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狙击

周四主题精选
【地震预警】九寨沟震前实现预警 行业扩广或加快
据了解,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汶川地震后成立的地震预警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方微博上传的视频显示,在地震发生前40多秒,汶川县电视台中断正常电视节目播放画面,弹出地震预警信息。据成都高新减灾官方网站,该研究所成立于汶川地震后,专注地震预警研究目前,研究所与市县地震局联合应用该技术已建成延伸至31个省市区的、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占我国地震预警一线区面积的90%,提前5年超额完成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任务覆盖人口6.6亿人。
点评:目前人类受科学水平的局限,对大部分自然灾害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完善的应急系统可以在灾难发生早期对灾难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给出系统、详细的预防应对方案,从而极大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近年来地震频发,随着国家将加大力度地震预警网建设的完善,地震预警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OLED】iPhone8或提振OLED行业 关注国产龙头
据外媒消息,由于苹果决定在其即将发布的新产品上改用OLED屏幕,这将会带动整个行业的显示屏向OLED转型,除了iPhone 8之外,LG V30、三星Galaxy Note 8预计也将使用OLED显示屏,在上述行业龙头的带动下,国内厂商向OLED显示屏转型是大势所趋,对上游面板生产和研发企业构成利好。苹果此次发布的iPhone 8显示屏将由三星生产,据韩国媒体最新消息,为了能够完成苹果iPhone 8的订单,三星显示器公司已经在其A3工厂新增7条生产线,专门生产供苹果使用的OLED面板,并将于近期启动全产能生产。
点评:全球面板产能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我国OLED产业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增长,业内预计,未来5年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将占据全球9成的产能。目前,国产手机OLED屏幕在上游供给端面临大厂垄断,预计在未来的国产化替代过程中,拥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国内面板龙头企业将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
【生物素】主产地环保增压明显 生物素一周跳涨近五成
据万得数据,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国产98%价格7月27日至8月3日跳涨48%,从67.5元/千克涨至100元/千克,创出2015年以来的新高。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2017年底前,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8月初,中央环保督察组将抵达浙江,作为生物素生产大省环保压力徒然增大,中小产能有望进一步收缩。
点评:从需求端看,生物素类保健食品热销和饲料结构升级带动了上游产品生物素的较快增长。早在90年代末我国出口生物素数量已占到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至2012年我国生物素占到国际市场的8成,2016年已占国际市场9成份额。据媒体报道,自2016年初以来,国际生物素市场价格开始回升,上升幅度在10-20%,对于国内众多以出口业务为主的生物素生产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猪】环保高压再度来袭 养猪大省洗牌加速
近年来生猪养殖污染逐渐被重视,部分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乡镇工业,成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日前环保部发布了《排污许可名录》,畜禽养殖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被列为重点管理行业。另外提请投资者注意的是,下半年畜禽养殖业还将经受中央环保督查检验。以2016年生猪出栏量计算,目前我国前六大养猪大省依次包括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广东,其中四川、河南、山东、广东位列第四批中央环境督查组进驻名单,养殖业的环保规范必将是此次督察的重点之一。
点评:随着环保执法的深入,未来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比较确定。除了受益规模化养殖外,中短期销量也值得关注。6月末以来,受美国中北部地区旱情的影响,CBOT玉米、大豆、小麦期价均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也带动现货价格同步变动。国内饲料企业下游客户或提前备货,叠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饲料行业7、8月份销量同比增长将提速。
【锆】环保核查驱使 锆产品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山东地区90%以上的氧氯化锆企业关闭装置、停产作业,而山东占据了整体氧氯化锆产量的1/2,直接导致国内氧氯化锆供应市场急剧偏紧,下游需求旺盛,促使氧氯化锆价格急剧攀升。8月9日二氧化锆商品指数为117.51,创下周期内的历史新高,较2016年9月最低点上涨了49.41%。
点评:另外,全球三大锆矿巨头掌控全球61.2%的锆矿供给(ILUKA占24.6%、TRONOX占18.8%、RioTinto占17.8%),其产能变动直接影响全球锆矿供给。据公司年报,2016年ILUKA停产去库存,致使全球锆矿供给紧缩,2016年全球锆英砂产量141万吨,同比减少8%。考虑到TRONOX和RioTinto等厂商无扩产减产计划,结合ILUKA的停产计划,保守预计2017年产量继续减少5%至133.6万吨,供给持续紧缩。环保核查供需格局持续改善,锆产品价格上涨并有望持续。
盘中主要热点题材
1、新股:索通发展、嘉泽新能、中科信息、朗新科技、艾德生物、弘宇股份、智动力、深圳新星、南卫股份、嘉城国际、双一科技
2、涨价+资源
煤炭:平煤股份、云煤能源、盘江股份、西山煤电、潞安环能
钢铁:安阳钢铁、凌钢股份、柳钢股份
有色:宁波富邦、株冶集团、锌业股份
稀土:有研新材、英洛华
3、雄安:建投能源、圣阳股份
4、超跌次新:广信材料、先进数通
5、其他
挖掘机+雄安:山推股份
超跌+二胎:邦宝益智
开板新股:华大基因
HIV疫苗:博腾股份
乳制品:科迪乳业
电动车:众泰汽车
重组:江粉磁材
板块跟踪:提防周期与创业板双杀
【今日热点操作】无。
【今日热点操作】无。
我们近期重点关注的板块有:上证50、雄安新区、创业板、白酒、预增、涨价、家电、特斯拉、医药、次新+、OLED。
大盘小跌收长下影的阴线,全天候一直处于水下游态势,创业板则是冲高回落但仍收涨。指数不给力主要受大金融等权重大跌拖累,大消费和周期类蓝筹大涨却又压制住了创业板,创业板有几个环保股撑指数然科技股整体不给力。热点题材依然呈现的是雄安、涨价资源和创业板超跌票打架的格局,有色资源在期货大涨刺激下高开后低走给了雄安和创业板表现的机会,而他们引领的板块效应有限资金就又打回资源股,最终还是资源股取胜,不过雄安和创业板也并非全无亮点。幽兰行天下认为,食品、酿酒和家电等消费类蓝筹虽然大涨但也只能说是配角,就好像周二领涨的猪肉股一样。大盘上冲乏力,不过大金融等权重那样跌而指数却没跌下去已属不易,小涨小跌仍属正常,只是给我的感觉是再过几天可能会有个风险集中释放的节点,短线暂且边走边看,适度把握仓位下跟随盘面热点参与,涨需逢高减仓,小回踩则还无碍。

注:本表针对市场行情,主观筛选未来中短期适合关注的板块,通过“配置计划”展现我们对板块配置价值程度的预判,通过“市场热度”反应我们对当下市场趋势的思考。本表不对资金仓位配置进行指导。
白马蓝筹中级调整VS中小创难扛大旗

年初以来股价持续表现强势的白马蓝筹板块,近几个交易日整体走势普遍较为疲软。与此同时,在7月27日创业板市场多头反击一度“点火成功”之后,8月3日和7日、8日创业板市场的走势,三度强于大盘主要股指。
市场风格有明显转换的迹象,对于后期市场的投资机会,多数投资者会关心,白马投资价值是不丧失,未来将转战中小创个股是否可取?
对于后期市场的投资机会,目前多家私募基金和券商等机构的观点认为,从板块估值、风险偏好、机构博弈等多个角度来看,前期已经累积较多跌幅的创业板成长股“小票”,有望迎来一段表现较好的时期。
招商证券认为,只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金融去杠杆节奏没有改变“温和去杠杆”态度,市场风险偏好仍有望维持在今年的中高位波动。对于强势品种的高位止盈符合震荡市操作原则,无论是漂亮50还是周期板块,核心问题是上行趋势还在不在。对于上半年已经有了可观涨幅估值合理甚至溢价的白马蓝筹整体是中级调整,但核心估值仍不高的品种难跌。
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
部分公募认为市场低风险偏好格局未改。尽管近期A股频频出现板块轮动的行情,但整体财富效应并没有显现,这也让市场低风险偏好的格局未有实质性改观。
广发创新升级基金经理刘格菘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资金寻求确定性的背景下,市场表现最好的仍然是“漂亮50”为主的结构性行情,只是构成“漂亮50”的成分股会在内生成长强劲的行业中产生。
对比海外市场时,刘格菘认为中国版“漂亮50”行情背景与美国1968年至1982年的市场行情类似。
刘格菘表示:
首先,“白马龙”表现强于整体市场,本质上是盈利与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过程,大部分龙头白马中报及三季报,盈利依然有超预期可能;
其次,“漂亮50”的估值水平依然合理,竞争格局优化,主业增长稳定;最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基于此,刘格菘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资金寻求确定性的背景下,市场表现最好的仍然是“漂亮50”为主的结构性行情,只是构成“漂亮50”的成分可能会随着新的内生成长强劲的行业变化而变化。
7月21日,公募基金2017年中报披露完毕。统计显示,保险、家电股成加仓幅度最大板块,中游板块如机械和化工遭遇减仓幅度最大。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消费行业小幅加仓,向消费白马的配置进一步集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上汽集团等28只消费白马股的配置比例大幅上升3.8%至18.3%。这28只消费白马股的流通市值在A股占比仅5.7%,目前已超配12.6%,约超配2倍。
对白色家电的配置已达到历史新高。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老板电器受到机构投资者热捧,接近整个板块仓位的2/3。
上投摩根基金发布的最新一期投资风向标显示,根据今年二季度调查数据,内地投资人情绪指数为112点,投资人总体投资情绪较为乐观,但较上期有所下降。其中,多数投资人仍以追求稳定收益为目标,稳定回报型基金是投资人持有率和未来加码意愿度最高的基金产品。
报告指出,今年二季度,内地投资人风险偏好指数达24.0,比上一季度微降0.3。报告显示,股票依旧是二季度投资人持有率相对最高的金融产品,基金、返还型保险紧随其后。在持有基金的投资人中,稳定回报型基金的持有率相对最高。无独有偶,在有基金增持计划的投资人中,稳定回报型基金仍是首选,占比45.4%。
某基金经理表示,这种低风险偏好的情绪,不仅在普通投资者中表现突出,在许多机构投资者中表现得也比较明显。他表示,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走势出乎大多数机构意料。多数基金经理的实际操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于市场风格不断强化的倒逼,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基金经理们对后市看法愈发谨慎。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任泽平表示,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那些行业,认为A股结构性机会中的家电、钢铁、煤炭、化工、造纸、银行、保险等大涨的板块均是供给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所谓“新周期”,不是需求U型复苏,而是经济L型下的供给出清。
A股历来“喝酒吃药”行情并行 医药股有望后来居上

A股历来喝酒吃药行情并行,但本轮行情医药股涨幅远远低于白酒股。中证白酒指数由2014年5月份最低点1579点,涨至近期新高4481点,涨幅高达183%。2016年3月份A股股灾底确立,当时中证白酒指数2400点左右,截止目前涨幅也达86.7%。而中证医药指数2014年5月在6000点左右,截止7日收盘(9720点)累计上涨62%(中证白酒指数同期上涨183%)。
市场风险偏好成为未来风向标。7月,消费白马股风光不再的同时市场迎来了风格切换,周期类以及大市值的金融类板块开始出现上涨,相信这样的板块轮动如能成为常态,市场的风险偏好将会持续回升。
对于医药板块,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回升将会给部分估值业绩相匹配且估值弹性较大的医药公司带来投资机会,市场人士比较看好分级诊疗政策驱动下的基层市场机会,包括:受益于处方外流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零售药店行业、受益于基层流量加大的第三方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基层终端销售实力的医药公司。以及一致性评价政策驱动下的CRO 行业投资机会。
医药数据全面转好,医药新周期初现端倪。从国家统计局对医药制造业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2017 年上半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创近三年来新高,同比增长分别达12.6%、15.9%,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同时,从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的收入及利润情况来看也都处于近两年来的相对高位,Q1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收入端同比增长19%,利润扣非后增速22%。可以看出,在经历前两年的行业低谷后,底部复苏的态势已相当明确,医药新周期可以说已初现端倪。
数据表明,当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增速处于近两年来的相对高位,板块估值溢价率处于近 7 年来的低位,基金对于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较半年报进一步下降。在行业增速触底回升,估值溢价率处于低位,板块配置比例创新低的背景下,医药行业的性价比正在悄然回升,对于部分增长确定,估值合理的品种而言,Q3的估值切换行情值得期待。
国海证券指出,原料药行业供给侧机会与化工、煤炭等周期板块上涨存在共振,环保压力加强,限产停产将是常态,原料药品种的景气周期延长。上周相关个股也获得显著的相对受益。中长线考虑国海证券首先推荐创业板龙头白马,考虑业绩的确定性,优选乐普医疗等中报业绩靓丽的公司。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龙头白马公司,短期业绩不达预期或将导致前期集中持股风险释放,建议从中长期考虑进行配置。
兴业证券表示,从估值业绩匹配、新的医药行业政策优势和增量资金配置偏好的角度而言,兴业证券认为其仍是理想的配置型标的。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中国医药等估值业绩匹配的品种。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医药板块强势股票出现一定幅度回调,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期周期股强势,对于前期涨幅较大的医药白马,资金有获利了结更换配置的需求;二是中期业绩板块整体承压,市场预期较为悲观。在板块回调的过程中建议配置医药白马股,因为改革成本在行业层面体现,业绩预期已足够悲观。但从下半年开始制度改革的红利也将逐步释放,新药获批的速度显著提速,行业增长点变多;龙头的企业品牌效应也逐步加强,应当享受溢价。
川财证券表示,化学原料药部分品种市场报价继6 月底和 7 月开始大幅上调后,上周再继续提升,其中 VB1、 VB5 市场报价分别达 580 元/千克、 600 元/千克,周变动幅度为 52.63%、 20%;其他化学原料药方面, VD3 报价继续保持高位,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报价也在近期出现增长,VB3、 VK3 等品种虽涨幅不大但需关注产能及环保政策的变化,提价预期仍存,建议持续关注医药板块中的“周期股”。
国内市场成销量增长主力 挖掘机行业利润弹性望逐步释放

2017年对于挖掘机行业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国内来看,华金证券研究报告提到,“十三五”期间,2016年是全国各地基建项目签约年,2017年则是落地开工年,PPP项目落地率由2016年初的19.6%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4.5%,仅落地项目金额已达到2.8万亿元,基建项目迎来开工高峰期。
从国外来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给国内挖掘机行业所带来的促进效应逐步显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2016年完成营业额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市场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同比增长9.7%,超过平均值近两倍;交通、电力、建筑领域成为业务增长优势领域。
挖机销量增速与开机小时数继续同步增长,需求仍然强劲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7 月挖掘机销量7656 台,同比增速108.9%,其中国内同比涨幅126%;1-7 月累计销量82725 台,同比增速101.3%,其中国内同比涨幅111.7%。可以看到,国内市场是销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国内挖掘机销量为6993 台,同比增长126%。从具体结构来看,大挖同比增长141.23%,中挖增长103.08%,小挖增长103.7%,中大挖销量增速仍然强劲,中挖从4月份以来一直保持100%以上的增速水平;开机小时数方面,7月单月实现5.31%的增幅,环比增长6.97%,1-7月累计开机小时数897 小时,同比增长7.3%,开机小时数持续增长,显示出终端设备的开工率仍然比较饱满,未来需求景气度仍然较高。
中报盈利翻三番,持续超市场预期
截至7 月末,民生机械行业313 家上市公司中227 家公布中报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超过30%以上增长的有101 家,超过100%以上的有57 家,超过300%以上的有15 家。柳工、康跃科技、开元股份实现1000%以上增长,剔除净利润数据披露不全及2015 年后上市的28 家次新股公司,样本公司198 家。依据样本,上半年机械行业实现净利润148.61 亿元,较去年同期34.85 亿元,同比增幅326.45%;分季度来看,2017 年Q2 新增利润97.51 亿元,同比增长356.30%,较2017Q1 新增利润278.98%的增幅,行业盈利面扩大,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行业利润弹性有望逐步释放
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显示,2016 国产挖机品牌市占率超过50%,其中三一重工的市占率从2011年的12%提高到2017年7月份的21.35%。伴随行业需求回暖,龙头公司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终端销量好转,存量设备开工率提升,回款加快,有望改善制造企业的资产质量,加快现金回笼。资产负债表对利润表的压制因素逐步减少,利润弹性有望逐步释放。
从短期来看,挖掘机械分会认为,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和2016年下半年销售基数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挖掘机销售数量涨幅将有所回落。预计2017年全年销售挖掘机械10万至12万台,较2016年增长超50%。
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外市场需求强劲的趋势将延续。国联证券引述亚洲开发银行数据预计,2016年至2030年亚洲地区基建需求超26万亿美元,年均超过1.7万亿美元。其中,我国近期公布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预测显示,2017年中国基建投资或超45万亿元。PPP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2016年末PPP投资额达13.5万亿元,落地率31.6%,且仍在提高。美国、东南亚、印度等多国亦大力发展基建,工程机械将长期受益。
中报披露临近,前期的业绩预告中,大部分工程机械公司盈利超预期,在产品依旧旺销的背景下, 海通证券认为工程机械整个板块关注度可能提高,建议继续关注工程机械“五龙头”:三一重工(挖机、混泥土龙头)、徐工机械(工业起重机龙头)、恒立液压(液压件龙头)、建设机械(工程机械租赁龙头)、诺力股份(叉车、物流) 。
风险提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达预期、出口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