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他发声,必有惊雷!博览首席经济学家精准前瞻判断力再次验证!》: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再一次用他惊人的A股大拐点前夕的感知力、敏锐的政策走向洞察力、深入全面的多空对冲综合分析能力,和敢于大胆及时地在关键时刻,提前发出判断声音的实事求是态度,证明了博览财经在以政策市角度前瞻A股政策脉络,洞悉A股趋势方向上,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毫不谦虚地说,我们应是领先于全国所有证券分析机构,最先发出了对A股短中期看多声音的的券业分析机构;尽管上周行情一波三折期间屡创历史新低,但我们始终坚持对自身判断的信心和定力,没有随波逐流;并最终在上周五(19日)的政策表现和行情表现中,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而本内参也注意到,在上周五的大反弹之后,几乎所有的机构已经开始翻多,各种论证“大反弹”要来的研报充斥!但这又如何,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博览已经独占鳌头! 既然一切终于苦尽甘来,质疑散尽,那么本周的行情观点就非常简单明了了! 继续看反弹,强调抢反弹! 《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还有这些深意!迎接反弹!》在主管经济的刘鹤副总理的访谈之中,他回答了五个问题,其中就有两个问题都是关于股市的。并且这两个问题在报道之中分别是刘鹤回答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 这表明近期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已经引起了高层(至少是国务院层面)的极大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各项工作的排序之中,股市的健康发展,排名应该比之前有所提升。 此次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A股坦率真诚,含金量很高,给所有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千言万语凝结成三个字——政策底!不知不觉中,利好因素已经积累了那么多。从宏观政策预期到资金支持,几乎面面俱到。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准备迎接反弹!
首席视点
凡他发声,必有惊雷!博览首席经济学家精准前瞻判断力再次验证!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再一次用他惊人的A股大拐点前夕的感知力、敏锐的政策走向洞察力、深入全面的多空对冲综合分析能力,和敢于大胆及时地在关键时刻,提前发出判断声音的实事求是态度,证明了博览财经在以政策市角度前瞻A股政策脉络,洞悉A股趋势方向上,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毫不谦虚地说,我们应是领先于全国所有证券分析机构,最先发出了对A股短中期看多声音的的券业分析机构;尽管上周行情一波三折期间屡创历史新低,但我们始终坚持对自身判断的信心和定力,没有随波逐流;并最终在上周五(19日)的政策表现和行情表现中,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而本内参也注意到,在上周五的大反弹之后,几乎所有的机构已经开始翻多,各种论证“大反弹”要来的研报充斥!但这又如何,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博览已经独占鳌头! 既然一切终于苦尽甘来,质疑散尽,那么本周的行情观点就非常简单明了了! 继续看反弹,强调抢反弹!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再一次用他惊人的A股大拐点前夕的感知力、敏锐的政策走向洞察力、深入全面的多空对冲综合分析能力,和敢于大胆及时地在关键时刻,提前发出判断声音的实事求是态度,证明了博览财经在以政策市角度前瞻A股政策脉络,洞悉A股趋势方向上,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毫不谦虚地说,我们应是领先于全国所有证券分析机构,最先发出了对A股短中期看多声音的的券业分析机构;尽管上周行情一波三折期间屡创历史新低,但我们始终坚持对自身判断的信心和定力,没有随波逐流;并最终在上周五(19日)的政策表现和行情表现中,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上周一(10月15日),本内参在头条文章旗帜鲜明地发出《博览首席经济学家:短中期全面翻多!》的观点,在当时整个市场还沉浸在千股跌停的惶恐声音的市场氛围下,博览财经应该是所有机构中“最先”发出“看多最强音”的机构。 当日的内参中,我们发出了一只时长达近一小时的首席经济学家讲课视频,全面回顾呈现了李宏图先生敢于在当时就发出“短中期全面翻多”判断的根由。
上周二(10月16日),尽管15日行情表现不佳,但本内参重申并进一步细化解释了博览首席经济学家“短中期全面翻多”的逻辑。 上周三(10月17日),虽然16日指数再次新低大跌,甚至在博览内参引起一些争议声音,但百忙中的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晚间的行情探讨中强调:值此关键时刻,不要被短期行情波动,必须更加旗帜鲜明地强调:宏观纲领上,坚持市场底、政策底,双底短中期已形成的预判。首席经济学家甚至在研究群中调侃:如错了,我与“北京女侠”手牵手裸奔(在当日产品中,有图为证,有兴趣的可以去回看一下) 上周四(10月18日),我们在进一步重点观察地方国资入场缓解民企股权质押的风险,并观察到市场中潜在的更多的翻多证据,虽然当然指数依然创出新低。 上周五(10月19日),在指数连续四日创出新低,市场情绪一片愁云惨雾甚至绝望之际,本内参顶着巨大压力,强势地、直白地、坚定地,甚至是与一家第三方机构“”中立身份略显不合时宜”地,发出了“见底抄底”的呼喊,重要的事情我们说了不止三遍! 而当日,(19日)低开再创新低后的打A股终于展开百点大反攻。博览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完美验证!市场底得以确立! 政策面上,当日,在一行两会掌门人向市场喊话稳信心的4个小时后,副总理亲自上阵直面回应“中国股市近期为何大幅波动?”给出出清晰明白的护盘信号(表态“政府高度重视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而从当日的分时行情表现看,相比于一行两会掌门人发言后,午盘前市场的磕磕绊绊、纠结。副总理接受人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家最高级别官媒联合采访的消息被广泛披露扩散后,午盘后的市场表现可说是气势如虹。 显然,同一日间,一行两会掌门人+主管经济金融工作的副总理均亲自出面密集发声进行正面表态,是有充分的政策预谋在内的,当前决策层面已经形成了上下一致的救市共识!这就是政策底! 再加上周末期间金稳委紧急开会探讨防控金融风险,刘鹤副总理强调: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各方面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推动股市健康发展。 监管层表达了清晰自白的护盘姿态,而且已接近“最强组合拳”——为什么说只是“接近”最强组合拳,你懂得——但考虑到股市当前在宏观决策中的地位和定位,这样的组合已经是代表了最高层的意志! 果然,A股还是政策市,级别高对市场喊话的功效就更强,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就强! 而本内参也注意到,在上周五的大反弹之后,几乎所有的机构已经开始翻多,各种论证“大反弹”要来的研报充斥!但这又如何,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博览已经独占鳌头! 既然一切终于苦尽甘来,质疑散尽,那么本周的行情观点就非常简单明了了! 继续看反弹,强调抢反弹! 具体的观点,详见下文我的同事的有关文章。
决策参考
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还有这些深意!迎接反弹!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在主管经济的刘鹤副总理的访谈之中,他回答了五个问题,其中就有两个问题都是关于股市的。并且这两个问题在报道之中分别是刘鹤回答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这表明近期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已经引起了高层(至少是国务院层面)的极大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各项工作的排序之中,股市的健康发展,其排名应该比之前有所提升。此次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A股,态度坦率真诚,内容含金量很高,给所有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千言万语凝结成三个字——政策底!不知不觉中,利好因素已经积累了那么多。从宏观政策预期到资金支持,几乎面面俱到。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迎接反弹!
【博览财经研报】原本死水微澜的中国股市正在发生变化。 10月19日,“一副国三部级”高层人士集体发声,似乎表明A股市场的春天真的已经不远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当天早盘沪深两市依然低开,尽管在开盘之前“一行两会”的三位一把手已经释放了相当有利于股市的信号。 直到当天午盘后,刘鹤副总理的答记者问被公开报道之后,A股就像打了强心针一般,上涨的力量被激发了出来。截至收盘,沪指上涨2.58%,创业板大涨3.72%。 结合刘鹤和“一行两会”高层人士的讲话内容以及市场的表现,我认为,当前有以下三个重要信号值得重视。 信号之一:股市的重要性在提升 首先,在主管经济的刘鹤副总理的访谈之中,他回答了五个问题,其中就有两个问题都是关于股市的。并且这两个问题在报道之中分别是刘鹤副总理回答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 这表明近期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已经引起了高层(至少是国务院层面)的极大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各项工作的排序之中,股市的健康发展,排名应该比之前有所提升。大家想想,副国级之上,还有几位能向股市喊话、提振信心的人物?刘鹤副总理能够出面回应股市波动,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之前利亚德董事长发出的兜底申明,虽然比较奇葩,有些搞笑,有哗众取宠之嫌。但这个声明中,有一句话还是有点道理——“振兴中国股市是促进消费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不二选择”。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经济政策更加向拉动内需倾斜。而居民消费的提高主要还是要从提高居民收入着手。最近连续出台的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就是变现增加收入、促进消费的措施之一。从消费者心理来看,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从美国经济来看,美国目前的复苏主要由居民消费推动,而居民消费增长与股市上升的财富效应密不可分。 因此,把中国股市搞活、搞好,对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信号之二:股市还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 主管经济的副总理、“一行两会”的三位一把手,在同一天时间内集中回应近期热点、表述未来政策走向,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一方面这说明股市在决策层心目中的地位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A股市场所处的境地比较尴尬或者说危险。 而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决策层集体关注的问题均指向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直指核心。 今年的股市下行,尤其是不少股票的闪崩,股权质押平仓都是主要推手之一。 如果股市里只有几家上市公司出现这情况,自然不用太担心。可是,如果要平仓的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几百家、上千家,那就麻烦了。要知道,A股市场一共才3600多家上市公司。 截至10月16日,A股市场有2163只个股存在股权质押,其中有982只股价跌破预警线,584只跌破平仓线;大股东涉及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有1900家,其中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有840家。 今年A股已经连续跌了9个月,股价越跌,质押比例高的个股爆仓风险越大,而爆仓风险越大,更容易引发股价大幅下滑,最终吞噬上市公司股东资金流,导致公司瘫痪。 如此恶性循环,若众多公司接连爆仓,不夸张地说,一旦形成踩踏现象,一场小规模的金融风险就可能爆发。
当时杠杆加的有多欢,现在跌的就有多惨。还是要记住刘鹤说过的大白话,“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 大规模救援行动则从深圳抛出数百亿元资金计划开始,北京迅速跟进,广州、杭州等地均传出类似计划。 从深圳与北京救援计划细节来看,首先被救援的民企大多基本面较好,但大股东股权质押高,流动性紧张。国资入场不仅破解民营股东股权质押危机,减轻市场忧虑,也切断了大股东层面流动性危机演变为上市公司层面的风险和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链条。 更大规模的统一行动,无疑是10月19日集中亮出的措施,松绑的各路资金(险资、银行理财)有望跑步入场。 信号之三:措施已有,重在落实 在刘鹤副总理答记者问的报道之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个细节,刘鹤说:“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 怎么理解呢?依我看,刘鹤,不愧是懂经济并主管经济的高层人士。他肯定知道,有个词儿叫做“预期差”。 中央提出的政策高屋建瓴,一定落到实处,落实得越快,市场越有信心,如果只停留在纸面上,信心就反映不到市场中去。 比如最近集中释放的利好,投资者对此万分期待。但,这些措施,如果无法迅速落地,那么广大股民会更加失望。这种情绪的转换,无疑对股市更具杀伤力。 空喊口号是无法救市的。股民希望看到真金白银入市,希望看到政策的“干货”和“实锤”! 所以,刘鹤副总理在整个访谈中,四次提到同一个词——落实!落实!落实!落实! 第二个细节,刘鹤说:“各方面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推动股市健康发展。” 结合10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与股民座谈,说了一句暖心的话,“春天已经不远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稳定股市的具体政策其实早已在制定中并已经成型,现在就是要落实。 而且各部委的具体政策并不局限于直接作用于股市,从宏观经济对股市形成影响也是一个路径。 近一段时间,政府对实体经济密集发出利好消息——央行降准、大规模减税,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同时出招,以及理财新规正式出台,鼓励消费金融创新,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总之,此次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A股,态度坦率真诚,内容含金量很高,给所有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千言万语凝结成三个字——政策底!不知不觉中,利好因素已经积累了那么多。从宏观政策预期到资金支持,几乎面面俱到。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迎接反弹!
“重要底”确立,A股迈出历史性一步!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不用过分关注经济预期,目前大力度的政策维稳和市场悲观情绪的集中宣泄,A股有望先展开一轮估值修复和超跌反弹行情。博览研究员认为,投资者可以布局经济数据比较坚挺的高景气行业如中游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相关的行业,从短期投机角度,可以略微关注受到救济的股权质押危机即将被化解的上市公司,或存在超跌反弹机会。
【博览财经研报】国务院金稳会周末加班,副总理刘鹤接受新华社专访谈经济金融问题,“一行两会”负责人集体发声,各地方政府携手纾困,这一周注定成为A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周,沪指收复2500点,这意味着股指不会再往下跌了。而博览财经成为市场上极少数敢于提前一周喊出政策底、市场底“双底确立”,“中短期全面翻多”少数研究机构,接下来,请投资者做好迎接A股反弹的准备! 2013年5月,习主席曾与美国官员会谈时指着自己身边一位身材高大、学者风度的助手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继10月19日刘鹤副总理接受采访、“一行两会”负责人集体力挺股市之后,21日国务院金稳会又加班召开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专题会议,首提“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要求“前期已经研究确定的政策要尽快推出,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资本市场从来没有得到如此高的政策待遇,不仅刘副总理力挺股市的投资价值,而且一揽子“救市”政策将陆续出台,这次A股再不走出下跌阴影,还真是没什么道理了。 这是历史上首次副总理级别的官员对股市下跌原因做这么细致的分析,并且直接得出“中国正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的结论。明确症结,对症下药,这是本次由刘副总理亲自挂帅组织的“救市”大行动的最鲜明特点,直指上市公司流动性危机,更是抓到了本轮股市下跌的要害,证监会主席所说的“春天已不远”,目前看来,绝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口号。 刘副总理对股市的分析堪比专业的市场研究员,市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刘副总理都非常清楚: 外因:美联储加息、美股调整、中美贸易摩擦,定性: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内因:中国经济出现明显波动和下滑、经济结构破旧立新、民营经济发展与产权保护、技术性因素; 结论:中国股市已经具有较高投资价值;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 从对刘鹤副总理的采访来看,较大篇幅是在矫正和平息“国进民退”的争议,而且把民企放在非常重要的高度,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刘副总理总结的“救市”措施来看,聚焦纾困股权质押严重的上市公司、回购、重组、长期资金、混改、开放等方面,目前“一行两会”已经在着力部署实施相关政策。 在采访细节公布后,久跌不止的A股终于报以热烈的反应,各大指数都大幅上涨接近3%甚至超过3%,这说明这次空前的“救市”行动正在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在21日的金稳会第十次专题会议上,又“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10月19日对外宣布的稳定市场、完善市场基本制度、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扩大开放等五方面政策,要快速扎实地落实到位。 或许李大霄并没有说错,从今日起,每个交易日都会有至少一个政策利好出台! 在刘副总理接受采访的当天,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也发布了,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增速的最低数字,如刘副总理所言,中国经济出现明显波动和下滑,这也是股市下跌趋势难以根本性扭转的原因。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这会不会是中国经济的底部呢?如果经济底确立,再加上政策底和市场底的配合,目前的A股或已经走出历史性的底部,而且是一次“重要的大底”! 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是个明显低于预期的拖累项,从 9 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低于预期,社零同比增速略好于预期但主要是价格因素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1-9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5.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8.7%,制造业投资继续上行。目前来看,中游制造业的稳定增长成为稳定总体经济增速的中坚力量,而消费的萎缩很可能和P2P的违约潮以及股市快速下跌影响消费需求有关,相信随着金融生态和市场预期的好转,社零消费应该会慢慢回温。总体而言,经济增速见底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不用过分关注经济预期,目前大力度的政策维稳和市场悲观情绪的集中宣泄,A股有望先展开一轮估值修复和超跌反弹行情。博览研究员认为,投资者可以布局经济数据比较坚挺的高景气行业如中游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相关的行业,从短期投机角度,可以略微关注受到救济的股权质押危机即将被化解的上市公司,或存在超跌反弹机会。
投资参考
事情正在起变化,一个好机会来临!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在上周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A股之后,当前政策决心托底的预期明朗。目前经济稳增长的诉求有所回升,监管层开始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下跌风险。在证监会刘士余主席喊出“春天不远了”、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危机之后,上周五(10月19日)到现在为止不断有新的利好在出台。首先下个结论就是:反弹来临,可积极参与。
【博览财经研报】寒风渐冷,周遭仍透露着一丝秋风萧瑟之景,经济也不例外,上周公布的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跌破了维持12个季度的6.7-6.9%这一区间,是2015年以来单季最大一次的放缓。 同样不忍直视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9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下11.6%,较8月份大幅加速下降,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2%。车企表现更是惨淡,在销量前十当中,只有吉利一家正比增长,其余均为同比下跌;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下滑最快的企业,跌幅超过24%! 前阵子碧桂园“房闹”刚过,汽车行业的数据又如此大跌眼镜。小时候常听人说梦想是有房有车,现在可以看到房子开始出现跌价,车也开始卖不动了。反映到GDP的下滑则就丝毫不例外了。 或许是上周这些数据的不合时宜,让高层意识到了目前短期的风险还是有必要重视且妥善处理,以至于没过多久,金稳委又开会了。具体内容详见下面的表格,我就不废话了。 正如部分机构喊的“有望迎来年度最大的反弹”,这两天市场的预期开始变得乐观起来了。当然这还是得益于监管层的政策推进。 在刘士余喊出“春天不远了”、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危机之后,上周五(10月19日)到现在为止不断有新的利好在出台。 首先下个结论就是:反弹来临,可积极参与。 简而言之,上面这些政策的方向就是利好!下面咱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 第一个,在上周刘鹤携“一行两会”高层集体喊话A股之后,当前政策决心托底的预期明朗。 至于说目前是不是表明中国股市就此见底,我认为还不是,但是这次会带来一轮级别可期的反弹。中国股市反映的悲观预期的核心既不是对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是对中国经济的趋势,更为确切的是中国经济的运行周期特征决定了中国股市目前及今后的较长时间内仍是被边缘化的位置。 目前也不适合就此开启一轮政策牛市,所以关于所谓的“政策底”,我也仅仅认为是阶段底,而不是新牛市的底。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2015年之后,民营企业在股市下跌过程中经历过“N”次股权质押风险,目前被国资控股接盘的也才50来家。 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每次出现这种资金流动性困境之后,监管层总是会频提向小微企业倾斜融资诉求。 但,最终的结果是该崩的慢慢继续崩。所以政策的态度或思路仍然是希望前期举债扩张的企业风险慢慢释放,并不是希望一劳永逸解决它。 这次“金稳委”的会上也提到了一句“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部分机构前期盲目扩张行为明显收敛”。机构开始收敛是监管层希望看到的,这才能把风险降下来。 对于去杠杆带来的这种市场状况,监管层并没有自责反思其不当性,表明这些都是在预期之中的。 第二个,是关于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这一条我看到市场上有人说过去创业板牛市就是因为并购重组讲故事做规模带来牛市上涨的,所以这次对并购重组及IPO被否的间隔期大幅缩短认为是对创业板的一大利好,并引申为创业板有望就此走牛。 对此,我的看法有些不同。 首先,并购重组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热门就是“壳交易”,从后期股市来看,在外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大环境下,中国央行势必还要继续把好货币闸门,所以指望流动性大增是不可能的,股市也就失去了加大上市力度的货币支撑。 那么,其余还有什么路子呢?这些企业如何通过并购重组来完成IPO呢?从已经上市的公司手上买壳将是大方向。 并购重组买壳该买谁?股权分散的、股权遭遇资金链断裂风险的,不巧,这其中已经有50余家被国资平台控股。这就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之前我们都可以看到的是国资控股民营企业的公司之后,相关股票照样大跌20%+。 如此不赚钱的亏本买卖,怎么吸引后来人参与?怎么吸引稳健著称的保险资金来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这次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未来这些被国资控股的企业或者是即将被险资控股的民营企业将因为这个政策而走上“卖壳”的道路,届时,国资通过场外想上市的企业来完成壳交易,大赚一笔之后,股权还是还给了民营企业,只不过不是原来的企业,而是包含了想要完成IPO的新民营企业的血液。 这就利用了市场化的手段完成了国有资产做大做强,而且还在不扩大放水的前提下让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得到提高,且不对股市造成太大冲击。所以,基于这个思路,对于思考接下来该买什么的投资者而言,我认为有必要在战略高度意识到国资控股的一些股票的价值。 在这种政策的吸引之下,后面保险资金也将逐步加大投入规模,所以对于后面的方向之一要重新审视。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处于从过去几十年的增量经济时代转变到存量经济时代的新时代阶段。在没有找到需要大幅度扩大规模来刺激经济的产业之前,是不再轻易需要产业政策的规模效应的,所以上面谈到的IPO并购重组等政策绝不是为创业板再次走牛做铺垫。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近期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接触限购政策。 这一点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中期方向改善房地产市场的悲观预期,注意仅仅是中期。 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居民资产的配置及中期方向的留存位置。 2016年国庆节后各地开始竞相限售限购,资金一旦进了房地产就不轻易能够出得来,而且各种限购政策也让大批资金提前认筹锁死了很多资金的中期留存位置。比如说钱还没正式买房之前就交上去了,放好一段时间。 后面来看的话,政策的逐步松绑会改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后面资金买之前会更灵活,这对于这种留存期间的配置也会改善股市的预期。 当然,完全改善这种状况则需要连限售政策也改变。 最后,总结一下—— 目前经济稳增长的诉求有所回升,监管层开始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下跌风险。后期政策面会全力维持市场稳定,而上面我谈到的细分政策的吸引力也会改善参与的险资的态度,所以这次来看反弹可期,可以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