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事综述,快速洞悉本周趋势》:国际贸易局势短期内面临较大的挑战,从当前国内监管层的动作来看,私下仍在进一步作出让利打开市场,包括美孚石油开赴中国、包括PTA期货国际化等等。接下来距离2000亿乃至2670亿都可能在特朗普推特一声令下宣布。而不同以往,在临近关税清单之际,即使美国非农数据继续强劲,美国几大指数仍然相对此前出现一定程度回调,特别是纳指毕竟明显。在市场心态如鲁缟之下,交易所继续维持IPO常态化发行。上周五IPO核发69亿,是连续多周以来的最高数字。在市场阴跌之际,IPO的再次上行加码也对市场的心态形成负面压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深交所宣布本周对“中弘股份”、“乐视网”等高风险股票实行重点监控。目前来看,垃圾股的整体收益已经很大了,获利盘较多的情况下,面临交易所的重点监控,垃圾股的行情将接近尾声。
周末大事综述,快速洞悉本周趋势
【研究员】:江桥
结论:国际贸易局势短期内面临较大的挑战,从当前国内监管层的动作来看,私下仍在进一步作出让利打开市场,包括美孚石油开赴中国、包括PTA期货国际化等等。接下来距离2000亿乃至2670亿都可能在特朗普推特一声令下宣布。而不同以往,在临近关税清单之际,即使美国非农数据继续强劲,美国几大指数仍然相对此前出现一定程度回调,特别是纳指毕竟明显。在市场心态如鲁缟之下,交易所继续维持IPO常态化发行。上周五IPO核发69亿,是连续多周以来的最高数字。在市场阴跌之际,IPO的再次上行加码也对市场的心态形成负面压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深交所宣布本周对“中弘股份”、“乐视网”等高风险股票实行重点监控。目前来看,垃圾股的整体收益已经很大了,获利盘较多的情况下,面临交易所的重点监控,垃圾股的行情将接近尾声。
【博览财经研报】九月七号周五是两千亿美元加征关税听证会的最后期限,正当大家在关注听证会最终结果的时候,特朗普在上空军一号前告诉记者,他将视情况很快公布对中国的两千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他还告诉记者美国己经又准备好了额外的2670亿美元清单,他可以很快公布。 2670亿美元,加上两千亿美元即将生效、再加上已经生效的五百亿美元,总金额达到517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美双方贸易极有可能清零。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特朗普周五在北达科他州表示,加拿大正在剥削美国,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他将对进口自加拿大的汽车征收20%关税。“在一些国家,包括加拿大,对汽车征税将意味着该国的毁灭。”他说。“北美自贸协定(Nafta)是迄今为止最糟糕的贸易协议。”而且,北京时间9月8日早间,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日本没有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这将是一个“大问题”。 国际贸易局势短期内面临较大的挑战,从当前国内监管层的动作来看,私下仍在进一步作出让利打开市场,包括美孚石油开赴中国、包括PTA期货国际化等等。接下来距离2000亿乃至2670亿都可能在特朗普推特一声令下宣布。而不同以往,在临近关税清单之际,即使美国非农数据继续强劲,美国几大指数仍然相对此前出现一定程度回调,特别是纳指毕竟明显。 在市场心态如鲁缟之下,交易所继续维持IPO常态化发行。上周五IPO核发69亿,是连续多周以来的最高数字。在市场阴跌之际,IPO的再次上行加码也对市场的心态形成负面压制。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深交所宣布本周对“中弘股份”、“乐视网”等高风险股票实行重点监控。 上周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庄股”(超跌、流动性极差、启动下跌时出现连续无量跌停)不断出现连续涨停的现象,而且在中弘股份和乐视网的暴涨带动下,垃圾股集体狂欢。 目前来看,垃圾股的整体收益已经很大了,获利盘较多的情况下,面临交易所的重点监控,垃圾股的行情将接近尾声。我大体记录了下上周几个交易日我本人搜集的几百只“庄股”板块内的涨停板数量。 虽然样本并不完全代表整个市场的真实状况,但是大体上还是符合市场的风格表现强度。上周前几个交易日基本上是逐步降温,而到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时候,尾盘垃圾股集体暴动,反而使得垃圾股涨停板的数量在当天创出新高。 这种预期松动之后的再强化,其实内部的筹码已经松动,在交易所下周密切关注垃圾股的环境下,有必要对这类股开始降低预期和仓位了。 微观来看,在财政部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之下,对相关板块个股可以留意。而整体上看,目前市场仍然是风险大于机会。对于即期行情仍然以观望为宜。
9月第一周市场依旧疲弱,但社保、外资、保险、大股东都有增持迹象
【研究员】:柏双
结论:进入9月以来,股市依然疲弱。不过,除了官方舆论不断进行信心引导,表达维稳市场稳定的态度和政策决心外。另外,从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市场信号——比如社保、外资、保险、大股东回购等迹象明显增强来看,尽管“市场底”尚不明朗但“政策底”早已经明朗,而且在见“政策底”后,部分大资金对“市场底”的预判似乎越来越近了。 结合国内产业资本加大“增持、回购”的力度、超过20家民营上市公司被国资控股,以及超过88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公告等迹象看,这都彰显出对市场中长期预判更有前瞻性的机构态度的变化。因此,虽然短线市场依然曲折,但中长期预判似乎并没有更悲观了。
【博览财经分析】进入9月以来,股市依然疲弱。上周受投资者担忧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市场延续调整格局。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83%,5.09%。 不过,除了官方舆论不断进行信心引导,表达维稳市场稳定的态度和政策决心外。另外,从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市场信号——比如社保、外资、保险、大股东回购等迹象来看,尽管“市场底”尚不明朗但“政策底”早已经明朗,而且在见“政策底”后,部分大资金对“市场底”的预判似乎越来越近了。 其一是,A股公司掀起回购潮,规模已经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今年来,有超过880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公告,回购总金额上限为765.18亿元,较去年全年的拟回购金额101.56亿元增长6.5倍,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上市公司主动大手笔回购也频频出现。 880家公司中,拟回购金额上限达到1亿元的有超过200家公司,接近发布实施股份回购计划的公司总数的1/4。拟回购金额上限超过10亿元及以上的有16家公司。比如,可以看到近日美的集团拟回购不超过4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 可以注意到,前不久交易所半夜发布回购政策稳定市场预期,而近日再次重申支持回购,从当前这种情况来看,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据悉,上一次回购高潮是在2016年,285家A股公司合计耗资105.49亿元回购——当时也正式一个市场信心重建的阶段。 其二,近期多家主流保险机构相继开始加仓A股,每家买入的资金规模普遍在几十亿左右,总共掏出的真金白银超过百亿元。 据了解,此次主流保险机构买入的标的,主要是跌至1倍PB以下的周期股,集中在地产、化工、建筑等领域。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随着整体情绪的走弱已经使得大批优质蓝筹白马跟风下跌。而这种下跌已经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从当前来看,在短期中美贸易风波消除之后,市场上优质蓝筹,特别是错杀的蓝筹权重股后期仍然是资金青睐的主要对象。叠加近期全球最赚钱的桥水基金都开始投资中国市场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大力开放,优质低价蓝筹今后向上修复的预期更为强烈。 其三,“养老目标基金”或将“热销”。 全国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将于近日拉开互联网平台发行的序幕。从蚂蚁金服方面了解到,支付宝上的"养老"专区已经上线,为用户提供认购、查询、投教等一站式养老投资服务。同时,中欧、泰达宏利旗下的两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也将登陆该专区,于9月10日正式启动发售。 近年来,监管层为改变“散户模式”,打造“机构市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此次“养老目标基金”就是一例,被视为中国的“401K”。 与此同时,社保基金正酝酿加大抄底力度,且调整对新组合试点长期考核:一年一考核变五年一考核;以利于机构“做长线”,而不被“短期走势所绑架”。 其四,外资已比肩险资公募,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实际上,近来,无论是国内机构还是外资,都加快了“布局A股”的速度—— 截至9月5日,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达2226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近50%,超过2017年全年净流入规模。 截至7月底,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已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约6%,与险资和公募6.7%、8.4%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拉近。 而在2007年9月底,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高达40%,掌握着A股的绝对“话语权”。“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A股市场格局悄然生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外资私募跑步入场、北上资金加快涌入,A股MSCI占比提升,海外的增量资金有望继续驰援A股。保险、公募和外资“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同时,也会对A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确立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央行也在不断释放流动性宽松预期。比如央行9月7日开展1年期MLF操作1765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3.3%。以对冲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 总之,结合国内产业资本加大“增持、回购”的力度、超过20家民营上市公司被国资控股,以及超过88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公告等迹象看,这都彰显出对市场中长期预判更有前瞻性的机构态度的变化。 因此,虽然短线市场依然曲折,但中长期预判似乎并没有更悲观了。毕竟,当前市场虽然连续走弱,但估值已经处于底部,为长期投资良机,而市场机构化是大势所趋,随着长线资金入市和A股市场企稳,市场的机构化发展或迎来契机。
券商8月业绩全面暴跌,能否成股市否极泰来前兆?
【研究员】:柏双
结论:作为A股市场最核心的交易中介平台、实体融资最关键的操作对象(投行)、股市“最先进”的机构(自营盘)资金、履行投资者教育“最有力”的平台,同时也是作为监管机构存在必要性的关键理由,不知道券商当前的惨状,是不是可以看做市场否极泰来的前兆? 而我们关注的是,伴随着8月券商业绩暴跌同时,多家券商“降薪+裁员“”的传闻也在网络上发酵。券商当前的惨状无论对股民还是监管层,特别是当前政策最重头的为实体经济融资的目标,都是重大的打击。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恐怕监管层对当前的行情也是非常忧心的。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可以预料接下来还会不断有新的维稳政策出台来强化政策底预期。 当然,A股疲弱了三年多,券商的惨状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罢了,而且相比广大散户的亏损惨状,券商目前的情况已经好过绝大部分的场内尚存的交易对象了。所以,尽管政策维稳之心急切,但目标能否达成,仍需拭目以待。
【博览财经分析】作为A股市场最核心的交易中介平台、实体融资最关键的操作对象(投行)、股市“最先进”的机构(自营盘)资金、履行投资者教育“最有力”的平台,同时也是作为监管机构存在必要性的关键理由,不知道券商当前的惨状,是不是可以看做市场否极泰来的前兆? 数据显示,在过完“最惨上半年”后,上市券商们又过了一个更加“惨兮兮”的8月。 8月一二级市场越发惨淡,券商业绩纷纷承压。截至9月7日,上市券商8月成绩单已出炉28家,业绩增长方面几乎全军覆没,营收总额83.68亿元较7月腰斩(下降49.74%),单月净利18.93亿元降至1月以来新低,环比爆降71.14%。 有同比数据的24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营收75.50亿元,净利17.31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41.84%、66.78%。 而在总体惨淡的业绩中,龙头券商业绩集中效应再次趋强,部分中小券商再次“拖后腿”。净利前十排位券商以19.18亿元(环比下滑65.36%)净利总额超过净利总额,占据101.32%份额,7月数据分别为55.37亿元和84.42%。 换句话说,除了前十大券商略有盈利外,剩下90%的券商8月份都是亏损的!但即便是其中作为业绩冠军的中信证券,8月营收11.19亿元,环比下降43.76%,成为8月唯一营收过10亿券商,实现净利2.94亿元较7月大降62.81%,同比降幅也超过50%(52.97%)。 券商业绩暴跌,当然是基于8月份股债两市收跌叠加一级市场发行处于低位所致。 公开数据显示,8月AB股日均成交额为2849亿,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9.1%、-44.2%;日均两融余额8719亿,环比、同比下滑-3.1%、-5.3%。虽然债市表现略好于去年同期(8月利率较7月有所走高,中证全债指数-0.1%,去年同期-0.2%),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数分别下降5.3%、5.2%、8.1%,去年同期数据则为+2.7%、+2.3%、+6.5%。 而我们关注的是,伴随着8月券商业绩暴跌同时,多家券商“降薪+裁员“”的传闻也在网络上发酵。比如8月上旬,某知名券商研究所裁员的消息就在网络上迅速传开。根据网传版本,该研究所将对各研究领域现有编制进行统计和合理规划;若未按时提交,板块核定人数将以三人计算。虽然研究所官方很快否认了裁员降薪的消息。但行业寒冬却实实在在来临。 此外还有:某上市券商的首席投资官因自营巨亏不再续聘;某券商分管经纪业务的老总跳槽到了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最新权威数据披露。截至9月初,券商从业人员总数减少397人,降幅0.1%。 证券公司作为中国A股市场建立、存在的基石,作为A股最核心的交易中介平台(券商经纪)、实体融资最关键的操作对象(投行)、股市“最先进”的机构(自营盘)资金、履行投资者教育“最有力”的平台(风控最严),同时也是作为监管机构存在必要性的关键理由(你懂),其当前的惨状无论对股民还是监管层,特别是当前政策最重头的为实体经济融资的目标,都是重大的打击。 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恐怕监管层对当前的行情也是非常忧心的。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可以预料接下来还会不断有新的维稳政策出台来强化政策底预期。 当然,A股疲弱了三年多,券商的惨状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罢了,而且相比广大散户的亏损惨状,券商目前的情况已经好过绝大部分的场内尚存的交易对象了。所以,尽管政策维稳之心急切,但目标能否达成,仍需拭目以待。
震荡阴跌仍继续,谨慎观望尚有时
【研究员】:江桥
结论:由于内外部压力(外部的中美贸易战持续、新兴市场下跌;国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导致A股中长期下行趋势难以逆转,因此短中期市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僵局:长线资金(大机构、外资)持续抄底,间或推动一波反弹;短线资金(普通投资人)短线操作,见反弹就“波段操作,博取价差”,反弹行情随之戛然而止,重归下跌趋势。而这种下跌,又为长线资金“低成本建仓”提供条件,继续“抄底”,酝酿新一波反弹-减仓博价差-下跌的“闭循环”(甚至是“死循环”)……例如,周五盘前国常会强调: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 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但市场次日冲高大涨之后快速跳水,市场一遇反弹就想卖出的倾向很明显。落脚到周五来看:上证虽然维持红盘,但整体还是偏弱。整体看市场对于后期的担忧情绪并没有完全消失,从大事件时间来看,“2000亿”非常接近了。30日,目前来讲,时间点上临近2000亿,还是需要谨慎一点。目前来看,市场情绪极差,仍然需要等待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完毕,观望为宜。
【博览财经研报】9月3日-9月7日当周,两市震荡收跌,大盘险守2700点,市场人气依然很差。 周一盘前假日消息面上,8月31日晚间,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大招”,一口气放出了37份对人大、政协提案的回复,解答了包括IPO、CDR、退市机制、科技股、并购重组等诸多关键问题。总体上,证监会还是以部署落实更高决策层面的战略诉求为主,而对于市场渴求的流动性,信心重建等关键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 “国资系”在A股市场开启大手笔、高频次的“扫货”模式,截至目前,包括国资委、地方政府、中央事业单位在内的“国资系”主体正在参与或已经完成2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交易。而在乐视网等垃圾股的带动之下,与这种扫货类似的超跌垃圾股轮番上涨。 一个对美股来说是好消息,而对A股是重大利空的消息是,继此前公布的二季度经济增速高达4.2%的数据后,美国制造业重要先行指标8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为61.3(市场预期值为57.6),创逾十四年新高,带来了三季度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的好消息,虽然国际贸易形势仍在威胁增长。9月5日市场再度大跌。 由于内外部压力(外部的中美贸易战持续、新兴市场下跌;国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导致A股中长期下行趋势难以逆转,因此短中期市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僵局:长线资金(大机构、外资)持续抄底,间或推动一波反弹;短线资金(普通投资人)短线操作,见反弹就“波段操作,博取价差”,反弹行情随之戛然而止,重归下跌趋势。而这种下跌,又为长线资金“低成本建仓”提供条件,继续“抄底”,酝酿新一波反弹-减仓博价差-下跌的“闭循环”(甚至是“死循环”)…… 例如,周五盘前国常会强调: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 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 但市场次日冲高大涨之后快速跳水,市场一遇反弹就想卖出的倾向很明显。 落脚到周五来看: 上证虽然维持红盘,但整体还是偏弱。整体看市场对于后期的担忧情绪并没有完全消失,从大事件时间来看,“2000亿”非常接近了。30日,目前来讲,时间点上临近2000亿,还是需要谨慎一点。 目前来看,市场情绪极差,仍然需要等待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完毕,观望为宜。 技术走势上,上证跌破五日线,MACD红柱有泛绿趋势,显示出短期维持阴跌或者震荡的概率更大。 分类指数周涨跌幅统计:上证指数下跌0.84%,深证成指下跌1.69%,中小板指数下跌2.23%,创业板指数下跌0.69%,沪深300指数下跌1.71%。 三大权重板块指数周涨跌幅统计:金融指数下跌1.48%,地产指数下跌1.93%,有色金属下跌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