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宏观背景和市场情绪看回调 短期调整是布局2018年机遇
海通证券认为,近一周市场继续调整,主因是市场处于业绩空窗期,资金面变化和年底机构交易行为给市场带来扰动。把本轮调整定性为市场“进二退一”的回撤,类似2016年4月到6月、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2017年4月到5月,均是市场累积一定涨幅后出现阶段性回调。顾前三次市场结束调整的原因发现,都有宏观面出现微妙变化。2016年4月到6月市场结束调整,源于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后美国加息预期大幅下降,国外货币政策再次转向宽松;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市场结束调整,源于2017年初新增社融总量创新高,经济基本面数据出现改善;2017年4月到5月市场结束调整,源于金融环境阶段性转向温和,10年期国债利率从5月高点3.70%逐渐降至6月底的3.5%。因此,对11月以来的本轮市场调整,未来投资者仍需跟踪利率和政策面变化。从利率角度看,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3.9%到4.0%的区间内盘整,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仍在创新高,从11月初的5%持续升至目前的5.47%。政策面,投资者可关注年底前相关会议传出的信息,同时美国加息靴子也有望落地。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比过去三次市场调整,在2016年4月到6月、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2017年4月到5月三个调整阶段,如果按指数最高点和最低点来衡量调整时间和空间,这三次市场调整时间周期基本在1个半月左右,上证综指跌幅在8%到10%之间,万得全A跌幅在11%到12%之间。目前本轮市场调整,从上证综指最高点回落算起才半个月左右,从个股陆续开始下跌的10月底算起也才1个月,而目前上证综指、万得全A最大调整幅度分别为4%、5%。显然,对比之前三次调整,本轮市场调整时间和空间还不够。此外,从成交量和换手率等情绪指标来看,前三次调整阶段市场成交量和换手率都萎缩至前期高点的30%到40%。目前市场情绪指标已大幅回落,但离低点还有距离。
回顾2016年4月到6月、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2017年4月到5月三次市场回调前后的行业表现,在2016年4月到6月市场调整前,有色、化工、汽车、建材、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之后6月底到11月底的市场再次上涨阶段,建筑、煤炭、建材、家电、保险等板块表现较好,相较之前建筑、家电、保险是新崛起的板块;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市场调整之前,建筑、煤炭、钢铁、建材、家电等板块涨幅居前,之后1月底到4月初的市场上涨阶段,建材、建筑、家电、电子、食品饮料等板块表现较好,相较之前电子、食品饮料是新崛起的板块;在2017年4月到5月市场调整之前,建材、建筑、家电、电子、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之后6月到10月底的市场上涨阶段,保险、食品饮料、电子、家电、煤炭等板块表现较好,相较之前保险、煤炭、有色板块是新崛起的板块。
分析2016年初以来三次市场调整后新崛起的板块特征,主要有三点: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存在政策催化因素、机构持仓偏低。2016年4月到6月市场调整后建筑、家电、保险板块崛起,这三个板块2016年第二季度的基金持仓占比都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基本面也都出现明显改善。其中,建筑板块受益险资举牌,且2016年三季报显示建筑行业央企海外订单出现高增长,家电行业净利润增速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15%回升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32%,保险板块净利润增速从2016第二季度的-28%持续回升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33%;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市场调整后电子和白酒板块崛起源于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其中,电子行业净利润增速从2016年的27%大幅增长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51%,白酒板块净利润增速从2016年的11%持续提升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42%;2017年4月到5月市场调整之后保险、煤炭、有色金属板块崛起也源于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其中,保险板块净利润增速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11%进一步提升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33%,煤炭、有色板块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价格上涨,行业净利润增速提高,煤炭、有色行业2017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5%、101%。
对短期市场投资者仍应保持耐心,继续等待。展望2018年,对中期市场可继续乐观,市场有望进入慢牛初期,核心逻辑是企业盈利水平继续改善、机构资金持续加速入市。配置方面,着眼2018年看好金融、先进制造、新兴消费等领域。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A股市场调整主因有:1)绝对收益投资者暂时获利了结,但随着资管新规(意见征求稿)重新匹配传统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低风险、高收益”产品的收益空间将继续受限,未来资金将再次配置A股市场。2)年末机构现金偏好增强,推升利率水平,但机构所面临的MPA考核等因素都是短期的,无风险利率缺乏持续处于高位的基础,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不会因此受到持续压制。3)相关监管政策持续推进,投资者情绪出现波动,但目前市场正在不断进行消化。总体来看,这些因素都是交易驱动下的“看短做短”行为,随着边际影响的逐步趋弱,目前市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投资者不必悲观。
盈利增长水平持续复苏、货币环境保持稳健中性、金融监管提升优质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支持A股市场中长期慢牛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短期调整是从容布局2018年的机遇。消极防守不如积极布局:1)坚持金融板块为底仓。在市场波动加大环境下,大金融板块的底仓配置价值只强不弱。从估值安全边际和驱动力提升两角度看,建议继续配置保险和银行股。2)增配超跌白马股。白马龙头的基本面趋势不变,近期回调带来的是机会。从市场共识、行业景气、龙头估值几个维度出发,推荐地产、家电、餐饮、旅游等细分龙头。3)周期板块可以把握交易型机会,建议关注水泥和工程机械品种。
东北证券表示,本轮市场调整主因在短期增量资金的入场速度趋缓,但决定市场中长期上行方向的经济与政策组合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11月官方制造业PMI升至51.8,有助于提升市场对经济增长水平的预期。同时欧元区11月PMI终值录得60.1,创2000年以来新高,全球制造业的同步扩张也有助于增强国内经济的韧性。政策面,相关监管政策的整体基调还是稳中求进。近期市场资金在分布上延续“再均衡”特征,处于底部区域的周期股成交占比回升,而成长、金融和消费品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周期板块整体成交占比从底部回升幅度较温和,短期还有进一步上行空间。而周期行业内部也存在节奏上的差异,建议重点关注采掘行业。此外,目前成交占比位于低位、价格出现走强信号的周期行业还有房地产与建材,未来两个月左右有望有较佳表现。
年末博弈交易性机会 行情二次启动还看龙头蓝筹稳定性
5日,上证指数低开后围绕平盘线窄幅震荡,深成指、中小板指及创业板指低开冲高回落后震荡走低。行业板块方面,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银行、非银金融、家电、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行业指数涨幅居前;计算机、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电子元器件等行业指数跌幅居前。概念板块方面,打板、沪股通50、高端装备制造等概念指数涨幅居前;稀土永磁、小金属、海南旅游岛等概念指数跌幅居前。
行业板块里,银行和非银金融表现抢眼。方正证券指出,银行有几点有利因素:一、坏账率不再恶化。二、金融风险降低,银行估值将提升。三、息差有改善的空间。中信建投表示,就保险而言,利率上行将提高投资收益,同时随着四季度保险准备金压力持续显著改善,基本面将继续驱动估值回升。此外,健康险管理办法更加规范,商业养老保险准备工作持续推进。上市险企开门红产品准备和预售情况良好,2018年开门红保费有望超预期。因此,继续看好股价对险企基本面向好的反馈。就券商来说,当前时点看,从资金面、估值、政策及业绩四角度分析,券商板块均已触底,安全垫高,此时配置价值凸显。
家电、食品饮料等消费白马股表现也很出色。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指出,业绩为王是今年全年的选股思路,在年底震荡市中仍属较强的市场逻辑。业绩为王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现有的业务有较好的业绩,如传统白马股,现有业务有业绩,这些公司股价就有好的表现。二是未来业务能释放出业绩,这类新兴白马股简称新白马股。2017年行情主要围绕传统白马股展开,明年就可能围绕新白马股展开。传统行业白马股今年主要表现在消费类为主股票上,如白酒,家电,医药和食品饮料等等。这些股票中的龙头股,今年表现都较强。新兴白马股要从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行业里选,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等;这些能在未来释放出业绩,且业绩较为确定。
股价运动总是遵循阻力最小原则,当前阻力最小的领域就是周期品蓝筹或先进制造主题。除相对估值优势外,周期品、制造业蓝筹股在三季度出现一轮快速上攻后,就迅速转入大幅调整,致使当前市场整体成本接近。基本面股价催化剂也不断增多,行业景气在持续,包括化工、水泥、玻璃、钢铁、机械设备及有色等领域,产品价格和需求均稳步向好。以工程机械的三一重工为例,过去10年主业竞争力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随着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含量的新业务叠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酝酿新一轮成长拐点。对标的全球领先企业卡特彼勒(CAT)也于今年6月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800亿美元,市净率上升至5.2倍。目前三一重工市值为680亿,市净率为2.7倍。类似的还有玻璃行业的旗滨集团、南玻A,水泥行业的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
化工品领域的成长性更突出。如标杆企业万华化学,以MDI为核心,不断向上延伸产业链,持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稳步上升,逐步确定龙头蓝筹地位。目前市值已稳定在千亿元以上,且估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具有类似发展路径的,还有鲁西化工(市值255亿),以聚碳酸酯(PC)为核心,构建煤—盐—氟—石化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正快速上升。可喜的是,还有更多化工、化纤企业正复制着这一成长路径,如荣盛石化(市值526亿)、恒力股份(330亿)、恒逸石化(296亿)、桐昆股份(285亿)等,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重点,朝着大石化产业链(炼油—PX—PTA—聚酯—涤纶)延伸。
周期品、制造业相关各领域的领先龙头企业,伴随产能扩张或产业升级,正与行业景气共振,支撑着盈利能力(ROE)拐点的加速向上,将持续驱动估值上台阶。当前,周期品蓝筹也是继传统消费品、保险健康服务蓝筹后,群体性创历史新高最为集中的板块,正成跨年度行情的核心主线。岁末,市场情绪谨慎,若周期品蓝筹走势能更强、更积极,市场情绪就会逆转。当然,行情启动二次攻击的前提,还要看第一批领先蓝筹股的稳定性。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中国平安等,目前均已调整至中期均线附近,并得到效支撑。具体到指数层面,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也分别调整至30日、60日、120日线,成交量不再继续萎缩且指数持续稳定,这正是调整结束重要信号。目前,创业板综指已调整至前期底部区域,在7月27日底部大阳线位置获得有力支撑。综合而言,本轮行情领先指数上证50指数,就技术分析角度看,当前调整或区域震荡只是消化过去10年下降压力线压力,后市一旦有效突破,将迎来新一轮趋势性上涨。必须清楚,这是一轮盈利驱动的行情,各行业核心龙头蓝筹股将持续成行情主线,而高估值的题材股或概念股则会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周期板块收官战有望延续 明年成长行情终将归来
回顾5月市场,5月11日上证综指探底3016点,当时市场预期并未有明显改变(预期改善发生在6月之后),表明指数低点和市场预期拐点未必完全重合。赚钱效应收缩到位是5月市场见底的重要原因,彼时股价仍在60日线之上的强势股占比仅12%,MACD指标显示的强势股占比仅3%,而当前这两个指标也仅16%和3%。因此,从赚钱效应收缩角度看,当前市场如同站在5月初的时间窗口,“5月初见底,6月初回升”节奏有可能在岁末年初再现。
申万宏源认为,展望未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对市场的影响不断被消化。经济增长预期逐渐明确,债市预期走向一致,微观结构改善可期。改革预期的正贡献。综合看,目前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当前动量思维依然占据主导,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认识、利率易上难下的判断、价值投资主线的外推都是动量思维的体现。这些因素可能在2018年一季末二季度初出现变数,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潜在的积极变化:(1)以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季度)继续上行、民间投资单月同比(2月到3月)转负为信号,货币政策导向将继续稳健中性。(2)以资管新规正式稿和“一行三会”实施细则落地为信号,债市的事件性因素将逐渐消退,叠加宏观经济增长预期趋于明确改善微观结构,无风险利率有望下行。(3)A股公司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同步披露,中小创龙头相对沪深300(非金融)的业绩增长趋势是否重新占优,将迎来验证时间窗口。近期白马股进行调整,后市再展升势概率大幅提高,价值投资主线有望延续,建议关注“金融+地产+大众消费”方向。另外,2018年成长股行情终将归来,成长板块也有龙头。建议关注制造和创新两条主线,从“制造+中国领先”角度推荐5G、光伏、高铁、军工和AI投资机会,从“创新+景气”角度推荐电子和新能源汽车。
国泰君安表示,目前看,基于消费板块短期逼近上限、海外因素对大宗商品的催化,及周期品现货有支撑等因素,周期板块的第五波行情正在途中,时间上有望延续至明年元旦春节期间。当前周期板块的投资性价比占优,核心原因在,近期市场投资方式向“业绩—估值”匹配思维回归。近期市场对贵州茅台的讨论、资管新规出台等,牵引投资方式向“业绩—估值”匹配思维回归。2017年的白马龙头行情进一步推升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原先市场认为的“业绩—估值”匹配的锚走向模糊,从而导致业绩和估值本就不匹配的成长股与估值水平难定的蓝筹股都成市场的“浮萍”,阶段性波动幅度逐步放大。这也解释为什么近期部分大市值个股的振幅反而较小盘股要高。在交易波动放大市场环境下,周期板块估值向下偏离,但基本面业绩又有强支撑,短期“业绩—估值”匹配更加确定,投资性价比凸显。近日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提升,从而全球化定价的周期品有望迎来需求侧推动。近期沪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资金流入趋于弱化,消费板块的配置压力进一步凸显。
当前期市或股市的周期板块行情是由现货驱动,只要现货价格仍存在上涨基础,A股市场上周期板块行情就仍有空间)需求不弱、供给不强(供暖季限产政策持续推行)、库存较低(12月2日螺纹钢库存近316万吨,创近年同期最低)三个因素为基本面修复提供强支撑。11月27日到12月1日,周期指数上涨2.02%,消费指数下跌0.31%。从性价比看,前期市场对消费板块的一致预期使其估值已近上限,在短期业绩增长水平难以超预期情况下后市难有较大机会。依据历史经验,交易面及基本面数据改善的持续时间或超市场预期。短期周期板块基本面修复的持续性较强,海外因素刺激全球需求增长,周期品更具弹性,第五波周期板块行情的收官之战有望延续,推荐有色、水泥、石化、钢铁、煤炭等行业。此外,战略看好有望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或实现弯道超车的相关领域,尤其是“制造业中的TMT”板块,看好通信、电子行业,重点推荐5G、高端制造、中国芯等主题。
军民融合不断深化 两条思路布局主题投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修订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目录,科学划分军工企业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等控制类别,除战略武器等特殊领域外,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积极稳妥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或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建立军工独立董事制度,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推广相关经验。
国海证券认为,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但另一方面,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也会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壁垒的企业才能充分受益。国泰君安表示,抓住军民融合发展大机遇,两条投资思路布局军民融合主题:1、选行业,首选信息化、新材料、后勤等军民通用性高的高景气领域,精挑激励到位机制灵活的军转民和超跌优质的民参军个股;2、选区域,多地相继成立百亿元级别军民融合产业基金,重点关注陕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相关区域的上市公司。建议关注金信诺、火炬电子、菲利华、华舟应急、北斗星通、国创高新等。
事实上,军民融合相关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已有57家公司披露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49家。其中,国创高新(666.81%)、太阳鸟(565.52%)、新海宜(280%)、东方精工(240%)、金盾股份(220.00%)、山河智能(200%)、北斗星通(142%)、汉王科技(111.08%)、尤夫股份(110%)和雅化集团(100%)等10家公司预计2017年年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100%及以上。二级市场上,近日部分军民融合相关概念股实现逆市上涨。资金流向方面,4日板块内共有28只概念股成市场主力资金重点布局的对象,其中振芯科技、隆华节能、卫士通、抚顺特钢、烽火电子、华讯方舟、楚江新材和东方精工等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5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