慢、狮子大开口,的确成功的激怒了国人——的背景下,CDR制度在此时的推出,个人以为,既是具有双重深意的。 一是表明中国坚决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并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对抗美国人对我们的制造业2025的封锁限制。这个对新经济的支持战略不会改变。 二是要继续烘托资本市场对“独角兽概念”的热度和认可度,利用中美争端激化的背景,进一步强化独角兽概念在资本市场的风口地位。 简单来说,既稳股市,又抗美帝。毫无疑问对股市是一个重大利好,独角兽概念短线会继续成为市场结构热点。 当然,能否对冲贸易谈判的利空,就需要拭目以待了!个人感觉CDR制度的正面预期权重是弱于贸易争端的!
【博览财经研报】在证监会明确将以CDR(中国版存托凭证)方式欢迎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35天后,相关工作进入到了实操落地阶段,CDR脚步渐行渐近。 而在据称千亿美金估值的小米最终还是选择在港先上市(虽然不排除部分资产稍后也可在A股后上市),在早已预料到中美贸易谈判会非常艰难——实际上,美国人的傲慢、狮子大开口,的确成功的激怒了国人——的背景下,CDR制度在此时的推出,个人以为,既是具有双重深意的。 一是表明中国坚决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并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对抗美国人对我们的制造业2025的封锁限制。这个对新经济的支持战略不会改变。 二是要继续烘托资本市场对“独角兽概念”的热度和认可度,利用中美争端激化的背景,进一步强化独角兽概念在资本市场的风口地位。 简单来说,既稳股市,又抗美帝。 5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期一个月。《管理办法》由法律部拟定,以部门规章形式规范,从监管原则、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再融资原则、信息披露规则、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明确。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管理办法》主要有七大看点: 1、证监会将开展创新企业发行CDR的试点,同时,正在推进的沪伦两地互联互通机制也以CDR方式实现。在证券法框架下,明确CDR发行和交易的监管要求,和参与主体的基本权利义务。既为创新企业通过发行CDR回归境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也为未来开通沪伦通预留制度空间,做好规则准备。 2、《管理办法》 明确CDR的法律适用和基本监管原则,规定CDR作为国务院通过转发若干意见形式认定的证券,其发行、上市、交易等行为适用《证券法》若干意见、本办法及证监会其他规定。境外发行人应当依法履行发行人的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3、对CDR的发行上市交易作出安排,规定了CDR发行基本条件和程序,对通过CDR方式进行再融资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规定CDR上市交易的条件和程序,明确CDR的减持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以及证券交易所有关业务规则关于上市公司股份减持的规定。对通过发行存托凭证进行收购、重组等进行原则性安排。 4、明确CDR的信息披露要求,规定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是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信息披露行为原则适用《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的同时,又针对CDR及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的特点,就存托安排、投票权差异、协议控制等事项作出特别要求,对特别不适用情形作出豁免机制。 5、建立CDR的存托和托管制度,规定存托人、托管人及其职责,对存托人资质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规定了存托协议和托管协议的必备条款,对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安排。 6、加强投资者保护,在明确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应当保障对境内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总体上不低于境内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同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特殊性,设置了存托凭证持有人单独表决事项,存托凭证退市回购安排等投资者保护措施。 7、待《CDR办法》和配套规则正式发布实施之后,企业即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发行CDR的申报,证监会也将启动受理相关申请的工作。按照正常程序的时间推算,最快将在一个多月以后成行。 概括成一句话,这是贸易谈判谈崩未来避险预期会升温背景下,监管层给A股的一针强心剂,对冲利空意味明确。 事实上,此次公布的CDR制度也回应了市场之前对流动性抽血等方面的一些质疑。强调:会稳步推进、切实防控风险。稳步有序推进。统筹谋划,循序渐进,探索通过试点解决创新企业境内上市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处理好试点与风险防控的关系,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所以,毫无疑问对股市是一个重大利好,独角兽概念短线会继续成为市场结构热点。 当然,能否对冲贸易谈判的利空,就需要拭目以待了!个人感觉CDR制度的正面预期权重是弱于贸易争端的! 另外,近日发布的CDR细则仍未提及能否转普通股的问题,显然不及预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细则对CDR“再融资”和“交易方式”的表述超市场预期,CDR发行后可在A股市场获得再融资权利,做市商交易制度保障CDR流动性。 此前证监会自2月底开始对四大新兴产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亮绿灯,而监管层此前也强调在上市制度上进行创新来扶持独角兽企业上市。考虑到本次细则某些部分仍不及预期,所以中线的潜力还需观察后期政策的跟进,但总之,短期来看,独角兽概念仍有望受到细则的刺激。
决策参考
机构纷纷喊“底”,风险真的消化了吗?
【研究员】:江桥
结论:从当前的市场风险来评估,我认为市场感受到的风险要大于真实的风险。此外,我认为暴露的风险要大于隐藏的风险。最后,我认为当前市场只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不存在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当前市场的担忧点有很多,诸如我们上述谈到的那些基于历史记忆而在投资者心理上刻画出来的负面危机感,都让很多投资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风险。但是估值往往是刻画市场真实价值的最具说服力的指针,从当前市场宏观情况来看,我认为市场的担忧情绪有点过度了。从当前来看,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后续还会不时地对行情带来扰动,但是从投资的大视角,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当前无论是优质的创业板科技股还是业绩较佳却前期大幅回调的白马股都是可以在5月开始两手抓的品种。目前市场过度反映的风险恰恰是后期反向修正的机会,那些暴露出来的风险往往都是小case。
【博览财经研报】最近关于“底部”的呼声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大机构认为当前中国股市已经接近底部,风险大体消化。那么,当前股市真的不用恐慌了吗?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以下机构均表示当前市场风险不大,包括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老也特别表示看好中国的投资机会,并称目前已经买了很多的股票。 从风险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感受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有暴露的风险和隐藏的风险;有价格波动的风险和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当前随着机构在前期调仓导致白马股出现阶段性回调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下的整体风险偏好下行确实使得中国股市最近一段时间看上去风险无处不在。 但是理性只会迟到,永远不会缺席。 从当前的市场风险来评估,我认为市场感受到的风险要大于真实的风险。 一方面是白马股的大跌,业绩出台无论高于预期还是低于预期基本下跌,让人很是郁闷。 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破3%,历史突破重要关口的危机记忆;历史朝韩会晤时均有危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叙利亚冲突;中美贸易摩擦,双方均强势;逢8的年份不太平的传说…… 如此种种使得市场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就是风险很大。但是不同的事情却情况大不相同,但是多种复杂因素纠缠之下确实让市场感受到的风险很大。但是我认为事实情况来看,当前A股的真实风险并不大。 此外,我认为暴露的风险要大于隐藏的风险。 事实上,投资当中暴露的风险往往并不可怕,而且通常这种风险会在股价上已经充分作出反应,所以市场的低估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投资预期。而那些可怕的恰恰是隐藏的风险。 当然,从近日盾安环境来看,其控股股东盾安控股债券未如期发行,造成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问题。确实也反映出上市公司之中仍然存在着隐藏的较大风险。 以2017年为例,高于30%的行业有房地产、钢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有色金属、采掘、建筑装饰和建筑材料。其中,钢铁、采掘、建材等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暂时安全。而房地产、公用事业、建筑等行业景气不佳,或者内部分化比较大,应重点关注,尤其是其中的民营企业。 但是就整个市场来讲,我认为目前市场更关注的风险其实是在白马身上。从舆论情绪来看,我注意到当前很多人觉得白马前期涨幅较大,风险太高。 但是,从PE的变化来看,我认为姜超说的还是更理想客观一点,即“白马股基本面不差,短期调整源于基金调仓”。而恰恰是这种已经暴露出来的调整风险使得市场感受到的是可能还有更多的隐藏的调整风险。 对此,我认为市场是多虑了,这也会在后期得到市场的修正。 最后,我认为当前市场只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不存在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以2015年6月为例,以当时的估值和去杠杆的政策环境来看,投资者高位进入是存在着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的。而从现在的位置来看,关于PE,上述多家机构已有描述,如下图所示,较低的估值水平反映的是未来上涨的概率和空间更大。
这种水位的市场,只存在价格波动性风险而不存在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当前市场的担忧点有很多,诸如我们上述谈到的那些基于历史记忆而在投资者心理上刻画出来的负面危机感,都让很多投资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风险。但是估值往往是刻画市场真实价值的最具说服力的指针,从当前市场宏观情况来看,我认为市场的担忧情绪有点过度了。 就像美国的VIX指数用来衡量市场的波动性,每次触底恰恰是VIX的高点,大多数人熬不住斩仓的时候往往是底部到来。 从上证指数的走势来看,一年多来上证指数都始终维持在3000点上方波动。以目前的走势来看,市场大幅下破此处并开启新一轮下跌的概率并不大,相反从过去的走势来看,后期上涨的概率反而更高。 近期中美刚结束首轮贸易谈判,在谈判之前,市场预期都普遍认为“谈不拢”,而在谈判前夕A股市场却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的恐慌性抛盘,这也恰恰反映出市场对这轮贸易谈判已经在走势中消化了部分负面影响。 从当前来看,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后续还会不时地对行情带来扰动,但是从投资的大视角,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当前无论是优质的创业板科技股还是业绩较佳却前期大幅回调的白马股都是可以在5月开始两手抓的品种。目前市场过度反映的风险恰恰是后期反向修正的机会,那些暴露出来的风险往往都是小case。
投资参考
周策略:贸易谈判正式启动,等待“靴子”落地
【研究员】:江桥
结论:当前由于中美贸易开启正式谈判,但结果尚未出现明晰,市场仍担忧后续出现不利结果影响股市的运行格局。技术面,目前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尚且守在3030点上方。整个指数呈现横盘震荡的态势。细分来看,一是,前期妖股炸板,华锋股份开板,市场炸板率较高,机构接力动能不足。二是,中美贸易谈判未结束,市场仍担忧出现利空消息。市场风险偏好较低。展望后市,投资者应密切留意贸易谈判相关消息的后续进展。从目前整个市场来看,短线恐高情绪已经十分明显,现阶段对于高位概念股仍然要引起警惕。需注意控制好仓位,切勿轻易在大盘不确定性较强时重仓操作。
【博览财经研报】◆基本面上,中国4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2.9,预期52.3,前值52.3,整体情况尚可。 当前由于中美贸易开启正式谈判,但结果尚未出现明晰,市场仍担忧后续出现不利结果影响股市的运行格局。 ◆资金面上,结束了此前的投放态势。当周,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100亿元。 整体来看,三大指数均出现缩量盘整的态势,整体资金面未现明显改观,受制于中美贸易谈判,市场投资者的观望情绪较浓。 ◆技术面,目前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尚且守在3030点上方。整个指数呈现横盘震荡的态势。 当前MACD指标已经出现红柱,并有向上发散趋势,黄白两线低位金叉,指数仍将处于弱势整理等待方向选择。 创业板方面仍然维持在60天线上方弱势盘整。三大指数量能均现地量阴跌的态势。 5月2日-5月4日当周仅三天行情,两市窄幅震荡,大盘指数继续在3100点下方潜行。 五一小长假期间,重要消息很多。但总体上,对节后市场预期短线好转,是有利的。 政策大势方面有:资管新规正式发布、美国财长等来华进行贸易谈判,还有证监会对信批要求、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银保监和证监会公布对外资开放的管理办法等。 不过整体来看,实质性利好并不多。而且资管新规也基本上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情,预期层面影响有限。 市场也没有因此而即刻提升整体风险偏好。 美国环球电视台CNBC于4月30日刊发的《中国对特朗普的贸易要求采取强硬立场》一文,显然对国内投资者对谈判进展的预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该文章认为,由于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足够强大,有足够的韧性来平衡美国,并且对于西方有关中国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建议感到不快,在美国谈判人员本周抵达北京时,中国将拒绝讨论特朗普提出的最强硬的贸易要求。 也就是说,该文章明确认为本次谈判的结果并不理想,而且另一方面近期市场也在报道这次美国代表团基本上是“鹰派中的鹰派”,所以这种阵容能够对此前的贸易摩擦进行妥协的概率也不算太高。 所以市场在等待中美贸易谈判消息落地,整体多空都不是很明显。 具体到周五行情。从盘面上看,市场在尾盘避险情绪升温,黄金、军工、农业股均较活跃。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尚且守在3030点上方。整个指数呈现横盘震荡的态势。当前MACD指标已经出现红柱,并有向上发散趋势,黄白两线低位金叉,指数仍将处于弱势整理等待方向选择。 细分来看,周五盘中人气不足的体现主要有二点。 一是,前期妖股炸板,华锋股份开板,市场炸板率较高,机构接力动能不足。 二是,中美贸易谈判未结束,市场仍担忧出现利空消息。市场风险偏好较低。 展望后市,投资者应密切留意贸易谈判相关消息的后续进展。 从目前整个市场来看,短线恐高情绪已经十分明显,现阶段对于高位概念股仍然要引起警惕。需注意控制好仓位,切勿轻易在大盘不确定性较强时重仓操作。 分类指数周涨跌幅统计:上证指数上涨0.29%,深证成指上涨0.99%,中小板指数上涨1.87%,创业板指数上涨0.51%,沪深300指数上涨0.37%。 三大权重板块指数周涨跌幅统计:金融指数上涨0.22%,地产指数下跌0.28%,有色金属下跌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