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伊朗,后里拉,这次如何应对?》:总体来看目前政府在房地产和企业层面的组合政策,本质仍然是想“拖”,把调结构的周期拉长,拉得平缓一点。 中国仍然在用我们独特的手段对抗全球经济规律,面对外部施压,我们的这种调结构的方式注定会经历很长的时间去磨合。于短期来讲,仍然不用期待监管层会有什么大的政策转向。 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周五上证缩量平盘,仍然观望情绪很浓。在遇到土耳其与伊朗货币崩溃传导到欧洲等其他市场的环境下,短期A股预期仍然不太好。而另一方面,周期期货品种相继下跌,也要注意。IPO周五加速,需要对次新股注意情绪转变。科技股方面可以留意5G通信。
决策参考
央行强调币策重心是疏导、对汇率仍不会轻易干涉—低于股市预期的利好!
【研究员】:柏双
结论:8月10日,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值得市场高度重视。而其中发出的,对货币重新强调稳健中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的态度,以及对当前汇率贬值趋势继续维持观察但不会轻易干预的态度,对于股市的外围宏观流动性环境,虽非利空但也并不算很有利的消息。 总之,鉴于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并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后期货币政策重心逐步聚焦于疏通传导机制。也就是去杠杆带来的信用紧缩将有所缓解,但又低于市场的期待。这对股市虽算利好,但又不是非常“超预期”,后市整体想要有太好表现,几率也不高。当然,这仍有利于提升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结构性利好银行板块。
【博览财经分析】8月10日,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值得市场高度重视。而其中发出的,对货币重新强调稳健中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的态度,以及对当前汇率贬值趋势继续维持观察但不会轻易干预的态度,对于股市的外围宏观流动性环境,虽非利空但也并不算很有利的消息。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预调微调,注重稳定和引导预期,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坚定做好结构性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其一,可以注意到,在本次报告中,央行的三个表述值得重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适度对冲外部不确定性以及部分领域可能出现的信用收缩问题。 在7月份召开的国常会和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对货币政策的描述,未出现“中性”二字,对此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货币政策”已放弃“中性”,并且股市一度亢奋。而毫无疑问,这次报告内容是对市场此前的解读的纠偏,稳定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并不意味着真正放松,而主要是起到“对冲”作用。 从央行货币政策重心的表述来看,重点是聚焦于“疏通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盘活货币存量,控制增量。也就是说,央行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不是放水不够,而是传导不畅,货币投放无法传导到社会信贷融资、无法传导到政策期望的领域的现象,较为凸显。8月初的金稳会第二次会议上,就重点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本次报告也同样多处提出要疏通货币信贷的传导机制。 也就是说,央行确认货币政策确实有所放松,但力度非常有限,也并非全面放松,而是具有针对性(实体经济)和阶段性(主要缓解7月份太紧的流动性预期),但考虑到当前股市的状况(流动性极度匮乏),以及市场此前的期待(希望政策明确救市)。央行的这份报告虽非利空,但也略低于市场的期待——这对后市延续反弹,恐怕会造成不利影响。 其二,这次报告中央行重点突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报告体现出的政策思想来看,尽管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贸易摩擦、地缘政治、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加大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外部环境变化也已成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制订的重要考量因素。 报告指出,考虑到外部风险的扩大,以及国内去杠杆带来的信用紧缩,货币政策短期边际放松以对冲这些外部变化,后期去杠杆导致国内信用紧缩或将有所放缓。 在我们看来,这一表述也部分解释了央行为什么当前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放水程度又低于市场预期——为应对外部压力,要求我们的货币政策要有所放松;但为了给未来应对外部风险留下空间,现阶段也不能过度放水,要留下一些空间。 其三,央行还以专栏形式回应了市场对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关切。报告认为,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发挥了浮动汇率“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目前市场预期平稳、分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 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有升有贬、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 报告回顾指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2017年全年升值6.2%,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升值3.9%,二季度贬值5.0%,2018年上半年贬值1.2%。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的CFETS指数2017年全年升值0.02%,2018年一季度升值2.0%,二季度贬值1.1%,2018年上半年升值0.9%。 报告并明确回答了当前市场最关切的一个问题: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 报告强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无论是2017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人民币汇率升值,还是二季度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都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这从官方外汇储备和央行外汇占款变化上也能反映出来。 简单来说,对于人民币目前的贬值趋势,央行会继续维持观察,而不太会干预! 当然,央行也表达了不会无的放矢、一直放任的态度。报告指出,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必要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这意味着,未来一阶段人民币大概率还会维持贬值趋势,但贬值幅度是会越来越收窄的。监管层目前对人民币贬值还算比较淡定,但也不排除认为贬值幅度过大或失控时出手的可能。 总之,鉴于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并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后期货币政策重心逐步聚焦于疏通传导机制。也就是去杠杆带来的信用紧缩将有所缓解,但又低于市场的期待。这对股市虽算利好,但又不是非常“超预期”,后市整体想要有太好表现,几率也不高。当然,这仍有利于提升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结构性利好银行板块。
周末国内外消息对A股都不算友好,本周初要警惕下调风险!
【研究员】:柏双
结论:周末的国内外消息,对A股都不算太友好。 国外方面,虽然特朗普没再对中国开炮,但川普对土耳其开炮导致的土耳其里拉暴跌进而欧洲暴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短期仍可能波及A股。 国内方面,银保证和央行虽然都发出了有所加大放水的声音,但在节奏力度上,似乎是有些偏差的。银保证的放水态度更积极,而央行比较侧重对存量资金的疏通。 本周,至少在本周一,恐怕是要警惕股市再度下跌的风险的。
【博览财经分析】周末的国内外消息,对A股都不算太友好。 国外方面,虽然特朗普没再对中国开炮,但川普对土耳其开炮导致的土耳其里拉暴跌进而欧洲暴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短期仍可能波及A股。 国内方面,银保证和央行虽然都发出了有所加大放水的声音,但在节奏力度上,似乎是有些偏差的。银保证的放水态度更积极,而央行比较侧重对存量资金的疏通。 本周,至少在本周一,恐怕是要警惕股市再度下跌的风险的。 土耳其里拉在上周五暴跌了18%。要知道,今年以来,里拉兑美元已经大跌了40%。全球股市也一片大跌,一场血雨腥风似乎正在到来。 而导致里拉暴跌的主因,除了本身里拉就在贬值,更关键的是,8月10日在推特上突然宣布:基于土耳其里拉贬值,对土耳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翻一倍,而且,“我们与土耳其当前的关系不好”。 这番落井下石、背后一刀,加速了土耳其市场的崩盘。这么恐怖的贬值,直接带动欧洲股市大跌。也影响了周五晚间美股跌了接近1%。 上周五土耳其货币贬值加速这个事情一出来,全世界都在担心,他的问题会不会蔓延。 这种传导路径:一个是传到给欧洲银行,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银行,借了很多钱给土耳其。担心他出了问题还不上啊。 另外一个传导路径,就是担心新兴经济体的羊群效应。今年像阿根廷这种国家,也是出现了货币快速贬值的情况,这后面的共性是很明显的。 就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资金回流美国,引发一些经济基本面比较弱的国家货币贬值。其中一些国家,外向型主导,并且有巨额美元债务。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问题。 如果按照这种分析逻辑,里拉暴跌对A股的影响,似乎更多的仅仅是情绪层面的影响,同时也是短期的影响——上周五晚上,在这个事件的影响下,a50期指有接近1%的下调。意味着本周一,A股开盘后也会受到一定硬性。 但如果从政治层面来看里拉暴跌的问题,就需要警惕事件影响的惊悚了。 据悉,土耳其也不是等闲之辈,在特朗普对里拉出手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使出了杀手锏进行还击。 据外媒披露,这是一个连环动作,第一,立刻在《纽约时报》上给特朗普写了一封公开信;第二,马上给俄罗斯普京打了一个电话。 这封信的标题就是:土耳其怎样看待和美国的这场危机。 埃尔多安没有客气,一上来就大写特写了土耳其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一句话,土耳其很义气,为你们美国两肋插刀、冲锋陷阵。但埃尔多安话锋一转,开始抨击美国“一而再、再而三”不尊重土耳其人民。 最后,埃尔多安发出威胁了:如果美国拒绝倾听,我们将会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在为时已晚前,华盛顿必须放弃被误导的观念,也就是我们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并接受土耳其有其他选择的事实。如果不能扭转单边主义和不尊重的趋势,我们就必须开始寻找新的朋友和盟友。 意思也是很明确的:第一,美国你弄明白了,我们并不是不对称关系,我们也有其他选择。第二,美国你如果还这么不尊重、这么单边主义,那对不起,我们Byebye,我找新朋友了。 而且,这个埃尔多安,还真是说到做到。在特朗普发出推特威胁后不久,埃尔多安没有和特朗普通电话,而是一个电话打到了莫斯科,和普京聊了起来。按照外电的报道,两人在电话中对俄土经济和金融关系“感到满意”,并承诺在军工和能源领域展开合作。 感觉埃尔多安也有点豁出去了。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我就这么干了。 可以预料的是,特朗普也确实要踢铁板了,中东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变化。后续双方恐怕会继续出招,而这对A股好的方面是,中美贸易战的压力减轻了。但坏的方面是,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风潮可能比预期的严峻的多,这对A股的间接传导预期影响会比市场认为的只是短线影响,要大的多!
周策略:反弹成色仍要观察几大要素
【研究员】:江桥
结论: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指数突破10天线。 当前MACD有转向红柱的苗头,有拐头向上试探的趋势。显示出短期市场维持震荡横盘或者继续小幅反抽的可能性较大。 反弹且行且看,依然要关注主要期货品种对周期权重板块的影响;依然要关注中美贸易问题是否继续升级影响市场预期;依然要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是否再起波澜。只有每天盘前盘中把这几个要素看一遍,对比一下多空力量的及时变化才能在当前弱市之中掌握主动。
【博览财经研报】8月6日-8月10日当周,两市震荡走高,大盘一度险夺2800点。 周一盘前,国务院决定对美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央行出手: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20%。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15.7万人,远不及预期。市场继续阴跌调整。 周二,期货方面:螺纹钢、焦煤、焦炭均大幅暴涨,原油也趋于稳定。期股联动的“双杀逻辑”暂时得到遏制,市场没有向着更坏的方向运行。市场开始普涨反弹,整体情绪有所回升。 周三,对于周二普涨的新增的多方力量,一个是传闻中的“巨额投资”,一个是听了无数次的“养老金入市”。前者存在证伪可能性,后者依然是找不到明显证据的长线逻辑。对于这两点而言,还不具备完全扭转此前股市下跌趋势的力量。 周四盘前消息面显示:1、中方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称,美方决定自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又一次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十分无理的做法。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2、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7日发推文说,任何人跟伊朗做生意,就无法与美国做生意。 “抄底帮”们都非常狡猾,大跌抄底大涨卖出,不抱太大幻想,不相信股市一时三刻会涨上去(还有机会捡便宜)。所以他们每次大跌的时候都抄,每次大涨的时候就卖。能做到这样有“悲悯之心”真是不容易。对于目前的行情来看,我认为仍然不可以一日反弹轻易定调底部出现。目前市场的情绪仍然是比较投机,倾向于杀跌时做多,反攻时回调。 所以A股再次出现“红绿相间”的走势,在周三回调之后周四再次出现普涨反弹。 具体到周五来看,此前的普涨反弹要素并没有出现强化的迹象。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指数突破10天线。 当前MACD有转向红柱的苗头,有拐头向上试探的趋势。显示出短期市场维持震荡横盘或者继续小幅反抽的可能性较大。 反弹且行且看,依然要关注主要期货品种对周期权重板块的影响;依然要关注中美贸易问题是否继续升级影响市场预期;依然要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是否再起波澜。只有每天盘前盘中把这几个要素看一遍,对比一下多空力量的及时变化才能在当前弱市之中掌握主动。 分类指数周涨跌幅统计:上证指数上涨2%,深证成指上涨2.46%,中小板指数上涨2.38%,创业板指数上涨2.03%,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三大权重板块指数周涨跌幅统计:金融指数上涨2.55%,地产指数上涨5.46%,有色金属下跌0.96%。
博览视点
先伊朗,后里拉,这次如何应对?
【研究员】:江桥
结论:在对房地产建立起一系列控制的政策调控机制之后,监管层开始着手投放流动性到房地产以外的体系中去,前段时间更是对地方“无还本续贷”在新闻联播中大加赞赏。现在中国的应对思路是:既要房地产不因放水而得到灌溉效果,又要企业在放水与锁紧楼市的同时得到滴灌。既要汇率大体稳定,又不愿意抬高利率来造成国内刚兑风险。 在政治局会议“六个稳”的定调下,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是动真格,经济受不了;不控制,实体企业活不成。 所以总体来看目前政府在房地产和企业层面的组合政策,本质仍然是想“拖”,把调结构的周期拉长,拉得平缓一点。 中国仍然在用我们独特的手段对抗全球经济规律,面对外部施压,我们的这种调结构的方式注定会经历很长的时间去磨合。于短期来讲,仍然不用期待监管层会有什么大的政策转向。 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周五上证缩量平盘,仍然观望情绪很浓。在遇到土耳其与伊朗货币崩溃传导到欧洲等其他市场的环境下,短期A股预期仍然不太好。而另一方面,周期期货品种相继下跌,也要注意。IPO周五加速,需要对次新股注意情绪转变。科技股方面可以留意5G通信。
【博览财经研报】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土耳其股汇双杀的惨烈莫可名状,听上去并不那么浪漫。 最近在中国商务部出手反制美国之后,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及时反制,而是把焦点转移到了土耳其这个软柿子和出气筒伊朗。 10日,iShares MSCI土耳其ETF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逾12%。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跌至6.25,日内跌超12%。今年跌去了40%。 土耳其这一崩溃把美股银行金融股和欧元也带沟里去了。 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给出了8.6和11.4两个时间节点——白宫8.6重启制裁伊朗,11.4全面重启制裁伊朗金融、石油出口,11.4是给世界各国选边站队的最后期限,要么站队伊朗,要么站队美国。 美国由于自身已经因为页岩油而从石油进口大国变成石油出口大国,现在的美国和俄罗斯其实都是高油价的支持者。在近日特朗普先行对伊朗动手之后,油价上行的预期再次推升,这也意味着全球通胀水平将再次被动抬高,而这对于美国而言,将进一步刺激美国通胀上行,从而让美元走强,并为9月联储加息提供筹码。 8月10日,数据显示:美国7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2.4%,为2008年9月以来最大涨幅。通胀在相对高位运行继续支撑美元走强。 把“强势美元”的大戏码导演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汇率弱国的连锁反应”,伊朗货币里亚尔加速暴跌,随后土耳其里拉因为特朗普关税制裁的大棒威慑而再度血洗。 这两只“鸡”被“杀”之后,一大群吃香蕉看戏的“猴子”都跟着吓尿了。 对于伊朗而言,“身经百战”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精准打击了,对于美国而言也有一定的反制经验,而且8月6日这次制裁主要是针对伊朗的金融和货币领域,包括伊朗换购美元和美元现汇;伊朗贵金属贸易;钢铁矿产、石墨烯;伊朗主权债务融资;汽车行业等。这些制裁还未触及伊朗最核心的能源产业(这也意味着现在伊朗问题还没有升级到最严重的阶段)。 目前来看,伊朗问题更多是特朗普在通过大棒手段一边塑造“强势美元”的标杆,另一边打造“崩溃案例”的典型来进一步刺激贫油国——中国。 这次我注意到中国伊春40人论坛上已经有高层表示6.9和7没啥区别,不用刻意守住某个区间。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如果往7开头了,接下来就有7.1;7.2……剩下大家的想法就是往8去了。 近期央行虽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有所动作,但是后续中长期仍有跳贬空间。美国为了增加谈判筹码势必频繁施压股汇市场。 如果说在监管层眼中7没那么重要,那么后续破7的趋势或不可避免。 其实当前全球经济体系已经出现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普遍问题: 要改变经济发展路径减少国际层面的外部冲击就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改革就要避免依靠房地产大水漫灌的老路——不靠房地产就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就要挑战国际中高端制造业利润食物链——挑战食物链要么开放市场让利美国,要么自己慢慢搞与美国对峙摩擦——与美国对峙摩擦就意味着风险冲击接踵而来,经济更加不稳定——经济更加不稳定就会在内部动摇经济发展路径的结构性改革。 所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的一员,同样面对着这种尴尬的循环。 在房地产问题上面,中国不断抬高房贷利率,限售只不过是冻住流动性的一个手段,而利率不断抬升则是在影响整体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意愿。这一点相对于此前而言,我认为比限售要更容易控制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强化,但就是苦了刚需族。 而在企业层面,政府在出手加快信贷投放的组合拳举措。 11日,银保监会发文称,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障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正确理解监管政策意图,充分利用当前流动性充裕、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有利条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扩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近期贷款投放明显加快。据初步统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 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办法,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有效发挥监管考核“指挥棒”的激励作用。 在对房地产建立起一系列控制的政策调控机制之后,监管层开始着手投放流动性到房地产以外的体系中去,前段时间更是对地方“无还本续贷”在新闻联播中大加赞赏。现在中国的应对思路是:既要房地产不因放水而得到灌溉效果,又要企业在放水与锁紧楼市的同时得到滴灌。既要汇率大体稳定,又不愿意抬高利率来造成国内刚兑风险。 在政治局会议“六个稳”的定调下,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是动真格,经济受不了;不控制,实体企业活不成。 所以总体来看目前政府在房地产和企业层面的组合政策,本质仍然是想“拖”,把调结构的周期拉长,拉得平缓一点。 中国仍然在用我们独特的手段对抗全球经济规律,面对外部施压,我们的这种调结构的方式注定会经历很长的时间去磨合。于短期来讲,仍然不用期待监管层会有什么大的政策转向。 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周五上证缩量平盘,仍然观望情绪很浓。在遇到土耳其与伊朗货币崩溃传导到欧洲等其他市场的环境下,短期A股预期仍然不太好。而另一方面,周期期货品种相继下跌,也要注意。IPO周五加速,需要对次新股注意情绪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