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探底之路依然漫长痛苦-首席证券内参2018.8.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0 09: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破不立?探底之路依然漫长痛苦!》因为中国要稳定楼市,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甚至是像最近政治局会议所说“坚决抑制房价上涨”,这会使得后面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股市不会因为楼市被压制而得到里面的钱流出来配置股市。总言之,楼市越在房贷利率和限售等措施上动刀子,股市越受压制。因为中国决策层要走新一轮改革开放,且在前40年制造业改革开放之后开启新时代金融业开放新格局。所以A股在决策层眼中是要走向国际化和机构化的,某队虽然之前高抛低吸了几年,但是接下来是需要逐步淡出市场的,不能干预。所以现在的市场也不怪刘主席很少出面了,因为监管层对于它的定性已经不是单纯的稳定。对内无法指望什么大利好,也只能指望在开放的环境下外资能够尽快地流入中国股市,这也是后期托底中国股市最重要的一个力量。目前仍然不能说什么“不破不立”的观点,因为单纯因为把之前牛市跌没了而认为监管层就该默认股市涨了的逻辑没有丝毫意义。现在的矛头不在国内希不希望市场涨,而在于外部局势。凭借目前外资的流入速度,虽然被动配置的要求会让他们毫不退避的做多中国股市,但是目前的资金量和建仓速度都无法对中国股市带来很大的引导效果。与国内配合政策面的机构建仓资金行动相比,外资入市更多是被动配置下的“雪中送炭”,而对于信心丧尽的A股投资者要的远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在政策面与资金面戴维斯双击下的“火上浇油”。所以外资买起来的时候也基本很难带动跟风情绪。这次的“探底之路”仍然非常漫长而痛苦,与诸君共勉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不破不立?探底之路依然漫长痛苦!                 
【研究员】:江桥
结论:因为中国要稳定楼市,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甚至是像最近政治局会议所说“坚决抑制房价上涨”,这会使得后面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股市不会因为楼市被压制而得到里面的钱流出来配置股市。总言之,楼市越在房贷利率和限售等措施上动刀子,股市越受压制。因为中国决策层要走新一轮改革开放,且在前40年制造业改革开放之后开启新时代金融业开放新格局。所以A股在决策层眼中是要走向国际化和机构化的,某队虽然之前高抛低吸了几年,但是接下来是需要逐步淡出市场的,不能干预。所以现在的市场也不怪刘主席很少出面了,因为监管层对于它的定性已经不是单纯的稳定。对内无法指望什么大利好,也只能指望在开放的环境下外资能够尽快地流入中国股市,这也是后期托底中国股市最重要的一个力量。目前仍然不能说什么“不破不立”的观点,因为单纯因为把之前牛市跌没了而认为监管层就该默认股市涨了的逻辑没有丝毫意义。现在的矛头不在国内希不希望市场涨,而在于外部局势。凭借目前外资的流入速度,虽然被动配置的要求会让他们毫不退避的做多中国股市,但是目前的资金量和建仓速度都无法对中国股市带来很大的引导效果。与国内配合政策面的机构建仓资金行动相比,外资入市更多是被动配置下的“雪中送炭”,而对于信心丧尽的A股投资者要的远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在政策面与资金面戴维斯双击下的“火上浇油”。所以外资买起来的时候也基本很难带动跟风情绪。这次的“探底之路”仍然非常漫长而痛苦,与诸君共勉之。

                                 
【博览财经研报】风里雨里,2638等你。这句话在前段时间主跌浪过程中曾经在朋友圈小视频里面频繁出现。眼下的沪指已经到了2668,距离2015年股市见顶后探底的低点不过30点了,按照上周五单日下跌速度,不日即将在2638点等你了。
自中美贸易关系恶化叠加国内去杠杆导致资金面紧张,市场债务违约和闪崩频现之后,市场对于当前的A股已经很大程度上出现“不破不立”的逻辑了。
主要矛头并不在国内监管态度
近期关于“股X底”的讨论很多,从国内此前抑制资本脱实向虚的定调来看,过于活跃的股市在历经3年熊市的杀估值之后,单纯从指数为视角,现在的市场起码从监管层的调控方面来看已经不具备什么“向虚”的实质了。
距离2014年启动的“改革牛”突破点2530一带,现在的指数已经非常接近。等于说已经快把这轮牛市的成果给跌没了,这种情况下的市场自然对于监管层而言不再存在看不惯市场上涨的心理了。
以至于连续数月的持续阴跌已经让市场开始期待证监会刘主席的声音。他太久没有出现了,股民甚是期待他的身影。以至于舆论都在七夕之际YY主席大人加班开会商谈。
17日晚间,上证报报道:今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于当日下午召集证监会多个部门开会,分析当前股市局面,商讨应对之策。记者从权威渠道核实,前述消息不实。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刘士余今日在上海调研工作。
不知道是否某位小编同情股民,抑或是这位小编自己账户被“保护”得“”硕果累累,但不管如何,从这位作者此次造谣的心理出发可以看到当前市场很期待中国监管层作出实质性的稳定市场的举动。
加班开会的利好被证伪后的利空再次伤了市场的心,原本也没怎么指望,现在唱这一出更是心理膈应。
那么就这件事背后来看当前的中国股市,我认为现在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中国监管层对于股市的态度如何如何,而在于包括中美贸易在内的全球格局的不稳定。
前段时间,对于P2P的态度,监管层甚至都开始提高容忍和监管措辞。
对于股市,每次遇到大幅下调都出面站台打气(虽然是口头上)。
但是种种迹象都在佐证现在的中国监管层比以前,特别是一两年前更希望中国股市能够上涨。所以展望后期来看,这也决定了中国内在的监管方面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外资成了眼下愿意配置A股的极少数主要增量
我前段时间分析过为什么现在的股市这么疲弱,其中就有这样三点很重要:
第一个,房地产自2016国庆节调控潮逐步推广动用限制交易的措施后,一二线城市越发出现资金进去容易出来难,2016年下半年之后也基本不再出现上半年间歇性出现的楼市股市跷跷板效应。大类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出现虹吸效应,让股市少了一个重要的持续性托底资金源。
第二个,中国在2018年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之后,大幅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此背景下某队资金开始逐步撤出股市,不再经常性干预市场的涨跌。让股市在下跌的关键点位经常看不到有人来“解放”的动作。
第三个,在前期保险资金被骂“野蛮人”逐出市场后,保监会与银监会“牵手成功”,开始构建了一行两会的新格局。保险资金也基本不再承诺高资本回报,而且在投资端也更加稳健而不再随意参与股市。使得市场再少一重要资金源。
这三个大招之后的股市就是持续阴跌,而除了MSCI等外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增量资金来托底中国股市。这样的市场在监管层眼里恐怕早已心中有数,无怪刘掌柜只有沉默,因为说什么都是错。
因为中国要稳定楼市,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甚至是像最近政治局会议所说“坚决抑制房价上涨”,这会使得后面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股市不会因为楼市被压制而得到里面的钱流出来配置股市。总言之,楼市越在房贷利率和限售等措施上动刀子,股市越受压制。
因为中国决策层要走新一轮改革开放,且在前40年制造业改革开放之后开启新时代金融业开放新格局。所以A股在决策层眼中是要走向国际化和机构化的,某队虽然之前高抛低吸了几年,但是接下来是需要逐步淡出市场的,不能干预。
所以现在的市场也不怪刘主席很少出面了,因为监管层对于它的定性已经不是单纯的稳定。
对内无法指望什么大利好,也只能指望在开放的环境下外资能够尽快地流入中国股市,这也是后期托底中国股市最重要的一个力量。
目前中美开启第二次谈判,能谈拢最好,但也不用抱太大希望。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8月16日报道,特朗普16日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说:“我们要跟中国谈判了,他们非常想谈判。他们就是给不出一份我们能认可的协议,拿不到对我国公平的协议,我们不会罢休。”
这次外媒报道称特朗普对本次谈判“漫天要价”,可以预见的是形势仍然不乐观。在前期“MYZ”后开启“汇率Z”,全球随着特朗普的动作而哀鸿遍野,这种环境下中国股市的预期仍然很差。
目前仍然不能说什么“不破不立”的观点,因为单纯因为把之前牛市跌没了而认为监管层就该默认股市涨了的逻辑没有丝毫意义。现在的矛头不在国内希不希望市场涨,而在于外部局势。凭借目前外资的流入速度,虽然被动配置的要求会让他们毫不退避的做多中国股市,但是目前的资金量和建仓速度都无法对中国股市带来很大的引导效果。
与国内配合政策面的机构建仓资金行动相比,外资入市更多是被动配置下的“雪中送炭”,而对于信心丧尽的A股投资者要的远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在政策面与资金面戴维斯双击下的“火上浇油”。所以外资买起来的时候也基本很难带动跟风情绪。
这次的“探底之路”仍然非常漫长而痛苦,与诸君共勉之。


                                 
                                           决策参考
                 



救市消息仅隔一天就被辟谣,本周还要再创新低                 
【研究员】:柏双
结论:不论证监会开救市会的消息辟谣是真还是假,但从股民情绪的失望可以确定,根据上周四周五的走势,已经盘面状况,很有可能本周还有跌、还要创新低。甚至,不排除本周一就跌破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2638!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接近前期低点,股市越来越“安全”、下跌空间越来越小,应该争议不大。 除了市场连续四天交易额低于3000亿,在2600亿左右的地量阴跌。还有就是当前两市破净股阵营进一步扩容至261只,占在交易股票数量的7.64%。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2005年、2008年和2013年等几个A股历史重要低点时水平,创历史新高。 另外,消息面上,国改双百行动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热点。国改概念若能有所表现,也可以稍稍缓解下下跌情绪——虽然也只是暂时的。

                                 
【博览财经分析】上周五(17日)晚上传言神隐已久的证监会主席召开大会应对大跌,但市场刚还没来得及兴奋一下,消息隔日就被澄清,不存在的。
据上证报披露,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刘士余17日在上海调研工作。
对此,有人庆幸:幸好这条信息是在周末发生,如果放在交易日,一大波韭菜又要被割。A股市场坑太多,总有一款适合你。就算真的召开会议应对大跌,又能怎么样?真的能控制股指下跌吗?你涨了,股东不是在减持的路上就是在被动减持的路上,就算蓝筹的股东不减持,基金呢?这些日子酿酒、家电持续下跌你以为谁是幕后的空方?
也有人愤怒:行情已经暴跌至此(距离2015年的低点不过30点了),好不容易有个救市的消息出来,马上就急着否认了。所以,现在是连善意的谎言都不愿意了?是觉得现在股民情绪还很稳定,行情仍在可接受的“稳定”范畴内(继续跌也没关系?!),还是担心一旦被跟“救市”挂上钩就有更大的风险发生?
总之,不论辟谣是真还是假,但从股民情绪的失望可以确定,根据上周四周五的走势,已经盘面状况,很有可能本周还有跌、还要创新低。甚至,不排除本周一就跌破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2638!
除了证监会辟谣的这条外,周末没啥大的消息了:
1、银保监会发布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
2、证监会继续发新股,2家,总募资不超10亿元;
3、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房租短期暴涨的消息进一步发酵,人民日报发文称要严控不良中介恶意“炒租”,北京市住建委约谈住房租赁企业,明确不得恶性竞争抢占房源,自如、链家等多家房产中介公司出面回应;
4、猪瘟又发生一起疫情扩散事件。近期猪肉股真不要碰了,万一你买的那家猪肉上市公司下面的猪场发生了猪瘟,那吃个跌停轻轻松松的。
总之,政策还是没指望,市场还是要死不活的。苟延残喘的股民们也都麻木了,除了装死的、吐槽的,大家也都很“淡然”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接近前期低点,股市越来越“安全”、下跌空间越来越小,应该争议不大。
除了市场连续四天交易额低于3000亿,在2600亿左右的地量阴跌。还有就是当前两市破净股阵营进一步扩容至261只,占在交易股票数量的7.64%。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2005年、2008年和2013年等几个A股历史重要低点时水平,创历史新高。
另外,消息面上,国改双百行动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热点。
今年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已经转向地方国企。据悉,国资委近期多次举行会议,对国企改革方向进行了梳理,下一步混改重点将在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央企二三级子企业以及地方国有企业间展开。国资委近日已内部下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据悉有近400家企业入围,其中央企及其下属子企业有近200家,地方国企有200多家。国资委要求入选企业于9月底之前上报各自综合改革方案,试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混改、员工持股等。
分析指出,随着“双百企业”名单的陆续公布,在股市一片回调氛围之下,国企改革概念或成为股市波动当中的“避风港”,那些被“逐一点名”的公司,或陆续释放驱动力。
根据7月30日国资委会议,降杠杆减负债六大举措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近期国资委频繁调研,各地国有企业纷纷提交改革方案。前期国资委召开的年中会议,下半年混改、重组、管资本、市值管理等多项改革措施有望多点突围,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
而这一轮以“混改”为突出特征的国企改革浪潮当中,在周期行业复苏基础上的“油气混改”,以及兼具“滨海新区、天津自贸区”等概念叠加的“天津板块”,驱动力或率先释放。
在我看来,虽然结合目前市场流动性环境和投资者风偏,对不限于国企在内的诸多板块,不宜给予太高期望或估值溢价。目前情况下并不支持对整个板块炒作,只属于自下而上的甄选个股阶段。
但鉴于当前国改政策宏大,是可以寻找有真正通过不错的改革方案,释放红利、提高经营效率、整合资源的公司的,这是下阶段国企改革机会的重点。
国改概念若能有所表现,也可以稍稍缓解下下跌情绪——虽然也只是暂时的。


                        

周策略:信心全无,继续观望!                 
【研究员】:江桥
结论:里拉崩盘表面上是特朗普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考虑,对土耳其商品进行打压所致,但根本上还是土耳其本身的经济模式脆弱、高度依赖外资、外债高企、滥发货币以至通胀失控所致,再叠加政治体制变化之后面临的外部资金环境更加剧了其脆弱性。 而类似问题在新兴市场存在普遍性,之前的泰国泰铢暴跌、阿根廷比索暴跌、委内瑞拉通胀率将达1000000%,都是类似的问题。而且一旦扩散就具有传染性,有可能冲击、甚至改变当前全球的金融体系,而这种潜在的冲击,也很容易被美国所利用(甚至干脆就是美国所操纵),成为继“贸易战”后的“汇率战”的前哨战! 恰因为此种担忧,市场继续溃败下行。落脚到周五来看:盘前官方消息显示中美有望开启新一轮谈判,外围市场走好,但无奈A股已经对利好迟钝麻木,继续高开低走大跌下探新低。目前来看,市场情绪极差,仍然需要等待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完毕,清仓或者轻仓观望为宜。

                                 
【博览财经研报】8月13日-8月17日当周,两市继续阴跌调整,大盘失守2700点,市场人气溃散,信心崩塌。
在中国商务部出手反制美国之后,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及时反制,而是把焦点转移到了土耳其这个软柿子和出气筒伊朗。
10日,iShares MSCI土耳其ETF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逾12%。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跌至6.25,日内跌超12%。今年跌去了40%。
土耳其这一崩溃把美股银行金融股和欧元也带沟里去了。把“强势美元”的大戏码导演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汇率弱国的连锁反应”,伊朗货币里亚尔加速暴跌,随后土耳其里拉因为特朗普关税制裁的大棒威慑而再度血洗。
周一市场大幅低开震荡上行,创业板凸显出避险功能。
恰恰是因为近期的市场处于急跌后反抽途中的“红绿相间期”,节奏上的上下起伏让柚子更青睐能够快速在“隔夜倒差价”的品种,创业板无疑是短线做T赚快钱的一个优选项。市场在创业板中表现出短暂的青睐之情,但可惜好景不长。
里拉崩盘表面上是特朗普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考虑,对土耳其商品进行打压所致,但根本上还是土耳其本身的经济模式脆弱、高度依赖外资、外债高企、滥发货币以至通胀失控所致,再叠加政治体制变化之后面临的外部资金环境更加剧了其脆弱性。
而类似问题在新兴市场存在普遍性,之前的泰国泰铢暴跌、阿根廷比索暴跌、委内瑞拉通胀率将达1000000%,都是类似的问题。而且一旦扩散就具有传染性,有可能冲击、甚至改变当前全球的金融体系,而这种潜在的冲击,也很容易被美国所利用(甚至干脆就是美国所操纵),成为继“贸易战”后的“汇率战”的前哨战!
恰因为此种担忧,市场继续溃败下行。
落脚到周五来看:
盘前官方消息显示中美有望开启新一轮谈判,外围市场走好,但无奈A股已经对利好迟钝麻木,继续高开低走大跌下探新低。目前来看,市场情绪极差,仍然需要等待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完毕,清仓或者轻仓观望为宜。
分类指数周涨跌幅统计:上证指数下跌4.52%,深证成指下跌5.18%,中小板指数下跌5.30%,创业板指数下跌5.12%,沪深300指数下跌5.15%。
三大权重板块指数周涨跌幅统计:金融指数下跌2.87%,地产指数下跌5.77%,有色金属下跌4.99%。


                                 
                                           投资参考
                 



政策“刮骨疗毒”开展药品整顿,为优质公司“逆势”积蓄驱动力                 
【研究员】:柏双
结论:8.16政治局会议对医疗领域沉疴“刮骨疗毒”的决心与果断行动,给相关问题带来震慑,也难免对医药、医疗行业带来一段时间的“抑制”,股市上相关板块难免遭遇价格上的大幅波动。 但需要强调的是,“刮骨”的目的“治病救人”,是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淘尽黄沙始得金,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优质公司,仍有机会在国民的医疗保障需要攀升、相关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估值溢价。 当前被“长生事件”砸出的医药板块的“估值坑”,总有会“回填”的一日。

                                 
【博览财经分析】据财联社消息,8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召开干部大会,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进行全面的风险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
针对疫苗全链条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起草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修订法律法规,加强生产过程现场检查,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产品风险报告制度,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加快建立健全疫苗药品的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全面完善药品尤其是疫苗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水平。
在此前一天,8.16政治局会议专门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及有关问责情况的汇报。
根据新华网的通稿,会议强调,疫苗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这起问题疫苗案件是一起疫苗生产者逐利枉法、违反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编造虚假生产检验记录、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失职失察、个别工作人员渎职的严重违规违法生产疫苗的重大案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既暴露出监管不到位等诸多漏洞,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重典治乱,去疴除弊,加快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坚决守住公共安全底线,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身体健康。
且有高达7名部级官员受到处分。
可以说,8.16政治局会议对医疗领域沉疴“刮骨疗毒”的决心与果断行动,给相关问题带来震慑,也难免对医药、医疗行业带来一段时间的“抑制”,股市上相关板块难免遭遇价格上的大幅波动。
但需要强调的是,“刮骨”的目的“治病救人”,是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淘尽黄沙始得金,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优质公司,仍有机会在国民的医疗保障需要攀升、相关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估值溢价。
当前被“长生事件”砸出的医药板块的“估值坑”,总有会“回填”的一日。
就在各地方、各部门全面排查处置风险隐患,加强监管的同时,ST长生公告称:根据国务院会议指示,没收长春长生所有违法所得并处最高罚款,可能会导致公司存在暂停上市或退市风险。
受此影响,股市上的医药、医疗板块大幅下挫,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跌幅更加明显。
但就在针对该事件的大整顿全面推进之时,也应该看到,决策层提升国民医疗保障待遇,满足民生需要的工作并未停滞——
8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同意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批复,同意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附《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从国家药监局获悉,已有条件批准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新药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上市。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马来酸吡咯替尼片为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继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之后,这是恒瑞医药第三个化药创新药。
整体来看,此次针对“长生事件”的治理整顿,虽然有短痛,但有助于医疗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也为股市上的“优质公司”逆势脱颖而出,提供了契机。
长期看,有助于该板块当中被“错杀”者积蓄驱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18:46 , Processed in 0.13967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