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发力、外因衰减,政策底隐现,一波“可持续的修复性反弹”!》:短期看,此轮反弹在“内因发力、外因衰减”的共振之下,A股已经开始一波“相对可持续的向上‘修复性反弹’”,反弹的时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维稳政策”有多少能够“切实缓解国内投资人的悲观预期”,尤其是克强再次强调的“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以及“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目前看来,决策层释放出的“善意”,使得此轮反弹的持续性“值得期待”;长期来看,“外部风险压力”只是暂时“缓释”,尚未根本消除,内部维稳力量也尚未达到“取代”外部风险压力主导A股长期走势的“转换节点”,因此,虽然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引导舆论,政策底“隐现”;但市场要准确的接收官方这个“正面表态”,还得一段时间,也就是,政策底需要“耗时”,投资人此时更多做“长线投资的准备”(不排除短期反弹之后还要承受下跌的风险),但至少整个政策大环境已经悄然出现变化,尤其是在美方悍然对华加征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对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又有了新的诉求的“敏感时刻”,此时监管层强调“放心”,就绝不仅仅只是“政策表态”,而应该是已经有了相应的“稳定性安排”! 《反弹第一关:何时跨过60天线?加息落地后或还有寻秋收行情!》:当一波反抽起来后,研判到底是反抽还是反转,往往60天线的意义重大。目前来看,市场反弹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特朗普打折后的2000亿靴子落地,我们除了象征性地跟了600亿外没有其他太多超预期的举动。对市场而言短期之内继续加大关税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0,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但对这个事情需要意识到仅仅是利空“靴子落地”之后的利好,就像一个人重感冒了,然后恢复了没有头疼脑热咳嗽流涕的症状了,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你真的比感冒之前的体格好很多。所以本质上来讲不是什么利好,仅仅是对过度悲观的预期的修正。第二个,就是市场在确实跌不动的情况下的一个反抽。接下来可以注意蓝筹内部之间的轮动,注意还没有怎么大涨的蓝筹板块,例如有色、金融等。对于目前的反抽,我暂时仍然不视为趋势反转。从下周来看,美联储即将在25-26日召开新一轮的议息会议。结合前段时间美国的经济数据来看,本次加息的概率也较高。所以在加息前的几个交易日,市场舆论仍然会引导预期转向谨慎。目前来看,不到5个交易日的时间,市场期间,我预计震荡为主。在加息靴子再次落地之后,大盘重新冲刺60天线开启级别稍微大点的反弹行情可期,彼时秋麦正黄,恰是收割季!
博览视点
内因发力、外因衰减,政策底隐现,一波“可持续的修复性反弹”!
【研究员】:田文
结论:短期看,此轮反弹在“内因发力、外因衰减”的共振之下,A股已经开始一波“相对可持续的向上‘修复性反弹’”,反弹的时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维稳政策”有多少能够“切实缓解国内投资人的悲观预期”,尤其是克强再次强调的“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以及“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目前看来,决策层释放出的“善意”,使得此轮反弹的持续性“值得期待”;长期来看,“外部风险压力”只是暂时“缓释”,尚未根本消除,内部维稳力量也尚未达到“取代”外部风险压力主导A股长期走势的“转换节点”,因此,虽然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引导舆论,政策底“隐现”;但市场要准确的接收官方这个“正面表态”,还得一段时间,也就是,政策底需要“耗时”,投资人此时更多做“长线投资的准备”(不排除短期反弹之后还要承受下跌的风险),但至少整个政策大环境已经悄然出现变化,尤其是在美方悍然对华加征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对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又有了新的诉求的“敏感时刻”,此时监管层强调“放心”,就绝不仅仅只是“政策表态”,而应该是已经有了相应的“稳定性安排”!
【博览财经研报】在博览研究员印象中,最近两日的持续反弹,应该是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很罕见的,A股投资人“不惧”关税大棒,“自主”推动A股反弹的案例。 本内参认为,这反映出当前的两个“微妙的变化”—— 1、被博览研究员视为主导A股中长期走势主要矛盾的“外部风险”,对即期A股行情走势的影响力,有边际递减的迹象,备受破净、“无成交量”折磨的A股,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被“外部风险”盘剥的“估值”了; 2、被博览研究员视为主导A股中长期走势次要矛盾的“内部维稳”,随着政策效力的持续叠加与起效,对投资人预期开始起到“正面稳定”作用,随着国内外各路“大资金”的抄底,政策+资金的“维稳”作用有所显现。 3、短期看,此轮反弹在“内因发力、外因衰减”的共振之下,A股已经开始一波“相对可持续的向上‘修复性反弹’”,反弹的时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维稳政策”有多少能够“切实缓解国内投资人的悲观预期”:比如,国务院明确“社保转税不能增加企业负担”,有关方面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在决策层尚未‘统一规划’之前,不得擅自‘追缴’历史欠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有关社保问题的焦虑;与此同时,国务院、发改委相继动手“加码”稳投资、稳基建;而决策层与相关部委与企业,大力度的投入芯片、AI等“高科技产业”,都为即期市场的反弹,提供了相对可持续的炒作品种,增大了反弹行情对投资人的吸引力(重新激活盈利预期),也就加大了反弹可持续性的“保障”。 4、截至目前,博览研究员此前对中长期行情走势“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新兴市场风波)外部风险”,而处在下行周期的长期判断,尚未根本改变。但近期,博览研究员也已经注意到,上述“社保、基建”,尤其是日前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的“50人论坛”,所强调的“肯定市场经济大方向、肯定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坚决反击所谓的‘民企退场轮’”,这一风向,凸显出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引导舆论,政策底“隐现”;虽然市场要准确的接收官方这个“正面表态”,还得一段时间,也就是,政策底需要“耗时”,投资人此时更多做“长线投资的准备”(不排除短期反弹之后还要承受下跌的风险),但至少整个政策大环境已经悄然出现变化,尤其是在美方悍然对华加征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对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又有了新的诉求的“敏感时刻”,此时监管层强调“放心”,就绝不仅仅只是“政策表态”,而应该是已经有了相应的“稳定性安排”! 反弹力度取决于减税费与扶持民企相关政策的进程和幅度 博览研究员认为,某种程度上,此前股市持续下跌,折射出的不仅是股市本身的孱弱,更是整体经济结构的问题。毕竟,从估值的角度看,市盈率已经很低了;从市场走势的角度看,交投已经很清淡了;这些可以视为当前已经进入“市场底”的区间。 但此前,“市场底”想要确认,还缺少“政策底”的配合,因此,此前的“市场底”区间,并不意味着中长期走势将出现逆转。 从政策上看,当前能缓解内外压力的解决之道,除了即期的“稳投资、稳基建”这些“急就章”,更关键的,还是政府大幅降税! 一则可以降低企业的负担,二则可以对冲中美关税的影响。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李克强总理原话)”将是大概率的政策措施。 而降税无疑对股市构成实质性的利好,对上市公司而言,实际上是起到提升利润,降低市盈率的作用。因此,降税措施的逐步落地,有望逆转短期对股市的悲观预期,形成反弹之势。至于,反弹力度的大小,则取决于减税费与扶持民企相关政策的进程和幅度。 而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最新表态称“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 李克强总理9月19日在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对在中国注册的中外企业都一视同仁。 李克强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就要更大力度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不仅要坚决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还要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他还表示,个税改革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税负降低了,实际收入增加了。总理说,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要进一步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持续增强消费能力。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即将实施,并首次推出个人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目的就一点:让更多群众更公平从个税改革中获益。 此外,克强总理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致辞中谈到“民营经济”时,台下三次响起掌声。李克强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对政府承诺的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进。总理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中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不仅为国家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更支撑了中国最大的就业。 总结 总结而言,博览研究员再次强调—— 短期看,此轮反弹在“内因发力、外因衰减”的共振之下,A股已经开始一波“相对可持续的向上‘修复性反弹’”,反弹的时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维稳政策”有多少能够“切实缓解国内投资人的悲观预期”,尤其是克强再次强调的“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以及“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目前看来,决策层释放出的“善意”,使得此轮反弹的持续性“值得期待”; 长期来看,“外部风险压力”只是暂时“缓释”,尚未根本消除,内部维稳力量也尚未达到“取代”外部风险压力主导A股长期走势的“转换节点”,因此,虽然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引导舆论,政策底“隐现”;但市场要准确的接收官方这个“正面表态”,还得一段时间,也就是,政策底需要“耗时”,投资人此时更多做“长线投资的准备”(不排除短期反弹之后还要承受下跌的风险),但至少整个政策大环境已经悄然出现变化,尤其是在美方悍然对华加征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对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又有了新的诉求的“敏感时刻”,此时监管层强调“放心”,就绝不仅仅只是“政策表态”,而应该是已经有了相应的“稳定性安排”!
比短期反弹更重要的,是“内部维稳”力量开始扛住“外部风险”!
【研究员】:田文
结论:9月19日关税利空落地,但市场做出了对于对冲政策预期加码的利多反应,这背后反映出政策转向后市场思维模式的切换。这也是博览研究员所强调的,“比反弹更重要的,是内部维稳力量开始扛住外部风险!”政策全面转向“6个稳”,尤其是“稳投资、稳基建”后,市场思维模式切换。市场思维模式已经变为外部冲击更加确定,政策托底的预期反而持续升温。在贸易战2000亿关税靴子落地当天,发改委开会强调补基建短板,当日晚间国务院再次开会“力挺发改委的‘加码基建’”,都印证了这一点。
【博览财经分析】9月19日关税利空落地,但市场做出了对于对冲政策预期加码的利多反应,这背后反映出政策转向后市场思维模式的切换。 这也是博览研究员所强调的,“比反弹更重要的,是内部维稳力量开始扛住外部风险!” 1、利空落地,利多反应。关税战坐实、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但全天呈现股涨债跌的行情,与此前的贸易战关键节点相比(3月23日爆发、6月19日美方首次发出2000亿美元的威胁,时间点以交易日衡量),市场反应明显不同,方向上做出了对于经济基本面偏利多的解读。 2、政策对冲预期成为交易主线。从市场走势来看,投资者更多的从政策发力的角度进行交易:股市中强势板块为建筑建材、钢铁这些和政策对冲相关的板块;债市中,国债期货午后跳水,现券利率反弹的时点,与发改委召开会议的新闻在市场中传播的时间接近。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的悲观预期已经打满,落地反成利空出尽。股涨债跌的行情,以及从开盘就表现淡定的市场,均指向市场此前对于贸易冲突的悲观预期比较充分,经过多轮的缓和加剧,市场对此的研究充分,针对贸易战也进行了充分的预期,市场敏感度明显下降。 反而10%关税落地之后,相对25%的最悲观情形有所缓和,且明年年初提升税率的设定可能留下了一段窗口期,为市场打开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政策全面转向“6个稳”,尤其是“稳投资、稳基建”后,市场思维模式切换。此前贸易冲突加剧时,股跌债涨本质上是贸易战加剧了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但现阶段,在政策全面转向后,市场思维模式变为外部冲击更加确定,政策托底的预期反而持续升温。在贸易战2000亿关税靴子落地当天,发改委开会强调补基建短板,当日晚间国务院再次开会“力挺发改委的‘加码基建’”,都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逆周期的武器还是要靠基建和地产的“老办法”。大的方向上,从发改委和国常会传递出来的信息,以基建项目托底经济的态势和决心更加坚定。
决策参考
反弹第一关:何时跨过60天线?加息落地后或还可寻秋收行情!
【研究员】:江桥
结论:当一波反抽起来后,研判到底是反抽还是反转,往往60天线的意义重大。目前来看,市场反弹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特朗普打折后的2000亿靴子落地,我们除了象征性地跟了600亿外没有其他太多超预期的举动。对市场而言短期之内继续加大关税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0,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但对这个事情需要意识到仅仅是利空“靴子落地”之后的利好,就像一个人重感冒了,然后恢复了没有头疼脑热咳嗽流涕的症状了,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你真的比感冒之前的体格好很多。所以本质上来讲不是什么利好,仅仅是对过度悲观的预期的修正。第二个,就是市场在确实跌不动的情况下的一个反抽。接下来可以注意蓝筹内部之间的轮动,注意还没有怎么大涨的蓝筹板块,例如有色、金融等。对于目前的反抽,我暂时仍然不视为趋势反转。从下周来看,美联储即将在25-26日召开新一轮的议息会议。结合前段时间美国的经济数据来看,本次加息的概率也较高。所以在加息前的几个交易日,市场舆论仍然会引导预期转向谨慎。目前来看,不到5个交易日的时间,市场期间,我预计震荡为主。在加息靴子再次落地之后,大盘重新冲刺60天线开启级别稍微大点的反弹行情可期,彼时秋麦正黄,恰是收割季!
【博览财经研报】截至19日,上证指数已经有连续85个交易日没有站在60天线上了,如果把5月21-5月23日这短暂三天的“假突破”视作突破失效的时间算在内的话,上证已经有150个交易日没有有效突破60天线了。 当一波反抽起来后,研判到底是反抽还是反转,往往60天线的意义重大。因为对于很多趋势型投资者而言,大盘不站在60天线之上,他们是不进场操作的。 目前来看,市场反弹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特朗普打折后的2000亿靴子落地,我们除了象征性地跟了600亿外没有其他太多超预期的举动。对市场而言短期之内继续加大关税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0,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 但对这个事情需要意识到仅仅是利空“靴子落地”之后的利好,就像一个人重感冒了,然后恢复了没有头疼脑热咳嗽流涕的症状了,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你真的比感冒之前的体格好很多。所以本质上来讲不是什么利好,仅仅是对过度悲观的预期的修正。 第二个,就是市场在确实跌不动的情况下的一个反抽。 昨天文章中,博览研究员专门就分析了一下之前强势板块的补跌行为。强势股补跌接近30%的幅度,而且在特朗普表态不管谈判结果如何都要进行关税制裁之际,大盘跌超1%的情况下还是极端缩量到860亿。这种跌不动的状态刚好遇上靴子落地,就促成了A股这两天的反弹。 这两天的反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普涨。 当然,今天超级品牌为代表的白马股要更强势。仅仅两天,超级品牌指数就接近5%的反弹幅度。 从消息面来看,根据目前富时罗素国际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即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增量资金。上周五,国际指数公司富时罗素表示,最早将于9月17日-21日作出是否纳入A股的决定,纳入的权重可能高于0.8%。 当然,从宣布纳入,到资金正式进行被动配置还是有点时间的。结合之前MSCI宣布接纳A股的历史可以看到,在正式配置前不久市场就喜欢开始炒蓝筹。主要还是因为国际大机构倾向于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喜欢安全边际高,现金流充沛的白马股。所以接下来可以注意蓝筹内部之间的轮动,注意还没有怎么大涨的蓝筹板块,例如有色、金融等。 对于目前的反抽,我暂时仍然不视为趋势反转。 从下周来看,美联储即将在25-26日召开新一轮的议息会议。结合前段时间美国的经济数据来看,本次加息的概率也较高。所以在加息前的几个交易日,市场舆论仍然会引导预期转向谨慎。目前来看,不到5个交易日的时间,市场期间,我预计震荡为主。 在加息靴子再次落地之后,大盘重新冲刺60天线开启级别稍微大点的反弹行情可期,彼时秋麦正黄,恰是收割季!
多维观察
A股玩过多次V反转,这次能否摆脱“大反弹后创新低”宿命?
【研究员】:柏双
结论:监管层说:股市没有系统性风险、非常放心;没看到散户强平风险……然后,股市连续大涨了两天……然后,市场对“见底 的讨论再提高一个热度,已经有机构喊出很快会涨到2900点之上。包括我们的主流观点也认为,政策底已经隐现。但是,我个人对一段上涨行情将开始的预期,依然并没有那么乐观。我比较认同我的同事昨日内参中对行情只是“短期弱反抽”的定性。也就是说,大涨不是见底信号,反弹难长久,我个人的谨慎基调,不会有任何改变。 首先,一两的日反弹并不能确定趋势,这是基本常识。此前A股也玩过数次V型反转了,结果都是很快再创新低,市场对这种历史套路重演的警惕性会始终保持。其二,贸易争端的硝烟和负面影响是否就此消散了?并没有。 其三,A股积弱已久,套牢盘实在太多。任何一次反弹,尤其大涨的一天,都会同步带来套牢盘在次日抛盘的阻力,这决定了反弹路上险关重重。韭菜们都已经有了这种基本的心理认知。 其四,从近两天的盘面来看,实际上更多是市场自身的自救,政策只是锦上添花。但问题是,这种超跌之后的大涨,一旦空方情绪有所释放。市场就会马上丧失更进一步的上攻动能。
【博览财经分析】相对今日【博览视点】所表达的“相对乐观”的“可以持续的修复性反弹”的观点,本文作者对短期行情的走势仍然是相当谨慎的,究其原因,A股此前的弱势,已经N次的“大反弹后创新低”的折磨,已经严重打击了普通投资人“脆弱的心灵”与更加脆弱的“账户”…… 监管层说:股市没有系统性风险、非常放心;没看到散户强平风险…… 然后,股市连续大涨了两天……然后,市场对“见底'的讨论再提高一个热度,已经有机构喊出很快会涨到2900点之上。 包括我们的主流观点也认为,政策底已经隐现。 但是,我个人对一段上涨行情将开始的预期,依然并没有那么乐观。 尽管我们认为,特朗普坚持对2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征税的利空,被我方监管层面“及时而有针对性”的一套组合拳(国常会、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方副主席同日祭出各自的“杀手锏或温言细雨”),给化解到了影响最小的程度。 尽管A股大涨是市场当前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同样也具有一定程度反制贸易争端的效果——特朗普曾多次在美国国会大放厥词说因贸易争端美国股市迭创新高,而中国股市则表现不佳,昨日A股的表现则是对其最有力的打脸回击。 但个人仍不得不说,我比较认同我的同事昨日内参中对行情只是“短期弱反抽”的定性。 也就是说,大涨不是见底信号,反弹难长久,我个人的谨慎基调,不会有任何改变。 首先,一两的日反弹并不能确定趋势,这是基本常识。此前A股也玩过数次V型反转了,结果都是很快再创新低,市场对这种历史套路重演的警惕性会始终保持。 其二,贸易争端的硝烟和负面影响是否就此消散了? 并没有。 特朗普的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是已经做了,但效果还没有显现罢了。而且后续还会有新的动作,就如市场最初对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分析那般,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特朗普如此坚持和执着打贸易战,是因其认为中美关系已经处于一个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美帝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威胁到了其全球大国地位,特朗普已经不能容忍我们更进一步强大,所以斗争不会轻易结束,而其对中国的影响会是全面而深远的。从经济增长到高新技术发展、产业转型及改革事业等都受到其影响,而这都会在股市上不同程度得到反馈。 据悉,下周起对大约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并且这个税率在2019年1月1日将增加至25%。据了解,美国政府将关税税率提高至25%的时间推迟至明年,是在为美国企业进行调整和寻找替代供应链争取时间,这样的做法能够尽可能减少高关税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的伤害。 另外,我们一直强调会对特朗普的贸易关税政策进行对等回应,但明显当前除了特朗普已经宣布的2000亿美元征税规模,其后续仍有对中国商品加大征税的空间,但因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的加大顺差,我们现在能回应的只剩下600亿美元了,已经无法做到对等。 所以市场有一种猜测,既然贸易反制上已经无法对等,那是不是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做点不对称的回应呢?这种情况下强拉一下A股,也算是找点面子回来了。 但是,这种缺乏根本性经济面,以及政策面上重新肯定股市地位和功能的强拉,注定是难以持久的。 其三,A股积弱已久,套牢盘实在太多。任何一次反弹,尤其大涨的一天,都会同步带来套牢盘在次日抛盘的阻力,这决定了反弹路上险关重重。韭菜们都已经有了这种基本的心理认知。 所以,越大涨,第二天重新打回原形的几率就越高。 其四,从近两天的盘面来看,实际上更多是市场自身的自救,政策只是锦上添花。 这是市场日益逼近前低2638但前低并不会轻易跌破,或者说是部分个股超跌之后,自身已有了强烈的反抽动能(近期对见底的议论声音越来越多)。 从板块层面看,在次新、题材等相当一部分概念股已被腰斩,连不少业绩白马也就是强势股,都轮番补跌之后,行情暂时处于找不到领头下跌的“空军势力”。 这里引一点我的同事做的关于强势股表现的统计数据: 医药板块:本轮医药板块坚挺到5月29日后泄气,后受长生生物等事件影响,补跌时长到17日为止是3个半月,补跌幅度是29.87%; 酿酒板块坚挺到6月12日后泄气,补跌时长到17日为止是3个月,补跌幅度是26.39%,平均一下28.13%的跌幅,已经达到历史慢熊强势股补跌幅度的平均水平。 但是白马股的业绩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变化,而周期股受限产传闻的负面影响,也被辟谣,甚至国常会、发改委明确基建要大干快上更成为周期股另外一重催化动力。 所以,市场有很强的反抽动能,稍微有点利好,市场自身就会臆想点火,这是昨天大涨的主动能。而政策对贸易战的强力应对只是辅助而已。 但问题是,这种超跌之后的大涨,一旦空方情绪有所释放。市场就会马上丧失更进一步的上攻动能。 毕竟,当前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投资者情绪、经济预期走向、贸易战的形势,也并不能支持反弹持续多久。 尤其最重要的是股市下跌如此之久,监管层仍是云淡风轻的表态:“股市完全没有系统性风险,我们非常放心;我们没有看到股市中散户强制平仓的风险。杠杆交易也极少”。这种表述恐怕对股市信心并非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