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券商股集体暴动反弹并非偶然 配置仍处高性价比阶段
周一券商股全线崛起,为日内最活跃板块。目前机构对券商股大涨原因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二是估值便宜,三是证金增持。
从今年与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看,券商指数两次见底时间均晚于大盘。海通证券认为,券商在牛市中是领头羊,在震荡行情中,券商板块历次表现如下:2010年来几次典型的震荡市反弹行情中,2010/07-10/11是2010年震荡市中的反弹区间,券商板块在当年10月开始发力。2012/01-12/05、2012/12-13/02是2012-13年震荡市中的反弹区间,券商板块在这两波反弹中持续上行,后半程加速发力。2015/08-15/12是下半年的反弹区间,券商板块在11月开始发力。2016/01-16/04、2016/06-2016/11是去年两波反弹区间,券商板块分别在4月和11月开始发力。综合看,震荡市中,券商板块往往在反弹行情后半程发力。
另据统计,截至27日,已有20家券商披露中报,16家券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以证金、汇金等为代表的国家队身影,其中有12家被国家队新进或增持,新进增持资金达216.15亿元。具体看,国家队二季度对华泰证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太平洋、申万宏源、国投安信、东兴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和西部证券等11只券商股继续加仓。另外,新进持有国泰君安33408.32万股,占流通股比7.06%。分析人士指出,券商股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股指突破3300点及结构性行情的延伸,将带动证券行业的景气度回升,加上业务改善预期较强,相关个股补涨潜力较大。在此背景下,券商股的低估值及对金融权重股的持续看好和避险考虑成“国家队”资金入驻券商股的主因,后市值得关注。
事实上,8月来,券商基本面持续改善。华泰证券指出,8月来市场交投情绪维持在较高水平,前两周日均股票交易额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两融规模维持在9000亿元以上并实现持续回升;7月债券承销业务规模环比增长101%,预计在企业融资需求刚性情况下,下半年业务规模将实现较好改善。东方证券认为,资金面、政策面、业绩面与估值面共同提升券商股的投资价值,且考虑到保险、银行今年来均显著上涨,券商作为大金融中的滞涨板块值得关注。长城证券表示,券商行业内分化将持续存在,建议从三条主线选择个股:一、业绩稳健与业务结构多元化的龙头券商,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二、创新+转型发展的中型券商长江证券、兴业证券;三、超跌反弹+前7个月业绩同比正增长的山西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关注与配置。
广发证券认为,龙头券商集中度提升,业绩显著分化。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券商中,营业收入行业前三由16上半年的26.7%升至27.7%,净利润由的22.9%升至25.3%;业绩波动区间扩张大至-184.2%-30.9%,大型券商业绩稳定性凸显。8月来市场环境全面回暖,两市日均成交金额、两融余额等指标回升,建议关注3300以上券商β行情。目前券商配置仍处于高性价比阶段,大型券商估值处于1.4-1.6倍的低位水平,且机构对证券板块仍处于低配。轮动行情下,建议关注券商板块β行情。天风证券建议关注券商龙头(估值便宜、集中度提升,以华泰证券为代表的龙头表现出色),随着市场有效突破3300点和融资余额的连续回升,建议重视券商的弹性,回顾过去每次市场较大幅度的反弹,券商都不会缺席。
国改与创新发展再提速 四季度央企与地方混改或集中“亮剑”(一)
据悉,8月28日,北京国调混改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这个名为北京国调混改投资基金,是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调基金”)、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富资本共同设立的国企混改投资基金,北京国富混改投资管理中心为基金管理人,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该基金将重点围绕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等方向进行投资,以资本力量助推本轮混改国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管资本”的加速,从中央到地方国企改革基金正加快落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正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目前,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已投资12个项目,总投资已超400亿元。在万亿资金的助力下国企改革与创新发展将再提速。
去年9月发改委正式公布的第一批6家混改企业名单(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中,东航集团和联通集团的混改方案都已出炉,其中东航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开展国家民航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落地。今年3月第二批10家企业的混改试点工作启动。而联通混改方案拟引入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多位新的战略投资者,无疑为全国其他国有企业树立了增资扩股、转让引入民营资本的标杆,且参与者实力强、想象空间大,具有互联网基因的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更是为中国联通可能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支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正逢“十九大”窗口期,国企改革将继续迎密集催化,包括央企重组方案落地、前两批已批复的共19家央企混改试点单位中,真正为市场关注、拿出具体方案的较少。此次联通混改方案力度之大超市场预期,无疑将提振央企混改信心,四季度国改将进入实施阶段。近日随着混改试点央企公司方案陆续出台、油气改革施工方案落地、第三批混改试点确定、地方国改方案出台等,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回升,利好政策相关的主题投资机会。建议密切关注国企改革投资机会,其中军工、铁路、油气混改目前最被看好。
一、军工混改提速。军工领域是央企上市公司中数量最多,而且央企改革难度最大的领域。而且前两批19家试点混改企业中,军工领域企业较多,因此下一步军工领域混改或成央企混改大主题的重头戏。军工改革主要包括混改、股权激励等股权改革、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军民融合等政策。从发改委第一批混改公司名单中,中国船舶和中国核建两家军工集团已列入其中。券商看好混改标的包括航天电子、航天动力、航天晨光、中船科技、中航机电、北方导航等。其中航天晨光(科工装备制造类平台)、航天动力(大股东航天发动机资产)、航天电子(航天九院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预期)、中航机电(央企股权激励试点、609和610所资产注入预期)、中船科技(中船高科技业务资产体量大)、北方导航(集团导航及控制类资产多)。
二、铁路混改有望取得新进展。从铁总近四年的年度工作总结和安排中,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铁路投资建设也是每年必会提及的两大主题词。资深研究人士指出,一直来铁总改革缓慢,主要由于铁总体量巨大,且铁总债务负担重,且铁总是垄断企业,政策上有些条条框框尚不明确,因此改革难度大。知情人士向红刊财经透露,铁总正强力推动公司制改革,并将按非运输企业、地方铁路局、铁路总公司三步“先易后难”的推动公司制改革:第一步,年底前要完成中铁总非运输企业的公司制改革。第二步,对全国18家铁路局和3家专业运输公司,即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即对运输主业的改革。对这部分企业,中铁总正加紧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形成指导意见,改制方案和公司章程、议事规则范本。其中,完善企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这部分企业改革的指导方针,中铁总计划在今年底前启动直属运输企业改革。第三步,即对中铁总公司的公司制改革。也就是要实现绝对的政企分开,目前方案正在国务院和财政部审核,待上述部门作出批复意见后方可实施推进。目前从混改进程看,铁总改革迈进步伐更快。铁总下属中铁快运等公司已在制定改革方案,其中中铁快运从6月已在内部编写改革方案,并且从业务层面开始与顺丰、阿里、京东等公司进行合作,目前顺丰公司相关人士已入驻中铁快运进行办公。联讯证券指出,铁路混改加速将为铁总旗下仅有的三家上市公司,铁龙物流、大秦铁路、广深铁路带来向好预期。
三、油气领域将成第三批央企混改试点重心。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来,新一轮油气改革将打破油气产业链的固化格局。8月14日,中石油宣布集团召开公司改制会议,中石油集团及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要于2017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对油气改革的推进将带来多方面的投资机会,大石油公司混改和专业化重组带来的投资机会被分析师重点推荐。油气改革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市场化和市场准入放开,关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民营炼油放开、LNG接收站放开确认及油气专业化重组,关注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恒逸石化、中天能源、中国石化和大庆华科。中石化中期工作会议召开,继续强调扩大市场份额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关注中石化、中国化炼化和嘉实元和等。
据发改委此前表态,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已基本批复,预计年内将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三批已筛选数十家央企,目前正在按程序报批。预计第二和第三批共有20多家央企混改方案将陆续披露。业内人士指出,中粮集团、中国黄金、中国国航、三峡集团、中航信移等企业有望入围第二批混改试点名单。目前停牌重组的央企上市公司共19家,地方国资公司也有32家。停牌央企上市公司包括有中国重工、中粮地产、招商轮船、中粮地产、露天煤业、中国神华、国电电力等。其中国电电力、中国神华8月4日晚同时披露重大资产交易进展,均表示交易对方拟为能源行业大型国企,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拟涉标的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与经营,具体范围尚未最终确定。交易方案尚在商讨、论证中,交易方式可能包括发行股份、资产或现金交易等资产重组方式。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合并,涉及资产超过1.8亿万元,发电装机容量则将达约2.26亿千瓦,将成目前中国最大发电集团。最新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重工8月17日公告显示,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增资,合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18.68亿元,其中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将分别投入50.34亿元和20亿元进行债转股。中国重工的做法是央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低杠杆率的典型做法。中粮地产公告,公司原预计在8月24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信息,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工作量较大,重组方案尚需进一步协商、确定和完善。华北高速、招商轮船等“招商系”近期资本动作频繁,据了解,招商局集团正谋求从交通、金融、地产三大主业向实业经营、金融服务、投资与资本运营三大平台的转变,计划到2020年前后建成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其中招商轮船7月31日晚公告称,与中国经贸船务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船务下属的深圳长航滚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恒祥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经贸船务(香港)有限公司等100%的股权。拟收购标的公司属于水上货物运输业务相关行业。
国改与创新发展再提速 四季度央企与地方混改或集中“亮剑”(二)
地方国企公司中停牌的有*ST重钢、老白干酒、厦门港务和近日宣布停牌的国泰集团等。以重庆国资委旗下的*ST重钢看,7月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重庆来去源商贸有限公司提出的对*ST重钢进行重整的申请,并指定清算组作为管理人。公司8月1日公告将实施连续停牌。国泰集团公告,8月23日接到实际控制人江西省国资委的通知,江西省国资委正在筹划涉及国泰集团的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广发策略认为,国企改革重点从三条主线优选组合:一是央企重组主线。煤电领域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可能性较高,利好大型发电集团;二是混改主线,关注央企里面一些偏“网状”的垄断性资产,当前看好电信、铁路、军工领域;三是地方国企主线。一类是对应与供给侧改革交叉程度较高的地方国有资产(如山西等);一类对应体量大、盈利较好、证券化率低、有较成熟的国资平台、政策推进较快的地方(如上海、天津等)。
兴业证券表示,天津国企中拥有上市平台的11家集团2015年末的平均资产证券化率约15%,与“到2017年底,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超过40%”的目标相距甚远。上市国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港口业务、公用事业、医药和光伏行业。政策重点支持重组的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纺、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新兴产业较少。天津国资上市平台中,几乎均为竞争类企业且国资占比较高,国资委指出此类国企股权全部放开,混改空间大。天津市2015年开展正风反腐行动,为国改做好铺垫。2017年4月彭三上任天津国资委主任,强调市属国企全部混改。今年1月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简报》明确指出,拟开展5-6家集团层面混改试点,力争完成两家,2018年全面推开;今年计划安排30%左右混改,2018年重点推进,2019年收尾。6月6日,“天津市国有企业混改暨海河产业基金推介对接会”拟为国有企业引资1100多亿元。津联控股和海河产业基金两大平台主刀,国企混改动力十足。天津市已进行的国改主要有四个途径:1)外延式并购:*ST松江、百利电气、中环股份、浩物股份、天保基建;2)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力生制药、中新药业、天药股份、天津港;3)壳资源转型:滨海能源、天津普林、津劝业、天津磁卡;4)剥离不良资产:泰达股份。
长江证券认为,湖北国企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1)结构尚有提升空间——国有经济大而不强。构成上,央企在国有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地方国企则呈现“小、散、弱”的特征。截止“十一五”末,湖北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3.84万亿元,其中中央在省内企业资产总额占比约79%;2015年湖北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列第16位,国有资产总额占GDP比重在各省市中却位于第22位。产业结构上,现阶段湖北国有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战略产业涉足相对较少:2015年湖北共有759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77.08%,且以传统制造业为主;2)经营压力有所增大:近几年湖北地方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虽远非负担水平,但2017年地方国有企业增长目标实现或并不易。现阶段背景下,混改很可能是当前湖北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且从理性角度出发,混改或也是目前湖北的优先选择之一。目前混改实现方式主要有五种,即改制重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员工持股、引导基金的产权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短期员工持股或是突破方向,而长期改革更或偏向于改制重组。基于改革难易程度、是否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等维度考虑,省出资企业或武汉市国有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推行混改的可能性较大,其中省出资企业中的混改对象集中于商业类国有企业。投资上可从两维度布局:1)中长期建议关注可能进行改制重组的相关标的,具体有楚天高速、东湖高新、武汉中商、中百集团、鄂武商A;2)短期建议关注可能实行员工持股的相关标的,具体有武汉中商、宜昌交运、安琪酵母及长江传媒。
业绩对次新市值决定作用凸显 中报期四角度筛选优质标的
经历4个月深度调整的次新股板块成近期最活跃群体之一。业内人士表示,次新股近期崛起表明资金短线做多意愿较强,在新股发行速度没有明显提高之际,次新股短线仍是资金“潜伏”的重要标的,但需注意,连续大涨后次新股将难以维持集体上涨状态,后市更多是内部结构性行情,在中报业绩披露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优质公司投资价值也再度凸显。
据统计,在去年8月后上市的457只次新股中,截至17日有316只股披露中报业绩,其中236只中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当中26只中报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0%以上,苏州科达、索通发展、金能科技、弘信电子、中广天择、秦港股份、新凤鸣、荣晟环保、建科院、汇纳科技、格尔软件11只股中报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200%。在A股价值投资理念回归,投资情绪日趋理性背景下,业绩对次新股市值的决定作用更凸显。通过对净利润和市值分层归纳,次新股的业绩与市值存在一定对应规律:中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000万元以下的202家公司中,有72.28%公司最新流通市值不足10亿元;中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55家公司中,最新流通市值在2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29家。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分布规律可作为判断某只次新股合理市值的条件之一,另也可根据上述规律筛选出市值明显偏离业绩的公司,以发现风险或投资机会。对流通市值偏低的次新股,有部分可能受到前期板块整体投资情绪不佳影响而错杀,也有市场关注度不高而被低估的标的。
此外,上周机构对次新股的调研热情也明显升温。其中,贝达药业、辰安科技、开立医疗、洁美科技均接受3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调研记录显示,机构较关注这批企业的高新技术进展情况。贝达药业上周接待67家公司调研,来访名单中不乏中金、兴业银行、东方证券、交银施罗德基金、淡水泉投资等知名机构的身影。辰安科技上周也接待包括国泰基金、华创证券、上实投资在内的59家机构调研。机构主要关注公司在公共安全应急市场的情况。主营超声诊断、电子内镜等临床医疗设备的开立医疗,上周接待51家机构扎堆调研。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参与中报期间的次新股行情时,可从4个指标筛选优质个股:首先,今年来上市,次新股特性凸显的个股;其次,中报业绩确定性增长,具有较强成长能力的次新股;再次,市值明显偏离业绩前期被错杀的次新股;最后,公司基本面较好且有大单资金持续买入的次新股。综合看,禾望电气、旭升股份、天圣制药、秦安股份、金麒麟、绝味食品、安正时尚、荣泰健康8只次新股同时满足今年上市、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中报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最新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上周实现资金净流入等四大条件,后市机会备受看好。
整体看,市场对盈利确定性的追求,在今年来的行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未来个股的行情驱动更多依靠自身盈利能力,市场格局从以往的提升市盈率转为细剖每股收益的上涨动能。国泰君安表示,中报披露期间,市场对半年报行情的追求继续演绎,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向好的公司。天鼎证券认为,中科信息停牌并未改变市场对次新的做多热情,次新行情会继续强势,其中优选的仍是和中科信息一脉相承的黑科技类次新,尤其是5G相关,目前市场选择的是纵横通信、澄天伟业、华脉科技等。大方向上,相关商品库存大幅上升前依然看好涨价概念,目前环保督察工作推进下部分商品供需缺口仍存在,周末媒体主要宣导的是维生素A涨价,浙江环保督察和当初G20炒作方向一样,印染涨玩维生素涨,相关个股新和成、安迪苏等。另外,如果维生素个股起涨,应是收获期而不是播种期,现阶段布局可考虑秋冬季节华北大气治理限产下的炉料,时间上快到烧结炉闭炉时间,近期焦炭等的用量会加大,虽然媒体还没大肆渲染,但期货市场一直在表现。虽然中国联通回调较深,但国企改革仍大概率是下阶段重点方向。如果沪指大幅上行会吸引部分场外资金,这些资金新进后大概率会选择确定性较高的券商板块,盯着次新券商浙商证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