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特会”政治意义大股市影响小,A股见底预期起但仍难言反转!》对股市而言,特金会超预期的结果,无疑将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总体来说,只要会谈没有谈崩,就意味着潜在的一只黑天鹅得以解除,是大好事!A股昨日探底后大幅收高,可能就是对这一事件正面反馈。 再结合昨天(12日)市场本身的表现看,短线市场预期的信心已经明显好转。有机构从盘面看出了见底逻辑。也有观点从“物极必反”的角度认为,当前市场阶段性低点已经形成。 总之,特金会如期召开,有利于修复短期市场的风险偏好,但并不能改变市场整体的疲软。因A股内部流动性紧张恐怕是中长期性的,而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直接也更大。所以,昨天的上涨仍定位为反弹而非反转为好。 《即便筑底也并不代表立即反转!应对策略该这样做》筑底并不代表立即重试升势。从历史规律来看,在筑底和上升趋势之间,往往是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可能有小幅的回落,但是市场不大可能在大跌了。不用过于悲观了。另外,监管层面,在当前保3000可以有很多用意,比如保独角兽上市或回A等,而不是3000本身有多重要。在这种逻辑下,市场的抽血状态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了,反弹一两天流动性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总之,我们认为,虽然外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所降低,但国内过高的流动性预期和当前资金面紧平衡矛盾仍难以调和,A股市场资金面偏紧。虽然本周剩余3个交易日可相对乐观,但6月剩余时间仍应立足于防御,见好就收,忌贪。 基于上述行情趋势判断,策略上,不同机构给出的以下策略综合是值得重视的:第一,要有底仓了。但在仓位上要符合金字塔结构,从择时的角度看,指数越上去仓位越轻。第二,在持仓标的上要严格要求,坚决回避高危股,拥抱优质资产,这是现在机构和私募的普遍共识。第三,从业绩预期和事件催化的角度看,目前至少有几个方向,应该性价比还不错。比如家禽,锂电,火电、航空、旅游酒店,定制家具,家电。但面临高质押率风险的影视娱乐板块还得继续跌!
博览视点
“金特会”政治意义大股市影响小,A股见底预期起但仍难言反转!
【研究员】:柏双
结论:对股市而言,特金会超预期的结果,无疑将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总体来说,只要会谈没有谈崩,就意味着潜在的一只黑天鹅得以解除,是大好事!A股昨日探底后大幅收高,可能就是对这一事件正面反馈。 再结合昨天(12日)市场本身的表现看,短线市场预期的信心已经明显好转。有机构从盘面看出了见底逻辑。也有观点从“物极必反”的角度认为,当前市场阶段性低点已经形成。 总之,特金会如期召开,有利于修复短期市场的风险偏好,但并不能改变市场整体的疲软。因A股内部流动性紧张恐怕是中长期性的,而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直接也更大。所以,昨天的上涨仍定位为反弹而非反转为好。
【博览财经研报】特金会如期召开,有利于修复短期市场的风险偏好,但并不能改变市场整体的疲软。因A股内部流动性紧张恐怕是中长期性的,而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直接也更大。所以,昨天的上涨定位为反弹而非反转为好。 当地时间6月12日,朝美首脑会晤在新加坡举行。12日下午,在经过单独会谈、扩大会谈及工作午餐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签署了朝鲜和美国对抗近70年以来,首份由两国最高领导人直接签字的联合声明。 对此大V有精辟的评论:特朗普和金将军碰面堪称本年度最大的新闻,两个死对头国家,隔了68年终于第一次握手,并签署了“历史性”协议! 金将军这个史上最牛八零后,自评“一路走来不容易,排除万难来到这里”,说明工作确实很努力,卧薪尝胆六七年,终于等到这一天;而宣布完全放弃核武器,宣布改革开放,宣布拥抱和平改善人民生活……说明金将军看清了历史大趋势,不再困守自己的小世界和旧世界,而是积极向主流新世界靠拢。 全球各国都是美朝联合协议的赢家,唯一输家是战争论者、极端民族主义者和阴谋论者。朝鲜变成一个正常国家,东北亚地缘危机不再,半岛无核化,首先利好中国和中国人民,因为没有谁愿意身边藏着这么一个火药桶…! 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大力协助和配合(金今年两次来中国),才有了今天的“金特会”。很可能,就因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给足了特朗普面子,才换取了美国在贸易战和中兴通讯等方面的让步。 对股市而言,特金会超预期的结果,无疑将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总体来说,只要会谈没有谈崩,就意味着潜在的一只黑天鹅得以解除,是大好事!A股昨日探底后大幅收高,可能就是对这一事件正面反馈。 再结合昨天(12日)市场本身的表现看,短线市场预期的信心已经明显好转。 昨天两市强力反弹,虽然沪指创下新低3034,但其后的反弹非常强劲。50、沪指、创业板分别报收+1.03%、+0.89%、+1.43%。这一接连下跌之后的强势反弹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场的预期。我们注意到,很多市场观点都在强调短线底部已经出现。至少,市场下跌空间已经不大。 有机构从盘面看出了见底逻辑: 1、强势股补跌——在昨天得到了强力修复而不是向下砸盘,。食品和医药在昨天(12日)走得非常强劲,尤其是食品板块。11日暴跌的千禾、海天、安琪都出现了阳包阴的走势,完全收复失地,千禾涨停更是给了板块一剂强心针。医药权重股中的云南白药、复星、华东、白云山,也都是阳包阴的走势——这表明短线市场抛压最大的板块已经释放完毕。 2、成交量也开始恢复,量价配合表明多空双方在向多头倾斜。地量见地价,因为11日的3200亿元的交易额,今年只在春节前后出现过;去年出现过两次,对应的分别是春节前后和6月市场筑底的时候。今年六月堆积的利空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市场走势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悲观预期,当利空真正来临时反而应该乐观一些了! 3、GJD从不情不愿的干预,变成明确表态要保3000点。 这些迹象表明所有多空力量在这里选择了向上,市场重新回到了反弹路上。 也有观点从“物极必反”的角度认为,当前市场阶段性低点已经形成。其分析逻辑是: 一方面,各大指数无论是客观走势,还是来自政策面、经济面的预期,都走到了一个极端。短期市场肯定很担忧,富士康这两天开板、美股加息,贸易关税这些不利预期。但另一方面,不破不立,破釜沉舟才能背水一战:虽然跌破前期低点,但并没有深跌,在这种试探中,空头慢慢地被消耗动能,转而增强多头力量。越是逼近这个时间节点,市场就越是提前反应这些预期。市场不会完全按套路来。 比如,对于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被腰斩——5月份只有7608亿,预期 13000亿人民币,前值为 15600亿——市场的看法就比较两级分化,有观点认为这反映了流动性的紧张局面,但还有前瞻性的观点指出,这实则是一个隐形的否极泰来利好: 因为5月信贷数据是一个滞后指标,虽然有“预期差”存在,但整个5月份行情也并没有激情的表演,相反近期的超级地量,让这个数据带有利空出尽的味道;同时,5月信贷也是金融“去杠杆”的重大成果,是倒逼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指标。“去杠杆”任务的超额完成,有利于舒缓市场的焦虑情绪;其三、这也为央行本周进行一定规模的放水供应,给出了最佳理由。 简单说,我也认同股市“越来越接近底部”的看法,但个人以为反转短期内也不可能看到。 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金特会、中美贸易争端缓解、还是上合峰会圆满召开,这毕竟都只是外因,在市场脆弱时,中国地缘形势的好转,对股市是一点点振奋,但并不能解决对A股影响更直接的内部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即便筑底也并不代表马上反转!应对策略该这样做
【研究员】:柏双
结论:筑底并不代表立即重试升势。从历史规律来看,在筑底和上升趋势之间,往往是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可能有小幅的回落,但是市场不大可能在大跌了。不用过于悲观了。另外,监管层面,在当前保3000可以有很多用意,比如保独角兽上市或回A等,而不是3000本身有多重要。在这种逻辑下,市场的抽血状态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了,反弹一两天流动性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总之,我们认为,虽然外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所降低,但国内过高的流动性预期和当前资金面紧平衡矛盾仍难以调和,A股市场资金面偏紧。虽然本周剩余3个交易日可相对乐观,但6月剩余时间仍应立足于防御,见好就收,忌贪。 基于上述行情趋势判断,策略上,不同机构给出的以下策略综合是值得重视的:第一,要有底仓了。但在仓位上要符合金字塔结构,从择时的角度看,指数越上去仓位越轻。第二,在持仓标的上要严格要求,坚决回避高危股,拥抱优质资产,这是现在机构和私募的普遍共识。第三,从业绩预期和事件催化的角度看,目前至少有几个方向,应该性价比还不错。比如家禽,锂电,火电、航空、旅游酒店,定制家具,家电。但面临高质押率风险的影视娱乐板块还得继续跌!
筑底并不代表立即重试升势。 从历史规律来看,在筑底和上升趋势之间,往往是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可能有小幅的回落,但是市场不大可能在大跌了。不用过于悲观了。 而监管层面,在当前保3000也可以有很多用意,比如保独角兽上市或回A等,而不是3000本身有多重要。在这种逻辑下,市场的抽血状态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了,反弹一两天流动性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而且成交量虽然相比前日有所回升,但也并没有有效放大。对于这一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虽然大涨,但场外资金仍然信心不足,不愿进场;第二是,没有大幅放量,意味着场外还有大量的子弹可以为后市提供上涨的子弹。 另外,昨天5月社融规模惨遭腰斩,从1.56万亿降到7600亿,数据一出市场哗然;都知道中央在降杠杆,想不到这次动真格了,社融数据下滑之快,让很多人担忧经济是否硬着陆!当然也有正面所谓利空出尽的解读,但市场对此的分化看法,说明正面预期还有待进一步凝聚。 此外,正如我之前在《外部风险有所减弱,但内部多重利空压身,本周继续下跌概率大!》中所言,A股本身制约流动性局面的多重内因,短期可有缓解,但部分因素中期内也无法解决。 首先,按时间轴看,本周有多重利空会同时爆发。 6月11日:宁德时代上市、市场对独角兽的抽血担忧在上升;6月14日:美国加息结果出炉——周四(14日)凌晨2点,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宣布加息25个基点。虽然加息已经充分预期,影响不大,但总归对A股流动性预期也是负面的;6月14日:世界杯开幕;6月15日:招商策略会——“招商策略魔咒”叠加“世界杯魔咒”。这些所谓的“魔咒”都只是巧合,但刚好碰到了市场的低谷,确实会影响到人气,这一回又碰上国际争端,感觉再次应验的概率不小。6月15日:美国公布对中国征税名单-6月15日之前美国将公布对中国征税名单,目前还没有什么消息出来,凶吉难测。 其次,本周又遇到解禁高峰,测算有高达1300亿元巨量解禁,目前是极其敏感的时刻。 其三,从政策面来看,监管层依旧强调强监管、去杠杆不变:从5月末到现在,证监会两位副主席阎庆民和姜洋多个场合强调了要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大力推进“看穿式监管”的表态,这决定了。上述政策重申,注定了流动性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改善。 其四,股票高质押率的问题,也是市场挥之不去的风险。从规模上,当前A股几乎“无股不押”。股票质押总体规模达5.95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9.9%),有3447只股票存质押,其中又以后近百只的质押比例很高。而高质押率带来的平仓风险,最危险的局面就是,股权质押一旦出现平仓个案就可能带来连锁反应,会连带其他高质押比例的公司,因受质押方调整质押率的影响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虽然各项分析都在强调股权质押风险可控,可以料想监管层也不会允许股权质押的风险大面积暴露,但是对投资者而言,高质押率的问题首先就代表了公司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只要这种预期担忧在,市场必然以负面反馈。 此外,楼市对流动性的巨量吸附和锁定对于股市而言,是雪上加霜。5月份有超过40城共发50次政策,更多城市或进入摇号买房时代,这一方面说明了未来楼调会更紧,但更说明了相比股市的萎靡,楼市的极其火爆。但对股市而言,楼市的疯狂对于当前整体并不宽裕的流动性,是具有的强大吸附和固化的能力的,这对于股市流动性局面是中长期的利空。 总之,我们认为,虽然外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所降低,但国内过高的流动性预期和当前资金面紧平衡矛盾仍难以调和,A股市场资金面偏紧。虽然本周剩余3个交易日可相对乐观,但6月剩余时间仍应立足于防御,见好就收,忌贪。 基于上述行情趋势判断,策略上,不同机构给出的以下策略综合是值得重视的: 第一,要有底仓了。但在仓位上要符合金字塔结构,从择时的角度看,指数越上去仓位越轻。 今年以来A股反弹的一个特征是,反弹空间日渐缩窄,且每次底部确立的第一根阳线都是中、长阳。所以,正确的思路是在底部尚未明确的模糊时刻就把仓位放大,想等到右侧确立后再去追,就非常被动了。 以上一轮反弹为例,从5月31日第一根阳线确立底部到6月7日第一根阴线确立头部,K线实体部分只有60点空间,而5月31日当天收盘价较开盘价就涨了34点。如果你在5月31日次日再进场,超过一半的空间已经没有了,最终沦为接盘侠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至于被套的,建议就不要割肉了,除非你的股有问题,如造假、诉讼等。 第二,在持仓标的上要严格要求,坚决回避高危股,拥抱优质资产,这是现在机构和私募的普遍共识。 首先,确定去回避高危股,确保不在弱市下被减持、质押、庄家以及其它不讲理的风险坑杀。 其次,目前市场的结构是,在大盘向下的情况下,很多好公司依旧走出了强劲的上升趋势,比如茅台昨天就再创新高。优质资产是带领我们穿越风险的最好风控,能够在整体市场走震荡市的情况下去走个股牛市,也能够解决右侧追仓的难题。就目前而言,喝酒吃药依旧是正确的选项。 第三,从业绩预期和事件催化的角度看,目前至少有几个方向,应该性价比还不错。比如家禽,锂电,火电、航空、旅游酒店,定制家具,家电。但面临高质押率风险的影视娱乐板块还得继续跌!
决策参考
CDR扶持新经济?创业板快见新低了!
【研究员】:江桥
结论:对创业板的扶持方向有两种,一种是让创业板活跃起来,改变整个市场的资金风险偏好;另一种则是让创业板耗下去。前者其实就是以前各个牛市惯用的招数,而我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是后一种。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定位与政策对创业板的定位。资本市场目前看来仍然是一个需要“维持”而非“活跃”的地方。现阶段的资本市场,我认为依旧是类似于最近两年来为降杠杆、降负债“擦屁股”的一张卫生纸!也基于此,我们还不用急着对创业板有多大的信心和憧憬。当扶持新经济转型升级的美好愿景是通过韭菜们一张张钞票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只能是在监管层迫于市场压力而降低监管压力的时候赚取一点预期差收益,这也仅仅是看多下的战术做多对策。总体来讲,在一个需要转型升级的时间段、在一个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的时间段、在一个监管层仍然亟需资金融资降负债的阶段,资本市场还没有走向放松牛市的理论逻辑,对于创业板看多是一回事,做多又是另外一回事!
【博览财经研报】创业板又快跌到了前期低点附近,犹记得年初的时候多路分析师齐齐看好创业板在2018年的表现,但是不尽如人意的是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创业板还在1700点下方打滚。说来也确实是讽刺! 记得几个月前我去大学讲课的时候说了一个观点就是该怎么投资创业板。 我在PPT上列了三个核心摘要: 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战略上看多和战术上做多是两码事。 看多的理由很简单,2月底证监会为四大新兴行业的独角兽开绿灯(扬言要为新经济,新业态独角兽创新上市渠道),而3月两会上面决策层再次重点突出强调新经济的重要作用和规划方向。 于是乎伴随着创业板的大阳线,市场开始对创业板的预期产生了逆转。 为什么看多和做多是不同的呢?难道看多就不应该做多吗?在此,还要先来看看后面两点。 如果说创业板预期好转是因为背后的产业政策导向扶持新经济了,那么完全可以把创业板作为一个行业来看待,也就是说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可以粗略地把中国股市分为国企股和民企股两大类,政府在对待国企改革的产业政策时历来是不遗余力,但是见效甚微。相反,在创业板为代表的民企产业政策上稍微给点阳光,市场马上就灿烂,甚至泛滥起来了。 2015年创业板的大牛市有多么疯狂,亲历者应该历历在目。政府本身是想通过资本市场来扶持实体经济的,结果没成想市场的癫狂超过了监管的想象力。 随后几年就是漫长而艰苦的去杠杆! 在见识到金融风险的威力之后,监管层一度将各种杠杆交易品种给压缩流动性,抬高门槛。并且斩断借道银行资金入市的违规渠道。 到了今天这个当口,在独角兽借助CDR及其他绿色通道上市掀开抽血的狰狞面目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神兽不吃别的,吃的还是韭菜。所以有必要搞清楚监管层对这个市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 对创业板的扶持方向有两种,一种是让创业板活跃起来,改变整个市场的资金风险偏好;另一种则是让创业板耗下去。 前者其实就是以前各个牛市惯用的招数,而我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是后一种。 我们确实在2018年初看到了“郭嘉队”从蓝筹跑了,政策开始鼓吹新经济创业板了。但是这仅仅是改变了过去白马一直涨,创业板一直跌的极端分裂行情。换句话说,散户们以为创业板可以抄底了,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又多了些资金进到创业板里面去。把过去那种极端行情的鸿沟给拉窄了点,让市场不至于情绪太崩溃。 但是一个确切的事实却是掩盖不了的,市场多数股票在持续阴跌直至此前2015年的新低点。 
所以这种“耗下去”的政策往往是最可怕的,因为它总会在大家失去信心的绝望时刻给你来点利好,而等你开始慢慢相信憧憬未来的时候又被收割得裤衩不剩。 在此,我有必要提醒各位读者切记“战略做多和战术做多”的区别。 6月11日,据证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10家,其中,已过会28家,未过会28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5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 而6月9日讯,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今日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示,证监会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着力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制度机制。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积极支持创新型企业发行上市融资。不断完善IPO监管标准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加大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力度。 近期可以明显看到证监会的监管层频繁强调新股常态化发行,可见的是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种低额低速发行似乎还不算是“常态化发行”。
所以,近端时间独角兽们的这种上市或许只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已,后续股市资金供需关系需要重新评估。 而另一方面,据悉,海安农商行和重庆银行已分别于6月1日和6月4日将申报材料报送证监会,排队银行也将增至17家,部分城商行A股IPO动作频频。 前不久,6月5日,证监会召开的2018年第85次IPO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了中国人保A股的IPO申请。拟发行数量不超过约45.99亿股。位居A股发行史筹资规模第八名,创八年来IPO募资纪录,远超人寿和平安。 但是在增量资金的供应上面呢?我们目前看不到央行和相关监管层要释放流动性,让增量资金进入股市的迹象。反倒是过来排队吸血的越来越多。 我们再来回到第三个纲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定位与政策对创业板的定位。 资本市场目前看来仍然是一个需要“维持”而非“活跃”的地方,有人说外资6月后可以入市了,但是在我看来这点增量资金还远远不够。别人也不是必须要配置的,更不是必须要在此时配置A股的。他们也需要等待中国政策放松的时候加大投资力度。 现在我们监管层利用外资入市来扶持IPO常态化发行显然不是个长久之计。 如果监管层真心希望股市活跃,引导资金入市的话,根本就不应该毫不节制地扩大直接融资而罔顾市场流动性枯竭的现实。 恰恰是这一系列举措让我们在脑海里对“政策对创业板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根本就不是要让市场活跃起来,在当前实体经济尚且转型升级之际,也不可能立马让创业板等小票极度活跃来影响企业转型的决心。 所以现阶段的资本市场,我认为依旧是类似于最近两年来为降杠杆、降负债“擦屁股”的一张卫生纸! 也基于此,我们还不用急着对创业板有多大的信心和憧憬。当扶持新经济转型升级的美好愿景是通过韭菜们一张张钞票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只能是在监管层迫于市场压力而降低监管压力的时候赚取一点预期差收益,这也仅仅是看多下的战术做多对策。 总体来讲,在一个需要转型升级的时间段、在一个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的时间段、在一个监管层仍然亟需资金融资降负债的阶段,资本市场还没有走向放松牛市的理论逻辑,对于创业板看多是一回事,做多又是另外一回事!
焦点透视
“特金会”结束,“加息潮”来袭,3000亿“战略产业基金”或让A股避险!
【研究员】:田文
结论:无论是此次发改委设立的“3000亿元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还是正在火爆发行当中的“3000亿级CDR基金”,其产业指向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中长期角度看,A股上的IPO、CDR,都将更多倾向于扶持“新经济、高科技产业”,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持续,叠加实体经济政策在“高科技产业上‘加杠杆’”,A股市场“两极分化”态势会更加明显,高科技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则是获得政策扶持、资金关注的驱动力的焦点。
【博览财经研报】6月12日,海外,“特金会”圆满结束,双方签署朝美峰会的历史性文件。特朗普称满意“金特会”结果,他还邀请金正恩访问白宫。国内,发改委与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3000亿元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具体将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建设,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 1、“特金会”圆满结束,短期内,市场对“地缘事件”的关注,将让位于即将发布的一系列全球“财经事件”:本周四(6月14日),除了世界杯开幕,可能引发A股相关板块继续炒作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公布5月份主要宏观数据,而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将成为市场焦点。美联储加息概率超九成。如果采取行动,这将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和2015年以来的第七次加息。此外,日本将在14日议息,欧央行也将在当日晚间公布最新利率决定。在此之前,印度、土耳其、阿根廷等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经纷纷启动或加速加息步伐。 在美联储不断缩表的背景下,今年新兴市场波动加剧。上周四,巴西政府干预升级,但还是未能阻挡巴西雷亚尔的暴跌,而周五早上新兴市场的抛售更是“无差别地”扩展到几乎每一国家,南非兰特,印度卢比,波兰兹罗提,俄国卢布,韩元,墨西哥比索,匈牙利福林全部“血流成河”。新兴市场正在扇动“蝴蝶的翅膀”,已经引发了风险情绪变化、波动性抬升,使得美元等更有流动性资产受到追捧。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唱空几乎一切金融资产,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走向扩张周期的尾声,印度央行行长警告称,收紧的金融环境可能点燃一场始于新兴市场的全球“大火”…… 而国内的重点,仍然在相关改革、开放上的“新政策”不断带来的事件驱动力—— 2、以“特金会”为标志,中国周边地缘态势持续改善,这有利于中国集中精力加速推进经济改革与开放,中国经济正迎来其深化改革开放所必须的“和平有利的周边、国际环境”。决策层明显将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选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近期,决策层和相关部委相继加码高科技产业,相关板块的事件驱动力有望持续释放。 无论是此次发改委设立的“3000亿元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还是正在火爆发行当中的“3000亿级CDR基金”,其产业指向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5月28日,决策层强调,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早在5月2日,决策层记就再次强调“努力在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6月11日,吉林省政府与紫光公司宣布将加强芯片、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产业合作,同日,A股上战略配售基金首日发行相当火热,整体销量约300亿。而此前,国资委多位负责人围绕“自主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20余家央企进行了调研,发改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拟支持项目予以公示;中央政府采购增设了“国产芯片服务器”;政府有意加速“高科技产业”国产化进程的信号相当明确。 博览研究员认为,从中长期角度看,A股上的IPO、CDR,都将更多倾向于扶持“新经济、高科技产业”,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持续,叠加实体经济政策在“高科技产业上‘加杠杆’”,A股市场“两极分化”态势会更加明显,高科技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则是获得政策扶持、资金关注的驱动力的焦点。 请关注相关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