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再起变化 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元有回落趋势,而央行及时出手稳定汇率市场,人民币短期守住7的概率仍然很大。对于短线而言,基于上述因素,市场短线反弹的概率较大。而从后期来看,市场的信心仍然较弱,底部仍然需要反复夯实才能走出来,仍然保持中性谨慎的仓位为宜。 但剧本即使微调,市场的信心仍然脆弱不堪,总体来看,《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利好政策效用未彰》:“A股当前处于熊市,这样的行情短期内并不会结束;操作不操作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最近也基本不看股票了;目前公司大部分投研人士都休假了;我们已经清仓或者低仓操盘”这是最近舆论披露的多位基金经理的“工作状态”,而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安全”的股市内还尚存的资金,普遍的状态了。
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利好政策“效用未彰”!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A股当前处于熊市,这样的行情短期内并不会结束;操作不操作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最近也基本不看股票了;目前公司大部分投研人士都休假了;我们已经清仓或者低仓操盘”这是最近舆论披露的多位基金经理的“工作状态”,而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安全”的股市内还尚存的资金,普遍的状态了。
【博览财经分析】“A股当前处于熊市,这样的行情短期内并不会结束;操作不操作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最近也基本不看股票了;目前公司大部分投研人士都休假了;我们已经清仓或者低仓操盘”这是最近舆论披露的多位基金经理的“工作状态”,而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安全”的股市内还尚存的资金,普遍的状态了。 就在党报发声称“A股市场风险总体可控,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的当日,A股迎来黑色星期四的暴跌。沪指收跌2%,两市有超3000股下跌。而在上周五,。统计显示,最近两个月内跌幅已经高达12.38%。 我在上周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在多次的重磅会议释放明确的稳定股市政策预期后,却频繁出现这种“利多不彰、利空凸显”的悖论,固然有近期来自外部贸易战等因素的压力再度大增,大幅对冲内部利好所致。 但根本原因还是决定股市中长期趋势的内因——政策公信力受到了一些影响。导致各种救市政策出炉或决策者喊话后,市场都进行反向解读。 而政策效用受到质疑,正是当前政策市A股的大忌! 诚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体定性表述当然都没错:股价越来越低,市盈率等指标自然随之下降,股市当然是风险越来越“低”,越来越“安全”了; 但显然,风险可控不代表就是见底,更不是说要涨了。统计局还说过我国经济未来将长期处于L型的底部咧,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那是否也会长期处于L型? 海外机构即便真的在持续流入,那也是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对外实质让利所致。与我国内已经亏惨的散户何干? 这些表面化的说法,根本不是股民关心的问题,或者说没有戳中股市痛点! 所以,看似诚恳地说一些市场根本已经麻木无感的安慰,其实不仅根本无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反而是反效果会越发凸显。 直白点说,当前是“信心比黄金重要”,这句话本是08年金融海啸后流行起来的一句话。但谁都知道,当年最终还是靠4万亿的“黄金”让我们度过了金融海啸,但现在呢?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最近也有不少券商机构分析了:政策转向了为什么市场还在持续下行? 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国内一线券商给出的理由大约如下: 1)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彻底打破了国常会之后市场的“放水预期”。政治局会议再一次坚定了去杠杆的方向和地产调控政策预期收紧,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具体执行层面也存在难度,不论是政策落地方向还是执行力度上都存在很大分歧,前期部分短期博弈资金撤出。 2)中美争端出现继续恶化预期。本周美方的两项举措继续恶化中美争端预期,一是美国商务部宣布将44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主要针对军工股,引发8月2日军工股大跌;二是根据BBC报道,美国正在考虑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征税幅度从10%调高至25%。 3)近期部分消费数据不佳,经济后周期消费走弱的预期被强化,前期强势的消费和医疗股出现明显补跌,加剧市场忧虑情绪。从基本面数据来看,7月各消费分支增速相比5-6月确实有不同程度的放缓,但整体上而言,除了一直负增长的传统汽车领域,其他消费分支的放缓程度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扩大趋势。消费的主要问题还是持仓集中且短期暂时看不到催化,前期市场预期打得非常足,加上17Q3和18Q1单季度盈利基数都很高,中报(环比)和三季度(同比)进一步超预期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低于预期则又很可能发生“踩踏”,所以当6月消费数据边际放缓时,不少投资者出于避险考虑提前行动,造成消费股集中补跌。 逻辑观点是没错,不过总感觉好像说的遮遮掩掩、弯弯绕绕、隔靴挠痒,没有直接切入正题的感觉。 但,是分析问题的人不明真相吗? 其实能够一针见血的人很多,包括说“A股风险总体可控”的人,恐怕更清楚这种不痛不痒对当前的市场根本没有什么用。但现在,鉴于很多都已经不能妄议,能够说到这一程度的,已经算不错了。 没有真正的反思,市场是难见底的!
周策略:内外多扰动,A股震荡寻底!
【研究员】:江桥
结论:落脚到周五来看:在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并没有出现好转。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悬空,横向底部支撑依然难言能守住。当前MACD有转向绿柱的趋势,显示出短期市场有震荡或继续下探的可能。短期关注人民币汇率回稳的势头能否持续及主要权重能否走稳。
【博览财经研报】7月30日-8月3日当周,两市大幅下挫,大盘失守2800点。 7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强调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但市场并没有对退市制度的临时完善措施而改变预期。整体窄幅震荡两日之后,市场开启加速下跌的趋势。 31日,出现了年内第二的最低成交额。2700多亿。地量一般对应一种极度观望的情绪,并不是完全是地量地价。 在市场谨慎观望之下,于8月1日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本次会议的定调加上会议后部分地区的极端政策出台,极大地影响到了房地产板块的预期。螺纹钢期货早盘冲高回落带动钢铁板块跳水。7月31日晚间布伦特原油期货大跌,引发1日石油能源板块大跌调整。 在这三板斧砍下来之后,市场已经人气涣散,缺乏明显的做多力量支撑。除了这几个之外,我还注意到一则传闻消息:这则消息指向特朗普对此前2000亿税率抬高,不少媒体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在多个权重板块因为具体的负面影响而令指数加速跳水之后,这则消息再次让市场在短线上“雪上加霜”,在31日上证地量等待选择方向的时候,多方利空令这次短期方向选择向下。 2日,开盘前隔夜螺纹钢期货继续大跌,布油也大跌,川普抬高2000亿关税税率的消息也没看到官方证伪,即使说昨天晚间各路机构出面解读我国军工早已自主创新,但市场仍然对美国封锁军工技术方面的传闻非常恐惧,军工继续大跌。 落脚到周五来看:在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并没有出现好转。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悬空,横向底部支撑依然难言能守住。 当前MACD有转向绿柱的趋势,显示出短期市场有震荡或继续下探的可能。 分类指数周涨跌幅统计:上证指数下跌4.63%,深证成指下跌7.46%,中小板指数下跌8.14%,创业板指数下跌7.08%,沪深300指数下跌5.85%。 三大权重板块指数周涨跌幅统计:金融指数下跌4.91%,地产指数下跌6.43%,有色金属下跌6.20%。
博览视点
周末重要消息一览,剧本再起变化
【研究员】:江桥
结论: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元有回落趋势,而央行及时出手稳定汇率市场,人民币短期守住7的概率仍然很大。对于短线而言,基于上述因素,市场短线反弹的概率较大。而从后期来看,市场的信心仍然较弱,底部仍然需要反复夯实才能走出来,仍然保持中性谨慎的仓位为宜。
【博览财经分析】1、重磅!国务院决定对美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8月3日晚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 点评:中国这次主动还击,出乎很多人意料,但以攻为守,算得上一招秒棋。特朗普2000亿砸下来,我们不会措手不及!此外,也是一种警告,我们也会玩真的,别逼急了。 谈判本身就是心理战,如果我们一味示弱,就会失去谈判的筹码!这次不管川普是想敲诈,还是遏制中国走向大国之路;我们已经下定决心,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是我们的坚定态度。 2、央行出手: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20% 8月3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闻风而动,离岸人民币连收六关,强势800点大反弹;在岸人民币低位反弹740点,收复6.83关口。 点评:关键点位关键时刻,央行终于出手,将外汇风险准备金恢复至20%,抬高做空人民币成本,同时大行抛售打压美元,暴打空头一顿,人民币也报复性反弹。 可以预见,7是央行容忍底线,捍卫决心不需质疑,虽然护盘需要砸真金白银,有消耗外储的隐忧;但是7若被轻松洞穿,很可能会一泻千里,这个结果显然更糟。 央行开始干预汇率,也是为贸易战未雨绸缪,保汇率最大的意义,就是稳住资金外逃压力,不把楼市暴露在打击范围内,毕竟这个泡沫戳破了,可能会引发核弹的后果。 同时,汇率稳定了,有利于缓解股市恐慌;今年人民币和股市,走的几乎一模一样,堪称难兄难弟,现在难兄要上岸了,难弟还能一直趴着吃土吗? 3、重磅!阿里苏宁69亿元入股华泰证券 华泰证券发布定增公告,发行对象包括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安信证券等,其中,阿里出资约35亿元,苏宁易购出资约34亿元。发行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华泰证券第6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25%;苏宁易购为第7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16%。 点评:去年腾讯入股中金,现在马云也杀进来了,阿里腾讯的战火,已经打到证券行业,两家都在笼络龙头券商,这次谁胜谁负? 此前,京东被爆收购第一创业24%股份,虽然被辟谣,但足以证明,互联网巨头对券商是真爱!随着巨头持续加入,券商股或迎破局之际。 不过,阿里苏宁这次增发价只有13块,比周五收盘价还低10%,卖的没有买的精,马爸爸果然会玩,一方面跟腾讯竞争,一方面抄了底,进可攻退可守。 券商股已经跌了3年,估值确实很低,但券商这种周期性行业,牛市才能暴动,但现在A股却是股灾,情何以堪! 必须要说,阿里炒A股水平很烂,买一个套一个,实在不敢恭维;倒是苏宁是“股神”,现在股神和菜鸟一起看上华泰,结局会如何呢?至少下周券商要暴动了。 4、证券日报:A股市盈率不足16倍 完全符合底部特征 证券日报头版刊文称,A股是中国经济缩影,也是优秀企业群体聚集地。数据表明,当前A股市盈率不足16倍,这一水平与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3年6月以及2016年1月四次底部时市盈率水平相近,完全符合底部时期特征。 点评:现在A股市盈率16倍,比美股、日股都要低;但这只是表象,把银行股剔除,A股真实市盈率还很高;而且A股权重也不合理,工行中石油平安等占比过高,很容易拉低市盈率。 整体来看,A股市盈率中位数大概是30倍,尽管股市已创新低,但跟牛了10年的美股差不多,足见之前之畸高,而现在说见底言之过早,寻底还找不多。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点位的A股,为何跑不过美股;其实很正常,且不说宏观经济和外部压力;就说A股财务造假、IPO乱象、市场情绪等,就足以让市场非理性宣泄。 5、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15.7万人 远不及预期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15.7万,远低于预期数19万;7月失业率降至3.9%,与预期持平,低于前值4%,这是近3年以来第三次降至4%以下;7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速0.3%,与预期持平。 点评:非农虽然低于预期,但失业率下降至3.9%,就业市场表现强劲,GDP涨幅也挺吓人,美国经济形势这么好,是不是讹诈我们来的? 按照现在经济增速,美联储加息将提速,年内预计还要加息2次(9、12月),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构成较大压力;不过短期看,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对美元形成利空,利于人民币企稳。 6、农业部:发布非洲猪瘟Ⅱ级疫情预警 农业部8月3日发布,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疫点内913头生猪已经全部扑杀和无害化;海关总署表示,对非洲猪瘟疫区猪类产品一律退回或销毁。 点评:非洲猪瘟突破防线,漂洋过海来中国,于是猪肉股爆发,兽药爆发,然后鸡肉也爆发...这足以证明,猪要在风口,很多行业都要飞。 官方说非洲猪瘟只传染猪,不传染人,所以猪肉可以大胆吃,但养殖户损失大,会刺激肉价上涨;下周关注养猪龙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兽药概念瑞普生物、生物股份或爆发!(本文部分摘取自公众号“爱股票”) 总结 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元有回落趋势,而央行及时出手稳定汇率市场,人民币短期守住7的概率仍然很大。对于短线而言,基于上述因素,市场短线反弹的概率较大。而从后期来看,市场的信心仍然较弱,底部仍然需要反复夯实才能走出来,仍然保持中性谨慎的仓位为宜。
投资参考
国企改革再站“风口” ,投资者还有多少认可度?
【研究员】:柏双
结论:7月至今,有关国企改革的信息突然变得再度变得非常密集。机构共识的共识是,尤其是国改领导小组组长调整,具有“号角”意义!鉴于国企肩负在下半年稳经济、扩内需、抗外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重诉求,有战略影响,大概率进入新一轮加速推动期。 我们认为,结合目前市场流动性环境和投资者风偏,对不限于国企在内的诸多板块,都不会给予太高期望或估值溢价;过去几年国企改革进展的“高开低走;只闻文件声,很少见有行动”等不好的影响,对当前的炒作预期有很大阴影;国改涉及标的庞杂,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区,市值、估值分布范围极广,这造成其影响巨大的同时,聚焦也很难;目前情况下并不支持对整个板块炒作,只属于自下而上的甄选个股阶段;寻找有真正通过不错的改革方案,释放红利、提高经营效率、整合资源的公司,是下阶段国企改革机会的重点。
【博览财经分析】7月至今,有关国企改革的信息突然变得再度变得非常密集。 早在年中总结会上,国资委重申,下一步将在更高目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去谋划和推动国企重组工作。 7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调担任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而当日召开国改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表示:国企改革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改革任务仍任重道远。 7月30日,国资委召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通气会。国资委领导及五位央企领导详解中央企业重组、降杠杆减负债等举措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另据不完全统计,国资委官员7月来开展的调研活动已超过10次,并召开多次座谈会。 鉴于国企肩负在下半年稳经济、扩内需、抗外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重诉求,有战略影响,大概率进入新一轮加速推动期。 受利好消息影响,一度沉寂的国改概念股近日再成资金追捧对象,上海、广东(深圳)、山东、安徽等地方国改概念股也拉升明显。 机构共识的共识是,尤其是国改领导小组组长调整,具有“号角”意义! 多家机构指出,今年是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的一年。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意在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有望在下半年加速国有企业改革。而基于—— ●国改小组会议表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中央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日前举行的“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透露:要增加国资投资公司、部分重要领域混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试点内容。 预计之后国改重点领域为两类公司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债转股和央企并购重组。 尤其在市场化的国企混改和重组等方面,有望明显加强。 而历史来看,国企、央企改革的每一点突破都会在A股市场上有所体现,一场场资本盛宴或正悄然展开。 再考虑到当前A股政策环境转向宽松稳定股市,国改再度成为市场主要投资热点的条件已越来越充分。 当然,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特征是:国企改革进入第三批“炒地图”阶段。 继2016年11月、2017年3月的二批共19家央企混改试点后,第三批混改试点也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 种种迹象显示,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可能将在8月之后开始发布。 国资委年中会议指出,下半年—— ◎增加部分重要领域混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数量。 ◎稳妥推进2-3家央企集团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战略重组。 据了解,在第三批共31家试点企业中,目前10家央企下属企业已有9家报送试点方案,正在等待批复; 其中油气能源类央企子企业至少2家,军工企业至少2家; 预计下半年混改方案可能密集批复,铁路、军工等行业将亮点频现。
与前两批相比,第三批混改试点从央企向地方国企扩展。 21家地方国改试点企业中,已有10家试点方案得到省(区)政府批复,其余11家企业正在履行报批程序。 作为本轮地方国企改革排头兵,上海依旧走在先行先试前列。 该市日前出台《本市国企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实施方案(2018-2020)》。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形成10家以上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打响300个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品牌,鼓励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二次混改”。 国改按标的,一般划分为央企改革股及地方国改股。同时,今年扩大对外开放,让外资参与国改成为可能,汽车等行业有望率先破题。 可按三条主线筛选可能优先推改革的国企行业和区域: 一、从地方层面,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国企,如深圳、广州、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这些地区国企改革推进速度可能较快。 二、从行业层面,选择产能过剩领域的国企,尤其煤炭、钢铁、有色等领域去产能力度加大,其中大部分涉及到的国企有望优先实现改革。 三、从集团层面,选择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国企,对背靠大集团的小市值公司,有望获得优质资产注入,实现价值回升。 个股方面,也可以从三视角遴选国改标的: 一、有较强代表性。主营业务突出,资产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是利润中心而非成本费用中心。 二、有较大发展潜力。属改革经营发展较好的核心骨干企业,或面临激烈竞争、亟需通过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或暂时困难,但有计划、有信心通过改革实现脱困发展的企业。 三、有较强改革意愿。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部门能充分理解掌握国改精神,敢为人先、攻坚克难,能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得突破。 当然,最后还是必须警示:
★结合目前市场流动性环境和投资者风偏,对不限于国企在内的诸多板块,都不会给予太高期望或估值溢价。 ★过去几年国企改革进展的“高开低走;只闻文件声,很少见有行动”等不好的影响,对当前的炒作预期有很大阴影。 ★国改涉及标的庞杂,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区,市值、估值分布范围极广,这造成其影响巨大的同时,聚焦也很难。 ★目前情况下并不支持对整个板块炒作,只属于自下而上的甄选个股阶段。 ★寻找有真正通过不错的改革方案,释放红利、提高经营效率、整合资源的公司,是下阶段国企改革机会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