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洗洗睡吧!》:基于国内市场投资人预期不稳定,而海外风险再次“爆发”,博览研究员对当前行情走势做出修订。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A股行情的“弱稳定”难估计维持。既搞“美欧自贸”,又建“环太平洋经济体”,甚至图谋“美俄联手(剑指中国)”,显然,美国是铁了心封围中国,已不在乎中国在形式上做什么了!由于国内股市并未能在一连串的“政策微调”呵护之下重归稳健发展、向上反弹,则显示当前市场心态很不稳定,此时,外部风险的再次来袭,就有可能破坏当前市场脆弱的“平衡”,一旦外部风险占上风,行情的弱平衡格局被打破,则股市行情也就只能“洗洗睡了!” 《为何利多不彰、利空凸显?内因有利股市,但被外因对冲!》:本来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召开部署下半年工作,被多数人认为是股市的重要利好,但从当日市场的表现来看却并不尽人意。而类似的情况在此前几次重磅会议后,都有发生。 为何会出现这种“利多不彰、利空凸显”的悖论?只是因为这个市场赚钱的只能是少数人规律,只有逆向于多数人思维,才能把准股市真实运转方向? 在我们看来,A股的内部因素当然是有利于股市的,政策的稳定股市态度也毫无疑问是非常直白明确的。 不过,来自外部贸易战等因素的压力大增,以及内部高善文等所谓机构砖家的大放厥词唱衰谬论,也干扰了部分大资金对市场的稳定信心。
博览视点
行情,洗洗睡吧!
【研究员】:田文
结论:基于国内市场投资人预期不稳定,而海外风险再次“爆发”,博览研究员对当前行情走势做出修订。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A股行情的“弱稳定”难估计维持。既搞“美欧自贸”,又建“环太平洋经济体”,甚至图谋“美俄联手(剑指中国)”,显然,美国是铁了心封围中国,已不在乎中国在形式上做什么了!由于国内股市并未能在一连串的“政策微调”呵护之下重归稳健发展、向上反弹,则显示当前市场心态很不稳定,此时,外部风险的再次来袭,就有可能破坏当前市场脆弱的“平衡”,一旦外部风险占上风,行情的弱平衡格局被打破,则股市行情也就只能“洗洗睡了!”
【博览财经研报】基于国内市场投资人预期仍然不稳定,而海外风险再次“爆发”,博览研究员对当前行情走势的判断做出修订——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最新的判断指出:A股行情的“弱稳定”难估计维持。当前,美帝既搞“美欧自贸”,又建“环太平洋经济体”,甚至图谋“美俄联手(剑指中国)”,显然,美国是铁了心封围中国,已不在乎中国在形式上做什么了! 由于此前国内股市并未能在一连串的“政策微调”呵护之下重归稳健发展、向上反弹,则显示当前市场心态很不稳定,此时,外部风险的再次来袭,就有可能破坏当前市场脆弱的“平衡”,一旦外部风险占上风,行情的弱平衡格局被打破,则股市行情也就只能“洗洗睡了!” “股市仍旧很脆弱,不要奢望‘股市中枢大幅上移’” 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就明确指出,“当前的股市仍旧很脆弱;再好的价值,也需要资金在价格上反映!现在社会、企业、投资机构全面缺钱,短期内,不要奢望‘股市中枢大幅上移’”——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美国对华要求的“对等贸易”,本质上就是妄图让中国改变若干年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经济制度”,妄图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打包’纳入美国的经济体系当中,为其持续输送红利,变相的让中国经济始终成为其‘所谓的美国制造的倾销市场’和‘原材料、加工基地’,换言之,就是妄图遏制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图谋把中国经济死死的绑定在‘美国主导的贸易分工的低端’,成为美国经济再次‘伟大’的垫脚石”,红利美国独享、代价中国独吞!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中国可能答应吗? 除了全力以赴的“抗争到底”,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这也就是当前,中国外交部的立场: 8月1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方计划于今天晚些时候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税率从10%上调至25%”的消息,予以回应时,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再次强调—— 美方的施压和讹诈不会起作用。如果美方采取进一步升级举动,中方必然会予以反制,坚决维护我们的正当合法权益。 至于中美之间沟通与对话问题,我想说的是,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处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我们为此作出的努力和展示的诚意,国际社会非常清楚。同时我要强调,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在规则之上,建立在信用之上。单方面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准备一场“史无前例的贸易战”,一直要打到美帝都不想打下去为止! 尽管,当前有传闻称,中美正在“协商”重启贸易谈判,但只要美帝不改变“赢家通吃”的狭隘贸易观,谈判的前景堪忧! 而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我们已经明确知道,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情况下,要把对方逼到谈判桌上,唯一的手段就是“死磕到底”,以最大的承受能力,准备一场“史无前例的贸易战”,一直要打到美帝都不想打下去为止!! 如同当年的“抗美援朝”一样,没有前面的“五次战役”,就不可能迫使美帝在“第一份没有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 现在是到了“丢掉幻想,准备打仗”的时候! ●在美帝仍然心存幻想,妄图复制“1985广场协议”的时候; ●在莱特希泽心存幻想,妄图重演“迫使日本妥协”的时候; ●在川普裹挟美国右翼,妄图逼我们签“城下之盟”的时候; ●在相当一部分糊涂的国人,幼稚的认为,现在妥协就能够换取美帝的“良心”的时候; 部分国内的“学者”,对此定的调子就是“维持中美关系过去40年正常交往的政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中美过去40年交往是有一些重要的政治基础的,早期对付苏联,后来我们走向市场经济,这些重要的政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的、非常动荡的、充满对抗的不确定时期,……需要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了“坚持抗战到底”,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 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的“历史记忆”,从来都是只尊重强者,对于弱者的“妥协”,向来只会换来鄙夷的目光! 因此,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美帝的贸易“霸凌”抗争“到底”! (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这个“抗争到底”的“底”,不是奢望美帝“投降”,俺们还不至于像川普那样癫狂,这个“底”,就是要“逼”美帝回到“谈判桌”上,‘公平、对等’的谈判,俺们也要告诉美帝,只要你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多东西”是可以“谈”出来的……)! ●惟其如此,才能够让美帝清醒,炸着刺的刺猬无处下口,受伤以后,才会想起“还有谈判这条路”; ●惟其如此,才能够让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遭受必要的损失(我们的代价肯定也不小,但立足长远,必须付出!),才有可能迫使美国的利益集团“改变”策略,对内“促使川普调整政策立场(甚至换将)”,对外,“认真的考虑回到谈判桌上,‘对等’的谈判,换取对手必要的‘让利’”! 如部分国内脑残的“学者”,仍然在散布这种谎言:(“遏制中国”)这种看法是美国主流精英的看法,这时候美国的商人在做什么呢?美国的商人都云集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他们提出的抱怨是什么呢?是知识产权、是强制技术转让、是国进民退、是不公平的竞争地位、是国有企业/政府在经济之中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之中不能享受公平的对待,……,他们没有能力与中国政府对抗,所以他们云集在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提出了这么多要求和诉求。 面对这种“集体无意识”,我们不打一场“保家卫国”的贸易战,都不可能了…… 总结 博览研究员认为,贸易战久拖不决,甚至日益扩展为一场“围堵中国”的合谋,已经在侵蚀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稳定的外部环境”; 而我们如今的选择,大概率是要“坚决抗战到底”,在一段时间内,贸易博弈的风险,仍有可能大幅度的释放,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 无论上述哪一种风险的释放,都会冲击国内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考虑到当前股市投资人预期仍然不稳定,即使有下半年宏观政策微调的“兜底”,也未能激发起投资人“可持续的信心”,一旦外部风险再次爆发,则股市“弱稳定”很容易就会别打破!
决策参考
为何利多不彰、利空凸显?内因有利股市,但被外因对冲!
【研究员】:柏双
结论:本来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召开部署下半年工作,被多数人认为是股市的重要利好,但从当日市场的表现来看却并不尽人意。而类似的情况在此前几次重磅会议后,都有发生。 为何会出现这种“利多不彰、利空凸显”的悖论?只是因为这个市场赚钱的只能是少数人规律,只有逆向于多数人思维,才能把准股市真实运转方向? 在我们看来,A股的内部因素当然是有利于股市的,政策的稳定股市态度也毫无疑问是非常直白明确的。 不过,来自外部贸易战等因素的压力大增,以及内部高善文等所谓机构砖家的大放厥词唱衰谬论,也干扰了部分大资金对市场的稳定信心。
【博览财经分析】本来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召开部署下半年工作,被多数人认为是股市的重要利好,但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却并不尽人意。而类似的情况在此前几次重磅会议后,都有发生。 从昨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在权重股很难成为大盘救世主的大环境下,小盘股也没有能够顶上来,赚钱效应不足造成市场短期持续阴跌调整。当然,市场仍然有一些独立走势的品种,统计发现,这些品种大多基本面好,业绩都有很大增长,这更加佐证了弱势重质的基本逻辑。 为何会出现这种“利多不彰、利空凸显”的悖论?只是因为这个市场赚钱的只能是少数人规律,只有逆向于多数人思维,才能把准股市真实运转方向? 在我们看来,A股的内部因素当然是有利于股市的,政策的稳定股市态度也毫无疑问是非常直白明确的。 不过,来自外部贸易战等因素的压力大增对冲了部分利好,以及内部高善文等所谓机构砖家的大放厥词唱衰谬论,也干扰了部分大资金对市场的稳定信心。 据彭博社消息,特朗普政府计划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另外还有传言,美商务部可能对中国数十家高科技企业宣布技术封锁。虽然该消息人士称,此举尚未最终敲定,可能会改变。但自4月份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对A股的重要影响,已经决定了,即便是传闻,就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当然,也有分析指出,是部分投资者对会议做出了“偏负面的误读”: 从总定调看,是微调,大方向不变,这让疲弱的市场情绪不足够兴奋; 从流动性预期看,虽然会议明确了会再松一松,但从大格局上看“去杠杆”决心没有丝毫动摇;“总闸门”控制意味着放水程度虽有但也有限,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收短放长”; “汇率”没有提及,意味着可能还会延续人民币贬值。这对股市的流动性预期也有干扰。 从股市而言,底部的构筑,仍缺少政策和资金的支撑,短期内震荡看来是免不了的,而且波动幅度会加大(分歧加大),这个过程会很熬人。 尤其对于房价,去掉了“快速”,说明开始由控速度,直接转向控价格。叠加会议当日深圳等局地出台的极端严厉楼调手段,极大地影响了短中线房地产板块的预期。而此间舆论关于“超千家上市公司炒房近万亿”的消息,又让楼市受压的影响,具有了全方位的波及。 事实上,8月1日也正是地产上下游的暴跌,导致整个盘面很难看。 虽然对于上述偏颇的“只偏好利空”的解读,本内参并不认同,但无法回避的是,其市场的不利影响是存在的。 另外,从期货市场传来的7月31日晚间布伦特原油期货大跌,1日螺纹钢早盘冲高回落跳水带动钢铁板块跳水等,也“助攻”加剧了当日的下跌压力。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行情估计弱稳定难维持,在欧洲倒向美国弄自贸区,又搞环太平洋经济体,美俄疑似联手后,我们的外部压力大增,美是铁了心围堵中国,这对A股预期形成了不利的预期担忧。 不过,也不用过于悲观了,就在今日(2日)早晨,人民日报发表头版评论:A股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称,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A股震荡调整。据介绍,证监会高度重视股票质押强制平仓风险防范工作,密切监测市场运行动态,加强了风险摸排和压力测试,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预案。 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平仓风险总体可控。从市盈率看,当前A股市场已处于较低水平。 今年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增持、股份回购公告。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回购或增持公司股份,通常表明其对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坚定信心。 同时,今年以来海外机构资金对A股市场也呈现持续流入状态。 以上说的基本上都是实情。当然,市场是否买账就要看事实来检验了,毕竟,现在是信心比黄金重要。
内忧外患之时,脆弱的A股再次首创!
【研究员】:江桥
结论:本次会议的定调加上会议后部分地区的极端政策出台,极大地影响到了房地产板块的预期。螺纹钢期货早盘冲高回落带动钢铁板块跳水。7月31日晚间布伦特原油期货大跌,引发1日石油能源板块大跌调整。在这三板斧砍下来之后,市场已经人气涣散,缺乏明显的做多力量支撑。除了这几个之外,我还注意到一则传闻消息:这则消息指向特朗普对此前2000亿税率抬高,不少媒体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在多个权重板块因为具体的负面影响而令指数加速跳水之后,这则消息再次让市场在短线上“雪上加霜”,在31日上证地量等待选择方向的时候,多方利空令这次短期方向选择了向下。目前市场信心较差,但总体来看,一方面市场在1日下跌的几大主要驱动因素并不是整体性的,短期有修复希望。另一方面,特朗普抬高税率消息仍是传闻预期压制,有短期证伪可能。技术走势上,当前市场运行在自2691点以来的上升通道中,目前已经跌破下轨道,关注短线2830点能否短线收回。
【博览财经研报】这次传说中的年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由于先前已经发文,今天再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这次会议。 6月底我写了一篇《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是打破下跌僵局的“契机”!》,当时文中提了几个观察点: 其一:货币政策要紧还是要松? 其二:对于中国股市的定位是压还是用? 这次会议对于股市而言并没有太好的超预期消息…… 对于货币政策方面,这次会议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7月23日,国常会上指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此间已经看不到货币政策的“中性”前缀词了。这次的用词再次强化了这一判断。所以下半年货币环境仍然会偏宽松。 对于中国股市的定位,这次并没有看到是什么样的定调。 而当前仍然强调要继续“去杠杆”,7月23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这次倒好,去杠杆还得继续,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对于房地产“坚决抑制上涨”的措辞,在深圳出台措施取得不动产证书起3年内禁止转让之后,苏州四大行官方确认:房贷不满5年,提前还款将收违约金。 本次会议的定调加上会议后部分地区的极端政策出台,极大地影响到了房地产板块的预期。 螺纹钢期货早盘冲高回落带动钢铁板块跳水。7月31日晚间布伦特原油期货大跌,引发1日石油能源板块大跌调整。 在这三板斧砍下来之后,市场已经人气涣散,缺乏明显的做多力量支撑。 除了这几个之外,我还注意到一则传闻消息: 这则消息指向特朗普对此前2000亿税率抬高,不少媒体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在多个权重板块因为具体的负面影响而令指数加速跳水之后,这则消息再次让市场在短线上“雪上加霜”,在31日上证地量等待选择方向的时候,多方利空令这次短期方向选择了向下。 目前市场信心较差,但总体来看,一方面市场在1日下跌的几大主要驱动因素并不是整体性的,短期有修复希望。另一方面,特朗普抬高税率消息仍是传闻预期压制,有短期证伪可能。技术走势上,当前市场运行在自2691点以来的上升通道中,目前已经跌破下轨道,关注短线2830点能否短线收回。
多维观察
面对内外风险,下半年只有加快国内改革!
【研究员】:刘天智
结论:面对当前内外不确定性风险的陡增,虽然博览主流观点开始转向提示风险,但博览研究员刘天智先生仍然坚持认为,国内改革是决定中国经济、金融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外部风险的扰动,只能迟滞这一进程,但无法逆转,除非国内改革也面临波折。而从当前的形势看,相关改革步伐是在加快的!
【博览财经研报】面对当前内外不确定性风险的陡增,虽然博览主流观点开始转向提示风险,但博览研究员刘天智先生仍然坚持认为,国内改革是决定中国经济、金融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外部风险的扰动,只能迟滞这一进程,但无法逆转,除非国内改革也面临波折。而从当前的形势看,相关对内对外的改革步伐是在加快的—— 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调整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李克强任组长,韩正任副组长。 8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将从完善基础设施软硬件功能、做强贸易金融、支持上海主体企业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为了建设成为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上海将完善洋山深水港、外高桥保税区等基础设施的功能。 补短板:东部“重改革”,中西部“增基建” 对于第一个问题,博览研究员认为,日前,克强总理在西藏调研时,就明确强调“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加快补齐这个短板,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如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再次“充实”,可见下半年,按照7.31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在基建方面“补短板”,侧重点,大概率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而与此同时,近来,“东部地区”则更多释放出“国企改革”的信号,或许下半年,西部的“短板”更多在“补基建的缺口”,而东部的“短板”则更多聚焦在“补改革的落差”。 在基建方面,除了克强总理近期的西部调研,强调“西部地区基建薄弱,要加大补短板力度”外,近几年来,铁总在新建铁路项目中的资本金构成也是按照“西部的项目,资本金主要由铁总出大头”的模式在运作。 从这个角度上说,下半年的基建板块,或许主要是寻找“西部军团”。 而在国企改革方面,不仅央企改革有提速态势,地方国企改革也在加快推进。 除了此前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天津调研外,7月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到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调研;近日,上海市国资委出台《关于本市国有企业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实施方案(2018-2020)》。上述动作释放了上海深化、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探索改革新思路的信号,后续有望看到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推进和落地。 因此,从相关国企改革的板块上看,近期的“热点”可能会更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8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将从完善基础设施软硬件功能、做强贸易金融、支持上海主体企业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为了建设成为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上海将完善洋山深水港、外高桥保税区等基础设施的功能。 以“进口博览会”为抓手形成“以点带面”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于第二个问题,博览研究员认为,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随着决策层强调“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据悉,目前共组建了38个交易团、500多个交易分团。截至7月29日,已有超过7万家企业和机构完成了线上报名注册。7月30日,首届进口博览会筹委会办公室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交易团现场工作对接会。 以“进口博览会”为“抓手”,正在形成“以点带面”的全国各地“扩大开放”新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近期以来,广东等地加快对外开放、整合粤港澳资源的动作也是紧锣密鼓。 就在广东省政府宣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打造更大更包容更国际化的开放平台,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广东省科技厅也发布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答复函件,该厅正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将争取今年下半年发布。该意见稿提出,完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机制,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近日又传出“中美寻求重启贸易谈判”的消息,可以认为,无论是内部需求,还是外部挑战,下半年,决策层正大力度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路径安排! 一旦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自贸港为模式,以各区域整合为平台”对外开放新格局就将展现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而“炒地图”的“普适性”也便于股市各方参与相关板块的行情(诸如天津自贸区+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岛+海南“改革速度”等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