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1.0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0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总书记讲话强化博览财经“全面看多”逻辑!》习总书记内外两端出力,从根本上化解股市问题的方向,正在继续强化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提出的由“中短期翻多”转向“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前瞻性判断。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习总书记对于化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问题的特别强调,将进一步增强股权与行情的关联,实质上为股市风险兜了底,营造了一个需要股市上涨的大环境,市场炒作重心或转向创业板,比较确定的是券商板块,以及股指,中长期持股结构中继续增持ETF的159949、510300、512000。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G20,继续扩大对华出口,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惯“退群”的特朗普这样的表态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转变,昨晚隔夜美股大涨,离岸人民币汇率拉升,富时A50指数暴涨,表明A股基本上没有了外部下跌压力。再加上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点被兜底,A股或将迎来一次较大幅度的拉升,而且正式步入中长期上升通道。
《激发市场活力:券商、基建、人工智能,谁执牛耳?》基建板块短期可能再被炒作,但热度与持续性存疑;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短期热度较高,但要真正成为中长期的“领涨品种”,则仍然需要更多的具体政策配合,以及段子手、吹鼓手们大手笔的“宏观叙事”来烘托,因此,可以长期布局的心态,短期炒作,逢低加仓,稳步推进。相较而言,券商、保险等“与股市政策联系更加紧密”的主力机构与“游戏规则参与者”,可能会更快的感受到“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热度,从而成为证券市场“底部升温”过程当中,最先体现出“炒作热度”与“投机价值”的品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习总书记讲话强化博览财经“全面看多”逻辑!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习总书记内外两端出力,从根本上化解股市问题的方向,正在继续强化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提出的由“中短期翻多”转向“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前瞻性判断。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习总书记对于化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问题的特别强调,将进一步增强股权与行情的关联,实质上为股市风险兜了底,营造了一个需要股市上涨的大环境,市场炒作重心或转向创业板,比较确定的是券商板块,以及股指,中长期持股结构中继续增持ETF的159949、510300、512000。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G20,继续扩大对华出口,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惯“退群”的特朗普这样的表态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转变,昨晚隔夜美股大涨,离岸人民币汇率拉升,富时A50指数暴涨,表明A股基本上没有了外部下跌压力。再加上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点被兜底,A股或将迎来一次较大幅度的拉升,而且正式步入中长期上升通道。

                                 
【博览财经研报】昨天(11月1日)习总书记很忙,刚与民营企业家交心长谈,亲切强调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并就股权质押等焦点问题亲自督促有关方面和各地解决,直击资本市场问题症结;晚上又与特朗普通电话,释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的信号,缓解股市背后的外部压力。
可以说,习总书记内外两端出力,从根本上化解股市问题的方向,正在继续强化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提出的由“中短期翻多”转向“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前瞻性判断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习总书记对于化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问题的特别强调,将进一步增强股权与行情的关联,实质上为股市风险兜了底,营造了一个需要股市上涨的大环境,市场炒作重心或转向创业板,比较确定的是券商板块,以及股指,中长期持股结构中继续增持ETF的159949、510300、512000
对于市场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得到了非常大长度的缓和。特朗普在电话中说:“我期待着同习主席在阿根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再次会晤,我们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为我们的会晤做好充分准备。美方重视美中经贸合作,愿继续扩大对华出口。两国经济团队有必要加强沟通磋商。我支持美国企业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G20,继续扩大对华出口,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惯“退群”的特朗普这样的表态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转变,昨晚隔夜美股大涨,离岸人民币汇率拉升,富时A50指数暴涨,表明A股基本上没有了外部下跌压力。再加上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点被兜底,A股或将迎来一次较大幅度的拉升,而且正式步入中长期上升通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2%2F1541118322773267.jpg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6.9171元,较周三纽约尾盘涨574点,接连收复七大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9199元,较周三夜盘收盘涨576点;全天成交量365.73亿美元,较周三增加76.48亿美元。可见这次通话对市场的提振有多么明显,
下面我就投资逻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习总书记指明投资方向:民企+中小盘+破净
为什么这次一定要股市涨?
焦点:全力解决股权质押平仓风险问题
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对地方政府加以引导,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
投资逻辑:
1.基本上不会有上市公司会因为股权质押平仓而崩盘,现在要的是股价上涨,全部的股都涨,因为只有涨才不会出现股权质押被平仓的问题,而且是成本最低的方法。现在,就算是触碰到平仓线,银行和券商也不敢通知你了,没看到下面被狂批吗?
所以,要的是牛市,都涨,和是否股权质押没有关系。不用去区分这个问题。当然配置中小创指数ETF比较合适
2.何为有前景:不是经营不善,确实没钱,整体行业不景气,但是龙头企业。
股权质押里质地比较好的公司,比如主业稀缺、不可代替。并不是所有股权质押就有价值,而是那些因为融不到资没办法通过股权质押举债经营主业的公司。
比如格力董明珠个人股权94%的质押率肯定不是为了炒股,当然是格力经营遇到资金困难了,虽然格力不是民企,但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
比较优势上白马股里的高质押股投资价值更大,国家一定会把他们扶植起来。而那些高质押率的垃圾股,纯粹为了圈钱不务正业的壳公司就要警惕了,即使帮他兜底也改变不了垃圾的属性,如果破了净,或许还有那么点炒作价值,但不过是吸一口就扔的“烟蒂”企业罢了
3.为什么焦点是破净股?
净资产是企业的老本,净资产都跌破了,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是被低估了。
这次焦点是民企,那么破净的民企就比国企有吸引力,因为民企是确实难,不是自己把自己玩坏了,而是大环境不好,没办法。
不管是否质押,破净越多,PB越小,说明被低估得越多,反正现在是全面兜底,不会严格执行退市,也不敢啊。那破净股绝对是反弹最厉害的那个。垃圾不垃圾,那是后面要关心的,如果你抢不到又好又破净的有前景的股,就只能在低价破净里挑了,第一阶段大家没有区别,找一个顺眼的上就完事了
总之,内外迷雾已经拨开,A股将迎来一段最好的时光!


                        

股市已形成自上而下最强的救市政策合力!中长期上涨大趋势无疑                 
【研究员】:柏双
结论:对于11月1日的指数“冲高回落”,不必太看重;对最顶层、最重磅、最高级别会议对行情的推动威力,不能太看轻;政策信任度不足但又非常期待具有足够市场震撼力的政策,这种矛盾性是当前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但终究是会打破僵局的。 事实上,继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在11月1日,最高决策层又围绕直接的救市资金和间接的政策信任度(民企地位、待遇等)问题,以及缓解A股外部压力,进行了密集而重大的动作——民企座谈会及与特朗普再度通话,可以看到,监管层面部署的让地方国资、外资、险资、上市公司回购、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五大救市资金力量都已经落地了。市场的微妙已经在发生,最顶层出手跟证监会喊一嗓子,落实效果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目前自上而下已经形成了最顶级的救市政策合力,此前对救市政策的落实不佳,信任度不足的问题,渴望一扫而空,而股市趋势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重申昨日内参中对股市“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判断!

                                 
【博览财经分析】对于11月1日的指数“冲高回落”,不必太看重;对最顶层、最重磅、最高级别会议对行情的推动威力,不能太看轻;政策信任度不足但又非常期待具有足够市场震撼力的政策,这种矛盾性是当前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但终究是会打破僵局的。
事实上,继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在11月1日,最高决策层又围绕直接的救市资金和间接的政策信任度(民企地位、待遇等)问题,以及缓解A股外部压力,进行了密集而重大的动作——民企座谈会及与特朗普再度通话,目前自上而下已经形成了最顶级的救市政策合力,此前对救市政策的落实不佳,信任度不足的问题,渴望一扫而空,而股市趋势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重申昨日内参中对股市“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判断!
相信很多投资者应该没想到,在最高决策层,于最顶层会以上,用最真诚的态度,做出最直面A股核心病症的诊断结果、发出最恳切的挽救A股对策后……11月1日的行情依旧表现如此之弱!
原本,在10月31日新华社公布,最高决策层召开最高级别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后,从诸多机构(无论还是网络大V还是正规券业机构)给出的解读,相信很多粉丝应该认同政策君的这个说法——
很多机构就差直接喊出“牛市来了”四个字,或者用“涨!涨!涨”三字来简单直白地表达自家观点了!
主流机构的普遍看法是,这是一次在A股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很不寻常的经济会议!影响力空前。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1日的内参中也战略性地指出:这次重磅会议是三年来,对资本市场首次用了“激发市场活力”的表述,这标志着继2015年年中展开的金融去杠杆、金融强监管的方针出现重大改变!资本市场从抑制活力到激发活力,从一刀切式严控风险到激发式的制度建设,表明资本监管方式开始转向,监管从人治偏好走向制度有章可依。激活资本市场的活力,也意味着激活资本的流动性,对股市的活跃带来生命力!有激活,才有股市的春天;有中央政治局的决议,才有春天的信心!——因此,我们调升原来对行情短中期将转向看多的判断,转向由“恢复性上涨”转向“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看法。
不过,11月1日的三大股指却均呈大幅冲高回落,沪指受仅仅微涨0.13%;创业板表现稍好,收盘涨1%,但1300点也得而复失。相比盘中最高的3%涨幅,回落幅度其实也很大……看起来似乎又被套路了?
我们的看法是,不必再轻易因一天的行情表现,否定最重磅会议后续可能对行情产生的巨大正面影响。我们重申对行情的中长期乐观判断。因为当前救市政策级别和信用度已经是最高!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很多人或许依然低估了很多场内散户和机构对救市政策的信任度不足!或者说,是目前还坚守场内的投资者的割肉亏损情况远比上市公司质押风险反馈的情况更加严峻。因此,稍有反弹,那些严重套牢的资金就纷纷减亏跑路了——这可能是短中线对抗对冲救市政策成效的最大隐患。
但是,在政策市的A股,我们最终能够期待的,还是靠政策来救——虽然现在政策的信用度很低。这很矛盾,但也很现实,别无他法——而如果再考虑到股市当前的低迷、之前跌幅之大,如果预期一旦真能反转,那带来的反弹能量之强也是可以想象的。
而从10月31日会议的级别以及对会议对股市的态度表述来看,可以说已经是最顶级、最真诚、最切中问题核心,完全符合政策君对股市要迎来“宏观地位完全翻身”的判断,而且此次会议此前毫无征兆,完全出乎市场预料,具有极强的超预期性!
因此,建议可以继续观察后续配套政策走向,以及市场表现的重要依据。我认为事情的确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昨日虽然指数表现差强人意,但资金面还是不错的。
北上资金今日大幅净流入逾87亿元,创深股通开通以来最高。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7.6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9.52亿元;而两市成交量今日持续放大,远高于上一交易日。上证成交1803亿,深成指成交2030亿,合计成交3833亿元人民币;个股涨跌方面,两市共1920只个股上涨,66只个股涨停。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2%2F1541118953868232.jpg
而在政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财政部11月1日回应市场最关切的印花税的问题——称证券交易印花税按1‰的税率征收,但税率调整由中央定夺;
到深圳、湖南、浙江、成都、北京等十余地国资于近期推出或酝酿了超千亿级规模的救市方案;
再到长线资金入市获得重要回应——社保基金有416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结合10月30日证监会申明,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以及此前的10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
又对公司法中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一路绿灯进行鼓励——然后立马就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密集宣布了股份回购、提议或最新进展公告等消息;
而银保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主要就包括了“进一步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等7点内容。
至此,监管层面部署的让地方国资、外资、险资、上市公司回购、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五大救市资金力量都已经落地了。所以,你可以看到的是,市场的微妙已经在发生,最顶层出手跟证监会喊一嗓子,落实效果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是我们强调对行情预判发生根本性乐观改变的关键。
当然,郭嘉队这个关键角色目前还是没有看到明显动作,在最高决策层也发出激发市场活力的要求后,郭嘉队会否排除万难,再度入场,也是投资者观察市场是否见底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而就在11月1日,最高决策层又围绕直接的救市资金和间接的政策信任度(民企地位、待遇等)问题,以及缓解A股外部压力,进行了密集而重大的动作。
首先是当日上午,最高决策层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此次座谈会上最高决策层言辞之恳切,切中问题之坦率,对督促银行、地方国资、地方政府等执行部门强调落实的用词之严厉,前所未有,让人动容!(用词表述尺度之大以至于新华社都先后发出了数个不同的新闻通稿版本!)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2%2F1541118971588361.jpg
决策层对于民营经济相关表态,应注意三点:第一,决策层已连续强调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障碍。尽管从多项经济数据来看,供给侧改革后,支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国企,是上中游行业,但民企始终是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地到解决股权质押相关问题,可以说是我国后续经济结构改革的前提条件。
第二,对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决策层特别点名强调,要“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而且要简明易行好操作”。可以认为,11月、12月,大概率可以看到降低增值税相关政策细节放出,明年年初开始,增值税税率出现实质性的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对于股市比较关心的股权质押问题,决策层同样点名强调,“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
可以认为,决策层对于湖南、深圳、北京等地国资委成立基金驰援民企上市公司的行为持有肯定态度,后续相关流程会在各地大规模铺开,对于A股而言,股权质押问题也将得到顺利解决!
具体到对于A股的影响。无论是减税、还是股权质押问题相关表态,对于创业板、中小板整体企稳反弹均有益。鉴于各地股权质押出现问题的民营小盘股较多,且不确定相关基金落地后,会重点帮扶哪些公司,因此投资者仍可考虑重点跟踪创业板、中小板指数相关标的,以及前期超跌,但基本面相对优异的民企上市公司。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2%2F1541118984531393.jpg
随后,就在稍晚间,11月1日23:00左右,央视新闻发布消息称,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表示,他重视同习近平主席的良好关系,愿通过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人民致以良好的祝愿。两国元首经常直接沟通非常重要,要保持经常联系。
根据央视的披露,习近平表示,很高兴再次同总统先生通电话。中方已就中美关系多次阐明原则立场。希望双方按照我同总统先生达成的重要共识,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我也重视同总统先生的良好关系,愿同总统先生在出席阿根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就中美关系及其他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我们两人对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扩大中美经贸合作都有良好的愿望,我们要努力把这种愿望变为现实。
分析指出,这预示着中美贸易摩擦或出现缓和迹象。当天,夜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汇率极速拉升,大幅上涨。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自上而下已经形成了最顶级的救市政策合力,此前对救市政策的落实不佳,信任度不足的问题,渴望一扫而空,而股市趋势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


                                 
                                           决策参考
                 



激发市场活力:券商、基建、人工智能,谁执牛耳?                 
【研究员】:田文
结论:基建板块短期可能再被炒作,但热度与持续性存疑;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短期热度较高,但要真正成为中长期的“领涨品种”,则仍然需要更多的具体政策配合,以及段子手、吹鼓手们大手笔的“宏观叙事”来烘托,因此,可以长期布局的心态,短期炒作,逢低加仓,稳步推进。相较而言,券商、保险等“与股市政策联系更加紧密”的主力机构与“游戏规则参与者”,可能会更快的感受到“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热度,从而成为证券市场“底部升温”过程当中,最先体现出“炒作热度”与“投机价值”的品种!

                                 
【博览财经研报】在A股逐渐确立“中长期上涨大趋势”,而从底部回升的过程当中,券商、保险等“证券市场政策的‘闺蜜’”,应该是率先感受“政策温度”回升,而受益的板块!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在决策层的“提点之下”,有望从“短炒”向“战略布局”方向过渡,但不要奢望短期的“超额收益”;至于“老当益壮”的基建板块,未来仍然受益于“决策层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仍然有被资金反复炒作的机会,但相较前面两者而言,“营养价值”似乎已经不高了……
决策层三年来首次“如此积极正面”的定性资本市场!
10.31的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及资本市场要“激发市场活力”,这是决策层三年来首次如此定性资本市场。这标志着继2015年年中展开的金融去杠杆、金融强监管的方针出现重大改变!
博览财经认为,这几乎是明确了“政治底”!而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则指出,博览财经政策研究团队调升原10月15日以来对“行情短中期全面翻多”判断,由恢复性上涨转向“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
那么,在这个“中长期上涨大趋势”当中的投资机会又该如何把握呢?
博览财经注意到,2018年10月31日,应该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大日子”,就在这一天之内,三大“高纬度”政策信号密集发布——
●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并且罕见提及资本市场要“激发市场活力”;
●10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10月31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加快”一词出现23次,可谓为基建打了高剂量强心针。
那么,受益于“激发市场活力”的券商、保险板块,与受益于“集体学习”的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板块,以及被“23次加快”护体的“基建”行业,谁才是此时市场的“执牛耳”者?
对此,博览财经强调——
◆基建板块短期可能再被炒作,但热度与持续性存疑
◆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短期热度较高,但要真正成为中长期的“领涨品种”,则仍然需要更多的具体政策配合,以及段子手、吹鼓手们大手笔的“宏观叙事”来烘托,因此,可以长期布局的心态,短期炒作,逢低加仓,稳步推进。
◆相较而言,券商、保险等“与股市政策联系更加紧密”的主力机构与“游戏规则参与者”,可能会更快的感受到“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热度,从而成为证券市场“底部升温”过程当中,最先体现出“炒作热度”与“投机价值”的品种
券商、保险等“与股市政策联系紧密者”会受到资金“重点关注”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1031政治局会议在“时隔两三年”之后,首次强调“激发市场活力”,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活跃二级市场的交投氛围”(否则,财政部就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是把印花税权责“上交国务院”,而应该“从善如流”,直接“降低、甚至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了);
而应该主要指向“发挥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这才符合“金融服务、也服从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则”!
当然,在此基础上,相关利好政策也应该能够满足“二级市场投资人的良好预期,从而带动二级市场也活跃起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证券市场掌门人在半月前“与市场主体座谈会”上抛出的那句“春天不远了”,以及10.30当天盘中发布的“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松绑”,尤其是“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的政策表态,就是对决策层上述原则的“提前反馈”
因此,当政策逐渐“松绑”,证券市场开始恢复活力的情况下,作为这个市场主要中介机构、交易平台的券商,以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人的保险,正在被赋予类似“并购重组、回购增持、稳定上市公司经营”等“附加值能”,它们势必会受到政策与资金的“重点关注”,近期以来,券商板块的上涨,不仅是“触底反弹”,更有“估值重构”的意味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在决策层的“提点”之下,大概率要重整其中长期趋势当中“旗手”的领涨地位,只不过,对于一贯“短视”的A股而言,往往是“以战略眼光入手,以短炒形式出局”。
因此,就短期而言,在1031政治局集体学习带给“人工智能板块”的光环,被市场短炒透支、回调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与主力机构的介入,彼时可能才是真正的从战略层面考虑高科技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的合适时机(由于当前投资人更多只能考虑短期“炒反弹”,还谈不上“中长期布局”的思路)。
★至于基建板块,鉴于其已经是被反复熏蒸、切割过的“老腊肉”,能够提供的炒作营养,相对上述二者而言,比较“单薄”,但鉴于近期“稳基建”数据并不理想,决策层又担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文件当中“加快”一词出现23次,可谓为基建打了高剂量强心针。
因此,基建板块仍然有被再次炒作的条件,但幅度、热度可能不太高,毕竟对决策层的整体“经济框架”而言,基建只是托底而非强刺激。国办的文件也强调“本轮基建投资的定调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言下之意,仍然要约束“过度融资”,不高大水漫灌)。
总结
总结而言,基建板块短期可能再被炒作,但热度与持续性存疑;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短期热度较高,但要真正成为中长期的“领涨品种”,则仍然需要更多的具体政策配合,以及段子手、吹鼓手们大手笔的“宏观叙事”来烘托,因此,可以长期布局的心态,短期炒作,逢低加仓,稳步推进。
相较而言,券商、保险等“与股市政策联系更加紧密”的主力机构与“游戏规则参与者”,可能会更快的感受到“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热度,从而成为证券市场“底部升温”过程当中,最先体现出“炒作热度”与“投机价值”的品种!


                                 
                                           焦点透视
                 



印花税或许有意料之外的利好!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很多人觉得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纳税人和税率调整交由国务院,是要降低印花税了,但博览研究员觉得证券交易印花税很可能将取消,因为如果国务院只是想降低印花税率的话,照以前惯例直接吩咐财政部去办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把税权收上来呢?

                                 
【博览财经分析】很多人觉得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纳税人和税率调整交由国务院,是要降低印花税了,但博览研究员觉得证券交易印花税很可能将取消,因为如果国务院只是想降低印花税率的话,照以前惯例直接吩咐财政部去办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把税权收上来呢?为什么其他科目印花税不上交呢?
而且如果只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而降低印花税率的话,完全可以先降再交,而不必要交上去再降。在博览研究员看来,这很有可能是在走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流程,即从财政部到国务院再到人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2%2F1541118455917778.jpg
而这个《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正是修法流程的开始。
其实中国有很多科目都存在印花税,只是证券交易印花税比较有名气。
财政部11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显示,证券交易印花税1‰的税率维持不变,而为灵活主动、便于相机调控,更好适应实际需要,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纳税人和税率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看清楚这个流程没?财政部到国务院到人大。以前调整印花税难道不都是国务院命令财政部的?如果是要降的话,为什么不现在降一次,然后再交上去呢?《印花税法》里应该不只是股市有印花税,其它行业也存在。但没见其它印花税要交上去,只单拎说证券交易印花税。
《意见》第十一条规定: 下列情形,免征或者减征印花税
(一)应税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免征印花税;
(二)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或者销售自产农产品订立的买卖合同和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三)无息或者贴息借款合同、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提供优惠贷款订立的借款合同、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订立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四)财产所有权人将财产赠与政府、学校、社会福利机构订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五)军队、武警部队订立、领受的应税凭证,免征印花税;
(六)转让、租赁住房订立的应税凭证,免征个人(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应当缴纳的印花税;
(七)国务院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印花税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七项免征或者减征印花税的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大家看免征和减征都是要经过国务院和人大的。有这么多是免征印花税的科目,都是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排除证券交易印花税也在免征和减征行列
我觉得印花税估计是要取消,因为如果要降的话直接吩咐财政部就可以了啊,何必这么麻烦呢?把税权上交给国务院,才能进一步通过人大修法来取消啊,大家觉得这个逻辑对不对?
印花税率有十年时间没有调整了,而A股的年龄还不到30岁,这样的调整频率确实过于迟钝,作为旱涝保收的项目,在市场低迷、股民煎熬的时候还长期保持不变,一如既往地征收,横也一刀,竖也一刀,着实让投资者寒心。
而解冻信心,就要从向印花税这样的科目做起,要么保持与行情较强的关联性,在市场处于寒冬时降低税率释放暖意,要么,一次性取消,以示激活市场的决心。调控市场不必要印花税,监管层有很多方法,而降低乃至取消不就是真正践行“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的承诺吗?
回顾历史上来看,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调整在短期对大盘的影响相当强烈,几乎每次上调和下调,伴随的都是市场大幅的下跌和上涨。印花税调整行政属性偏强,对于股市调控并不是好事。
证监会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
证监会11月1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积极支持国有控股、民营控股等各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发展壮大。2014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2014年6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用于购买资产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支付工具,有利于增加并购交易谈判弹性,为交易提供更为灵活的利益博弈机制,有利于有效缓解上市公司现金压力及大股东股权稀释风险,丰富并购重组融资渠道。近期,结合市场情况,多家上市公司积极研究在并购重组时引入定向可转债,部分公司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证监会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积极推进以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交易支付工具的试点,支持包括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研究和顺应市场主体诉求,创造条件支持各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习总书记的关切下,证监会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29 , Processed in 0.17449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