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 0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托杠杆降至1:1是旧闻!但个别信托计划“被动清盘”确会加重短期市场恐慌!》:2月1日市场频繁出现的“闪崩”,都与涉及信托的2条传闻有关——一个是所谓的“信托配资杠杆降低到1:1”,另一个则是“个别信托计划到期不续,被动清仓”!
博览研究员分析认为,前者更多只是“‘翻拍’的旧闻”,后者倒是对即期市场的冲击更大,值得“警惕”!
由于“4连阴”的快速回调,已经使得沪指跌破了“自主反弹的起始线”(也就是2017年11月底“监管层调控白马股炒作”所引发的“下跌缺口”,大约3450附近),市场继续下行,一方面由于已经处在“此前超跌反弹的修复区间”,“政策与技术面”在此区间对大盘的支撑力量较强,另一方面,那些手握“增量资金”的“新发基金或其他机构”,估计会在此附近开始“酌情介入”,因此,此轮回调阶段性企稳的概率也在提升!
但需要强调的是,即使阶段性企稳,由于整个市场的预期氛围已经从普遍乐观(此前高喊“牛市”、“春播”),转向“谨慎、避险”,未来的企稳反弹只会“激化一九分化进一步的极端化”:经得起这波“杀跌”、真正有业绩基础的公司,会再次获得资金的“超配”,而那些“地雷”们,只会遭致更加绝情的“抛弃”!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信托杠杆降至1:1是旧闻!但个别信托计划“被动清盘”确会加重短期市场恐慌!
【研究员】:田文

结论:由于快速的回调已经使得沪指跌破了“自主反弹的起始线”(也就是2017年11月底“监管层调控白马股炒作”所引发的“下跌缺口”,大约3450附近),市场继续下行,一方面由于已经处在“此前超跌反弹的修复区间”,“政策与技术面”在此区间对大盘的支撑力量较强,另一方面,那些手握“增量资金”的“新发基金或其他机构”,估计会在此附近开始“酌情介入”,因此,此轮回调阶段性企稳的概率也在提升!需要强调的是,即使阶段性企稳,由于整个市场的预期氛围已经从普遍乐观(此前高喊“牛市”、“春播”),转向“谨慎、避险”,未来的企稳反弹只会“激化一九分化进一步的极端化”:经得起这波“杀跌”、真正有业绩基础的公司,会再次获得资金的“超配”,而那些“地雷”们,只会遭致更加绝情的“抛弃”!


但需要强调的是,即使阶段性企稳,由于整个市场的预期氛围已经从普遍乐观(此前高喊“牛市”、“春播”),转向“谨慎、避险”,未来的企稳反弹只会“激化一九分化进一步的极端化”:经得起这波“杀跌”、真正有业绩基础的公司,会再次获得资金的“超配”,而那些“地雷”们,只会遭致更加绝情的“抛弃”!
一个是所谓的“信托配资杠杆降低到1:1”,另一个则是“个别信托计划到期不续,被动清仓”!
第一个传言称,“国家颁布了信托资金降杠杆的政策,由原来的2:1配资降到只有1:1……所以今天跌停板的股票大多是信托进入大股东的公司,所以信托持股较多的公司要暂时注意回避。”
业内人士称。最新要求仍为58号文规定的“优先受益人和劣后受益人投资资金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
随后,同在2016年,银证保三会均对监管机构资管产品进行杠杆比例限制。
保监会《关于加强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只能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分级产品,权益类、混合类分级产品杠杆最高1倍。
同为股票类投向,信托与其他资管计划的要求存在不一致客观上形成所谓政策红利。2017年11月,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这一项得到统一,将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限制为1倍。
这一减持原因再度点燃了市场的不安情绪。上午跌停股股数还不足100只,收盘后,跌停的个股数量已经上升至265只,多达1344只股票跌幅超过5%,占了两市总股票数的四成。

相关存续资管产品不符合规定的,合同到期前杠杆倍数不得提高,不得新增净申购规模,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暂行规定》自2016 年7月18日起实施。
  
悲观情绪释放:投资人开始“翻旧账”,终于想起了此前被“刻意遗忘”的“利空”
但连续4天的回调,确实已经让预期转向“悲观”,至少,不再是此前,对任何消息都做“正面解读”,而是开始“翻旧账”,把此前所有被“刻意遗忘”、“刻意忽略”的“利空”,不管是“新闻、旧闻”,都拿出来作为当下股市回调的“罪魁祸首”:公开信是如此,那个不知道从前年的哪个“故纸堆”里翻出来的“信托杠杆率压缩到1:1”的旧政策,也是如此。
由于此前一个多月的反弹当中,除了此次“4连阴”,此前就只有两根“间隔时间很长”,且“回调短暂”的小阴线,市场长期积蓄的回调势能,终于借助上述“故事”、“传闻”,开始释放风险,鉴于此前积蓄多时的风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这一次的“自主回调”才会显得如此“刚猛”!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阶段性企稳,由于整个市场的预期氛围已经从普遍乐观(此前高喊“牛市”、“春播”),转向“谨慎、避险”,未来的企稳反弹只会“激化一九分化进一步的极端化”:经得起这波“杀跌”、真正有业绩基础的公司,会再次获得资金的“超配”,而那些“地雷”们,只会遭致更加绝情的“抛弃”!



1517490593210786.png 博览视点
1517490599325914.png



刚喊完春播就开始收割,预期差极度扭转下短线存修复需求
【研究员】:江桥

结论:我们认为本次下跌已经属于比较充分的回调了。随着沪指吃掉第二阶段以来的涨幅,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而此前机构鼓噪配置的地产、金融、中字头和白马股等都大多回到了第二阶段启动附近。所以接下来除了每天护盘的“神秘力量”之外,政策基础好+业绩支撑的白马蓝筹仍将成为抵抗下跌的重要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目前市场出现轮涨轮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走向盘整“一九分化”的概率还是较高。目前这个点位,市场大幅下杀的动能缓减,非理性抛盘较多,市场短期面临预期修复的诉求。


1日市场继续哀鸿遍野,看完31日晚间的超级月亮之后,坊间传言恐非吉兆,面对1日的调整,我想起了那句“都是月亮惹的祸”。虽然不少段子手把锅甩给月亮,但是除了月亮之外好像关于信托的传闻更甚。
上面这张就是朋友圈和股友群里面传得比较广的,但是这个消息被扒出来四处散布,我认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16年8月份就有过相关的报道。
但是有一点目前来讲是确切的,也就是尽量在持股上回避信托基金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其实这一点自今年1月初银监会处理信托产品的时候,我就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过,并且指出尽量选择机构扎堆少,前期超跌滞涨,流动性好的股票。
31日晚间消息:中注协近日书面约谈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提示股票质押业务较多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注协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扩张迅速,涉及股票质押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业已出现因股价下跌、股份冻结等因素触发的违约及涉诉等风险事件,存在融出资金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较高审计风险。
从目前来讲,市场心态已经从前几天在某些机构“春播、躁动、活水牛”的鼓噪下“坚定信仰牛市到来”马上转变到“熊市是不是又来了”的极端切换。现在的股市有一种恐惧是来自于投资者心里没有底,因为好好的持有某只股票,说不定哪天就无缘无故、毫无防备地跌停了。
此时,我们再来看看本轮反弹的演绎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近几天的调整已经属于比较充分的回调了(用了四天的时间把前期10来天的涨幅都打没了)。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之前机构鼓吹以及市场资金加仓的节点基本上和当前市场在同一水位。
随着闪崩大面积爆发引爆跌停潮,风险在短期集中释放之后,对于那些有政策基础+业绩支撑的白马蓝筹股来讲,仍然会是大盘下跌的抵抗力量。当然,除此之外“神秘力量”也会通过积极运作确保大盘每日收盘跌幅不超过1%。
我们在近期文章中对于本次回调也提到过:如果短期之内主板蓝筹和创业板同时大跌的话,则行情很难再次回到前期创业板、第二梯队和白马龙头股轮涨轮跌的局面,而更多是转向一九分化。目前来看,有倾向守住市场趋势的力量更大可能性还是来自于权重蓝筹里面。所以,可以留意蓝筹超跌之后的机会。



决策参考




昏招!以停牌自救,这是暗示担心股灾重演吗?只会加剧非理性恐慌!
【研究员】:柏双

很难说,这两天,是暴跌成就了A股的上市公司的段子手们“大放光彩”,还是段子手们太过于雷人奇葩、没有底线的解释业绩变脸的理由,联手制造了股灾。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段子手们的“文采飞扬”煽动下,2017年业绩预期突然大变脸(年报行情彻底完蛋!)成了当前市场最大的风险,而绩差股对行情的冲击超预期,也导致恐慌情绪被显著放大。经过两天的暴跌后,市场已经开始呈现非理性化了!这对短线市场是非常糟糕的局面。 实际上,我们看到,在过去两天的暴跌之后,各上市公司都纷纷开始了自救行动,在1月31日的暴跌后,当晚,多家公司就对2017年预计业绩进行了修正,其中绝大部分承认业绩被高估。而在昨日(2月1日)更大幅度的暴跌发生后,当日晚间,皆以跌停收盘的超过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即公告因筹划重大事项,今日(2月2日)起停牌。但从结果来看,很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适得其反。但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上市公司的这种“自我保护措施”,对整个市场预期而言,却是非常糟糕的。要知道,前两次股市大规模出现紧急临时停牌的情况,一是发生在2015年中股灾最惨烈的千股跌停频现时;另一次是发生在2016年初的熔断导致,市场流动性近乎枯竭时。现在众多上市企业重新玩起这一套路,那岂不是在说,担心股灾重演!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段子手们的“文采飞扬”煽动下,2017年业绩预期突然大变脸(年报行情彻底完蛋!)成了当前市场最大的风险,而绩差股对行情的冲击超预期,也导致恐慌情绪被显著放大。经过两天的暴跌后,市场已经开始呈现非理性化了!
实际上,我们看到,在过去两天的暴跌之后,各上市公司都纷纷开始了自救行动,但从结果来看,很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以及对股灾重演的担忧。
拓维信息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6345.86万元至1.27亿元,同比下降40%至70%;在三季报中,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1.69亿元至2.33亿元,同比下降20%至增长10%。
九安医疗预计亏损1.65亿元至1.85亿元。公司此前预计亏损1.5亿元至1.3亿元。
如意集团预计净利润为59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增长80.05%-128.88%。公司此前预计净利润为4000万元-5500万元,同比增长22.07%-67.85%。
上述6家公司皆为中小板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中小板公司在三季度要求披露全年预计业绩。由于四季度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修正预计业绩的可能,实际上,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171家上市公司修正2017年预计业绩中,相当一部分公司预计业绩出现“跳水”的情况,“变脸”由盈转亏。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业绩变脸集中在中小创,也是这两天创业板跌幅>中小板>主板的主因。
另外,晚间已有小康股份、海能达、金通灵、得润电子、清新环境、联建光电、华铭智能、藏格控股、火炬电子、拉芳家化、洪涛股份、星星科技、新纶科技、科斯伍德、九洲电气、思维列控等众多公司宣布控股股东、实控人或高管拟增持公司股份。
而上一次上市公司宣布兜底式增持的背景,则是在2017年的6月份,从结果来看,兜底式增持虽然短时间内活跃了部分增持个股,但拉长周期看,也是一地鸡毛!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各自的这种惯用自保行为,会极大概率低强化市场的股灾重演预期!
博览研究员认为,鉴于经过两天的下跌之后市场情绪已经出现明显非理性恐慌,郭嘉队维稳的重要性就再度被凸显出来了。如果政策层面没有很快的维稳表态,那么未来几个交易日市场可能继续延续非理性暴跌!而在日线上出现剧烈的波动。
比如昨日盘后,四大报旗下的某APP就借一位几乎谁也不知道这人是谁的所谓“经济学家”徐洪才的采访之口,开始进行曲线的情绪引导:最近两日A股市场闪崩频现的现象,这给中国投资者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但是中国经济形势仍然稳中向好、超过预期。不过,连不少大盘蓝筹股都出现了闪崩,这种情况匪夷所思。一方面,金融降杠杆的节奏不应过快、过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对实体经济和外贸是负面影响;今年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效果后,建议在政策层面进行适时调整。
如此“一唱一和”——这不就是呼吁监管层赶快出来发声降低强监管调门节奏,舒缓市场恐慌预期嘛!
策略上,在形势未明前,对于持仓者来说,不要轻易丢筹码,空仓者继续观察,总之多看少动,如果真的有抄底冲动的。博览研究员认为,鉴于资金持续出逃绩差股,接下来只能有业绩支撑而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品种,下跌走势中成为主力资金避风港,从而相对抗跌,且一旦大盘重回慢牛轨道,也同样是引领行情的风向标。



多维观察




定性:业绩地雷不能反映股市全貌,当前是个股风险不是系统风险!
【研究员】:柏双

上市公司纷纷以紧急停牌应对昨日的跌停,但在博览研究员看来,将应对股灾时的老套路又祭出来用,实属昏招!这是在暗示,现在有重演股灾的风险吗? 股民的情绪如此脆弱,博览研究员认为,首先必须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业绩地雷是否反映了当前股市的基本面全貌?当前股市面临的是潜在系统性风险吗?股灾真的有重演可能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股民的情绪如此脆弱,博览研究员认为,首先必须要明确的几个问题是:
当前股市面临的是潜在系统性风险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2月1日,A股盘中多支小票集体闪崩并跌停,全天三大板共有268支股票跌停(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分别有144/47/77支),其中238支(占比89%)为总市值不超过100亿的小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全天收益率分别为-0.97%、-2.65%、-2.62%、-2.17%。
原本,按照金融监管的最新规定,作为股市一个主要资金来源的信托配资加杠杆的原有方式,的确有必要降杠杆:信托公司股票配资往往通过具有优先级、劣后级的结构化产品进行,根据监管要求,杠杆比例(即劣后级:优先级)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1:2。为了加杠杆并规避监管,过去的做法是推行“有中间级的结构化配资业务”,即在原有的结构性产品中加入中间级,以“3:1:8”的配资模式为例,名义上将中间级资金计入劣后级,杠杆率为1:2,看似符合监管要求,但实际上中间级资金来源与优先级相同,实际杠杆被变相放大到1:3。
但是,板块和行业层面并无系统性风险。
其一,就全市场而言,信托持仓占并不高,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2017Q3,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四类信托持仓总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27%/1.06%/2.09%/1.19%,行业层面占比最高的纺织服装/房地产/汽车分别为4.06%/3.26%/2.89%,占比并不高。
简单来说,即便信托资金的确有降杠杆压力,但并不至于导致流动性骤降的踩踏!
事实上,千万不能被段子手们一叶障目。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与业绩地雷频现的同时,也还有如意集团、国统股份、瑞丰光电等多家公司同期也发布了业绩上调的预告。
博览研究员认为,现在关键的变因就看郭嘉队或官媒会否,以及何时做出维稳表现了。
接下来投资者需要紧盯观察,官方会否正式表态,而一旦出现维稳信号。个人比较认同中信策略的观点:依旧建议投资者以金融、消费为底仓,关注周期龙头重估,并且积极配置近期被错杀的电子、通讯、零售板块优质成长股。



焦点透视




生态巨变:A股诞生一只仙股!
【研究员】:江桥

结论:A股生态已经发生改变,八年抗战一波牛市回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还了,未来的股市将因为金融强监管的持续深入而将以太效应充分发挥。今后机构化、美股化将成大趋势,市场更多的机会将聚集在一小部分股票当中。对于2017年出现的一九分化格局,我们认为并不是已经到头了,而是刚刚开始而已。未来在投资上选择低估值的、高市值的、高成长性的将是大势所趋。


在股民一片比惨的环境下,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我大A股成功诞生了一只仙股——*ST海润,截至1日股价已经跌破一元钱了。

以前市场心态总觉得要是被套牢了大不了再扛几年等一波牛市就回来了,现在市场真的慢慢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光景。这或许也预示着未来的股市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仙股,而这些现象也在告诫我们要在2018更进一步思考我们未来的投资了。

1517475402155444.png

再来看看下一幅图:

从市值大小的角度来看2017年12月日成交额低于2000万的个股分布,可以发现基本符合市值越小成交额越低迷的规律,大致符合二八分化的定律。

1517475431592428.png

再来看看第四张图:


而近期A股已经出现了市值13.09亿的公司,过去几年来还都是保持在15亿以上。此外,价格在2元的股票也已经有接近40来只了。这不禁让博览研究员联想到《植物大战僵尸》里面那句——一大波僵尸即将来袭……

自2015年市场见顶走熊以来,伴随着去杠杆和持续的金融强监管已经使得整个市场陷入存量博弈格局。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下:

其次是目前改革已经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这使得整个股市在中长期方向下还得继续承担中国经济改革转型的成本。所以还是我们之前说的——A股背锅,港股受益;创业板背锅,蓝筹白马受益;小票背锅,创蓝筹受益。没有多余的流动性,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市场互杀取血争夺流动性。而只有那些盘子大的、流动性强的大票才更有优势抢夺流动性。

市场被断水断电之后,就会使得那些“个子小”的贫弱公司难以度日,最终的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的格局。正如31日中





1517475417741799.png
1517475387365964.png
1517475373471576.png
1517475360835149.png
1517532050233972.jpg
151749060986715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30 01:27 , Processed in 0.16117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