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览认为现在可以做多了?》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昨日(15日)的内参中,根据对周末期间国内外影响股市因素的对冲分析后,明确发出了“短中期全面翻多”的观点。尽管昨日市场表现依旧是以调整收盘,但我们重申主流观点不变。 政策底最容易观察和捕捉,只要决策层和管理层显露维稳意愿和放松政策集中出台即可,但政策底无法取代市场底,而且市场底与政策底的时间和空间差距可能很大,即使确认了政策底,也无法判断市场还要跌多久,跌多深!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策底的出现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积极信号,而且即使市场跌下去,也一定会在某一天收回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是目前市场可以逐渐做多的原因,即使是中短期看空,也不能大幅做空,而应该保持与市场解除,慢慢开始增加中长线仓位。这就是看空不做空的道理所在。 《深圳板块“飘红”验证市场自救更有效!》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消息,在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引发市场担忧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此项举措无疑会稳定股票市场,提振市场信心。这一行为就是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激励上市公司的自救行为,对市场也能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15日深圳板块表现抢眼就说明市场是非常吃“产业资本自救”这一套的。从短期市场指标来看,在资金线与沪指构成背离的形态之后,表明沪指可能离底部越来越近了。
决策参考
为什么博览认为现在可以做多了?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政策底最容易观察和捕捉,只要决策层和管理层显露维稳意愿和放松政策集中出台即可,但政策底无法取代市场底,而且市场底与政策底的时间和空间差距可能很大,即使确认了政策底,也无法判断市场还要跌多久,跌多深!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策底的出现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积极信号,而且即使市场跌下去,也一定会在某一天收回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是目前市场可以逐渐做多的原因,即使是中短期看空,也不能大幅做空,而应该保持与市场解除,慢慢开始增加中长线仓位。这就是看空不做空的道理所在。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昨日(15日)的内参中,根据对周末期间国内外影响股市因素的对冲分析后,明确发出了短中期全面翻多的观点。尽管昨日市场表现依旧是以调整收盘,但我们重申主流观点不变。 都说大底是政策底、经济底、市场底的多底共振,但市场底却是最难把握的那个,因为市场情绪是最难琢磨的,它不会因为股价和估值低而被扭转,更多时候是市场自然出清的结果,而经济看似与市场较远,实质上从根本上决定股市的趋势。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政策底最容易观察和捕捉,只要决策层和管理层显露维稳意愿和放松政策集中出台即可,但政策底无法取代市场底,而且市场底与政策底的时间和空间差距可能很大,即使确认了政策底,也无法判断市场还要跌多久,跌多深!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策底的出现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积极信号,而且即使市场跌下去,也一定会在某一天收回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是目前市场可以逐渐做多的原因,即使是中短期看空,也不能大幅做空,而应该保持与市场解除,慢慢开始增加中长线仓位。这就是看空不做空的道理所在。 政策不是市场的大脑,只要政策发号施令,股市就马上予以对应方向的反映。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都会有一个时滞,市场需要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而且经济基本面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政策对经济的反周期调节也会有时滞,而且这个时滞通常比股市的反映时间还长。 目前沪指已经跌破了2016年熔断股灾创下的最低点2638,这注定会创出一个与998、1664、2638齐名的大底,究竟是2500还是2000点,谁也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A股正在创出历史底部,而且这个时间和空间都不大,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佳策略是耐心等待,风险偏好大的可以做一点左侧交易,风险偏好小的就等待右侧趋势,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管你对市场看得有多空,都不宜再去做空,因为这个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而且你极有可能倒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天黑暗。 现在政策的维稳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一行两会已联手出招,发改委批复基建投资和PPP项目也在加速,国务院、财政部均出台了大力的减税降费措施,沉默了几个月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还专门召开了投资者座谈会,了解股民疾苦,并且给大家鼓劲说“春天已经不远了”!这说明政策维稳股市的意愿已非常明显,这相比此前历史上的几次救市,可以说明确性和力度都是空间的。 但股市毕竟是市场经济特征最明显的区域,并非政策意志可以完全调节和带动,最后一步还是要等待经济增速的触底和股市技术面触底。不过,政策的高密度维稳,至少可以说明,大底已经不远了! 目前外部风险也是导致A股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如果外盘不能止跌企稳,A股也很难真正走出底部,而这也不是国内政策意愿可以控制的。 15日亚太股市又集体大跌,全球股市都在看美股的脸色,这背后并非简单跟跌那么简单,而是全球货币都和美元有或强或弱的联动,而美债收益率狂飙和美元走强会引发资金大幅回流美国,而其它经济体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必然会受到冲击,这是背后最根本的逻辑路径。 A股主要是受到外盘恐慌情绪的影响而跟跌,而其实基本面的跟随逻辑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还相对封闭,汇率也是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中国的金融与资本市场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外盘能够对A股情绪起到这么强的带动作用,根本上还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过于悲观,而市场一旦受到情绪的主宰,预测底部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市场不会和你讲道理。 面对不讲道理的市场,或者说是喜怒无常的市场,投资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的错误来赚钱,在市场极端时期,不要想着去做短线,因为快进快出很难在熊市的最后一个阶段赚到钱,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是暴跌等着你,让你无法抽身。但是做一下左侧的中长线布局,或者完全做右侧交易也是可以的。 博览研究员认为,现在的A股不论是看多还是看空,都不宜做空和做短线,现在正是长线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分步进场的时机。对于A股来说,来自市场的力量更能取得投资者的共鸣,如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份、大股东增持,社保、险资抄底等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者的嗅觉和行动,非常容易吸引市场的跟风,从而形成赚钱效应,而自然市场底就成功探明了。而国家队基金包括社保、险资等积极抄底,也能够吸引市场的跟随,这是“救市”最有效的手段。
投资参考
深圳板块“飘红”验证市场自救更有效!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消息,在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引发市场担忧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此项举措无疑会稳定股票市场,提振市场信心。这一行为就是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激励上市公司的自救行为,对市场也能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15日深圳板块表现抢眼就说明市场是非常吃“产业资本自救”这一套的。从短期市场指标来看,在资金线与沪指构成背离的形态之后,表明沪指可能离底部越来越近了。
【博览财经分析】今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潮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这说明产业资本对目前A股投资价值的认可。而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这一行为就是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激励上市公司的自救行为,对市场也能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15日深圳板块表现抢眼就说明市场是非常吃“产业资本自救”这一套的。 投资者也能感受到,证监会近期频频释放利好:先是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12日又采取措施“松绑”并购重组融资用途,允许上市公司部分配套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14日多家媒体突然曝出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消息,在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引发市场担忧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此项举措无疑会稳定股票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随着A股震荡走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重重,债券违约也有出现,解决流动性问题成为上市公司的燃眉之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3526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股权质押,其中,质押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共计16家。而9月以来,已有16家公司发布了25份关于股权质押的风险公告。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份部分被强制平仓。 据上海证券报14日报道,深圳市政府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风险共济”资金已全部到位,资金总额或高达数百亿元。不过,深圳多个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对数百亿专项资金并不知情,也没有收到正式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消息传出前,深圳市国资委事实上已大手笔入股上市公司。7月至今,共有英飞拓、科陆电子、怡亚通、梦网集团、英唐智控这5家上市公司与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此外,在解决上市公司流动性问题上 ,证监会近期频频释放利好。 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2018年修订)”,其中指出“募集配套资金也可以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应超过交易作价的25%;或者不超过募集配套资金总额的50%。” 10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近日,证监会正式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针对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小额交易,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直接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简化行政许可,压缩审核时间。 有媒体报道,统计显示,有50家民营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入股接盘,仅9月份至今,已有18家公司披露了大股东向国资转让股权的意向。 2500点为什么安全? 从资金线来看,目前,或许又到了布局优质股的时候了。 资金线显示,早在9月17日下午资金线就可能见到了极限位,随后大盘在9月18日展开了一波反攻。在“十一”长假后,由于外围市场影响,A股跟跌,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破了9月中旬的低点之后,资金线并没有同步创出新低,这表明资金线与大盘出现了背离走势,意味着一些聪明资金在开始悄悄入场了。 从短期来看,在资金线与沪指构成背离的形态之后,表明沪指可能离底部越来越近了。比如在2003年1月,2003年11月的中期反弹行情之中,资金线提前于大盘见底1~2个月左右。同时,一些优质股会提前于大盘见底,率先拉开攻势。 沪指的2500点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支撑点位,这是市场的共识,只要沪指在2500点附近企稳,那么就可能有希望展开有力度的反弹。只要沪指收盘点位站在2425点以上,就表明沪指没有有效跌破2500点。另外,2500点附近,也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支撑点,分别是2012年、2013年时的顶点。 从A股2001年以来的走势可以发现,至今产生了三波大行情,在2005年下半年和2014年下半年大牛市启动之前,资金线强于沪指的时间达到了1年半左右(底背离时间分别是2003末到2005年6月、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而在2008年末,由于重磅利好政策出台,所以当时资金线强于沪指的时间仅有近2个月(底背离时间是2008年9月中旬到2008年11月上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2005年和2014年的大行情爆发前,机构吸筹花了1年多时间;在2008年末,机构吸筹时间较短,采用的是拉高快速吸筹的方式。那么这样再去理解牛市到来的原因就不复杂了,在牛市到来之前,原来机构准备得比较充分。 从技术角度分析,市场探底行为正在发生,而且时间离底部已经不远!
多维观察
美股接连暴跌暂时成为A股短线翻多的拦路虎!
【研究员】:柏双、孔维伟
编者按: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昨日(15日)的内参中,根据对周末期间国内外影响股市因素的对冲分析后,明确发出了短中期全面翻多的观点。尽管昨日市场表现依旧是以调整收盘,但我们重申主流观点不变。 在我们看来,在连刘主席都表态金句后,政策底已明,现在就是试探市场底的时候。 不过,现在外盘尤其是美股接连调整、见顶预期不断增强,成为干扰A股短线见底预期的一个障碍。 美股的历史长牛终结并开启下行的预期正显著强化。而如果未来官媒对美股见顶下跌的预期不断被验证。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证明我方高层对,间接对提振中美贸易争端的信心,间接有助于A股缓解外部压力。但另一方面,美股下跌恐怕对向来跟跌不跟涨的A股也是间接的冲击。 两相对冲的结果,恐怕是不太妙的。两相对冲的结果,恐怕是不太妙的。现在美股市场正在被验证,但对政策底已现的A股来说,短线恐怕不能忽视美股的波及,就看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对美股下跌习以为常,直接忽视了。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昨日(15日)的内参中,根据对周末期间国内外影响股市因素的对冲分析后,明确发出了短中期全面翻多的观点。尽管昨日市场表现依旧是以调整收盘,但我们重申主流观点不变。 在我们看来,在连刘主席都表态金句后,政策底已明,现在就是试探市场底的时候。 不过,现在外盘尤其是美股接连调整、见顶预期不断增强,成为干扰A股短线见底预期的一个障碍。 上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4.1%,道指下跌4.2%,纳指下跌3.7%。仅仅两个交易日(10月10日和11日),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300点,标普指数跌穿关键支撑位。 而本周一,美国三大指数走势继续震荡,最终全部收跌,标普500指数并跌破200日均线这一关键支撑位。科技股领跌。 美股的历史长牛终结并开启下行的预期正显著强化。而巴克莱策略师稍早的报告中分析认为,未来几天中,资金还会有更多抛售。由波动率控制的基金为了减少风险敞口,将需要抛掉1300亿美元的股票。不仅如此,ETF投资者们也会在未来几天中卖出约400亿美元的股票——这会进一步强化美股调整压力。 这证明此前《人民日报》“唱衰”美股(未来至少下跌20%)的文章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但同样,这也会波及A股,令国内的政策维稳力量不断被对冲。 而如果未来官媒对美股见顶下跌的预期不断被验证。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证明我方高层对,间接对提振中美贸易争端的信心,间接有助于A股缓解外部压力。但另一方面,美股下跌恐怕对向来跟跌不跟涨的A股也是间接的冲击。 人民日报曾在今年初发文指出:展望2018年,尽管美国股市上升的动能可能仍将持续,但出现整体20%左右下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是因为—— 1、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不低。 2、美国经济目前可能已处于本轮复苏的中晚期,未来增速进一步上升的概率不高,这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增速的进一步增长。 3、美联储可能加快货币紧缩的节奏。流动性收紧与融资成本的上升,有可能加剧美国股市的调整。 9个月后,美股终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 市场人士一致认为下跌的主要理由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三点——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美债收益率短期飙升,美股估值受到压制。 那么,20%的暴跌终于要正式开始了吗? 摩根士丹利就挺悲观,其10月11日发布研报表示,越来越危险了!更多仓位或被迫抛售。 从技术面来看,标普500指数大幅下穿200日均线,这是华尔街投资者分析价格趋势时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从美股历史走势来看,如果标普500指数跌穿200日平均线,那么通常会有更大幅度的下跌。 现在市场正在被验证,但对政策底已现的A股来说,短线恐怕不能忽视美股的波及,就看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对美股下跌习以为常,直接忽视了。 美股科技股的风险开始暴露 作为推动美股牛市的重要引擎,科技股在这次暴跌中也是功不可没。 说美股漫长的牛市其实是一场科技股的狂欢绝不为过。 就在1个月前,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脸书,五大科技巨头的市值,一度达到4.5万亿美元,啥概念呢? 美股共有49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1万亿美元,这 5家公司占比高达15%。 今年这5家公司市值的狂飙,贡献了整个美股45%的涨幅。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0月10日FANG等美股科技巨头公司单日重挫6%,合计市值一夜蒸发1250亿美元,一举创2012年以来最大跌幅。 在美股市场上呼风唤雨多年的科技股,其实已经暴露了风险—— 市盈率并不低:亚马逊136倍,微软49倍,Facebook为24倍,谷歌22.9倍,最低的苹果也有18.6倍,以他们的庞大市值来看,并不算便宜。 利空消息冲击:苹果微软创新乏力,全球人民有目共睹;谷歌、脸书受到网络中立法冲击,还面临天价罚款。 美股市场上的科技股,已经站上了牛熊转折点! 特朗普急了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和风险资产,美股的风吹草动都会对全球风险偏好产生显著的影响。 所以,近期,美股大跌,全球股市表现都不咋地。 美股引领全球股市下跌,凸显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但特朗普却急眼了。 首先,从个人角度出发,美股这一波牛市,被特朗普视为值得炫耀的政绩,如今牛市可能被终结,他能不急吗? 其次,美国居民直接配置股票占居民金融资产比例近40%,还有50%配置的是养老金和保险,其中有近40%依然是股票。这意味着,美国居民直接和间接持股占居民金融资产的60%,占居民总资产的46%,美股暴跌无疑将是沉重打击。 第三,从美国经济来看,美国目前的复苏主要由居民消费推动,而居民消费增长与股市上升的财富效应密不可分。一旦股市显著下跌,美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显著下滑。 最后,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更需表现抢眼的的美国股市。而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大阴线破位的走势是他无法接受的。 所以,特朗普急眼了,于是,他又开始“骂街”了。 前面说过,美股的大跌和美联储持续加息脱不了干系。 显然,特朗普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这次主要的骂街对象就是美联储。 10月11日,特朗普说:“因为美联储正在支付高利息,他们正在犯下大错误……我认为这次股市的修正是由美联储造成的。我确实不同意美联储的做法,OK?” 10月10日美股收盘后,特朗普就表示:“我认为美联储在犯错误,他们(的货币政策收得)太紧。我觉得美联储已经疯了。” 过去十年,盈利与估值是美股长牛的“双轮驱动”。目前来看,虽然估值提升空间日益有限,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然稳健,大规模减税与股票回购仍在支持每股盈利。“单轮驱动”的美股,波动将明显加大,开始在牛熊转折点上徘徊。 总之,综合分析来看,美股见顶预期越来越明朗。这是决策层喜闻乐见的局面,但对A股散户而言,未来一段时间恐怕需要担忧美股下跌对A股的负面波及,这对市场的短线翻多预期恐怕会造成考验。需要观察市场何时会相对忽略这种负面预期影响。
焦点透视
一个股民独白:A股“春天”或许不远,但要先“活下去”
【研究员】:孔维伟
编者按:对于“春天的故事”,我能够先想到的,就是“活下去”。因为,熬过秋天、熬过冬天,春天来了才能大展拳脚。至于能不能迎来激情四射的夏天,我暂时还不敢奢望。而且,这或许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春天”,但很可能是一个短暂“春天”!正如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指出的,目前短中期看多,但是从长期来看,春天不会太久。
【博览财经研报】最近,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说:春天已经不远了。 前一阵子,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活下去。 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倒是和眼下的行情走势十分应景。 一方面,A股市场持续低迷,已经让投资者失去信心。那么,监管层给股民打打气,让大家心中燃起希望之火,不失为一种安慰。 另一方面,跌多涨少的市场,让投资者是身家缩水,那些不断尝试抄底的勇士们,已经套在高高的山岗上了。所以,保存实力是当务之急。 是的,作为一个股民,当我听到“春天已经不远了”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现在才是秋天,我得先熬过这个凄凉的秋天和冷酷的冬天。 我知道证监会的刘士余主席是个讲政治的人,每次基本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2016年初,他上任不久就收获“牛市余”的美誉,言下之意,牛市有余。连续的阳线也被比喻为“刘士余阳线”。 当时,刘主席表态,不搞熔断、证金不退出、暂时不搞注册制,是为“三不”。 过了两年多,我们来看看这个“三不”—— 第一不:熔断让证监会前任主席黯然退场。现在,虽然说不搞,但是上周盘中跌幅超过5%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有点慌。 第二个:维稳的证金虽然在还市场里,但有一部分已经撤离了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还在场里的资金,基本也就是维持现状,有点不作为的意思了。至少上周沪指跌5%的时候,没有任何护盘力量。 第三个:注册制搞不搞有什么区别呢?这两年,600多家IPO,上市公司扩容,IPO堰塞湖化解啦。这速度和注册制相比,可能也不慢吧。 其实吧,这个周末倒也不是刘主席一个大腕发话,我看到金稳委里面的一行两会的领导都发话了。 易行长说整体杠杆率已经平稳了…… 那个银保监会的主任说是要鼓励保险资金接盘那些资金链断了的上市公司。 2016年国庆后,许家印的恒大保险在股市里面高抛低吸、精准增持4.99%之后再减持,这吃相太难看了。加上万宝之争愈演愈烈,终于证监会刘士余主席不能忍了,怒斥这些保险资金的行为是野蛮人,从此宝能的姚老板都被迫改行造车了。 当野蛮人开始学会做老实人的时候,银保监会又开始鼓励他们来股市了。那现在银保监会主任一番鼓励就能吸引险资重新回头吗?这个时候的鼓励有多大用,大家拭目以待。 想问几个问题: 第一个:保险公司是企业吗?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的,那企业经营会把屁股坐在哪里呢?肯定还是为了赚钱不是去扶贫搞慈善。2016年保险资金无论是宝能系还是恒大系的,进入股市激进运作都是因为万能险这些保险项目的成本太高,找不到好的资源配置。他么进来也是想利用资金优势来高抛低吸赚差价。 那现在他们愿意到这些资金链断裂的股票里面去吗?前脚为了推动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一些维稳资金已经退出了,之所以退出就是对方不希望中国股市里面还有这种干预市场的力量存在。那保险资金进来后能够心甘情愿地拿着不动吗? 第二个:中国现在需要很活跃的股市吗? 其实老股民都知道A股历来有“春季躁动”的说法。刘士余主席这次说春天不远了,我想的不是还要渡过寒冷的冬月,而是届时来临的春天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之所以要去杠杆,就是因为过去印钞太多导致投机资金充沛到处乱炒。 三年去杠杆过去了,现在企业慢慢开始在阵痛中思考转型升级了。在这一阶段,政策导向决定了,监管层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打造一轮牛市。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过去三年的苦大家就白吃了,去杠杆也是白去了。后面还得等熬过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后才有希望搞活资本市场。 所以,对于“春天的故事”,我能够先想到的,就是“活下去”。 因为,熬过秋天、熬过冬天,春天来了才能大展拳脚。至于能不能迎来激情四射的夏天,我暂时还不敢奢望。 而且,这或许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春天”,但很可能是一个短暂“春天”! 正如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指出的,目前短中期看多,但是从长期来看,春天不会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