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股又大跌,A股恐再遭池鱼之殃,只能期待政策护盘了?》鉴于,11日的隔夜美股再度大跌。标普跌超2%,道指跌约2.13%,纳指跌1.25%。欧股跌至20个月低位,意大利股市陷入熊市。黄金创201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美油跌超3%,跌破71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 而国内方面,除了听到一些公司回购护盘的消息外,监管层面至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或者直接针对昨日大跌的回应动作——因此,短线仍主要看外盘脸色的A股,今日预计大概率继续创新低! 面对上述信心坍塌局面,据《财经》杂志披露,已有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加紧调研,拟向监管层建言,希望再次考虑设立万亿级股市平准基金,并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的股市投资比例。据悉,相关建议还包括改进股市分红制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 当然,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该杂志也说了:在向证券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求证后,截止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但最后还是要说,随着新低出现,抢反弹情绪同时也在滋生。在市场大循环中,A股市场已处较大底部区域是无疑的。只是实现底部反转仍需较大驱动因素。这个驱动因素当然不可能来自美股不可能来自川普,我们能够期待的,还是国内政策层面能够尽快对下跌有一些有利的措施应对。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拭目以待了。 《高压政策在松动,希望能让A股止跌?》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危机回潮”预期加强,或倒逼中国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包括此前在高压区间的环境污染、房地产、基建等等,都存在放松的空间,而且部委协同维稳措施会不断出台,特别是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的政策,这些都是为了稳住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当然股市也在维稳范围之列。
热点聚焦
隔夜美股又大跌,A股恐再遭池鱼之殃,只能期待政策护盘了?
【研究员】:柏双
结论:鉴于,11日的隔夜美股再度大跌。标普跌超2%,道指跌约2.13%,纳指跌1.25%。欧股跌至20个月低位,意大利股市陷入熊市。黄金创201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美油跌超3%,跌破71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 而国内方面,除了听到一些公司回购护盘的消息外,监管层面至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或者直接针对昨日大跌的回应动作——因此,短线仍主要看外盘脸色的A股,今日预计大概率继续创新低! 面对上述信心坍塌局面,据《财经》杂志披露,已有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加紧调研,拟向监管层建言,希望再次考虑设立万亿级股市平准基金,并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的股市投资比例。据悉,相关建议还包括改进股市分红制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 当然,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该杂志也说了:在向证券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求证后,截止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未来何时上涨,只有神仙知道。但在市场大循环中,A股市场已处较大底部区域是无疑的。只是实现底部反转仍需较大驱动因素。这个驱动因素当然不可能来自美股不可能来自川普,我们能够期待的,还是国内政策层面能够尽快对下跌有一些有利的措施应对。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拭目以待了。
【博览财经分析】受10日的隔夜美国股市大跌等负面因素影响,A股在10月11日再一次发生了千股跌停的惨案。 当日沪指盘中大幅下挫跌穿2600点至2560点,收跌5.22%报2583.46点,击穿前低2638点的熔断底和2600点整数关口,创下近4年新低;深成指跌6.07%,创业板指更惨,重挫6.3%。两市翻红的股票仅仅72只。 鉴于,11日的隔夜美股再度大跌。标普跌超2%,道指跌约2.13%,纳指跌1.25%。欧股跌至20个月低位,意大利股市陷入熊市。黄金创201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美油跌超3%,跌破71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可以说,十年牛市的美股顶部预期已经越来越强烈了! 而国内方面,除了听到一些公司回购护盘的消息外,监管层面至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或者直接针对昨日大跌的回应动作——因此,短线仍主要看外盘脸色的A股,今日预计大概率继续创新低! 可以看到,短短四个交易日,沪指已从国庆节前的2821点急速下坠到最低点2560点,期间跌幅近300点。至此,国庆长假后首周,沪指跌幅已达8.43%。这是继今年2月初创下9.6%的周跌幅后,沪指年内创下的第二大周跌幅。 当然,全球股市也惨遭血洗,日本股市收盘跌幅3.9%,港股目前跌幅近4%,欧股主要指数也大跌近2%。 但比来比去,美股还算跌少的,我大A股,赢得了下跌冠军。 美股涨,我们跌,美股跌,我们更跌。A股还没逃过跟跌不跟涨的魔咒。 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对后市走势亦出现明显分歧。 与官媒过于高冷地强调“A股当前估值优势越来越明显,没有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已经可控”等不接地气的表态不同,市场化分析机构的基本共识是: 目前A股内忧外患,既受到外围市场低迷、贸易争议和经济增长放缓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包括针对企业的减税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实体经济部分产业表现不及预期等内部因素影响,虽然央行近期货币供应量有所放宽、IPO等各种市场融资规模也没有明显放大,市场资金量并不缺乏,但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选择离场者众。 面对上述信心坍塌局面,据《财经》杂志披露,已有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加紧调研,拟向监管层建言,希望再次考虑设立万亿级股市平准基金,并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的股市投资比例。据悉,相关建议还包括改进股市分红制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 当然,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该杂志也说了:在向证券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求证后,截止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但多位市场人士表示,面对股市较大幅度下跌,政策面应有所作为。“目前中国A股已经严重超跌,现在差不多是时候应该出台有力措施提振股市信心了。只有减税和深化改革,才能切实提振经济信心、提振股市信心。 不过,截止本文发稿前,我们遍寻四大报和证监会网站等,并没有看到股民期待的政策回应。 除了国办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但从内容来看,重点并非指向减税提振消费能力,而是重在推动消费升级,难道这是需要延伸理解为,是要稳住股市让股民有能力消费? 另外还有基金业协会说了句“非常正确但亦很空洞的”名句:市场最差的时候就是投资最好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实质的、关键性的非常有利于短线企稳的政策表述,也没有重量级人物出来对千股跌停进行回应。 因此,在千股跌停再现、美股再度暴跌(十年美牛见顶讨论开始升温)、而国内政策似乎依旧沉默背景下,市场恐慌情绪或有可能继续延续! 我们当然也注意到,一些机构提到,还是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基本面,货币供应总量以及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无实质性变化,即使再有大幅下跌,也可视为暂时的情绪性表现,并不能反映A股的真实状况——不过,在利空情绪放大之势,恐怕这些正面性的东西,是很容易被市场选择性忽视的。 但最后还是要说,随着新低出现,抢反弹情绪同时也在滋生。 毕竟,高位的美股,和低位的A股,你选哪个? 历史来看,大凡底部阶段,从来都是波动极大,而且伴随着巨大的怀疑声。有利空,必然放大,搞得风声鹤唳。2005年的998之后便是如此;2008年1664之后也如此,2013年1849之后也是如此,再远点的就不说了。 未来何时上涨,只有神仙知道。但在市场大循环中,A股市场已处较大底部区域是无疑的。只是实现底部反转仍需较大驱动因素。 这个驱动因素当然不可能来自美股不可能来自川普,我们能够期待的,还是国内政策层面能够尽快对下跌有一些有利的措施应对。 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拭目以待了。
博览视点
高压政策在松动,希望能让A股止跌?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随着全球“危机回潮”预期加强,或倒逼中国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包括此前在高压区间的环境污染、房地产、基建等等,都存在放松的空间,而且部委协同维稳措施会不断出台,特别是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的政策,这些都是为了稳住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当然股市也在维稳范围之列。
【博览财经研报】昨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美股身上,因为它如果再次暴跌,其它股市就更惨了!还好,因为特朗普再次施压美联储,以及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低开后的美股开始反弹了,但最终还是大跌…… 那边,因为美股暴跌,特朗普怒怼美联储,说美联储疯了,正在犯大错,因为股市跌得他的“炮决”毒誓险些成立! 这边还比较淡定,央行行长表示年初以来防范金融风险初见成效,之前一位证监会副主席表示对对股市很放心,还有地方智囊疾呼放弃股市…… 东边日出西边雨,A股跌得嗷嗷叫,认沽期权却集体暴涨,这个落井下石,大发国难财做的到位,也说明市场处处是机会啊!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还是能够找到赚钱机会的…… 认沽期权最高的一天之内涨了接近十倍,假如今天股市暴涨,那是不是该换认购期权涨了?!其实股市暴跌之下,可以关注一下国债逆回购啥的,相比之下,债券的吸引力也更强了。 博览研究员认为,随着全球“危机回潮”预期加强,或倒逼中国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包括此前在高压区间的环境污染、房地产、基建等等,都存在放松的空间,而且部委协同维稳措施会不断出台,特别是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的政策,这些都是为了稳住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当然股市也在维稳范围之列。 做这么多,只是为了让你好过点! 听说为对抗贸易战压力,中国将放松一定的环保限制,今年秋冬估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限产令”了,2500亿基建大项目川藏铁路也已经敲定,然后发改委还送了个大彩蛋,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这意味着按户籍买房的资格证估计会被取消,这是不是意味着房价又要蹭蹭蹭了?戏精万科又开始大手笔囤地了,这波埋伏做的漂亮! 财政部部长刘昆再次摇旗呐喊,降准作为切实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的“先手棋”已出招,更多的“后招”必须尽快跟上。这也显示,未来多部委将为推动实体经济有序发展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几家抬”的作用。 刘副总理督战国企改革,“中心地位”的说法还是首次;10日召开的中财委第三次会议聚焦的也是基建问题。 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主要集中在旅游、住房租赁、新能源汽车、5G商用,还有消费税立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支持服务消费等新说法。总体来看,政策是一直在沿着减税降费、激活内需的路子在迈进。可以说,振兴中国经济的方向是找到了,但起步初期和具体实施会比较费劲,这也一直是大家对经济前景比较焦虑的原因。 之前的高压地带都有一丝放松的气息,这是否意味政策调控开始进入了危机模式? A股之所以比美股还跌得厉害,不能全然归咎于美股和外盘,自我底盘不牢才是根本原因: 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模糊,甚至是焦虑、等待时间过长,引发了金融市场信心的崩溃,对于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到目前为止答案仍不清晰。 其二,A股的“利用功能”仍然没有改变,回顾一下,A股从3500点上方下来的直接诱发因素是管理层宣布科技独角兽的回归,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打开绿灯,本质上打破了市场配置的规则,并且扭转了供求预期,不断的抽血行为使股市积重难返。从某种程度而言,应该从根本上弱化A股的行政调控痕迹,这样才能真正还以健康的市场调控机制,否则,股市的存在感将越来越低。 其三,流动性预期的摇摆,明明降准却又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十年期国债利率、Shibor、Hibor飙升表示市场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信号比较混乱,降低了市场风险偏好,强化了避险情绪,股市自然也没了主心骨。 现在A股涨跌都看外盘脸色,要想止跌企稳,需要外盘止跌和政策加码的合力,缺一不可!如果美股不止跌,A股跌破2000点也不是不可能。现在主导市场走势的就是情绪,而情绪的好转需要外盘企稳来修复,这个时候期望A股走出独立反弹行情不现实。但至少政策的放松是一个改善预期的积极信号。
焦点透视
价值是跌出来的?你还信不信?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如果外部风险开始衰减,而内部政策利好越积越多,那么,就可能成为市场止跌企稳的契机。利空开始衰减是能够观察的,如果隔夜美股开始企稳,或者美债收益率开始回落,油价高位震荡,北向资金尾盘出现流入等,这些关键要素的转好将有利于A股的止跌。政策方面,央妈降了准,财爷要减税,刘副总理亲自督战国企改革,中财委会议聚焦环保基建,十九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政策利好密集,这都是积极的信号!
【博览财经研报】按照巴菲特的说法,“市场先生”很少正常,它总是报价过高或者过低,也正因为它的脾气古怪,投资者才有买入和卖出赚钱的机会!因此,换个角度讲,机会是跌出来的。但真正到了这样非理性下跌的时候,你还敢不敢去捡便宜呢? 股市是全球最不遵循“一价定律”的市场,因此才会出现美股十年牛市和A股熊途漫漫的奇观,决定长期趋势的背后是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质量更佳。而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性,A股常常被称作“政策市”,即点燃A股上升通道的往往是政策,特别是新鲜的超预期的政策,如2014-2015年的“改革牛”、“一带一路”,还有2016-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常能带动一波牛市。 统计每一波牛市的始发因素,基本上都和政策有关,而牛市最终能够成气候,靠的是经济底盘的扎实,如2005年开始的牛市,始于股权分置改革,起于经济过热;2009年的牛市起于“4万亿”,终于经济增速开启下行通道。 由于A股的独立性,讨论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既不能把外部风险看得太轻,也不能把外部风险看得过重。A股涨不涨,主要是自己说了算,而A股跟跌全球,根本上也是因为中国自己的基本面不牢靠。 如果外部风险开始衰减,而内部政策利好越积越多,那么,就可能成为市场止跌企稳的契机。只是对于不太讲规律的A股来说,这个过程会比较长。 问题的关键是评估政策氛围究竟怎么样上面,包括新鲜度、密度和质变性。此消彼长,分清主次,才是评估行情趋势的关键。 这几天博览研究员一直强调不要抢反弹,看起来好像很空,其实是在等利空的作用力开始衰竭,这就是抢先一步与抢先两步的差别,稳妥的办法是低仓观望等待趋势明朗,而不是盲目冲击去抄底,到底有多少层地板我们谁也不清楚。 但利空开始衰减是能够观察的,如果隔夜美股开始企稳,或者美债收益率开始回落,油价高位震荡,北向资金尾盘出现流入等。这些关键要素的转好将有利于A股的止跌。 政策方面,除了央妈降了准,财爷要减税,国企改革加速,还有基建投资空间被打开,促消费细则进一步出台等。 当然政策方面最大的看点就是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了,临近会前政策维稳已经躁动起来,对会议的关注声音明显增强,且历史上“十月多上涨”的背后其实就是重大会议的维稳预期,临近年底,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等也会密集召开,而且因为临近11月美国“中期选举”,中美之间的炮火味将越来越浓,而针对外贸的鼓励政策与措施越会越来越多。 虽然从大环境上看,因为中国经济低迷,叠加全球流动性收缩和强势美元的逼迫,短期政策利好难以与这么多大利空相抗衡,但不能否认A股短期存在超跌反弹和估值修复的动能,而且这个动能会随着政策利好的密集越来越强。换言之,博览研究员认为暴跌后A股或存在短期技术性反弹,四中全会前后可能存在一些交易性机会,但并非中长期上涨。 最后重温巴菲特关于“市场先生”的经典论断: 因为不幸的是,这个可怜的家伙有感情脆弱的老毛病。有些时候,他心情愉快,而且只看得见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因素。在这种心境下,他可能会报出非常高的买卖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盯上他的股份,抢劫他即将获得的利润。在另一些时候,他意志消沉,而且只看得见公司和整个世界前途渺茫。在这种时候,他会报出非常低的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将你的股份脱手给他。 此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讨人喜欢的特点,就是他从不介意无人理会。如果今天他的报价不能引起你的兴趣,明天他再来一个新的报价。但是否交易,严格按照你的选择。在这些情况下,他越狂躁或者越抑郁,你就越有利。 持价值投资观点的还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10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及并购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围绕并购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委员们积极交流观点和经验,认为“市场最差的时候就是投资最好的时候”、“专业机构在逢低投资”、“往往市场最惨淡的时候,就是PE投资最好的时候”,当前资本市场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较好的长期价值投资机会已经显现。 那么,现在你还信不信这个?
全球股市都在跌,但A股有点“不一样”!
【研究员】:孔维伟
编者按:虽然全球股市都在跌,但是我们这次跌出了别样的风采。首先,我们是从低位走向更低。其次,我们不慌。反观美股,至少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风险信号。盛极必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长盛不衰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只涨不跌或止跌不在的股市。未来美股的恐慌情绪能否进一步蔓延,谁也说不准。但历史高位附近,资金的分歧在所难免。
【博览财经研报】美股,再次搅动全球市场!道琼斯指数,只不过跌了3%,结果全球市场一片腥风血雨。 10月11日,亚太股市泥沙俱下,日经225指数跌3.9%,韩国KOSPI指数跌逾4%,香港恒生指数大跌3.54%。 咱们的A股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虽然全球股市都在跌,但是我们这次跌出了别样的风采。 A股,真的不一样。 在我看来,同样是大幅调整,A股和美股有以下区别—— 首先,位置不一样。 咱们A股从今年2月开始,跌了8个多月了,沪指已经跌去了1000点。 也就是说,A股是在下跌了28%之后,10月11日又跌了5%。 而美股(道琼斯指数)呢,是在历史高位区域走出一根连破多条均线支撑的大阴线。 假设美股和A股都进入新的调整阶段,一个是从低位到更低位,一个是从高位到低位,哪个危险程度更高一些? 当前的A股市场上,低市盈率品种比比皆是;低价股也越来越多。 虽然这些现象并不能确认为市场的底部信号,也无法成为后市不会继续下跌的理由,但在经典的价值投资理念中,越低的价格总是和越高的安全边际相提并论——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 其次,心态不一样,我们不慌。 如前所述,A股已经跌了8个多月,但是大跌的时候屈指可数。更多时候就是一种钝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连绵不绝的阴跌之中,投资者的账户不知不觉就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亏损。 10月11日,面对如此大幅的调整,确实有一些恐慌,有一些人绝望,但更多的人都是麻木的——跌了、又跌了,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煎熬的滋味,也许更难受。有投资者说表示:与其阴跌不止,不如畅汗淋漓,快速跌到位。 作为市场情绪的体现指标之一,换手率数据显示,10月11日以前30个交易日的上证综指总换手率为10.27%,这不足2016年“熔断底”出现之前的30个交易日的一半。 真的是,麻木了。很多套牢的投资者,对于A股的态度,就是不听不看、不买也不卖了。在这种情况下,恐慌情绪难以蔓延。 反观美股,至少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风险信号。 被称为“恐慌指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大涨。10月11日该指数自4月11日以来首次升破20关口,触及20.12。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标普500指数连跌5日,创下了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的最长连跌纪录,也是2015年以来首次“五连跌”。道指跌超830点,收创近两个月新低,纳指跌逾4%,收创三个多月新低。 盛极必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长盛不衰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的股市。未来美股的恐慌情绪能否进一步蔓延,谁也说不准。但历史高位附近,资金的分歧在所难免。 不过,从宏观环境来看,美股和A股之间的区别依然十分明显—— 1、货币政策的分歧。今年美联储加息三次,中国央行“降准”(定向降准)四次。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美债收益率短期飙升,美股估值受到压制。中国央行选择不一样的路线,以本国实体经济为重,数次开闸放水。从货币政策导向来看,A股的环境更为有利。 2、美国中期选举结果不确定,政治博弈愈演愈烈。即将拉开序幕的美国中期选举将决定共和党能否守住对国会的控制权,被视为是影响特朗普后半任期政令推行的关键之战。从当前民调和初选结果看,共和党在参议院领先,但可能丢掉众议院。分析普遍认为,如果共和党失去众议院,基建推行的难度将增加,可能不利于美国投资。另外,基于特朗普贸易政策负面影响,共和党或会采取更强硬态度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而中国四季度也会召开一系列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高层会议,新的减税降费、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值得期待。未来中国政府或将推出更具震撼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刺激市场信心,推动投资者情绪向好。 所以说,A股和美股各自面临不同的环境,在市场情绪和所处位置又有差异,而互相之间又有扯不断的联系。 未来,到底是一起开启新一轮调整,还是走出不同的行情?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