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将迎实质性开启 主题投资机会临近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前不久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很快会出台。近日媒体也报道称深圳目前正在拟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随着政府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预计粤港澳大湾区将在迎来实质性的开启,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将有望持续催化相关主题投资机会,区域内地产开发、仓储物流、港口等行业将率先获得发展机遇。
业内认为,2017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升到国家级区域经济战略高度,湾区政策频频出台,助力粤港澳地区加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成“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枢纽,同时推动“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随着相关规划出台,有望拔得区域经济战略头筹,成领头羊带动周边及国内经济加速发展。大湾区内的交运物流、地产、金融等行业受益明显。
全球三大湾区共性特征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具备一定借鉴价值:1)全球三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便利,经济开放性较强;2)全球三大湾区重视科创,汇聚顶尖创新人才和研究力量;3)全方位金融服务是全球三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中信证券表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一项重点就是打通各类软硬件障碍,促进各地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各地优势的整体化。从目前已有交通网络布局看,预计大部分规划应还会落在珠三角内部区域互通方面,而且未来资金到位方式应还会是“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资本部分参与”。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铁路运营总里程达5500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投资也将提速,大湾区的主要城市都将新建/扩建一批机场,重点项目包括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新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等。粤港澳大湾区向旧金山湾区看齐,预计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将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更重要是资本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支持区域内风投,及创新孵化。
地产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丰富开发经验企业,完全有可能把握本轮机遇。在深圳和广州拥有大量存量土地储备的公司,可能具备资源重估空间。地产公司也可新增土地储备,追求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大湾区内的城市群产业园区也值得关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园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调整。
金融行业、大湾区项目预计将强化金融服务业的多个领域(主要是在香港)。银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具备增长潜力。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所有金融股都有望受益规划,但香港本地银行如中银香港和汇丰银行可能是最大受益者。
近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并在基础设施能力提升、标识解析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标准突破、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生态融通发展、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开放合作实施推进、加强统筹推进、推动政策落地等方面制定了行动计划。
据报道,重庆正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并对愿意“上云”的企业给予扶持。同时,重庆也正积极推动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来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如航天科工、阿里、用友等。此前,上海市已提出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广东省也有出台实施方案及支持企业上云上台的具体扶持政策。此外,工业富联上市在即,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等领域。
或受以上因素支撑,二级市场中,A股工业互联网概念板块近期涨势较良好,上周板块整体上涨3.55%(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板块中24只股期间实现累计上涨,在所有可交易股中占比近六成。其中,赛意信息期间涨逾20%居首,中恒电气、东软集团两只上周均累计上涨10%以上,此外,板块中期间涨幅超5%个股包括:维宏股份、剑桥科技、辉煌科技、鼎捷软件、青岛海尔5只。
华创证券指出,工业互联网商业本质是降低成本,探寻创新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从功能看,本质是海量数据的采集、解析及和工业的应用的结合,从而对工业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数据本质是对现象的理解,大规模数据采集及分析,可提供对现象的更加精确的理解和掌握。在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不同程度分析,就可以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业务做优化。随着工业富联上市,工业互联网主题随着政策持续出台有望延续。
天风证券建议,从工业互联网对机械制造行业升级角度看,存在两类主要投资机会:一是出现在利用工业大数据平台进行场景应用型的企业。二是在传统设备行业中拥有巨大优势,并积极向工业互联网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此外,计算机行业企业有望直接受益平台层级和安全层级的投资建设。
在周末消息面偏向利空影响下,周一两市大盘低开低走,上午券商、地产和钢铁启动,带动大盘有所拉升,深市率先飘红,但沪市和中小板一直绿盘下跌,大盘最高回抽3063点附近,后因上攻没量,下午中国石油、石化杀跌,带动大盘跌破上午低点,最低回踩3037点附近,尾盘虽有回抽,但最终以下跌24报收,创业板全天走势较弱,盘中最大跌幅近2%,走势弱于主板。盘面上,两市个股普跌,次新股、医疗保健、水域改革、抗癌、旅游、食品饮料、民营医院等板块跌幅靠前;建筑节能、钢铁、黄金概念、家用电器、房地产、有色、珠三角等板块涨幅靠前。
综合市场人士观点,富士康、宁德时代成功上市对资金面抽血效应已显现,成交量进一步缩减也反映市场当前做多情绪已衰竭,即使指数跌幅超1%也鲜有资金介入抄底,盘面弱势尽显。在6月流动性紧张、CDR及房地产打新等负面因素对市场信心进一步打击,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行情维持弱势阴跌整理可能性较大。而且近期资金流出坚定,几次出现全天无一个行业板块资金净流入,可见市场信心已降至冰点。在大资金没有回补前,耐心等待。当前市场可操行性较小,但放眼未来,随着指数下跌,股市安全边际和长期价值会逐步凸显,如果后市加速杀跌并放出恐慌之量,才能激发更多技术型买盘,这样才能改变弱势。
总之,指数还是一个下探的构成,周一回踩3041点创新低有所反抽,但量能较上周又有明显下降,独角兽悉数上市,对资金抽资行为显现明显,持续萎缩的量能,导致市场热点越来越少。目前策略只有两个,如今行情要么轻仓观望等待资金回流后的机会(因市场的弱势,很多时换股意义不大,只有仓位控制);要么持股需要一些耐心,熬过调整弱势周期。热点方面类似钢铁、有色等板块有异动,但资金流入量也很小,持续性堪忧,近期这样的板块阶段性活跃很多,但持续性非常少。周周一活跃品种,类似黄金、世界杯等也具有明显事件型性质,对此也要注意。
技术上,沪市5分钟和15分钟MACD指标线由圆弧顶转化为圆弧底形态,为反弹重新蓄积冲高能量,指有靠近3日线欲望。不过,日线MACD指标线开口朝下运行,显示调整风险暂未彻底解除,日线布林带下轨3025点向下倾斜对股指构成牵引,预计股指在日线图上构筑假双底形态后出现诱多反弹,然后再度下杀回踩3000点支撑。沪市15分钟 MACD与KDJ指标线出现金叉共振,提前发出对应级别反弹信号,3日线3076点向下移动对反弹构成压制,预计周二大盘惯性下探再拉起,然后受3日线向下运行压制小幅回落,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3069点和3080点,强压力位3092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3043点和3030点,强支撑位3012点。
总之,大盘已进入敏感期:一是消息面本周进入高峰期,几大利空交错对市场心理面构成很大压力;二是技术上面临三角形整理突破,一旦向下突破空间就将打开;三是周一过后,周二又进入时间点,这里还存在希望,最起码应有探低反弹出现,周一似破非破局面为敏感期增加悬念。面对敏感期操作注意几方面:1、大盘进行的突破方向带有中线性质,守住与否将关系到中长线持股,所以中长线低吸需慎重,即使出现向上转机,后市回抽才是中长线低吸机会;2、大盘进行的突破方向对短线影响在,如果出现向下有效突破,短线生态将有所恶化,短线操作需要停止,防止强势股补跌,一旦能撑住,个股机会将有所增加;3、周二进入时间点,关注3016-3041点区间决定调整的深度,没有破位出现共振反弹,可加大短线强势股操作,一旦破位中线低吸滚动操作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