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8.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8 08: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大涨属超跌反弹,行情主要矛盾并未改变
我注意到,市场认为昨天行情的上涨,是基于养老金终于将入市、铁路投资重回升到8000亿之上、以及世界级的浙江大湾区规划披露等等消息有关。
但显然,这类消息并非主要矛盾,更何况养老金的消息只是筹组团队,而铁路8000亿之上、浙江大湾区只是稳经济中的一个举措。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更愿意将昨天的上涨当作超跌后杀跌动能的衰竭,加之上证再次回到今年新低2700。所以,我们并没有见到昨天的量能有多么多么的放大。
在李宏图先生看来——
当前影响行情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政府有维稳经济的决心与中美贸易战。而主要力量中哪个对行情更重要:中美贸易战影响更大!对于昨天的上涨和消息面,影响行情的“主要矛盾”改变没有?答:否!行情涨了,又怎么看:主要矛盾未变,行情主要需从技术角度分析,即超跌反弹的定性或许更准。未来怎么样看?答:看中美贸易战的博弈还有没有新变化。
如果经过波折之后,最终双方坐到谈判桌前握手言和达成妥协(或者至少不再升级恶化),则影响行情的主要变因会逐渐回归国内的稳经济。股市有从短期的超跌反弹,向中期行情转变的希望,稳经济所直接受益的基建、周期、金融等,则可能是资金主要追逐的对象,则可以维持战略性建仓、逐渐增仓的策略。
但如果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甚至双方多年来“合大于斗”的关系彻底破裂(20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企业出口管制后,川普还有杀伤力更大的举动),则影响行情的主因会强化对贸易战的关切,短线反弹之后,指数可能进一步下跌,则策略上以短线摊低成本的战术为主,中期看空及时减仓甚至清仓。




博览纲领:昨日大涨属超跌反弹,行情主要矛盾并未改变!                 
【研究员】:柏双
结论:在我们的纲领性观点看来——  当前影响行情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政府有维稳经济的决心与中美贸易战。 而主要力量中哪个对行情更重要:中美贸易战影响更大! 对于昨天的上涨和消息面,影响行情的“主要矛盾”改变没有?答:否! 行情涨了,又怎么看:主要矛盾未变,行情主要需从技术角度分析,即超跌反弹的定性或许更准。 未来怎么样看?答:看中美贸易战的博弈还有没有新变化。 如果经过波折之后,最终双方坐到谈判桌前握手言和达成妥协(或者至少不再升级恶化),则影响行情的主要变因会逐渐回归国内的稳经济。股市有从短期的超跌反弹,向中期行情转变的希望,稳经济所直接受益的基建、周期、金融等,则可能是资金主要追逐的对象,则可以维持战略性建仓、逐渐增仓的策略。 但如果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甚至双方多年来“合大于斗”的关系彻底破裂(20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企业出口管制后,川普还有杀伤力更大的举动),则影响行情的主因会强化对贸易战的关切,短线反弹之后,指数可能进一步下跌,则策略上以短线摊低成本的战术为主,中期看空及时减仓甚至清仓。

                                 
【博览财经研报】对昨日股指再度大幅上涨,究竟是一个新的转势起点,还是延续上周下跌过程的间歇?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相信在历经这两周类似熔断般下跌后,对昨天的上涨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所谓伤心过度,并不是一句宽慰的话能解愁!我与大家一样:宁可持怀疑也不盲目介入!
与大家不同的是,这个相同的结论判断,并非来自技术分析或是伤透了的心声,而是博览财经近来一惯的分析逻辑。
我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中国政府有维稳经济的诉求与中美贸易战加深损害经济维稳之间的冲突。
中国政府有维稳经济的表态——注意,我所指维稳是指社会、经济维稳,并不代表高层是否有对股市维稳的倾向——这就是7月中旬在《“金融委”成立,稳定金融市场“最强组合拳“形成!》、《中期“升温”:以建仓战略对待,以摊低成本为战术,稳步推高仓位!》等多篇文章中,我们发出股市行情已处在阶段底部的判断原因。
但注意,这个判断在成立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即,不受中美贸易战的干扰。
当时给出的策略是,战略上看多、战术上以建仓方式摊低成本。如果你真的执行了,则上证2900点就应减仓,这两周的下跌反而是加仓的时机。
值得注意是,7月底8月初以来,中美贸易战再度加剧,行情再度回到2700点,表明中美贸易战对A股的影响力远超中国政府维稳的决心。
这是影响A股市场趋势的主要力量,不搞清这两个因素各自的变化与力度,就无法从根本上预判行情的主流趋势。
在这期间,我们对行情判断从7月中旬对行情“维稳”到8月2日贸易战权重又加大后转为“弱稳定”,都在表明我们对这两个因素力度对比的判断。
我注意到,市场认为昨天行情的上涨,是基于养老金终于将入市、铁路投资重回升到8000亿之上、以及世界级的浙江大湾区规划披露等等消息有关。
但显然,这类消息并非主要矛盾,更何况养老金的消息只是筹组团队,而铁路8000亿之上、浙江大湾区只是稳经济中的一个举措。
我更愿意将昨天的上涨当作超跌后杀跌动能的衰竭,加之上证再次回到今年新低2700。所以,我们并没有见到昨天的量能有多么多么的放大。  
总结
当前影响行情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政府有维稳经济的决心与中美贸易战。
而主要力量中哪个对行情更重要:中美贸易战影响更大!
对于昨天的上涨和消息面,影响行情的“主要矛盾”改变没有?答:否!
行情涨了,又怎么看:主要矛盾未变,行情主要需从技术角度分析,即超跌反弹的定性或许更准。
未来怎么样看?答:看中美贸易战的博弈还有没有新变化。
如果经过波折之后,最终双方坐到谈判桌前握手言和达成妥协(或者至少不再升级恶化),则影响行情的主要变因会逐渐回归国内的稳经济。股市有从短期的超跌反弹,向中期行情转变的希望,稳经济所直接受益的基建、周期、金融等,则可能是资金主要追逐的对象,则可以维持战略性建仓、逐渐增仓的策略。
但如果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甚至双方多年来“合大于斗”的关系彻底破裂(20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企业出口管制后,川普还有杀伤力更大的举动),则影响行情的主因会强化对贸易战的关切。短线反弹之后,指数可能进一步下跌,则策略上以短线摊低成本的战术为主,中期看空及时减仓甚至清仓。





多空之争,如何看待这次普反?                 
【研究员】:江桥
结论:在分析市场的时候,其实是有两股力,多方力量的起伏和空方力量的起伏同样需要密切重视。 从当前市场来看,其实在昨天文章中我已经阐述了原有空方力量在缓解并改善向多。所以这种变化潜在影响着市场的预期向反弹的方向扭转。 但是,对于目前的新增的多方力量,一个是传闻中的“巨额投资”,一个是听了无数次的“养老金入市”。前者存在证伪可能性,后者依然是找不到明显证据的长线逻辑。所以对于这两点而言,我认为当前的要素还不具备完全扭转此前股市下跌趋势的力量。反弹且行且看,依然要关注主要期货品种对周期权重板块的影响;依然要关注中美贸易问题是否继续升级影响市场预期;依然要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是否再起波澜。只有每天盘前盘中把这几个要素看一遍,对比一下多空力量的及时变化才能在当前弱市之中掌握主动。

                                 
【博览财经研报7日股市一片大涨,在7日早间文章中,博览研究员指出:从前期导致股市下跌的内部短期要素来看:期货方面:螺纹钢、焦煤、焦炭均大幅暴涨,原油也趋于稳定。期股联动的“双杀逻辑”暂时得到遏制,市场没有向着更坏的方向运行。房地产板块方面:目前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预期好转,下跌势头仍在。从总体的市场多空环境来看,如果短期内美国特朗普政府没有在贸易问题上挑起新的争端,则A股将短暂稳住下跌势头。
如博览研究员所料,在中美贸易问题没有短期继续恶化的情况下,A股稳住了下跌的势头。
但是,在解释7日市场大涨的逻辑上,则注意到有很多的说法:
其一,稳增长说:
刷遍了各大主流财经网站,只看到东财转了一个中国日报网,没有具体署名消息来源的消息,说要稳定增长和信贷支持。
从前期政治局会议“六个稳”的表态来看,后期加大信贷和稳定投资的方向应该是可期明晰的,所以要稳定投资和信贷支持的大方向,应该大致是靠谱的。
但是,这个报道里面说的,要出政策。在没有官方正式回应前,就还是要打个问号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807%2F1533654240384976.png
其二:养老金入市说
博览研究员昨天说过,养老金是股市里面“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以来就是只听其声,未见其钱。目前也只能说是养老金入市的预期改善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在分析市场的时候,其实是有两股力,多方力量的起伏和空方力量的起伏同样需要密切重视。
从当前市场来看,其实在昨天文章中我已经阐述了原有空方力量在缓解并改善向多。所以这种变化潜在影响着市场的预期向反弹的方向扭转。
但是,对于目前的新增的多方力量,一个是传闻中的“巨额投资”,一个是听了无数次的“养老金入市”。前者存在证伪可能性,后者依然是找不到明显证据的长线逻辑。所以对于这两点而言,我认为当前的要素还不具备完全扭转此前股市下跌趋势的力量。
反弹且行且看,依然要关注主要期货品种对周期权重板块的影响;依然要关注中美贸易问题是否继续升级影响市场预期;依然要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是否再起波澜。只有每天盘前盘中把这几个要素看一遍,对比一下多空力量的及时变化才能在当前弱市之中掌握主动。


         


大涨后反问俩问题:养老金真要入市?股市现在仅仅是缺钱?                 
【研究员】:柏双
结论:7日的盘后有不少舆论说大涨坐实了“解放军”进场的预期。但个人的看法是:依然坚持谨慎心态,对于见底反弹论抱有高度怀疑。策略上,还是不赌。宁错过,不做错。尤其对于又喊出牛市的所谓大V,更要保持警惕。 反问两个问题:一、养老金真的要入市吗?二、股市现在仅仅是缺钱的问题吗? 首先,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从2016年来已经传了多次,但最终都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其二,从大格局来看,目前专注的核心是中美博弈的战略大局,涉及的是经济增长、产业转型、货币稳定、国际地位等等大问题,股市这点小事,根本不在双方博弈的中心。此外,在时间上,养老金的资金真正入市还远。根据公开消息,公募基金作为个人商业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将在2019年5月才会对接个人账户,助力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开展有益探索。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在养老金基金获批入市、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铁路投资重返8000亿、上交所调整收盘竞价机制等等市场认为的利好下,A股迎来久违的、罕见的大涨,三大股指集体升逾2%,个股普涨。尤其是基建中字头的大面积涨停。
盘后有不少舆论说大涨坐实了“解放军”进场的预期,并坚决否认是因一根阳线改变了预期,包括一些标题党关于潜在“数万亿资金入场”的长远展望,似乎也让之前亏的凄凄惨惨戚戚的股民们又重燃期望。
对此应该怎么看?股市真得就此见底了吗?
个人的看法是:依然坚持谨慎心态,对于见底反弹论抱有高度怀疑。策略上,还是不赌。宁错过,不做错。尤其对于又喊出牛市的所谓大V,更要保持警惕,这类人要么是非专业班子的黑嘴,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某些利益代言人,框你呢。
我注意到,有舆论报道说,14家基金中,行动较快的基金公司可能明天能发布产品招募文件,最快速度可能要本周就能进入发行。媒体听风就是雨的特性,始终没变。但你如果一看标题党,就兴奋的不知东南西北,那真只能说是想法“太可爱了”。
在我看来,7日市场表现一下是正常的。一则之前连跌已久,本身会有反弹情绪;二则,再怎么不济,养老金的消息,市场总要体现一下的。但也仅此而已了。能有个一日游,就该烧高香了!
反问两个问题:一、养老金真的要入市吗?二、股市现在仅仅是缺钱的问题吗?
首先,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从2016年来已经传了多次,但最终都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
毕竟养老金跟正统的郭嘉队还是不一样的,养老金是肩负着让我们的养老保险资金盈利增值的目标的,不是来接盘的。
大势不好,要养老金入市,并不现实。
这一次养老金是不是真的要入市,还是不要简单的“望文生义”的好。
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谓养老金高达数万亿的资金规模、类比国外的什么加拿大养老机构的优良投资战绩之类,只是美好的展望,但在A股,预期从来就是被用来被打破的。在看到真金白银之前,我啥也不信。
何况,这次关于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其实也不算新闻了——
就在今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
4月11日,首批42只养老目标基金上报,涉及华夏、汇添富等21家基金公司;
4月17日,此批养老目标基金多数收到受理决定;
5月11日,此批基金中的20只基金获得了第一次书面反馈。
但过去3个月,却是股市跌的最惨的时候,现在的情形跟那时有啥差别?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808%2F1533688584619854.jpg
其次,从3000点之上跌到当前2700点都不保以来,市场对于郭嘉队的期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政策市的A股也确实只有靠真正的救市政策才能让市场稳住了。
但现实是,从大格局来看,目前专注的核心是中美博弈的战略大局,涉及的是经济增长、产业转型、货币稳定、国际地位等等大问题,股市这点小事,根本不在双方博弈的中心。
对政策而言,如果不影响大局,也不是不允许你涨,但也不会给予太多实质的支持——这从虽有放水,但供给侧改革、货币稳健中性、服务实体、稳中求进等基调均不变,已可见一斑;至于去杠杆变稳杠杆,简单理解来说,也不过是不再变本加厉的意思,对于现在活水通道已经全堵塞的A股而言,只能说利空变小了而已!
但在这种只要不是股灾(毕竟指数还被权重托着在),就任你自己自己折腾的环境下,股民的第一选择是什么?已经不言自明。
这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郭嘉队逐渐实现增值退出后,至今并没有看到重新入场护盘的迹象和信心,体现的已非常明显!
可以说,政策重心不在股市(楼市、债市、汇市都比股市重要多了)。监管层面也根本缺乏相应的对股市当前惨状的深刻反思,决定了,莫说现在股市缺钱,即便是宏观层面撒钱了,股市能受到多少雨露恩泽,也是两说!
此外,在时间上,养老金的资金真正入市还远。根据公开消息,公募基金作为个人商业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将在2019年5月才会对接个人账户,助力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开展有益探索。
虽说A股是个预期市场,情绪会提前于资金反馈。但问题是,之前监管层已经多次发出过稳定股市的信号,并且实际放了水,但股市并不买账。
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恐怕诸多套牢盘但凡减点亏,就会争先恐后地先跑路了。
我们看到,7月以来的多次重磅会议,基本不提股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似乎也主要指汇市跟楼市)。
股市爹爹不疼,姥姥不爱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善,只靠个意淫了太多次的养老金入市,能昙花一现表现一天,就算不错了。


                                 
      


5年1万亿的“世界级”浙江大湾区怎么炒?基建+新经济两手抓!                 
【研究员】:柏双
结论:8月7日,“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预计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而在大盘整体大涨背景下,有关的大湾区概念宁波建工等多只个股当日也是一字涨停。 值得的注意的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后,地方此次并没有直接搞大干快上的各种基建项目投资。各类“大区域、次区域”的合作,首先是指向“产业兴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方向,将带动相关港口、航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其次才是不可避免涉及庞大的基建计划。 从股市层面来说,可以预见,虽然当前市场主要围绕着基建板块在进行炒作。但考虑到高层对下半年“六个稳”的核心更重头是新经济、新兴产业,要有更大转型成果,所以基建板块明确受益之外,部分具有优势性的新兴板块,也会受到市场的关注。

                                 
【博览财经分析】8月7日,“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预计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而在大盘整体大涨背景下,有关的大湾区概念宁波建工等多只个股当日也是一字涨停。
浙江发改委近日公开了浙江大湾区目标定位、建设原则与空间布局等内容。规划提到,要把杭州湾经济区作为建设重点,把打造科创大走廊和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区作为建设重点,高水平地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
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提出目标:到2022年,湾区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47%以上;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关人士透露,浙江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即将对外发布。
从宏观层面的具体规划来看,浙江大湾区的总体布局是“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表示,继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浙江大湾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另一个国家级大湾区。
可以注意到,自7.31政治局会议明确在下半年追求“6个稳”,实现“争取更有质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加快“区域合作”,正在成为各地方或“优势互补”、或“抱团取暖”的“积极选择”。相关板块也将受益于其发展,而释放驱动力。
除了上述的“浙江大湾区、杭州湾经济区”,近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经济带”都在加速推进。
此前,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强调,一要坚定推进产业兴区,瞄准对深圳未来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研发中心,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值得的注意的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后,地方此次并没有直接搞大干快上的各种基建项目投资。各类“大区域、次区域”的合作,首先是指向“产业兴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方向,将带动相关港口、航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
其次才是不可避免涉及庞大的基建计划。根据此前战略规划内容,浙江将在今后5年重点推进交通项目共计70项,估算总投资约1万亿元,5年计划完成投资约7500亿元,其中2018年将重点推进重大项目44个。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浙江大湾区建设将直接拉动区域交通运输、能源交通、产业园等基建投资,对物流、港口、铁路相关领域有一定促进作用,上述领域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业绩支撑的绩优龙头标的或迎配置良机。
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有内容,相关地区也将聚集“高科技、新兴产业”等“产业升级”的内容。
据悉,河北、福建、江苏、广东等涉及各大“园区、湾区、自贸区”地方,都在着力构建先进工业体系,并出台了专项支持基金、加大研发补助、优先用地安排等一系列“实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7月24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召开加快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议,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涉及9大类1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万亿元。
江苏省在6月底也曾发布类似的补短板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
成都市计划未来3年,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逾1.5万亿元。
此外,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永州市、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驻马店等地也陆续召开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
从股市层面来说,可以预见,虽然当前市场主要围绕着基建板块在进行炒作——从短中期看,既有政策扶持,又有一定“估值优势”的基建板块,其配置的权重就应该“相对较高”,市场炒作情绪高是自然。
但考虑到高层对下半年六个稳的核心更重头是新经济、新兴产业,要有更大转型成果,所以基建板块明确受益之外,部分具有优势性的新兴板块,也会受到市场的关注。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18:51 , Processed in 0.19286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