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贸易谈判可能重启,短线模糊期如何选择?》:从目前来看,短线正是基于这个消息出现,对于短线行情有不同的剧本应对: 首先:姑且默认中美之间有望在短期(未来几周)开启新一轮谈判,所以这段相对缄默的时间是符合大盘反抽修复的,这段时间也可以稍微开点新仓抓住一下这个间歇期降低成本; 其次:如果特朗普再次“发病”耍大招,则可以不用对新一轮谈判抱太大期望。这种情况清仓观望为宜。
热点聚焦
短线:第三轮贸易谈判可能重启,短线模糊期可谨慎做多
【研究员】:江桥
结论:13日盘前,环球网援引美国媒体称,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已向中方团队发出邀请,希望中方派出部级代表团在美国政府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前与美方进行贸易谈判。地点将在北京或者华盛顿,时间是“未来几周”。 此前自特使刘鹤访美谈判受阻再次进行谈判又不欢而散之后,这次又要谈判了。对这个利好也不用太期待了,来来回回已经谈了好几次了,这次的部级代表团是比上次副部级的级别上升了一些,但也仅限于此。谈的不好关税还是会出来,如果谈的好,那很好,正如我此前所说股市将结束下跌的趋势,开启大反弹。 当然,这个消息目前来看应该是真的。针对美国对中国再次发出谈判邀请一事,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3日下午回应说,中方已经收到邀请,对此持欢迎态度。双方团队正在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沟通。 从目前来看,短线正是基于这个消息出现,对于短线行情有不同的剧本应对: 首先:姑且默认中美之间有望在短期(未来几周)开启新一轮谈判,所以这段相对缄默的时间是符合大盘反抽修复的,这段时间也可以稍微开点新仓抓住一下这个间歇期降低成本; 其次:如果特朗普再次“发病”耍大招,则可以不用对新一轮谈判抱太大期望。这种情况清仓观望为宜。目前倾向于第一种情况。
【博览财经研报】今天市场反弹也并不算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也并不是跌多了会涨的物极必反效应,而是市场又来了重磅传闻。 最近股市反复遭遇传言中伤,类似于今天这种好消息还是少见的。 整体性的观点 13日盘前,环球网援引美国媒体称,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已向中方团队发出邀请,希望中方派出部级代表团在美国政府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前与美方进行贸易谈判。地点将在北京或者华盛顿,时间是“未来几周”。 此前自特使刘鹤访美谈判受阻再次进行谈判又不欢而散之后,这次又要谈判了。对这个利好也不用太期待了,来来回回已经谈了好几次了,这次的部级代表团是比上次副部级的级别上升了一些,但也仅限于此。谈的不好关税还是会出来,如果谈的好,那很好,正如我此前所说股市将结束下跌的趋势,开启大反弹。 当然,这个消息目前来看应该是真的。针对美国对中国再次发出谈判邀请一事,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3日下午回应说,中方已经收到邀请,对此持欢迎态度。双方团队正在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沟通。 从目前来看,短线正是基于这个消息出现,对于短线行情有不同的剧本应对: 首先:姑且默认中美之间有望在短期(未来几周)开启新一轮谈判,所以这段相对缄默的时间是符合大盘反抽修复的,这段时间也可以稍微开点新仓抓住一下这个间歇期降低成本; 其次:如果特朗普再次“发病”耍大招,则可以不用对新一轮谈判抱太大期望。这种情况清仓观望为宜。目前倾向于第一种情况。 结构性的观点 乐视网和中弘股份这两个“垃圾王”前期暴涨之下带动了整个市场超跌垃圾股的暴力反弹。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这种暴力反弹的背后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乐视网和中弘股份赚钱效应的吸引,带动市场形成了这种炒作风格,其余机构跟风模仿,制造出一大批三连板和四连板的股。 其二是最近的市场确实是人心溃散,垃圾股由于前期已经是超跌80%左右,一大批股票甚至破净。低位的跌不动了,高位的白马则开始杀。 截至9月12日,数据显示,283家A股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其中, 房地产 、公用事业等行业破净公司数量居前,银行业破净公司占比高。不少破净公司借助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 股权激励 等方式积极自救。 垃圾股已经到了严重超跌、有一丝能力自救的都不希望继续跌、内部散户基本死扛锁仓居多的这种氛围。这个时候还没跌很多的白马股将开始轮番补跌了,当然促成超级品牌的白马股大跌的也有几个催化剂:限产的谣言、白酒的加量供应、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房地产的连续调控。 分别导致了周期、白酒、航空、地产等主要权重的陆续下跌,整个白马股内部可以说是各个击破,一致性预期逐步溃散带动白马股跌落神坛。 高的加码杀,造成了低位票的环境升温。从白马内部出逃的资金,恰好碰到垃圾股暴涨,多多少少还是参与了不少到垃圾股里面去了。 13日,在这两个前期的“垃圾王”复牌之后,乐视网封单59万+;中弘股份封单45万+,整体看这两个短期继续暴跌的话,垃圾股基本上一时三刻很难回血。 而且最近限产的谣言被辟谣之后,黑色系周期品种虽然没有明显补涨,但是情绪已经不存在短期之内继续严重恶化的趋势了,急跌之后缓一缓甚至小幅反抽修复概率更高。目前中美之间又存在重启谈判的可能性,会让蓝筹的预期稍微好转。所以,垃圾股暂时来看内部炒作的阻力在加大,后面垃圾股行情再来的话也要先看到乐视网和中弘股份这两个止跌反弹才行。
博览视点
中线:白马轮番补跌,存量互杀的恶性局面将令2638迟早到来!
【研究员】:江桥
结论:机构们看到利空之后趁机甩卖,现在辟谣后的明牌机构似乎并不想打。本质上来看还是在于存量博弈的环境已经让心态陷入了非常差的境地。最近,A股的成交量极度萎缩,地量之后地价,地价之后又是地量,是熊市的恶性循环。在缺钱的环境之下,市场只能是陷入存量互杀的戏码之中。在2017年的时候,存量互杀尚且还有白马占据优势。而现在的市场白马也已经失去了多重优势,白马反而成为内部捅刀子最多的地方。对于目前的股市,我还是重申我前期观点:2638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但是A股似乎还不愿意马上就到这里。911之际,黑色系风云突变,就差临门一脚的功夫,金融股再次使出惯用的套路把指数拉了上去。目前的市场心态可以很好地用墨菲定律形容,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越是如此,越表明2638将到来。不破不立,对于现在的行情,仍然要谨慎。
【博览财经研报】最近跌幅榜上面,大华、海康、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涪陵榨菜,都是机构重仓股,最近就是机构重仓股陆续崩,抱团玩不下去了。 另外最近市场传言环保限产比例取消,螺纹钢、热卷、煤炭等钢铁产业链的商品期货价格大跌。 对于这个消息,生态环境部宣教司表示,是不实消息,是大家对文件的误读。 但12日螺纹钢期货继续下跌,市场对辟谣不信。而周期股基本上也没有在辟谣之后马上报复性反弹。 正如博览研究员在12日文章中所言: 现在来看的话,其实大家可以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白马股纷纷补跌。这种现象在过去的一年看来其实是不可思议的,大家纷纷认为白马蓝筹会继续上涨。 但是现在很多前期白马龙头股照样补跌20%+,所以再来说这些周期股,其实谣传的限产放松消息仅仅是一个诱因,真正的内在本质还是在于现在的市场真真切切地处于熊市之中。 熊市之中会把一丁点利空放大,而牛市之中会把一丁点利好无限放大。也因为此,市场有限的存量流动性会非常紧张。即使说后面有些逻辑被证伪,但是市场修复相关板块的预期并不强烈。原因是因为大家没什么钱了。 机构们看到利空之后趁机甩卖,现在辟谣后的明牌机构似乎并不想打。本质上来看还是在于存量博弈的环境已经让心态陷入了非常差的境地。 最近,A股的成交量极度萎缩,地量之后地价,地价之后又是地量,是熊市的恶性循环。 不少蓝筹股继续补跌。 数据显示,2016年11月14日,两市成交额达到近两年峰值7674亿元。之后,成交额降至6000亿元、5000亿元,再到昨天的2211亿元,与峰值相比,A股成交额已经减少5463亿元。 在缺钱的环境之下,市场只能是陷入存量互杀的戏码之中。 在2017年的时候,存量互杀尚且还有白马占据优势。而现在的市场白马也已经失去了多重优势,白马反而成为内部捅刀子最多的地方。对于目前的股市,我还是重申我前期观点: 2638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但是A股似乎还不愿意马上就到这里。911之际,黑色系风云突变,就差临门一脚的功夫,金融股再次使出惯用的套路把指数拉了上去。 目前的市场心态可以很好地用墨菲定律形容,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越是如此,越表明2638将到来。不破不立,对于现在的行情,仍然要谨慎。
决策参考
再度深V后,“见底”讨论更热烈,但从经济和政策面看远未见底!
【研究员】:柏双
结论:昨天市场又走出一个深V,有议论“底部是否已现”者有之,但警惕这是否又是一出“老乡别走”把戏的投资者也不少。 最近两周,市场对于A股是否见底,以及何为 "见底标志 "的探讨的套路很热烈。也有一些很多有意思的“标尺”。而在我看来,既然A股现在是非常严重的“政策市”。那么,对政策的信心,对于一些战略部署的成败判断,决定了股市的精气神!对政策喊话、政策落实的信心高低,与股市的涨跌,是具有正向同步性的。 但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恐怕仍不能让股民有太大信心!虽然目前8月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披露完全,但从目前公布的社融、信贷和消费等局部数据来看,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此前政策层面在7月份明确扩内需、更积极政策和有所放松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的目标,仍没有在最新经济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经济下行压力依旧。 所以,基于现在韭菜们对经济和政策落实的真实心态,多少人相信现在市场已在底部附近?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13日)市场又走出一个深V,有议论“底部是否已现”者有之,但警惕这是否又是一出“老乡别走”把戏的投资者也不少。毕竟,在8月份也曾三次出现过深V,然后再创新低的情况。 可以看到,昨日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近1%,深成指涨1.05%,创业板涨1.17%,但随后高开低走,震荡下跌,创业板指率先翻绿,由最高涨逾1.5%转为下跌近1%。可见空头势力强大。 但午后,受中美贸易争端或重启商谈消息和油价推动的军工和油气产业链两大板块带动下,两市再度拉起,全天走了个V型反弹。 盘后市场对“是不是跌不下去了、是不是有神秘资金入场了”的议论跟段子不少。实际上,最近两周,A股在很多数据或表现征兆上都创出了历史新低,但由此也激化市场对于A股是否见底,以及何为"见底标志"的探讨。 对此,市场有很多有意思的“标尺”,今天本文就罗列几条,大家可以看着一乐,但也值得市场思考。 有人说买方和卖方因为亏的太惨打成一片,是市场见底的标志。 然后很快网上就有曹山石等大V炮制出了杭锅股份董秘被打的消息作为佐证上述见底的证据,说的还有鼻子有眼的。不过,很快该传闻就被上市公司否认了。 有网友总结的精辟:只能说资本市场日子太平淡了,大家开局一张图,过程全靠编的能力大幅加强。 不过,也有股民就指出,为啥不传别人就传你被打,心里没点数吗?据悉,该公司去年的调研报告至今还挂在网上,一个劲的忽悠机构,转头高管全减持,四季度业绩就下滑,今年同比直接成-30%+。所以,估计想打的人应该不少……当然,估计大家听说董秘被打的第一时间,其实大多数就没太把这事儿当真。但这并没有影响杭锅股份在12日大盘大跌当日表现了一下,虽然昨天又垮下去了。 所以,也有大V给出了新的判断“见底标尺”——作为财经第一网红、数十年自称"坚持价值底",然后数十年如一日被打脸不断的大校,何时被打,才是股市见底的标准。 虽然我完全反对这么充满戾气的做法,但网友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大约记得,当年就是在给P2P和一些非法集资平台站台的宋鸿兵、郎咸平之流纷纷被打之后,上头才以雷霆之势对这些借着金融创新名头坑蒙拐骗的公司进行了大力打击,揪出了一批涉案数百亿的金融骗局——现在,是要重演类似的一幕吗? 实际上,在12日,A股成交和创业板指数再创新低后,大校又出来作妖、讨骂了—— 这样看来,倒真的有点感觉:也许哪一天,当大校这个“聪明的死多演员”都改口不言底了,也许才真的是到见底时。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段子啦,虽然亏的惨,但吐吐槽消消气就好了,我国股民们是最遵纪守法的。 言归正传,在我看来,既然A股现在是非常严重的“政策市”。那么,对政策的信心,对于一些战略部署的成败判断,决定了股市的精气神!对政策喊话、政策落实的信心高低,与股市的涨跌,是具有正向同步性的。 但是,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恐怕仍不能让股民有太大信心! 虽然目前8月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披露完全,但从目前公布的社融、信贷和消费等局部数据来看,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此前政策层面在7月份明确扩内需、更积极政策和有所放松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的目标,仍没有在最新经济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经济下行压力依旧。 在金融数据方面,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余额17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4个百分点。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预期1.4万亿,前值1.45万亿;中国8月社会融资规模1.52万亿元,预期1.3万亿元,前值1.0415万亿元。 从数据上看,M2继续创新低,社融增速再降,信贷增幅减缓。具体细节看, 8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1.28万亿,同比多增约1800亿,较7月幅度(同比多增6000亿)明显降低。居民部门贷款新增了约7000亿。可见,居民部门还在持续加杠杆。 信贷和社融增速均不及预期显示了政策微调的效果尚不显著。 对于8月金融数据所反馈的经济状况,分析指出,企业部门当前可能面临着“流动性陷阱”。数据显示,企业部门新增贷款6127亿,同比多增1300亿元,其中最主要贡献仍来自于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800亿元,而短贷和中长贷则分别同比少增2400亿和214亿。这反映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强。 从整体上来说,这三项金融数据增速均全线回落,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虽然MPA等指标有所放松,但资本约束、存贷比等仍然对信贷派生有约束作用。也就是说,尽管监管环境有所放松,但是监管政策带来的效果仍然显著。其二、宏观经济整体承压,生产和需求趋弱,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不强,实业需求也不足。 综合来看,受制于经济本身需求走弱,“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效果依然较为有限,年内社融增速难有很大的起色。 而在消费数据方面,2018年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一路下降到8.8%。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消费降级”App,正在逐步取代原来传统电商巨头的市场份额。猎豹大数据显示,拼多多自今年以来周活渗透率与京东进一步拉开差距,与淘宝由原来大约1倍之差缩小到不足2%。 分析指出,虽然近期CPI小幅上升,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增速从2017年的10.2%放缓至2018年7月的8.8%。且7月实际零售同比增速仅为6.5%。CPI小幅上升并非是社会总需求走强所致,而是供给端收缩导致的涨价行情。 从细分角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可选消费品销售增速较快下滑。因为可选消费增长本身就有很强的“周期性”,与 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速直接相关。 过去三个季度,随着监管层对“消费贷”的监管加强,消费信贷增长大幅放缓,加剧了短期消费需求的下行压力。而房产成交量增速放缓,导致降低了房地产下游产业链相关产品的需求,比如大家电、家居装饰及家具等。由于加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的约束和管制,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失速”,也可能对餐饮、出行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品类的需求产生较大的冲击。 总之,当前已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闭环: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减少消费。居民减少消费,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对于股市而言,尽管政策微调,但是预计下半年社融仍会下行,对此货币政策继续会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格局。另外,调结构和扩大内需将是政策长期不变的方向。因此,资金面上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但是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不支持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可观察“业绩较佳+现金流充足+前期已有回调”的公司。 所以,基于现在韭菜们对经济和政策落实的真实心态,多少人相信现在市场已在底部附近?
美国制裁伊朗效果开始显现,油价或将进一步上涨,利好“油服和民营炼化”板块!
【研究员】:可可
结论:国际方面,关于原油最大的风险来自美国制裁伊朗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加上美国能源信息署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原油价格甚至可能会出现短期暴力拉涨的情况。 美国制裁伊朗的效果相当的显著,国际原油还有进一步上涨潜力。国内方面,中国迎来 “金九银十”传统的旺季。汽柴油消旺季即将到来,对国内成品油形成支撑,进而加大了对原油的需求。此外,地方炼厂汽柴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在原油价格上涨和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跟涨,并有望持续。对于股市而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有利于国内油服相关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同时,地方炼厂尽管库存处在低位,但是成品油价格跟踪也会大大改善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观察这两大板块。
【博览财经分析】9月12日,美原油收高2.5%。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传出, 9月17日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11次上调,实现“两连涨”。在政策面及需求面双重利好消息的提振下,近一周国内成品油批发环节涨幅达150-300元/吨不等。 9月12日,在2018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表示,虽然中国在最终公布的160亿美元加税清单中剔除了原油,但目前仍有不确定性。若停止美油进口,中国原油缺口将达到每日30万-40万桶。中国是除加拿大外,美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22.4万桶/日,占其出口总量的20%。今年上半年进口量升至35万桶/日左右。可见,中国国内未来都有可能面临原油缺口。 国际方面,关于原油最大的风险来自美国制裁伊朗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加上美国能源信息署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原油价格甚至可能会出现短期暴力拉涨的情况。 目前,许多买家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已经开始减少了对伊朗原油的采购。迫于美国制裁的压力,欧洲皇家壳牌与道达尔公司已经停止购买伊朗原油,其他欧洲炼油厂预计也会效仿。日本计划最早在10月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韩国从今年7月起即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印度从伊朗进口原油减少约50%。可见,美国制裁伊朗的效果相当的显著,国际原油还有进一步上涨潜力。 国内方面,中国迎来 “金九银十”传统的旺季。汽柴油消旺季即将到来,对国内成品油形成支撑,进而加大了对原油的需求。此外,地方炼厂汽柴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在原油价格上涨和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跟涨,并有望持续。 对于股市而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有利于国内油服相关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同时,地方炼厂尽管库存处在低位,但是成品油价格跟踪也会大大改善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观察这两大板块。 后期美国制裁伊朗的措施将逐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国际油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又降了,同时伊朗原油出口量再次下滑,都超出了市场预期,支撑油价上涨。下半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缺口可能还将继续加大。本计价周期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监督委员会发现,7月减产幅度较此前承诺目标高出9%,低于6月的120%和5月的147%,这意味着OPEC和非OPEC产油国开始稳步恢复产量。 然而,非OPEC国家的石油供应中断目前已达到75万桶/日,创下了15个月高点。然而,随着加拿大的Syncrude工厂恢复生产,大部分供应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此外,美银美林称,苏丹和南苏丹之间的一项新协议可能会提高苏丹的石油产出水平。与此同时,预计加拿大、巴西和 美国将增加石油产量,这三个国家继续推动OPEC以外国家的石油产量增长。 但美国制裁伊朗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加上美国能源信息署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最终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以上行为主,并可能出现短时暴力拉涨情况。 尽管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但原油价格受到美国对伊朗制裁前景的支撑。这次制裁将从今年11月开始,目标包括伊朗的石油业。许多买家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已经减少采购伊朗原油。 目前迫于美国制裁的压力,欧洲皇家壳牌与道达尔公司已经停止购买伊朗原油,其他欧洲炼油厂预计也会效仿。依据欧盟禁令,承保各国运营油轮90%的船东保赔协会自7月1日起停止了伊朗石油航运的保险业务,这给了伊朗原油出口沉重一击。 日本方面,日本计划最早在10月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另一个伊朗原油进口大户韩国从7月起即停止进口伊朗原油,成为亚洲首个响应美国制裁的国家。数据显示,从7月开始印度从伊朗进口原油减少约50%,并且只接受到岸价格,海运和保险均由伊朗方面负责。 综合看来,在美国对伊制裁完全实施后,预期伊朗原油出口将锐减60%—70%,国际原油市场将出现约160万—190万桶/日的空缺需要填补。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后期美国制裁伊朗的措施将逐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国际原油可能面临供给缺口,油价或将进一步上涨,利好油服板块。 民营炼化龙头崛起,炼化业有望形成四大板块竞争格局 博览研究员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也利好国内民营炼化企业。此外,中国迎来 “金九银十”传统的旺季。汽柴油消旺季即将到来,对国内成品油形成支撑,进而加大了对原油的需求。同时,地方炼厂汽柴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在原油价格上涨和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跟涨,并有望持续。 行业方面,随着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民营炼化巨头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 该项目由 荣盛石化控股51%,其余三家股东分别是巨化集团、桐昆集团、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占比分别20%、20%、9%。同时,恒力股份、盛虹石化的炼化项目也已经获批。 博览研究员认为,这几个大型炼化项目的获批以及浙江石化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民营炼化龙头的崛起。这几年,国家政策不断对民营企业开放,而炼化行业的高利润也让民营企业表现积极。民营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已经能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它国营炼厂抗衡的竞争格局。而,以中石化等三桶油为首的国企也感受到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压力,开始打造大规模炼化基地。 未来中国的炼化产业将形成中石油、中石化、其它国企和民营企业四大板块竞争的格局。 今年7月份,荣盛石化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60亿元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旗下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的建设。该项目已于2017年6月份正式开工投建,计划建设周期为一年半,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 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装置,项目投资901亿元。该项目选址位于岱山县区域内,拟用地面积2073.56公顷。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2000万吨/年炼油(含520万吨/年芳烃及140万吨/年乙烯及化工);二期规模同一期。 截至目前,我国最大的两个炼厂分别是2300万吨/年的中石化镇海炼化和2050万吨/年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国内还没有单一基地产能超过3000万吨的炼厂,这意味着浙江石化将成为中国炼化企业的标杆。 业内认为,该项目是公司进入上游炼化领域以及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的关键一环,不仅可以保障公司涤纶产业链的原料安全,同时也能大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帮助公司分享全产业链的利润。 需要一提的是,荣盛石化、恒力股份、盛虹石化的炼化项目,是发改委将大炼化项目审批下放至省级发改委之后,首批获批的民营企业炼化项目。均属于《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中提出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分别对应浙江宁波、大连长兴岛、江苏连云港基地。 对于国内炼化行业来讲,上述几个项目的获批,标志着民营炼化龙头的崛起,将与三桶油等国企抗衡。 2015年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对民营炼化企业开放,同时受益于低油价,炼化行业盈利向好,民营企业也有很大的动力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炼油行业的利润达到了1700亿元,石化行业的盈利也创下历史新高,因此企业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去投资新的装置。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PTA巨头目前投资超3000亿元新建4座炼化一体化厂,到2020年将会给行业带来8400万吨/年的产能。民营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已经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它国营炼厂抗衡。 随着民营炼化巨头的崛起,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首的国营炼厂也感到了压力。为了应对民营企业的挑战,同时顺应发展趋势,国有石化企业开始打造大规模炼化基地。 中石化计划“十三五”期间,投资2000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四大基地优化升级后,总炼油能力将达到1.3亿吨/年,新增4000万吨/年的产能。 除中石化外,中石油、中化集团、中海油集团、兵器集团也在全面发力,将全面升级扩建现有装置。 虽然三大民营股东大都是石化行业的终端产品——化纤起家,但炼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意味着对包括原油进口、炼油及成品油分销板块的改革提出新的课题,一定程度上或将改写华东成品油的主营与地炼的强势对抗格局,扩充芳烃、烯烃市场的现有版图。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锋还指出,未来中国的炼化产业将形成中石油、中石化、其它国企和民营企业四足鼎立的格局。国内新增产能不断扩大以及国家重点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将重塑多元化市场主体,未来1年-2年民营资本的进入对于整个炼化行业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