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市场逻辑渐变 或步入价值与成长拉锯新阶段(一)
本周市场面临“两座大山”施压,据沪深交易所安排,本周两市共有66家公司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219.58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2.55%。其中,沪市26.09亿股,占沪市限售股总数0.64%,深市193.48亿股,占深市限售股总数4.27%。以1月19日收盘价计算的市值2860.18亿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2.40%。其中沪市18家公司为505.69亿元,占沪市流通A股市值的0.17%;深市48家公司为2354.49亿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1.38%。并且本周两市解禁股数量比前周44家公司的37.10亿股增加182.48亿股。本周解禁市值比前周的528.65亿元增加2331.53亿元,为年内最高水平,也是2015年6月中旬以来单周最高水平。本周解禁的66家公司中,1月22日有33家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计1055.64亿元,占全周解禁市值的36.91%,解禁压力集中度高企。此外,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计有8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900亿元、1700亿元、1700亿元、1200亿元和2700亿元。另外周三还有1070亿元MLF到期。虽然22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4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操作,但金额低于当天到期规模,且接下来几个交易日到期规模与日俱增,预计资金紧平衡局面延续。
一边是限售股解禁“空袭”警报拉响,一边是资金面预期出现走低,A股风险偏好备受考验。而且,目前包括沪综指、上证50、沪深300在内的诸多指数均处于两年高位;18个交易日来,沪综指取得17阳1阴战绩,短期获利盘及3500点上方套牢盘压力亦不可小觑。不少券商机构当前也建议投资者关注短期风险,认为估值的安全性和成长的确定性是安全的基础,市场高点下,权重股上涨持续性不高,应防范追高风险。从上周资金持续介入金融股看,市场避险情绪已有升温迹象,白酒与家电已出现调整,而地产板块也有回撤迹象,虽然受权重因素影响,几个大行就可以撑起大盘走势,但经过持续上涨后,支撑能力会边际递减,一旦金融股出现调整走势,那么大盘震荡调整也就大概率难以避免,尤其市场赚指数不赚钱现象突出。
安信证券认为,当前部分投资者已开始动态评估同一行业内龙头与非龙头公司的性价比,开始寻找相对估值洼地,并且在配置行为上逐渐做出调整变化。这种逻辑如果继续演绎下去,下一步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优质成长股反弹同样值得期待。同时从中期看,越来越多的价值投资者很可能也不会拘泥于行业面的强者恒强,而会动态地去评估性价比,这使所谓的风格切换,也许并不需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处于上行趋势中的板块基本面出现重大问题,也同样可能因股票行情的自身结构演绎,使板块间的性价比出现变化而产生。
国泰君安指出,考虑到此轮春季躁动中,金融、地产板块作为行情主角,对市场资金面“虹吸效应”明显,对“编故事强做”的倾向保持一份冷静:一是股债期市涨跌互现,整体资本市场并未显现出资金加速进场态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二是“统计繁荣”胜于“实质繁荣”,上证50成交量/沪综指成交量近期持续上升。三是市场缺乏明确主线,板块之间轮动有加快趋势。这也意味从存量市场向增量市场转化仍需要时间。分析人士建议,短期策略需轻指数、重个股,以业绩为准绳叠加合理估值作为主要选股策略。
市场逻辑渐变 或步入价值与成长拉锯新阶段(二)
金百临投资秦洪认为,TMT为代表的成长股,一方面经过近两年股价反复震荡回落,另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仍处于持续增长轨道中,因此,此类个股的估值数据渐渐回落,从前些年80倍甚至100倍的市盈率渐回至目前40倍甚至30倍市盈率。而目前大行其道的蓝筹股、白马股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数据则悄然移升至20倍甚至30倍市盈率。但由于成长股的成长前景乐观、业绩弹性强,所以理应拥有较高的估值数据,目前部分成长股的估值比价优势开始显现。同时,经过蓝筹股、白马股近两年来的牛市带来的赚钱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稳健型资金重新将目光放到A股市场。只是由于蓝筹股、白马股涨幅过大且估值数据渐趋高企,所以,这部分资金不愿意追涨蓝筹股、白马股。因此将目光转向具有一定估值比价优势的高成长股。另外,前期的券商年度策略报告会,也为成长股的崛起营造了舆论氛围,从媒体报道相关信息看,不少券商研究所对2018年投资风格有了较激进判断。即2017年是蓝筹股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占主导地位,到2018年则可能是成长股、价值股均受宠的年份。个股涨升特征也有望从一九行情逐渐走向二八甚至三七行情。
由此可见,A股市场有望进入到一个新的投资阶段,就是市场投资风格不再是单一的蓝筹股、白马股行情,而可能是蓝筹股、白马股涨一波,休息一段时间,此阶段就可能是成长股反击的时间周期。一旦成长股短线涨幅过大,出现休整,蓝筹股也会借此表现。就是说,此阶段是市场风格相互拉锯、转换的时候,无论成长股还是蓝筹股均不能力压对方而一枝独秀。这也得到两个信息的佐证:一、从资金格局说,目前A股市场难以迅速进入到全面牛市阶段。毕竟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使市场资金战战兢兢,热钱更不敢轻易加盟A股。所以,市场成交量难以迅速有效放大,难以驱动成长股及借成长股为名的中小市值品种的全面反击。同时,A股的全球化趋势较为清晰,今年MSCI指数将纳入A股,这样海外资金的配置力度还将增强,他们的偏好还是蓝筹股、白马股。所以,A股的成长股与蓝筹股均拥有各自的后续援军,有机会轮番表演。二、从产业结构说。蓝筹股、白马股有进一步挖掘的价格空间,毕竟产业格局已尘埃落定,存量竞争中,往往是行业龙头股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蓝筹股、白马股业绩的进一步回升。相反,目前成长股所依赖的科技产业面的创新、突破的亮点并不多,所以,成长股的大涨缺乏强有力的产业基础支撑,只能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清晰、板块式行情,对市场增量资金的吸引效应明显弱于整齐划一的蓝筹股军团。
但不管怎样,无论成长股还是蓝筹股作为市场主角,均意味市场人气在复苏,投资意愿在增强,所以A股走势仍是强势格局,甚至不排除创业板指在1700点上方形成中期底部可能,上证综指则有望继续震荡前行冲击3600点。操作中,一方面关注蓝筹股、白马股的涨升动能依然充足的品种,如家电、白酒、大市值银行股、啤酒股;另一方面可从TMT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寻找成长趋势强劲、估值渐趋合理的品种。
春季行情开端稍显“急躁” 两会时间临近关注政策主题(一)
天风证券分析师徐彪认为,从目前市场环境看,年初大概两周多时间市场又偏执的演绎过去一年半“大象起舞”的风格,而一些200亿左右市值的中盘股,即使有业绩且业绩兑现概率比较高,不依靠外延的股在这样风格下也在持续被抛售,跌了不少,这种偏执的市场风格已到比较极端地步,市场对成长股的悲观程度又更进一步。十九大指示金融监管再次加强,资管新规的出台引发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11、12月的风险偏好被严重压制,结合对18年全年经济基本面和融资需求的判断,利率再大幅上行的空间已比较有限。流动性环境,可明确的是央行对节前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包括临时降准、定向降准,都会在春节前出来,这就保证春季躁动的流动性环境,风险偏好可能会一个有底部抬升,这种情况下,布局已超跌或被错杀的低估值成长股时点比较临近,也是比较安全的。从性价比或增量资金讲,今年的大部分增量资金可能来自公募的发行,来自外资,还有可能是一些社保基金,这些资金进来后首先要打底仓,在打底仓过程中,更倾向于找估值相对有优势的,如大金融跟大地产,年初也验证这样的逻辑。另一方面进一步买股过程中,依然会从性价比角度看。去年底发现是中证500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而沪深300性价比在下降。
安信证券指出,目前主题投资轮动速度愈发加快,建议投资者从中长期角度挖掘具有经济大背景和产业大逻辑的主线进行布局。除新科技、新制造、新消费、新环保这四大主线外,目前观察到通胀预期正在逐渐强化,建议关注石油石化、农化、养殖、航空、旅游酒店、商贸零售、纺织服装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另外,随着两会时间临近,政策性主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建议关注海南(外交部海南省全球推介活动将于2月初在京举办)、“一号文”(土地流转、农业供给侧改革)、雄安、自由港等。
兴业证券表示,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推动部分行业产能出清,中国经济进入低波动阶段。在这种经济状态下,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公司竞争力提升。各个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龙头公司,都有希望成核心资产。国内监管层在努力培养价值投资的氛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保险资金有望加大对优质股权的配置。国外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改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有了外资对台积电锁仓的“前车之鉴”,国内资金未来不会轻易放弃在龙头股上的筹码,从而对龙头股形成有力支撑。核心资产指的是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上市公司。既包括在2017年表现强势消费领域的龙头,也包括周期、制造业、金融、地产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优势、进口替代优势或逐步走出去在全球扩张能力的行业龙头,长期看还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技术龙头。另外,2017年一级行业龙头和二级行业龙头表现的分化意味即便在同一个大行业内,龙头的表现也是有区别的,核心资产也不能单单用行业指数代替:1、大金融龙头:基本面持续受益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估值面仍有性价比。大型银行受益净息差和不良率的企稳带来的更强的边际改善,全球范围看A股银行股龙头ROE和PB匹配度较好。保险龙头受益金融去杠杆带来行业格局优化,有望得到估值溢价,全球范围看A股保险龙头的P/EV与EV增长率匹配性较好。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仍不高。2、地产龙头:估值仍处洼地,业绩确定性强。龙头地产公司集中度快速提升,投资、融资等方面优势明显,易于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业绩确定性。相对全球的一些地产龙头公司,A股地产龙头估值和成长性的性价比仍十分突出。
广发证券认为,我国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得到再确认,同时,在供需稳态下,周期股的盈利可持续性、业绩弱波动、分红有抬升,估值框架重塑,带来大周期的重估。在这个过程中建议依次配置:1、低估值大金融(银行/地产/券商/保险);2、海外定价的基本金属、石油链等;3、具备加杠杆、扩产能逻辑的中游制造(基础化工、设备机械、材料包装);4、盈利稳定性增强、具备利润释放潜力的上中游周期品(煤炭、钢铁等)。
春季行情开端稍显“急躁” 两会时间临近关注政策主题(二)
海通策略荀玉根表示,近期金融股涨幅较大,尤其银行股涨的比较快,短期如果出现一些回撤很正常,中期仍看好,金融尤其是银行,盈利趋势向上、估值低、基金配置低,性价比仍很好,外资是2018年最大的增量资金,6月A股将纳入MSCI,金融的配置需求大。此外,目前地产板块低估低配优势明显。
光大证券认为,随着前期扰动因素逐步消退、央行“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及定向降准实施,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担忧得到有效纾解,短期市场环境趋于温和,春季躁动如期演绎。由于短期各板块均不存在绝对占优,本轮春季行情存在板块轮动机会。一方面,周期板块虽受到催化率先领跑,但需求面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而且随着基数走高,PPI同比回落较确定。另一方面,虽然部分消费行业估值已不便宜,但CPI受食品拖累减弱,同时上游涨价逐步向中下游传导,原油价格上涨对通胀也有推动,CPI温和回升趋势未变。因此,本轮春季行情周期领跑,但消费后来跟上,周期弹性可能最大,但消费安全性更高。本轮春季行情开端稍显“急躁”,存在预期提前透支。近期“三会”金融监管政策出台再趋频繁,难免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和社融规模大幅低于预期,M2增速也再创8.2%历史新低。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金融条件收紧或加大未来经济下行压力。本轮春季行情仍有扰动,短期不宜过度“急躁”;但驱动因素未变,经济空窗期流动性和政策仍是决定春季行情的关键。受监管政策再次趋严影响,市场短期可能震荡加剧,但行情未到结束时刻,宜且且徐行。配置方面,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餐饮旅游、零售百货等消费行业受益通胀回升的确定性更高。
国金证券李立峰表示,A股投资生态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价值投资”仍是2018年A股投资的主基调,其中高分红策略将贯穿全年A股。高分红策略之所以重要,具体理由有三点:1)外资话语权上升,以QFII和陆股通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偏好高分红个股;2)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监管层高度重视A股现金分红问题;3)划转国企股权充实社保,现金分红是主要收益来源,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集团旗下上市平台)有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高分红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业绩和现金流较稳定,因此从长期看,高分红绩优个股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超额回报。建议三角度剖析“分红”个股组合:1、历史上高分红(近三年平均股息率高)的个股;2、分红总额较大的(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3、目前分红频率低,但未来有潜力进行高分红的公司(留存收益占总市值比重和货币资金占总市值比重均高)。
华泰证券判断,在海外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背景下,2018年利率仍将维持高位震荡,大幅超调的概率较低。在盈利主线下,消费股业绩确定性与弹性强于周期股。一旦利率边际收紧,消费龙头仍是配置优选。虽然市场一般认为,消费股确定性的机会是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将推动的农村消费升级弹性更大。在千亿规模产业扶贫推动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未来这一部分人的整体消费市场。因此,农村消费升级将成2018年经济增长超预期点。对比近两年城乡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占比和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对比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迈进,各项消费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消费旺季来临 又到布局春节概念时(一)
随着临近春节,食品饮料无疑成家家挑选年货的首选,数亿人集中出行将带动旅游酒店等需求的爆炸式增长,都造就一年一度的追逐节日概念股规律。
一、白酒饮料。每逢农历春节,食品饮料成家家挑选年货的首选,历年一季度都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销售旺季,概念股也往往受到市场关注。从股价看,自贵州茅台公布提价以来,股价节节高升,盘中市值突破万亿大关。1月22日,白酒股再度拉升走强。方正证券认为,2018年高端白酒仍是增长最快的价位段,是消费升级受益最明显的价位。次高端由于2016年同期低基数和2017年招商扩渠道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但业绩的可持续性需紧密跟踪。与高端及次高端相比,中高端价位的洋河股份、口子窖、古井贡酒、老白干酒等关注度仍然偏低,大多估值在20-25倍(老白干潜在利润大,PS行业最低),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随着消费升级进入纵深阶段,一二线向三四线延伸,大众消费崛起有望带动中高端价位集中表现,建议重点关注。在2018年一季报公布前,属业绩的真空期。春节旺季有望持续催化板块行情。
名优白酒2017年的频频涨价引发关注,而啤酒却维持价格十年几乎“不变”,在近日被打破。1月初,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行业龙头先后宣布涨价。不过从公告看,本轮调价幅度较小且均在部分区域率先施行。即使青岛啤酒的涨幅甚微,当雪花、青啤两大龙头纷纷加入涨价阵营时,啤酒行业引来外界巨大关注。而早在去年12月,重庆啤酒、燕京啤酒即已先行提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轮涨价既是生产成本上涨造成的倒逼之举,亦是行业自信度回升、消费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主动市场化行为。虽然经济增长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对啤酒消费带来一定利好,但啤酒股在炒作空间和股值潜力方面没有白酒那么大。
二、商品百货。春节前无论置办家电新品,还是海味干货,这年货备足才能过好大年。新衣、食品、腊肉、糕点都纷纷有了春节定制,前来逛超市的顾客络绎不绝。除百货超市外,各大电商不约而同地开启年前最后一波大型促销——年货节。1月15日唯品会年货节开始,推出的优惠活动包括礼券、满减、折上折和贺岁红包,部分商品还有“官方特劈价”。1月19日苏宁易购启动年货节,优惠打折的品类不仅包括超市快消品和零食,还有大小家电、手机电脑等。1月21日天猫年货节开启,除和亲友互动抢红包、解封年货节神卡,消费者还能通过手淘AR技术和“场景购”获得如同直赴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购物体验。由于“新零售”概念过去一年里的迅速发展,在2018年货节中,不少电商开始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相辉映的购物模式。苏宁易购在年货节中推出双线消费新场景福气小镇和年货博物馆。
川财证券认为,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同时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内需扩大,消费回流,作为可选消费渠道的百货企业将显著受益,尤其中高端百货,消费回暖趋势不变;新零售趋势下超市龙头成关键布局节点,值得关注。相关标的:永辉超市、红旗连锁、家家悦、天虹股份、步步高、王府井、莱绅通灵、鄂武商A。
三、服装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春节逐渐临近,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人们期望“衣锦还乡”的心情来判断,服装板块都有望迎来一波旺季行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速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全年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行业重点企业数据表现同样出色,据中华商业信息网披露,2017年全年全国百家重点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4.3%。
从市场表现看,开年来,服装板块在震荡中稳步上行,其中近半数成份股实现上涨,龙头个股表现尤为突出,贵人鸟、森马服饰期间累计涨幅逾10%以上。朗姿股份、雅戈尔、海澜之家、拉夏贝尔、棒杰股份、起步股份等累计涨幅均逾5%。业绩方面,32家已披露年报业绩预告服装企业中有26家业绩预喜,其中希努尔、摩登大道、美盛文化、搜于特、报喜鸟5家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有望翻番,涨幅分别为402%、152.28%、130%、115%、107.76%。健盛集团、浪莎股份、天创时尚三家预告净利润涨幅均在五成及以上。目前服装家纺板块整体市盈率接近26倍,年报业绩预喜企业中,水星家纺(25.18倍)、七匹狼(21.99倍)、汇洁股份(21.16倍)、富安娜(19.92倍)4家市盈率均低于行业整体值,后市有望成价值投资标的。
根据光大证券、中泰证券等机构的观点综合分析,随着“财富效应”逐渐传导至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添置新衣对大众来说已不再是一咬牙的“冲动消费”,而是贯穿全年生活各个时间点的购买行为。除春节因素对企业业绩带来的近期利好外,服装板块基本面也已进入远期改善通道,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天风证券指出,在2017年板块整体弱势背景下,多家优质公司已跌入投资价值区间。考虑到基本面改善、估值调整到位,加之冷冬催化及其他消费板块上涨拉动等因素,推荐关注低估值成长型公司,如:太平鸟、歌力思、水星家纺、富安娜。
四、家电业。随着春节临近,家电市场也将迎来销售热潮。在价值投资风格持续主导A股市场背景下,作为绩优蓝筹板块的典型代表之一,家用电器板块近日持续表现。梳理券商研报发现,家用电器板块后市表现仍受多机构的看好,主要逻辑集中三点:1、一季度为2017年年报、2018年一季报预告公布的重要时间窗口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呈现高股息率的家电行业更容易受资金追捧。2、估值优势仍明显,行业配置性价比依然突出。3、基本面持续向好。家电是房地产的后周期行业,行业发展稳定性较强,尤其是三四线市场,棚改的财富效应和新房交付后的装修周期,有望加速行业消费升级,带来更多市场空间。
在机构普遍看好家电板块后市表现的同时,资金已加速布局。今年来,有18只家用电器股处于大单资金净流入状态,其中格力电器(25.47亿元)、青岛海尔(6.53亿元)、美的集团(4.04亿元)期间大单资金净流入额居前三。另外,海信科龙(8069.52万元)、海信电器(6108.22万元)、苏泊尔(3973.87万元)、飞科电器(3438.75万元)、深康佳A(2556.04万元)、万家乐(2186.80万元)、创维数字(1218.56万元)和浙江美大(1148.87万元)等8只股期间大单资金净流入额也均在1000万元以上,11只股累计吸金38.91亿元。在资金追捧的11只家电龙头股中,海信科龙(11.07倍)、格力电器(17.33倍)、海信电器(17.94倍)和青岛海尔(20.23倍)等4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均低于家用电器行业整体23.78倍的市盈率,另外美的集团(23.91倍)、万家乐(29.06倍)和苏泊尔(30.00倍)等最新动态市盈率也处于相对低位,均在30倍以下(含30倍),显示出资金对低估值龙头股的青睐,上述7只个股2018年以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额就达到38亿元。
消费旺季来临 又到布局春节概念时(二)
民生证券表示,当前A股家电行业领先企业与海外家电领先企业相比估值仍较低,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利润增速都显著好于国外家电领先企业。在中国国际地位蒸蒸日上,A股国际化逐步深入,国内优质资产价值重估的背景下,坚定看好国内家电蓝筹的估值修复逻辑,重点推荐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中信证券表示,重点推荐年报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板块龙头。确定性角度重点推荐: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小天鹅A;成长弹性角度重点推荐:华帝股份、欧普照明、老板电器。国泰君安表示,继续看好家电白马行情,基本面,国内龙头18年业绩确定性较强(+20%左右)、中长期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估值面,从全球比较看,国内龙头基本面优于外资家电且分红水平也较高,理应享受更高估值;两条主线选股思路:(1)增持确定性、已构筑强大竞争壁垒的一线龙头白马:格力电器、老板电器、苏泊尔、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小天鹅A;(2)增持高弹性、正在新趋势中形成竞争壁垒的二线龙头:莱克电气、海信电器、新宝股份、三花智控、华帝股份、飞科电器。
安信证券指出,通常认为家电是房地产的后周期,尤其厨电、白电中的空调相对地产弹性较大,对地产下行的担忧往往会反映在相关企业的估值上。但家电作为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稳定性较强,尤其三四级市场,棚改的财富效应和新房交付后的装修周期,可望加速消费升级,板块依然存在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淡化地产周期本身对家电需求的影响,更值得关注消费升级趋势及个股的成长逻辑。当前阶段,重点推荐受益三四级市场消费升级加速的企业,包括浙江美大(集成灶兴起)、华帝股份(管理改善,定位升级)、美的集团(治理完善,并购KUKA)、格力电器(空调龙头,自建渠道布局三四级市场)、小天鹅A(洗衣机升级换代,竞争格局优化)、青岛海尔(冰洗龙头,并购GEA)、老板电器(高端厨电,渠道下沉)。
五、旅游酒店。距2018年春节不到一个月,春节期间的长线出境游预订已近尾声,而短线出境游和国内长线游相关线路进入预订高峰期。数据显示,目前春节出游预订人次为去年同期的1.7倍,出游高峰集中在2月14日至17日,假期出游人次有望创新高;受春节机票、酒店价格上涨影响,今年春节出境游整体价格较平时上涨30%。今年春节也是寒假尾声,以游学为主题的出境游也较受游客青睐。在去年9月初就有游客开始咨询预订寒假游学产品。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正值夏天,是寒假期间家长带孩子出国游学的主流选择。此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游学热门国度也是今冬家长热衷之选。各旅游网站预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上海、北京、海南、东北、云南、桂林、厦门、张家界等地是国内长线游的热门目的地。此外,周边游出游时间集中在春节假期后段的2月18日到21日,预订人群主要以亲子家庭游客为主,“三天两晚”的行程最受青睐。数据显示,从2006至2017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总收入呈现节节高升的状态,以此趋势看2018年,旅游总收入同样可观。
渤海证券表示,酒店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未来业绩值得持续关注。结合基本面、成长性及国企改革预期等方面的因素,将给予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投资主线主要包括几方面:一、关注消费升级下的免税行业、中端酒店、休闲旅游等细分子领域成长情况;二、关注国有企业改革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变革,包括已实施具体改革措施后的主动业绩释放,及刚刚更换管理层尚未出台具体改革路径的相关公司。综上,推荐首旅酒店、锦江股份、黄山旅游及峨眉山A。
六、影视业。今年春节档整体阵容和去年大体相似,四大“种子选手”——《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无疑是最大焦点。另外,张艺谋导演的《影》也将大概率杀入。其中,《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均出自于IP续集,且《捉妖记》是2015年内地影市票房冠军,累计票房高达24.39亿。唯一一部出自非IP续集的《红海行动》,也是《湄公河行动》原班人马打造而成。
据悉,受2017年全国票房超559亿元的红利影响,近期国内影视股可谓“春风得意”。进入2018年,《前任3》、《芳华》、《无问西东》等多部电影口碑和成绩傲人。数据显示,《前任3》以小成本撬动大口碑市场,累计综合票房达18.14亿元;《无问西东》持续发酵,上映6日累计票房达2.25亿元,排片占比不断递增。票房的火爆程度使出品方业绩大增。据《前任3》、《芳华》出品方华谊兄弟在1月15日晚公告,截至1月14日,公司来源于《前任3》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4.5亿元至5.5亿元。开年来,贺岁片票房持续增长,也为A股市场影视动漫板块带来良好投资机会。浙商证券表示,电影行业集中度提升,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构成持续利好,推荐业绩增长无忧的低估值真成长股,并关注国企改革对板块估值的提升,推荐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以及国企改革龙头股浙数文化、皖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