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7月中旬前仍宜“梅雨防风险” 两大领域成“七翻身”配置焦点
招商证券认为,上半年资金持续净流出后,伴随解禁压力降低,流动性边际宽松,预计下半年资金面将明显改观,重新回归净流入,测算A股下半年增量资金有望接近1000亿,利于支撑A股整体估值水平。如果投资者能看到政府对外抵御压力,对内坚定落实改革,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地产和基建的政策导向,着手提升科技和消费,并着手加强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则投资者的信心有望提升。相信2018年下半年有可能是A股真正长期牛市的起点。A股面临的外部冲击仍不可小觑。考虑到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强势美元和香港市场面临的风险,一旦外部冲击明显加大,则A股仍存在较大波动可能。
中信证券表示,开年以来,中美分歧、经济预期弱化、信用紧缩是压制A股风险偏好的三大痛点。这些痛点在下半年都会有明显的边际改善,驱动风险偏好趋势性修复,支撑A股震荡上行。消费白马龙头依旧具备底仓配置价值。大消费中,拥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强者更强”是中长期趋势。报表稳健,估值合理,且没有系统性“爆雷”:消费白马龙头未来依然是高度确定,适合底仓配置的品种,并将持续获得外资青睐。此外,看好下半年银行股估值修复及周期重估。
平安证券从周期角度判断认为,中国经济将面临三重周期下行压力:一、金融周期下行压力。监管趋严和风险暴露的过程,使金融机构在信用扩张领域日益谨慎,金融的杠杆扩张逐步受限,本轮金融周期下行势头日益明显;二、中周期上行是支持中国经济在2017-2018年一季度经济复苏超预期的核心原因,但本轮中国中周期的复苏进程开始进入尾声,短期需求的快速回落和信用增速的明显下行可能是拖累中周期复苏的原因,下半年短期需求的下行成经济周期的主导因素是大概率。三、房地产周期下行。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和长效机制逐渐建立的预期,使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已逐渐转弱,下半年房地产仍处于下行周期。从周期对资产配置影响看,下半年周期下行压力增加将使债券的配置价值持续高于股票配置价值。下半年5大风险值得市场警惕和关注:一、非标收缩使得企业融资渠道减少,企业经营和融资风险上升;二、信用违约增加的风险;三、资产价格存在短期下行压力带来的风险;第四,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第五,上市公司并购业绩承诺兑现风险。
兴业证券表示,从结构看,“大创新”是主线,创新成长股的周期可以看2-3年,大视野下今年只是大创新的“春天”,春天也有乍暖还寒,还没到百花齐放的季节,需要高度重视基本面,把握趋势的变化。大创新板块: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医药(创新药),军工(基本面反转),机械(半导体设备、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国产化、自主可控)等板块龙头。其他板块配置建议上,建议中盘蓝筹股、外资增量配置股票做底仓(性价比合适的核心资产)、部分化工品——主题投资:内外共振,三条主线:1)扩大内需下的消费升级:轻奢消费、电动汽车;2)改革开放40周年开启新篇章:海南自贸港、粤港澳湾区;3)军品定价机制改革推进,盈利水平或迎来拐点。
当前市场关注焦点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下政策转向预期,二是中美贸易冲突演化进程。目前看,关于经济政策转向放松预期短期并未被证伪。但需美国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7月6日大概率实施,此外,美国计划重启11月4日起重启对伊朗制裁。而国内监管方面,棚改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总行,PSL预计收紧,七部委联手发起新一轮楼市乱象整治,发改委发文限制地产企业境外发债用于投资,表明短期言政策转向尚为时尚早。而近期汇率波动较大,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冲突演化及国内经济政策定调仍存在着不确定性,至少在7月中旬前仍宜以“梅雨防风险”思维观望为主。中美贸易冲突博弈、国内信用风险及市场流动性耗散是压制当前市场的三大风险。
在周末消息面偏利空影响下,周一两市低开低走,盘中蓝筹股全线下跌,保利地产、万科A盘中奔向跌停,银行、保险全线下跌超3%,引发大盘跌破前期低点。盘面上,两市个股全线下跌,酒店餐饮、家用电器、房地产、煤炭、保险、石油等蓝筹股跌幅靠前;百度概念、基因概念、医疗保健、海南板块、食品安全、草甘膦等少数几个板块上涨,创业板走势强于主板,盘中一度翻红,但终因主板下跌带动回调,最终以下跌1.8%报收。
最终大盘没反弹就开始二次探底,走势弱于预期主因是:一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6关口,续刷去年11月来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震荡走低,日内跌0.5%。人民币贬值利空最大的是银行和地产,银行、地产领跌大盘就很正常了,而银行、地产的下跌又引发同板块上证50蓝筹股全线下跌;二是上周五大盘上涨,主要是市场有传言“3000点以下停发CDR”,但周末该消息得到否认对大盘构成利空;三是大盘连续下跌,但周末还有一家新股发行,特别是发行的新股没有公布融资额,估计盘子不会小,否则不会隐藏数量,最终引发市场用脚投票;四是周末消息面偏向利空,官方公布的PMI都低于预期,对制造业等蓝筹股都构成利空,引发蓝筹股全线下跌,从而带动大盘大跌。
总体看,“七翻身”是市场非常期待的,但操作时又变得非常谨慎,市场中大部分资金还是抱着“炒一波就跑”的态度。个股拥有结构性机会,超跌反弹是主要机会,但市场群体性风险又是最大的问题。尽管6月收官日大涨,但6月上证指数下挫8.01%,创2016年1月来最大跌幅;深成指跌8.9%,创业板指跌7.86%,为2016年12月来最大跌幅。在这样较大跌幅后,期待指数大行情是奢望,有个股活跃舞台就够了,这也是资金预期。所以,指数只要相对平稳即可,资金面可看到,白酒、医疗还是稳定资金流入最多的。而中报预增方面,不少个股由业绩推动,纸业就是典型,次新股也保持活跃,这些都是可注意的短线品种,但没有短线操作能力的还是休息为宜。
技术上,沪市周线MACD与KDJ指标线成死叉共振状态,显示对应级别调整还有下跌动能,日线布林带下轨2720点向下倾斜牵引股指震荡走低。不过,30分钟和60分钟MACD指标出现底背离,显示大盘再度下探会出现对应级别反弹,89月线2769点向上运行对回落的股指构成顶托,预计股指每创一次新低后都容易引发日线级别反弹,反弹目标是对2800点是否被有效击破进行回抽确认。沪市60分钟MACD指标线运行在0轴之下构成圆弧底形态,为反弹蓄积冲高能量;15分钟上KDJ指标线运行到低位,提前发出对应级别反弹信号,预计周二大盘惯性下探再拉起,然后受3日线向下运行压制小幅回落,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2797点和2810点,强压力位2841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2767点和2754点,强支撑位2737点。
7月10日,A股将正式进入中报披露期。在正式中报出台前,两市目前已有1181家公司提前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从预告类型看,预喜公司829家(包括预增、略增、扭亏、续盈);预忧公司299家(包括预减、略减、首亏、续亏);另外有53家公司中报盈亏尚不确定,预喜公司合计占比70.19%。剔除预告中未明确具体盈利空间的公司和没有去年同期可比数据的次新股,1019家公司预计中期相比去年中期将实现13.39%~42.73%的利润同比增长。具体看,有592家公司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超过30%;367家公司增长预期在50%以上;177家公司净利润有望翻倍增长;中期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预期甚至超过10倍以上的也有11家公司。
因很多公司的中报预告早在一季报中提前披露,经过2个月左右时间消化,目前有14家公司相继于近日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其中,有9家对此前业绩预期进行上调,4家业绩预期被下调,名家汇业绩修正公告与首次内容相比给出明确的增长预期。华昌化工4月28日发布过中报业绩预告,当时公司中期净利润预计实现3000万元~40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为-0.95%~32.07%。而最新中期业绩修正公告显示,上半年盈利额提升至6500万元~8500万元,同比预增幅度抬升至114.61%~180.65%。在业绩修正公司中,同样因经营环境变化而业绩向好的还有山河智能、濮耐股份等。相比业绩预期上调公司,中报预告中“黑天鹅”也不断飞来。如众兴菌业的业绩修正公告显示,中期业绩预期由此前的略增修正为预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价自2016年4月高点下跌以来,高管减持消息一直不断。2年多高管共减持28次,套现市值超9亿元。或正是在高管的持续套现助跌下,今年一季度业绩即便是向好也未能扭转股价下行趋势。从近3年历史数据统计看,每年中期都有近300家公司公布业绩修正预告,而目前市场中仅有14家,意味不排除未来几周会有大批量的业绩“变脸”公司陆续登台。为防止踩“雷”,中报披露期,选择一些行业基本面健康、个股成长性持续的公司持有或更安全。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随着中报披露期的临近,市场已到每年上市公司的“试金期”,一旦市场趋稳,中期业绩优异、估值偏低的公司极可能会率先反弹。二级市场中基本面优异、估值合理或低估的龙头公司未来仍值得长期看好。
上海实力资产管理中心CEO陈理表示,银行龙头股补跌意味市场恐慌已进入最后阶段,从估值看下跌空间有限。在银行股中,内部分化现象是长期趋势,风控好、文化强、成本低、护城河宽的高品质银行将在长跑中胜出,值得长期投资;反之,风控差、文化弱,成本高、护城河窄的低品质银行则将节节败退,即使静态看价值低廉,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其实,地产银行大幅下跌与市场传闻,即棚改政策和房产税的推出有可能出现新变化有关。近几年中,推动楼市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棚改政策的实施,而传言棚改政策的转向让投资者提升了房价下跌的担忧。考虑到房贷是银行的大头,从而引发连锁效应,银行跟着下跌。更重要的是,最近人民币汇率大跌,也引发市场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外逃等更深层次的担忧。私募人士表示,从性价比说,地产行业中有A股市场最值得投资的公司存在,看好地产行业内具有明显管理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机制灵活的龙头公司,过去它们取得快速的发展,未来仍会取得不错的发展,同时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正因业绩稳定增长,今年来医药股表现极其抗跌,21个逆市上涨概念板块中,顺位的一、二、四、五、九位置均为医药概念类,分别为仿制药(年内上涨29.1%);CAR-T疗法(年内上涨22.99%);创新药(年内上涨13.93%);独家药(年内上涨10.71%);抗癌(年内上涨4.94%)。与往年市场以抗周期、大消费、刚需、老龄化等传统因素炒作不同的是,今年医药股的投资逻辑是“创新”,当前医药行业的关键核心在重大医疗技术的突破带来的超额成长性收益。市场中独立研发创新、仿制,实现(或即将实现)技术突破的公司,及通过合资、合作、代理方式率先占领国内市场的药企必然会受益匪浅。
四、机械行业。7-8月是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和公告密集发布时点,建议关注中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产业链和标的,海通证券推荐:1)工程机械产业链:挖掘机18年4-5月销量达4.59万台,同比增速达78.7%,预计2Q全国挖掘机行业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在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数据向好情况下,预计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也将保持较快增长,主要产品销量增速上行、及出清更彻底的历史遗留风险为产业链中报业绩超预期奠定基础,对液压件企业而言,整机需求旺盛的因素也有利于提升总体净利率。继续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建议关注柳工、徐工机械。
3)炼化产业链:油价复苏和化工公司补齐产业链、油公司提升下游竞争力三大因素推动炼化新产能投资走向高峰,18-20年可能是炼化新产能投放的高峰期,上半年相关设备公司陆续开始交付订单,对业绩的正面影响初步体现,并且进入下半年交付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推荐炼化产业链的日机密封、杭氧股份。此外,结合中报业绩确定性和当前估值水平,继续推荐木工机械/定制家具产业链的弘亚数控。
18Q2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平稳或有一定下降,成本同比涨幅已在逐步收窄,叠加持续的产品升级及去年同期较低的产品价格,龙头毛利率将出现明显改善。在格局稳定的白电行业,预计体现最显著,部分子行业竞争格局短期趋紧,净利率则基本保持平稳。六月人民币出现一轮快速贬值,预计出口占比较大的公司均会出现一定程度受益,利润增速环比改善,对前期汇兑损失较大的新宝/莱克/三花均有较大改善。
展望板块下半年业绩表现,最核心指标为零售终端表现。空调板块若后续6~7月安装卡仍可以保持两位数增长,则全年出货预计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业绩确定性进一步得到保障。中长期看,后地产红利时代的家电产业,在全社会渠道效率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逐步告别前期“渠道为王”时代下依靠深度分销实现扩张的逻辑,核心竞争力逐渐转变为围绕优质产品与高效零售,去打造自身的产业优势与经营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