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关注盘面几个重要细节 3100攻防成败事关后市演绎
在周末消息面偏利好刺激下,周一两市大盘小幅高开,随后银行、地产、中国石油等蓝筹股拉升带动大盘最高上攻3098点附近,但上攻没量,最终冲高回落,创业板跌破前低1693点,最低回踩到1690点附近,下午保险、酿酒、有色等蓝筹股参与拉升,但大盘还是没有突破上午高点。盘面上,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贵州板块、奢饰品、酿酒、建筑节能、家用电器、保险、日用化工等板块涨幅靠前;多晶硅、食品安全、半导体、电气设备、风能、太阳能等板块跌幅靠前,创业板探底回升,收出较长下影线,以微跌报收,显示短期支撑较强。大盘虽然反弹,但反弹没有量能,这种量能最多只会回抽10日线3120点附近就要再次回调,加上中美、美欧等多边贸易摩擦,世界杯魔咒及债务违约风险三大原因,大盘后期可能继续弱势,最终向下回踩3016点附近的概率较大。
综合市场人士观点,周五夜盘欧美股市反弹,为A股周初反弹修复带来机会,也在考验资金意图。6月最大利好是沪指已持续4个月阴跌,存在超跌反弹机会;但6月行情风险因素较多,解禁、资金面压力、国际国内因素等。热点方面,一些关键节点要小心,两个重要板块黄金股和贸易战受益的农业与军工加以把握。其他热点方面,5月食品方面,类似饮料、乳制品、啤酒、白酒、小食品股都有不错表现,季节性因素值得重视;医药板块则成资金抱团品种;还有石油天然气、农产品涨价因素也是比较好的机会点。
总之,近期注意到一个细节,类似5.30的群体性跳水近期出现次数很少;而类似5.28、5.29,指数空间不大,但跌停股依然较多情况值得重视,所以要分析这里面个股的类型,有一些是超跌反弹后再度跳水;有一些是闪崩股、弱势股,破位股的持续跳水;还有前期热点股的调整,形成机会。市场资金供求失衡局面短期还难改变,加上美联储6月大概率加息及解禁的心理压力,市场缺乏大的趋势机会,行情特征依旧是板块轮换。
博览观察员认为,欧美股指上周五普涨,贸易战谈判继续朝着好的一面挺进,即便这样,周一两市早盘基本平开后弱势整理,午后延续疲软模式,市场做多动能偏软,热点匮乏,权重股引领沪指上涨,创业板相对弱势,成交量更是大幅萎缩,后市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不利因素。沪指站稳3050点,创业板1700点失而复得,日线收十字星线,沪指围绕5日线整理,创业板失守多条均线,市场短期延续整理走势可能性大。
技术上,沪市30分钟和60分钟MACD指标线由圆弧顶转化为圆弧底,为反弹重新蓄积能量,触及日线布林带下轨反弹的股指有靠近中轨欲望。不过,日线MACD指标线已完全运行到0轴之下,显示短线反弹难以出现持续单边上涨,3周线3102点和5周线3132点分别勾头朝下,对日线级别反弹构成压制,预计股指构筑一个横盘整理的平台后向上拉高,然后受缺口上沿阻力反杀重新探底。沪市60分钟MACD与KDJ指标线成金叉共振状态,显示短线反弹还有上冲动能;5分钟MACD指标出现顶背离和15分钟KDJ指标线运行到高位,提前发出对应级别回落休整信号,预计周二大盘回踩5日线再拉高,然后受8日线3106点压制回落,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3105点和3117点,强压力位3130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3083点和3068点,强支撑位3055点。
总之,周一盘面有几点需注意:一是上周五的下跌有望是短线低点,周一上涨也说明大盘已进入短的上涨周期,但3100点攻击失利代表反弹力度明显不够;二是上证50率先回补缺口,它代表两层意思,MSCI效应在延续,就是业绩稳定个股成市场避风港,另外也意味大盘反弹没结束,仍有望回补缺口;三是创业板再创新低,说明个股下跌并没完全企稳,尤其前期大涨个股纷纷回落,短线生态并不稳定,使短线操作难度加大。大盘关注3100点攻防战成败,决定是否回补缺口,但即使成功高度也有限,短线焦点在创业板,虽然弱势但企稳动作使后市有望形成分时背离结构。
外资积极配置 消费后周期酝酿“折返跑”条件
今年来,在A股纳入MSCI事件驱动下,外资积极配置A股,今年陆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1316.93亿元。6月1日,A股纳入MSCI正式实施,被动跟踪MSCI指数的基金基本在前一天完成建仓,更多主动配置的增量资金会根据市场行情择时建仓。
据统计,5月陆股通净流入508.5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最高规模。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67.9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40.55亿元。5月末陆股通持股6855亿元,较前一个月增加931.8亿元;占同期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比例3.17%,较前期明显提升0.43%。其中沪市对应市值4216.9亿元;深市对应市值2638.9亿元。
从陆股通持股板块分布看,5月主板占比继续回升,中小企业板占比继续回落,但回落速率减慢,创业板占比回归至3月末水平。主板持股市值占比提升0.27%至80.29%;中小企业板占比下降0.17%至16.56%;创业板占比微降0.10%至3.15%。大类行业配置方面,金融地产和TMT行业占比下降明显,消费服务类行业占比明显提升,医疗保健占比继续小幅提升。具体看,金融地产类、TMT类、消费服务类、中游制造类、医疗保健类、公用事业类持股市值占比分别变动-1.1%、-0.8%、+2.3%、-0.5%、+0.3%、-0.2%,资源品类占比基本不变。
招商证券指出,从一级行业持股市值占比看,占比大幅增加的是食品饮料,配比增幅高达2%;占比大幅下降的包括非银金融、电子、家用电器,占比降幅均超0.5%。小幅增加的包括医药生物、汽车、休闲服务、化工、商业贸易等;小幅减少的包括银行、交运、电气设备等。从一级行业调仓看,28个行业全部净买入加仓。具体看,大幅加仓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电子、化工、家电,加仓比例均超过0.5%;尤其食品饮料行业加仓1.98%,远高于其他行业。小幅加仓行业包括汽车、非银金融、房地产、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加仓比例均不低于0.3%。从二级行业调仓看,陆股通大幅加仓行业包括饮料制造、银行Ⅱ、白色家电等,加仓比例均超0.5%,其中饮料制造加仓比例达1.78%;小幅加仓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汽车零部件、水泥制造Ⅱ、化学制品等。
个股方面,在消费板块领涨的行情下陆股通积极配置消费蓝筹。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当月净买入额分别为46.3、41亿元。其他净买入额较高的包括海螺水泥、中国平安、大族激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上汽集团等,净买入均超10亿元。净卖出规模最高的上海机场,累积净卖出5亿元。其他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平安银行、中炬高新、中国联通、东阿阿胶、航天信息等。
广发证券认为,本次债券密集违约发生在经济增长韧性背景下,且企业的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修复后债务偿付能力提高。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将有助于避免信用债风险扩大到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缓和民企挤出效应,更是对4月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部署“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呼应。此举有助于修复此前A股市场过度悲观的风险偏好,缓解本轮“股债联动”的魔咒。
综合财务指标对行业能承受的“信用风险冲击”构建打分指标,信用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消费股已收获显著超额收益,而一些信用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基本面稳健、但被市场过度抛售的行业有望在风险缓和背景下率先受益:建材、有色、化工,大多集中于周期性行业。周期股“折返跑”的条件酝酿:(1)中国高频经济数据不差,而扩大MLF担保品与桥水基金达里奥提出的“好的去杠杆第二阶段央行应放宽贷款抵押品范围”的观点不谋而合,有助于修复市场对信用收紧过度悲观的预期;(2)贸易摩擦对A股风险偏好的制约有望缓和;(3)密切观察社融(含信用债融资)以及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发行的变化来衡量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是缓和信用风险的举措,继消费股“折返跑”后,周期股“折返跑”条件在酝酿,继续观察后续政策信号。建议优先配置信用承受能力打分较高的大周期(建材/化工/地产),战略配置供需共振大众消费(零售/纺服/食品),成长挖掘α景气度持续向好(医疗服务)。
国泰君安表示,短期看,经济基本面维持平稳,内生动力增强,同时,近期利率和流动性环境也相对缓和,对估值压力有些许缓解。但基本面的情况向好存在节奏性因素,风险事件引发预期反复造成的风险偏好变化才是影响当前市场走向的重点。从国内看,资管新规落地给出统一标准化的准则办法,对银行、地产、信托等行业资金流动和杠杆嵌套造成较大冲击,而这部分冲击影响市场仍未充分预期。从国外看,强美元时代叠加美国强经济周期下,若美联储加息进程加速、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维持强势,新兴市场与美国利差收窄、汇率贬值压力可能加大,而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也会加速美元回流,新兴市场将会承压。
6月美联储加息几乎板上钉钉,而我国“加息+降准”组合有望出现。正如2017年3月、12月,从中美利差、汇率等层面考虑,全球货币政策同步性在加强,我国跟随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甚至非对称加息均有可能。降准层面,一方面资管新规落地倒逼金融机构主动调整资产结构,这需央行流动性的支持;另一方面,“扩内需”和“杠杆转移”导向下,考虑到实体经济的耐受性,实体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降准来协调。因此,6月可能迎来“加息+降准”的货币政策组合。本质上,这样的货币组合不会影响市场的政策预期,而是这一组合落地有望疏导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影响程度,加速消化风险。
对标日本,中国正在快速地完成第二向第三消费社会的过渡,迎来十年级别的消费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叠加本次A股“入摩”成分股主要配置金融和消费的短期催化,更看好业绩稳定性较好,而市场预期打满尚未到达极致的二线消费,尤其受益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下的大众消费品。另外,发改委发力促煤价回归合理区间叠加火电盈利拐点确立,火电1-3年的改善周期即将开启。金融板块全年看绝对收益,在市场回调过程中可适当加仓。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经济变化更多是结构性而非趋势性,即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而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经济结构性变化决定盈利趋势并非系统性回落,目前上市公司和工业企业仍维持相对较高盈利增速,且盈利能力的提升仍在持续,优秀公司充分受益。在经济结构性变化背景下,更关注流动性和政策的关键拐点。从流动性看,降准政策的推出是标志性的事件,市场对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仍有预期,另一方面对信用风险态度的变化,央行宣布从6月1日起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从政策看,更关注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对基建快速下行的应对,二是针对信用收缩的担心,目前政策已有相应的储备工具箱。
在欧洲意大利担忧阶段性缓释,贸易战性质水落石出背景下,A股市场处于底部区域,不用过于担心,目前的下跌是底部区域布局期。6月行业配置角度关注两条线索,一是二线消费龙头,二是一线科技龙头,重点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银行等。
中信建投表示,从国内经济看,5月PMI指数略高于预期,反映出经济仍是平稳运行。但去杠杆过程仍持续中,因此经济并非存在趋势性改善。5-6月开始,国务院开始进一步降低消费品关税,中国的开放程度逐步扩大。中国的跨境物流和金融服务将边际受益。在经济平稳回落过程中,消费板块一方面与经济周期相关度较低,杠杆率较低,现金流充裕,因此仍值得投资者配置。经济回落过程中,创新仍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在盈利和估值匹配条件下,仍值得继续持有。
从海外经济看,美国持续繁荣,美国工业产出水平上升、消费需求旺盛、就业水平接近充分就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趋于乐观。但由于就业程度已超过金融危机之前就业水平,未来加息预期仍将升温,进而影响股市估值。意大利政治风险也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持续震荡影响着全球的风险偏好。海外风险在6月乃至下半年都值得重视。从政策面看,A股正式纳入MSCI,短期内利好消费金融龙头,长远看好经济转型方向;监管层表示CDR将尽快推出,试点需防止股市暴涨暴跌。税期扰动,流动性与上周相比偏紧,央行以净投放对冲资金压力。在央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并丰富逆回购期限组合的操作下,跨月后资金面或将好转,维持当前货币政策中性偏宽松判断。
从行业配置看,虽然市场我将重回震荡,风险水平较高,但仍维持“成长>消费>金融地产>周期”的顺序不变。更关注现金流充裕、杠杆率低和估值水平较低的龙头公司。因此,建议投资者以防范风险为上,坚守低估值同时现金流充裕的板块。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乡村振兴主题有望持续站“风口”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此次会议强调,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按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因此,2018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针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框架的系统搭建问题,如何解决成为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初,包括河北、河南、福建、内蒙古在内的12个省区市已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安排。其中,“规划先行”机制,被认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6月2日,高分六号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国内第一颗搭载了能有效辨别作物类型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农业对地监测能力,加速推进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推进,农村市场消费购买力开始持续提升。今年1至4月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7193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城镇快1.1个百分点。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大众消费品的上市公司将在这一过程中受益,乡村振兴产业景气度有望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具有业绩支撑的标的值得关注。
在政策支持+业绩改善双重优势下,乡村振兴概念股成当前场内主力资金追捧的重点,上周板块内共有8只概念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合计吸金5449.39万元。具体看,华英农业、吉峰农机上周五大单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062.40万元、2027.66万元,苏垦农发、诺普信、新洋丰、一拖股份、*ST慧业和星光农机等当日也获得大单资金的关注。业绩上,乡村振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有8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雏鹰农牧、棕榈股份、大禹节水、厦门象屿4家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50%。另外,目前有7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棕榈股份、华英农业、诺普信3家上半年净利润均有望继续增长。个股方面,近30日12只乡村振兴概念股被机构看好,其中隆平高科(12家)、牧原股份(7家)、温氏股份(7家)、新洋丰(5家)、诺普信(4家)、新希望(4家)和铁汉生态(4家)等近期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4家及以上。
国泰君安认为,乡村振兴将进入细化实化工作阶段,从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完善两个角度,参照政策实施的力度及建设执行的空间,建议配置四条主线:1、乡村环境治理相关的污水,农村废弃物治理方向;2、居住条件改造相关的管网,卫厕改造方向;3、公共设施建设中相关的道路建设养护,电网改造,物流方向;4、公共服务提升相关的医疗养老,教育培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