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研究员对当前突然出现的诸多“疑似利好”迹象,有不同的理解,博览研究员田文先生相对乐观,而博览研究员柏双先生,则相对谨慎,今天本内参将两位略显不同的倾向性都刊登出来,希望能够从中体现出不同市场态度的各自逻辑,也请读者注意辨析! 《“入摩”只是“佐餐”的红酒,主菜藏在中美这番“眉来眼去”当中!》:A股“入摩”的“标的”确定,势必再次刺激A股投资人已经有些“小兴奋”的即期情绪; 但这只是“佐餐”的红酒,主菜,却在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当中——你赦中兴,我批特斯拉,白马股的安全,独角兽的故事,这下齐货了! 就在刘鹤副总理赴美再谈贸易之际,特朗普一份推文“明示”中兴通讯“疑似可能被赦免”; 而作为“回应”,中国则几乎在同一时间披露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消息,果然是礼尚往来; 这个时间拿捏得相当到位啊,此前是美国一宣布对华征税名单,中国这边就在“第一时间”公布反制措施,如今,世道变了……; 而恰恰是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独角兽们又要一番销魂了…… 与此同时,A股上的“资深美女”——权重白马股也没闲着,经过此前的回调休整,估值风险得以一定程度的释放,身姿也已经再次“曼妙”起来,恰在此时,集中爆发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潮,让诸多基金君子们,再次意识到“野花没有家花贤”,几番巫山云雨之后,“家花没有野花香”的撩妹姿势,看似也要收敛一下,对冲哈风险了(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也不安全啊,还是要配置些安全资产滴)…… A股“入摩”,尤其是中美一番善意互动,给了A股新经济、独角兽们新的讲故事的空间,而国内频发的债务违约,叠加海外新兴市场风波不断,也促使一部分资金要寻找“安全的底仓配置”。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白马股“守御”,以独角兽“进攻”,算是奇正互补,关键就看投资人的“仓位配比”了,如果你是相对“进取”的投资人,自然可以在独角兽上投入更多精力,反之,则要多研究研究权重白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对“中兴复活-中美谈判前景乐观-A股预期好转”逻辑链,说点不同意见!》:与上文相对乐观的判断不同,我对当前A股的内外环境仍有颇多疑虑!当前市场主流对于影响A股短中线走势的核心要素的关注,集中在对中美贸易谈判和A股入MSCI的个股名单(带来千亿增量资金)等两个上。看起来,外部都是好消息。这与目前国内再度强化金融市场监管风声,严打网贷、股市操纵、民间借贷和庞氏骗局案件等等不利于股市预期——但是市场似乎并不太重视——动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以为,也不宜过于乐观。未来一段时间股市还是会在内外这种反差预期下小区间震荡,并不存在所谓见底,更谈不上见顶。而且就当前影响A股的外因来看,也并不是就那么乐观的。
热点聚焦
“入摩”只是“佐餐”的红酒,主菜藏在中美这番“眉来眼去”当中!
【研究员】:田文
结论:A股“入摩”的“标的”确定,再次刺激投资人已经有些“小兴奋”的即期情绪;但这只是“佐餐”的红酒,主菜,却在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当中——就在刘鹤副总理赴美再谈贸易之际,特朗普一份推文“明示”中兴通讯“疑似可能被赦免”;而作为“回应”,中国则几乎在同一时间披露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消息,果然是礼尚往来;而恰恰是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独角兽们又要一番销魂了:A股新经济、独角兽们有了新的讲故事的空间,而国内频发的债务违约,叠加海外新兴市场风波不断,也促使一部分资金要寻找“安全的底仓配置”。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白马股“守御”,以独角兽“进攻”,算是奇正互补,关键就看投资人的“仓位配比”了,如果你是相对“进取”的投资人,自然可以在独角兽上投入更多精力,反之,则要多研究研究权重白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博览财经研报】A股“入摩”,尤其是中美一番善意互动,给了A股新经济、独角兽们新的讲故事的空间,而国内频发的债务违约,叠加海外新兴市场风波不断,也促使一部分资金要寻找“安全的底仓配置”。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白马股“守御”,以独角兽“进攻”,算是奇正互补,关键就看投资人的“仓位配比”了,如果你是相对“进取”的投资人,自然可以在独角兽上投入更多精力,反之,则要多研究研究权重白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眉来眼去:你赦中兴,我批特斯拉,白马股的安全,独角兽的故事,这下齐货了! A股“入摩”的“标的”确定,势必再次刺激A股投资人已经有些“小兴奋”的即期情绪; 但这只是“佐餐”的红酒,主菜,却在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当中—— 就在刘鹤副总理赴美再谈贸易之际,特朗普一份推文“明示”中兴通讯“疑似可能被赦免”; 而作为“回应”,中国则几乎在同一时间披露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消息,果然是礼尚往来; 这个时间拿捏得相当到位啊,此前是美国一宣布对华征税名单,中国这边就在“第一时间”公布反制措施,如今,世道变了……; 而恰恰是中美这一番眉来眼去,独角兽们又要一番销魂了…… 与此同时,A股上的“资深美女”——权重白马股也没闲着,经过此前的回调休整,估值风险得以一定程度的释放,身姿也已经再次“曼妙”起来,恰在此时,集中爆发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潮,让诸多基金君子们,再次意识到“野花没有家花贤”,几番巫山云雨之后,“家花没有野花香”的撩妹姿势,看似也要收敛一下,对冲哈风险了(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也不安全啊,还是要配置些安全资产滴)……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A股的心电图也随着特朗普的推特在折腾 一个貌似准备“特赦中兴”的推文,让中兴概念股峰回路转,美国市场上的中兴概念股集体收涨,ACIA收涨8.7%,A股这边也一股跟风炒作的架势。虽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这是一个执法行动,与贸易无关。”但他也确认,正在探讨“替代方法”,对中兴通讯进行制裁。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与中国合作帮助中兴恢复业务。 当然,A股的关键还是自身的逻辑线,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看似“波诡云谲”的A股,却呈现出“转危为机”的炒作态势—— 1、新经济、独角兽概念,其故事题材随着中美贸易博弈的“新阶段”而愈发花样翻新。 一方面,作为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独角兽的发行上市稳步推进。受益于国内富士康的“克制发行”(锁定大量新发的股份,而此前的新股大多数都降低了融资额),弱化了独角兽上市的“圈钱”预期,同时也振作了对新经济概念的炒作热情; 另一方面,美中双方在贸易谈判上展现出“更加愿意合作”的倾向,中兴通讯可能“起死回生”,带来对贸易环境、市场格局的预期修复,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可以视为中国对美谈判策略的一种实践),特斯拉作为首个“独资汽车制造商”在上海落户!作为“集各种奇葩创意于一身”的创意大咖,这次落户中国,势必也激起更多概念的追捧、炒作; 2、与此同时,传统的白马权重股,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呈现出“卷土重来”的 契机! 经历了此前一段时间的回调整固(彼时政策集中于独角兽上发力),估值已经相对回撤的白马股,在国内债务违约风险集中爆发,而海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面临美元逼迫的双重压迫之下,A股当中的一部分“稳健”的资金,也在寻找“安全港”—— 面对今年以来信用债事件的不断爆发,公募基金行业正在加大调研力度,以求尽可能提前“排雷”。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国内已有19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近10家公司,金额合计超过130余亿元。 债券违约事件的蔓延,令公募基金也开始遭殃。比如中融融丰纯债A,因为踩雷“14富贵鸟”债券的违约属今年以来跌幅最深的债基之一,截至5月12日,其净值跌幅高达47.96%,规模更是急速缩水。此外,上周的凯迪生态违约事件也成为了市场的焦点。凯迪生态为国内几大机构的重仓债券,它的违约令不少持有其债券的机构陷入恐慌。 如此情形之下,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在布局加大调研力度,加强风控管理,对信用债风险进行集中排查,以求尽可能“排雷”。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债务违约有向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扩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负债、低现金流”企业成为“黑名单”上的“怀疑对象”,这势必对A股投资人的情绪构成压力,即期看,市场“回避风险”的诉求很可能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再次凸显出“优质公司”的“安全稀缺性”,这也是白马权重股“重新获得资金青睐”的外部环境! 恰在此时,MSCI“确定”了A股“入摩”的“标的”:234家!博览研究员认为,“入摩”主要在长远会提振整体的市场情绪,但短期的刺激仍然明显。因此,虽然目前市场估算初步仅有约200亿美金的外国资金的流入相关基金,但对5月以来逐渐“情绪活跃”的A股投资人而言,不啻于又一针兴奋剂! 作为“参照”,e公司数据统计,此前约85%北上资金资金集中在市值排名前100个股上,电子、家电和医药生物以及食品饮料等龙头股成为近1年来增配标的,其中,海康威视、美的集团、恒瑞医药、长江电力、中国平安、五粮液等获增持金额超过70亿元;相比,东方雨虹、深圳燃气和口子窖被减持金额居前。 总结 中美此番的善意互动,给了A股新经济、独角兽们新的讲故事的空间,而国内频发的债务违约,叠加海外新兴市场风波不断,也促使一部分资金要寻找“安全的底仓配置”。总结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白马股“守御”,以独角兽“进攻”,算是奇正互补,关键就看投资人的“仓位配比”了,如果你是相对“进取”的投资人,自然可以在独角兽上投入更多精力,反之,则要多研究研究权重白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多维观察
对“中兴复活-中美谈判前景乐观-A股预期好转”的主流逻辑链,说点不同意见!
【研究员】:柏双
与我的同事,博览研究员田文先生相对乐观的判断不同,我对当前A股的内外环境仍有颇多疑虑!当前市场主流对于影响A股短中线走势的核心要素的关注,集中在对中美贸易谈判和A股入MSCI的个股名单(带来千亿增量资金)等两个上。看起来,外部都是好消息。这与目前国内再度强化金融市场监管风声,严打网贷、股市操纵、民间借贷和庞氏骗局案件等等不利于股市预期——但是市场似乎并不太重视——动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以为,也不宜过于乐观。未来一段时间股市还是会在内外这种反差预期下小区间震荡,并不存在所谓见底,更谈不上见顶。 而且就当前影响A股的外因来看,也并不是就那么乐观的。一则,在我看来,中美贸易谈判的变数依然非常大,未来预期再度出现风声鹤唳的几率依然很大。二则,至于A股入MSCI最终敲定名单,我个人更愿意将之视为一个利好兑现,虽然说是利空不太准确,但至少短线这个影响因素给市场的正面期待会大幅消退。
【博览财经研报】与我的同事,博览研究员田文先生相对乐观的判断不同,我对当前A股的内外环境仍有颇多疑虑!当前市场主流对于影响A股短中线走势的核心要素的关注,集中在对中美贸易谈判和A股入MSCI的个股名单(带来千亿增量资金)等两个上。看起来,外部都是好消息。这与目前国内再度强化金融市场监管风声,严打网贷、股市操纵、民间借贷和庞氏骗局案件等等不利于股市预期——但是市场似乎并不太重视——动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以为,也不宜过于乐观。未来一段时间股市还是会在内外这种反差预期下小区间震荡,并不存在所谓见底,更谈不上见顶。 而且就当前影响A股的外因来看,也并不是就那么乐观的。 一则,在中国高层刘鹤即将带团赴美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磋商之际,川普日前发推称,特朗普正在为中兴通讯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对此白宫发言人则表示称,特朗普政府正与中国沟通中兴通讯及其他双边关系问题。这一表态,给了市场对于贸易争端风险缓释的预期。 乐观的分析认为,美国对中兴通讯事件一前一后的处理,表明了中国和美国之间更多的是直接的利益关系。中美贸易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能够通过谈判进行缓和的。 特朗普当前的政策在中东,而非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其近的目的就是再次挑起中东战争,引发油价上涨,化解美国石油大亨的债务。远则是主要信奉基督教的美国与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在宗教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主动发起攻击。中国与美国更多的是经贸利益关系,并不涉及到严重的宗教问题,过去基本是可以调和。只不过现在利益矛盾更大一点,因此中美贸易纠纷更为频繁,但从特朗普事后宣传正在为中兴通讯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说明了,中美目前的经贸问题还处在可谈判和商催的层面。 不过,在我看来,中美贸易谈判的变数依然非常大,未来预期再度出现风声鹤唳的几率依然很大。 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中美贸易谈判的细节:美国人呈上了一份罗列强硬要求的文件。这一纸文书听起来仿佛是华盛顿想教育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其中写道,“中国不能反对、挑战美国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对中国提出的投资限制,或对此采取措施。”也就是说,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时候,中国应该默不作声、什么也不做。 比如,中国政府不能瞄准美国农民,制裁大豆等美国农产品,以此作为对美国向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反应。中国不能对关键性工业进行补贴,比如对机器人、电动汽车和飞机制造这样的中国希望取得领先地位的产业。此外,中国还必须改变要求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的政策,必须到2020年将贸易赤字减少2000亿美元。就在不久前,美方提出的数字还是1000亿美元。 总之,美国人提出了一系列傲慢无礼、胃口极大、但又直指遏制中国崛起的核心要害、而绝大部分条件中国都不可能让步同意的、霸道且伤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条款。居然还倒打一耙:都是中国的“错”!那么,我们能期待短短一周,特朗普政府就偃旗息鼓、握手言和了吗?可能性并不大。 5月13日深夜,8万中兴员工被一条推文集体炸醒。之前还是黑云压城式的绝望,一夜之间就云破天开,曙光照来?但按照川普大爷的商人本性,他愿意放中兴一马,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拿到了好处,要么被抓住了软肋。后者基本可以排除。 因为之前能够对特朗普构成威胁的通俄门、性侵门都已渐渐风平浪静,即便再有什么猛料,也不大可能出现在中国手里,况且,中国外交向来温文尔雅,罕见类似操作。 前者的可能性倒是不小。微信公号智谷趋势的分析认为,在5月8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应约同特朗普通了一个电话。据公开报道,话题就两个:一个是朝鲜半岛局势,一个是中美贸易。不排除在那通电话当中,一些原则性的事情得到了确认。作为交换,特朗普高抬一手,表态推动中兴问题的解决。 所以,并不是特朗普手软了,并不是中美贸易谈判又一团和气了,是其已经得到部分对价了!但中国不可能无底线让步。 所以,虽然中国通信巨头赢得了一线转机,但中美贸易谈判前景,还在面临严峻的考验。 事实上,特朗普总统“交易的艺术”可谓一直伴随左右。 先来回顾特朗普总统的一系列操作。一开始,先是气势汹汹地宣布对500亿美元贸易额商品加征关税,然后声称要研究追加1000亿美元贸易战规模,之后对中兴实施全面禁运……最后的结果就是,中美代表团在北京的第一轮磋商未能一次达成协议。 谁又知道,特朗普这次对中兴的网开一面,不是为下一个中国不可能接受的让步做铺垫!未来变数仍然存在!且莫高兴太早! 二则,至于A股入MSCI最终敲定名单,我个人更愿意将之视为一个利好兑现,虽然说是利空不太准确,但至少短线这个影响因素给市场的正面期待会大幅消退。 这就在北京时间今天临城,MSCI成份股最终敲定,明晟公司公布一系列 MSCI指标的半年度审查结果,其中包括 MSCI 中国A股指数和 MSCI中国股票指数,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新增和删除名单也随之出炉,A股纳入标的获确认(6月1日正式执行)。 根据公告内容,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比例为之前宣布的2.5%,今年8月明晟公司将会提升纳入比例至5%。数据宝根据上述股票的流动性、估值、QFII持股、成长性、市场表现等角度制作出榜单,以供投资者参详。 可以看到,上述这一切都是按照预期的剧本在发展,并没有任何出人意料之处,而之前市场对MSCI问题的炒作已经有太多次,这最新的一次已经说了几个月,预期早就消化的差不多了。 综上,对于A股而言,上周,中美贸易问题阶段性缓和,市场在超跌后反弹迹象较为明显。前期超跌且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可重点观察。当然,市场在短期反弹后,中期仍然承压。
金融乱象是整肃了,信贷泡沫也刺穿了,但企业的输液管也被拔掉了……
【研究员】:柏双
相比很多人还在关注海外的中美贸易谈判和MSCI的进展,我们昨天说了,国内方面,新一轮金融强监管风暴再度袭来对市场的影响更加值得警惕。 从网贷备案审查三度被延迟、证监会接连披露两家涉案高达上百亿的操纵股价大案、民间借贷又出多起逼死知名企业家及企业的案例、还有债市大面积违约的情况,甚至还爆出了涉及金额高达三千多亿元的“庞氏骗局”,都在佐证当前再度强化金融强监管力度节奏的必要性。 在我们看来,导致监管层近期重新强化金融监管信号,密集披露重大案件进展和处罚决定的背后: 首要的一点,就是金融市场的乱象比预想的还要严峻,有必要持续进行强力打击——这意味着债市、期市都不会稳定,股市短线依然也会处于剧震中! 但部分案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下,强监管与部分金融平台的整改、降风险过程,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相矛盾:强监管是降风险的必要过程,但强监管同时也降低了部分企业平滑过渡的可能性,阵痛无法避免!但阵痛的结果带来的影响,还是让已经入局的投资者和宏观经济都阶段性地遭遇了一些无妄之灾!
【博览财经研报】相比很多人还在关注海外的中美贸易谈判和MSCI的进展,我们昨天说了,国内方面,新一轮金融强监管风暴再度袭来对市场的影响更加值得警惕。 从网贷备案审查三度被延迟、证监会接连披露两家涉案高达上百亿的操纵股价大案、民间借贷又出多起逼死知名企业家及企业的案例、还有债市大面积违约的情况,甚至还爆出了涉及金额高达三千多亿元的“庞氏骗局”,都在佐证当前再度强化金融强监管力度节奏的必要性。 在我们看来,导致监管层近期重新强化金融监管信号,密集披露重大案件进展和处罚决定的背后: 首要的一点,就是金融市场的乱象比预想的还要严峻,有必要持续进行强力打击——这意味着债市、期市都不会稳定,股市短线依然也会处于剧震中! 但部分案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下,强监管与部分金融平台的整改、降风险过程,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相矛盾:强监管是降风险的必要过程,但强监管同时也降低了部分企业平滑过渡的可能性,阵痛无法避免!但阵痛的结果带来的影响,还是让已经入局的投资者和宏观经济都阶段性地遭遇了一些无妄之灾! 仍以网贷为例。业内多家网贷知名平台指出,网贷备案实现合规的关键在于网贷平台违规资产的清偿处置。此前,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称,红岭备案的唯一障碍,就是原有的大额存量资产,被定义不合规的资产,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存量资产处置。且根据红岭创投总裁项旭透露,截至目前,红岭大额资产存量约为110亿元。如何处理这些存量资产,无疑成了红岭创投备案的最大难题。 但问题是,除了大额标违规存量的处置难外,先前已有过半平台实现的存管银行合作开始趋紧。此外,三级等保回执暂缓发放同样是较大拦路虎。这些都导致网贷平台的整改难以推进。 据网络流传,目前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测评的首批银行仅有十一家,该名单将于5月底公示,体现出网贷平台对于自身存管银行是否能进入监管白名单格外关注。而据第三方机构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有极少数互金平台拿到三级等保回执和通过测评,占整个行业体量的不到10%。并且短期内这个数量不会再增加。 问题在于,互金协会对于银行测评难度估计不足,在测评中遇到了各种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据鸣金网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P2P网贷行业宣称已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中,其中至少有45家平台爆雷,16家银行身陷其中。部分银行更是直接采用暂停,甚至是清退的方式来退出存管业务。 此前贵州银行宣布3月底彻底退出P2P资金存管业务,在业内引发热议。贵州银行表示,此举是因为业务调整;此外,上海银行提高了资金存管合作的门槛,主动终止与多家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监管对于银行资质的审查趋严加上银行对于存管网贷平台的审核趋紧,双重“紧箍咒”的洗牌下,能符合条件的网贷平台不多,且资质应相对较为优质。 银行的退出,导致网贷备案整改的进展,远不如预期的顺利。 另外,债市当前出现的大面积违约,与银行业收紧对许多债券产品的许多风控要求,不再兜底也有直接关系。 但是,银行在对网贷资金存款中的退缩,也是有深层次理由的。 在过去一年,银行间监管层成为金融强监管的风口,银监会部署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源头,银行业的整顿震撼了资本市场,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推进,表外移表内,分业监管变混业监管……整个市场加速出清。 简单来说,如今银行要实现合规,则必然对许多金融创新业务避而远之。 但从历史追溯来看,如果没有银行的背书,一些之前所谓的金融创新根本无法展开;没有银行的兜底,目前的部分金融去杠杆要么根本无法推进,要么就是后果惨烈,根本无法实现平稳过渡。 更大的问题是,中国的金融乱象是整肃了,信贷泡沫也刺穿了,但很多企业身上的输液管也被拔掉了: 债市。大量债券发行失败,且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截至5月8日,今年取消、推迟发行的各类债券累计已经达到304只,包括了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个类型,涉及金额多达1839亿元。 股市。IPO门槛提高,一过会就被毙的越来越多。根据央行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为1283亿元,比起2017年的2596亿元直接拦腰砍去一半,只相当于 2016年的45%。 定增的条件也越来越高。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年内定增预案的融资规模上限合计为1291.86亿元,较2017年同期缩水532亿元,较2016年同期缩水2443亿元。 这就带来一个矛盾,监管层去杠杆的本意是输血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但结果,楼市依旧坚强,唯有实体经济在去杆杠的过程中最受伤?! 有分析认为,从今年开始,中国将正式跨入违约潮元年。今年中国将迎来公司债的偿还高峰期。2016年以前公司债年均偿还量不到1000亿元,2017年偿债规模超过3000亿元,2018年将超过4300亿元。 而随着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一些扩张过快、杠杆使用较多的民营企业,违约事件会继续发生”。违约潮的可怕性,回忆一下2008年引爆美国的次贷危机,就一目了然。 对此,微信公号智谷趋势给出的一些建议还是值得听一下:
决策参考
小江说形态:肃杀之时,降级择股
【研究员】:江桥
结论:考虑到产品内容创新和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本人将在后期开启《小江说形态》一栏,不定期为读者分享技术分析理论及实践知识。今天是第一篇《肃杀之时,降级择股》
【博览财经研报】你总以为你能在泡沫破裂前抽身出局,但可知敏锐的洞察力执行力和大局观缺一不可! 上周三晚上我写了一篇《风景太美的时候我选择闭上双眼》,文中我解释了“ 为什么当我发现形态好的股票非常多的时候我会选择冷静观望”,其核心就是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分流对象,阻力在加大以及市场环境(热门股)走向极端化的前兆。 不巧的是周四(周五)包括世名科技、美力科技、先锋电子、洪汇新材等前期强势连板个股均开始见顶回落。会找买点和会找卖点同样重要! 所以,市场再次验证了我的判断。风景太美的时候总是离肃杀的光景不远,何况还是在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资本市场。 经常看到一些股民醉心于各种战法,但殊不知“法无定法”,每种方法都有特定的应用场景。即使像我的强势股捕捉战法,我同样会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否还让这种战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这种有效性考虑的重点有这样几个: 第一个是资金的供求关系。 物以稀为贵,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上周下半周我发现我的选股模式选出的越来越多,这就说明了(表面看上去)好股票和市场资金之间的供求关系进入一个比较恶性竞争的局面。如果说资金在前几周只需要发掘低位突破形态的话,这个时候连版突破的越来越多,资金的分歧在无形中加大。 第二个是监管对市场短期投机行为的态度。 上周下半周监管层就开始“捉妖”了,对于一些柚子机构也开始重罚。这就是一个态度的变化,起码从短期来看这种态度会让相当一部分机构的风险偏好降温。毕竟人家辛辛苦苦踩线投机,没准都为交易所打工了。与其如此,还不如避一避。 今天开盘前依旧按照我的选股方法进行了选股,但是相较于前几日则出现降级选股。 前几日基本从已经涨停的进行形态筛选突破个股,但是考虑到当前连板风潮降温,所以降级到还未涨停,但有形态突破潜力且符合市场当前主题驱动逻辑的个股。 于是乎简单从当前的MSCI概念股中筛选了形态收敛趋于尾部突破的东方明珠。 大家从这只股身上发现了什么可取之处呢? 第一个是楔形收敛的平台,开盘股价接近平台压力线。且走势结构基本可以分解为几个V型底的组合。 第二个是它符合当前的主题驱动逻辑,也就是MSCI这个故事。 第三个是它最近并未出现连续涨停,机构获利盘不多,没有捅刀子的风险。 综合来看,(在我精力有限的前提下)短线策略上优选东方明珠也是一个尚可的方向。 这两天可以看到包括世名科技、美力科技在内的前期热门连板股都在短期之内大幅暴跌,最近在疯狂的尾声追高进去的又是一碗大面。相比之下,退而求其次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从最近几天强势股的调整来看,15%-20%的调整已经很凶猛,短期可能部分个股会暂时回血止跌,但是形态破坏之后,恢复起来也很困难。毕竟机构在这些伤残部队中选择抢反弹和之前选择继续追高打涨停一样会面临选择困难症(之前是好股太多,现在是好股调整之后的太多)。 所以,要想等到前几时那种比较肥美的追板突破行情还需要等待时机。在时机未到来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地降级择股。当然,以上仅是短线思维的无私分享,不作任何推荐建议,请勿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