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还要关注这两件大事!》真正令人乐观的理由是以下两点:一是,在内部,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民企座谈会,高层及时地、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了重视民营经济、资本市场的信号。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路线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被一扫而光。二是,在外部,通过两国元首通电话,释放了前一段中美关系陷入“冰点”之后,出现“破冰”迹象的信号。外部环境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在降低。这两点理由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上升势头必将得以保持。投资者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给A股一定的反应时间。

监管层面全力落实“激活市场”,烘托科创板正面效应!》虽然在舆论上,官媒对突然提出的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进行了各种正面的鼓吹,但从实际的市场表现和此间的对应政策来看,显然不少机构对科创板可能给当前本就并不宽裕的流动性可能带来的分流预期是比较担忧,而政策也是全力进行了各种对冲

首先是,证监会近期接连发布声明称,要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而证监会6日宣布发布史上最严的《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停牌期现、信息披露、配套机制等四项内容都进行了具体规定。二是,10月末,监管层对股份回购条件的进一步放宽。此举激发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热情。11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三是,在外汇市场上,近期监管层稳定外汇市场的举措频出——当然,从表面上看,监管层还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此前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个重磅会议对“激发资本市场活力、解困及扶持民营经济的”精神落实。

但从这些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来看,股市政策底毫无疑问,虽然短期催生牛市比较困难,但大额回购更加便捷,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长期信心,从而尽早迎来中长期上涨的大趋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11月,还要关注这两件大事!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真正令人乐观的理由是以下两点:一是,在内部,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民企座谈会,高层及时地、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了重视民营经济、资本市场的信号。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路线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被一扫而光。二是,在外部,通过两国元首通电话,释放了前一段中美关系陷入“冰点”之后,出现“破冰”迹象的信号。外部环境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在降低。这两点理由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上升势头必将得以保持。投资者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给A股一定的反应时间。

                                 
【博览财经研报10月下旬以来,政策暖风频频吹向A股市场,特别是中央政治局会议“直面压力,强调应对”,以及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六举措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令A股市场信心大振。
不过,11月5日和6日,A股反弹的势头稍作停歇,投资者的心情又开始“煎熬”。现在的情况比较微妙,大家都觉得出了那么多利好,应该大涨特涨才对啊,怎么又“熄火”了呢?其实,任何实质性利好都需要时间兑现,那些“纾困民企”、“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真正落到实处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其实,真正令人乐观的理由是以下两点——
一是,在内部,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民企座谈会,高层及时地、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了重视民营经济、资本市场的信号。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路线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被一扫而光。
二是,在外部,通过两国元首通电话,释放了前一段中美关系陷入“冰点”之后,出现“破冰”迹象的信号。外部环境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在降低。
这两点理由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上升势头必将得以保持。投资者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给A股一定的反应时间。毕竟一个孱弱已久的病人,就算吃了“灵丹妙药”,也不可能一下就恢复如初,总得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不是?
虽然整体形势较为乐观,但11月还有两件大事要注意,因为这两件大事可能会给市场带来短期的波折。按时间先后顺序,这两件大事分别是美国中期选举和G20峰会中美元首会面。
如果特朗普成为“跛脚鸭”
据法新社在北京时间晚上7点多发布的消息,美国中期选举投票已经正式开始,东部各州开始投票。
法新社称,此次选举是对特朗普总统任期的首次重大选民考验,这对国会的控制权至关重要。近两年来,特朗普打破常规、有时还有些混乱的政府,在共和党所控制的两院下“如鱼得水”,但中期选举可能最终会看到“翅膀”被剪断。
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国会选举与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则在总统任期之间举行。在总统任期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一般被称为“中期选举”。北京时间11月7日,美国即将举行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中期选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6%2F1541519155401387.jpg
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目前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同时掌握参众两院,是特朗普政策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从初选选情、特朗普支持率、美国媒体预测以及历史经验规律等四个维度评估,本次中期选举共和党大概率将丢掉众议院多数席位。
众所周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在移民、贸易、安全、财政等重要议题上,对外肆意挑起争端,对内故意挑起对立,不断挑动全球投资者的神经。如果共和在中期选举中丢掉众议院多数席位,则特朗普将成为“跛脚鸭”,受到更多制约。这也有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
G20峰会中美元首会面谈什么?
11月30日,2018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中美两国元首预计将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根据新华社的消息,11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通了电话。
中方表示“愿同总统先生在出席阿根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再次会晤”,“两国经济团队要加强接触,就双方关切问题开展磋商,推动中美经贸问题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美方表示:“我期待着同习主席在阿根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再次会晤”,“美方重视美中经贸合作,愿继续扩大对华出口。两国经济团队有必要加强沟通磋商。”
“中美经贸合作”、“两国经济团队有必要加强沟通磋商”成为此次通话的关键词。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波折,对市场情绪产生了较大的冲击。G20峰会两国元首的会面,有助于稳定中美经贸合作,有利于重塑市场信心。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6%2F1541519206425759.jpg
在政策底进一步夯实的基础上,如果外部环境有所改善,那么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指出的“坚定看多,迎接中长期上涨趋势”的观点将进一步得以印证。因此,即使A股近期反弹动力稍弱,但震荡上行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在11月剩下的时间里,美国中期选举、G20峰会中美元首会面这两件大事有望接力点燃市场情绪。


                        

监管层面全力落实“激活市场”,烘托科创板正面效应!                 
【研究员】:柏双
结论:虽然在舆论上,官媒对突然提出的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进行了各种正面的鼓吹,但从实际的市场表现和此间的对应政策来看,显然不少机构对科创板可能给当前本就并不宽裕的流动性可能带来的分流预期是比较担忧,而政策也是全力进行了各种对冲 首先是,证监会近期接连发布声明称,要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而证监会6日宣布发布史上最严的《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停牌期现、信息披露、配套机制等四项内容都进行了具体规定。二是,10月末,监管层对股份回购条件的进一步放宽。此举激发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热情。11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三是,在外汇市场上,近期监管层稳定外汇市场的举措频出——当然,从表面上看,监管层还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此前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个重磅会议对“激发资本市场活力、解困及扶持民营经济的”精神落实。 但从这些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来看,股市政策底毫无疑问,虽然短期催生牛市比较困难,但大额回购更加便捷,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长期信心,从而尽早迎来中长期上涨的大趋势。

                                 
【博览财经分析】虽然在舆论上,官媒对突然提出的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进行了各种正面的鼓吹,但从实际的市场表现和此间的对应政策来看,显然不少机构对科创板可能给当前本就并不宽裕的流动性可能带来的分流预期是比较担忧,而政策也是全力进行了各种对冲——当然,从表面上看,监管层还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此前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个重磅会议对“激发资本市场活力、解困及扶持民营经济的”精神落实。
可以注意到,首先是,证监会近期接连发布声明称,要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而事实上,近期市场反弹与监管层大力呵护密不可分,此前监管层明确表示要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最新的消息是,证监会6日宣布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停牌期现、信息披露、配套机制等四项内容都进行了具体规定:
1、确立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机会。明确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间断性停牌为原则、连续性停牌为例外。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事项,应当按照及时披露的原则,分阶段披露有关事项的具体情况,不得以相关事项不确定为由随意申请股票停牌,不得以申请股票停牌代替相关各方的保密义务。
2、压缩股票停牌期限,增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缩短重大资产重组最长停牌期限;明确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其股票原则不停牌;并购重组委审核期间,上市公司股票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召开当天应当停牌。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仍不复牌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强制复牌。
3、强化股票停复牌信息披露要求,明确市场预期。提高初始停牌时的信息披露标准,对停牌期间重点阶段的信息披露事项提出明确要求,并严格落实强制停复牌情形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相应配套工作安排。证券交易所应当建立股票停牌时间与成分股指数剔除挂钩机制和停牌信息公示制度,并定期向市场公告上市公司停牌频次、时长排序情况,督促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减少停牌。
这被称为史上最严停复牌制度,以后上市公司再也不能随意、长期任性停牌了,是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上市公司预期的。
此外,11月2日,上交所也在交易一线监管过程中优化了交易监管方式,不再采用口头提醒等“窗口指导”方式,严格慎用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
可以认为,此番包括上交所和证监会等几大机构一起发声,对于市场而言有多方面意义:首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可以增强对于市场的信心,起到吸引增量资金加速入场的效果;其次,对于私募、公募以及游资机构而言可以实质性放宽交易限制,对于市场流动性有较强的提振。
二是,10月末,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公司法》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对股份回购条件的进一步放宽。此举激发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热情。11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统计显示,10月份以来,已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密集回购进展公告显示,多家上市公司为回购掏出了“真金白银”。
另外,10月31日重磅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而监管层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改变以便于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正是激发市场活力之举。
随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情的进一步升温,给A股市场带来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面临的股权质押预警乃至平仓问题,将有望因股份回购等积极措施而得到阶段性的缓解,这恰恰体现出当下股票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真实写照。
三是,在外汇市场上,随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大,不少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悲观情绪上升。近期监管层稳定外汇市场的举措频出。从官员喊话,到央行拟发行离岸央票,再到中间价波动收敛,市场对外汇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预期增强。另一方面,随着近期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推出,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提振了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分析指出,虽然一两个交易的大幅反弹可能难以彻底扭转人民币汇率运行趋势,但外汇市场预期正出现积极变化,人民币或逐步回归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格局。
而随着有关部门加大外汇市场稳预期的力度,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风险有望得到管控,汇率预期有望趋于稳定,这也将有利于中国股市的稳定运行。
另有统计显示,截至11月4日,证监会并未发布新股IPO批文,此为2015年11月IPO重启以来以来首次。
当然,针对民企方面,央媒《经济参考报》在11月7日头版发表文章称,新一轮减税降费已在路上,多项更大减负力度的举措或在年内密集发布。其中,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保费等将三路推进,小微初创企业有望普惠免税。
总之,从上述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来看,股市政策底毫无疑问,虽然短期催生牛市比较困难,但大额回购更加便捷,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长期信心,从而尽早迎来中长期上涨的大趋势。


                                 
                                           焦点透视
                 



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决策层帮A股“剥离”巨大风险!                 
【研究员】:田文
结论:决策层的“政治智慧”,借推动“增量改革”,把注册制这个“A股一大不确定性风险”,“整体打包,乾坤大挪移”转到“科创板”这么个全新的领域,把这个可能引发大风暴的潜在风险“压缩”到这个“浅碟子里面”,就算试点有问题,也只能是“茶杯里的风暴”,掀不起什么大浪!如今,决策层借“科创板试点”,一方面把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来了个“创新”;一方面,又把这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与现有的“存量市场”(A股主板、创业板等)做了个“切割”,最大限度的“压缩”了行情的风险!因此,博览财经才反复强调——所谓的“科创概念”的火爆大概率会延续,而那些被针对“科创板+注册制”的错误预期打趴下的“优质筹码”(相貌平平的‘壳资源’除外哈),则显然是被错杀的!

                                 
【博览财经研报】决策层发挥“政治智慧”,借推动“增量改革”的历史经验,把注册制这个“A股一大不确定性风险”,“整体打包,乾坤大挪移”转到“科创板”这么个全新的领域,把这个可能引发大风暴的潜在风险“压缩”到这个“浅碟子里面”,就算试点有问题,也只能是“茶杯里的风暴”,掀不起什么大浪
因此,博览财经才反复强调——所谓的“科创概念”的火爆大概率会延续,而那些被针对“科创板+注册制”的错误预期打趴下的“优质筹码”(相貌平平的‘壳资源’除外哈),则显然是被错杀的
……
有人把“科创板+注册制”当做了“大利空”,但博览财经则认为,这是完全是曲解、误解了高层的“一番好意”!
一切由此引发的“下跌”,都是“错杀”,都必将得以“伸冤”,相关板块终将逐步修复、上涨
为何说是“一番好意”?
其实,只需要稍加回忆就不难发现,此前无论A股强弱,只要传出有关“注册制”的消息,股市就要经受一番折腾,究其原因,无非是担心“注册制”可能带来的“无限制扩容”抽离资金,以及更加令人“忧虑”的对“存量市场”的“估值体系推倒重来”……
而此次决策层的“政治智慧”,借推动“增量改革”的历史经验,把注册制这个“A股一大不确定性风险”,“整体打包,乾坤大挪移”转到“科创板”这么个全新的领域,把这个可能引发大风暴的潜在风险“压缩”到这个“浅碟子里面”,就算试点有问题,也只能是“茶杯里的风暴”,掀不起什么大浪!
如今,决策层借“科创板试点”,一方面把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来了个“创新”;
一方面,又把这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与现有的“存量市场”(A股主板、创业板等)做了个“切割”,最大限度的“压缩”了行情的风险
因此,博览财经才反复强调——
要想在当今这个“中长期上涨大趋势已经确立”的市道“混个温饱”,把握住政策主轴,跟随政策大方向,才是“生存法则”!
显然,所谓的“科创概念”的火爆大概率会延续,而那些被针对“科创板+注册制”的错误预期打趴下的“优质筹码”(相貌平平的‘壳资源’除外哈),则显然是被错杀的!


                                 
                                           决策参考
                 



注册制不是牛市起点,民营企业得救才是内因!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政策的及时全面有效“救市”托起了市场的信心,但目前来看,注册制和科创板对于存量市场明显是一个“减分”要素。主板IPO放缓了,却要新增一个科创板,这对目前羸弱的市场冲击程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即使注册制试点代表股市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回归,但并不代表主板注册制会有时间表。

                                 
【博览财经研报】就像中国的纳斯达克呼喊了很多年,究竟哪个是纳斯达克,大家却傻傻分不清楚!
讨论注册制和牛市的关系,就像讨论中国是否有自己的纳斯达克一样可笑。橘和枳的区别大家又不是不清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06%2F1541495536973399.jpg
所以,注册制和牛市有关系吗?
无。时间先后不代表因果联系!注册制是IPO行政审核取消,但从股市供求关系上看,如果试点注册制推广至全面注册制,那么股票的供给速度和规模必然会比现在大很多倍,这是市场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
而IPO和行情的关联性按往常经验来看是非常高的,监管层往往通过调控股票发行的节奏来表达对行情风险的态度。因此,从这个逻辑来看,注册制如果全面推广,对股市走牛并不利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实施注册制后,由市场来调节股票发行节奏和规模(也就是监管层完全不管的情况下),那么,IPO很可能会慢慢变成一个常态或者是隐性因素,股市可能会慢慢适应注册制下的IPO,而不会对监管层形成调控压力,当然这是在常态化的情况下,极端情形下,还是需要政策予以干预
注册制是牛市的起点,我不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注册制代表的是市场化的方向,按照这个逻辑,政策应该少干预甚至是不干预。这样股市的大趋势将主要由实体经济发展态势决定,但目前来看,不说政策不可能不干预,即使是不干预,在经济增速下行趋势下,行情也难以真正出现大牛市。
当然,是政策的及时全面有效“救市”托起了市场的信心,但目前来看,注册制和科创板对于存量市场明显是一个“减分”要素。主板IPO放缓了,却要新增一个科创板,这对目前羸弱的市场冲击程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即使注册制试点代表股市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回归,但并不代表主板注册制会有时间表。而且即使主板实施注册制,如果没有宏观经济大环境转好的配合,好政策也会有坏作用。
目前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主要是为了解决新经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发行和交易制度的设计有很大的创新,如传言50%的涨跌幅限制,对于投机性强的投资者肯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由于科创板的单列和注册制的试点,这一政策对于主板的实质性影响确实有限,对于创业板而言有比较效应,但我认为企业的质地才是决定投资价值的根本,即使多开一个相似版,有价值的企业照样能够获得资金青睐,没价值的垃圾股炒得再高还是垃圾。
总结,注册制代表股市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从目前大环境和政策初衷来看,重点明显不是推行市场化,而是“救急”之策!
所以,不要想多了!
为什么2500点是“政治底”?
有人提问,如果沪指跌到2000点会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没有也不允许出现这种可能。因为如果跌到2000点,基本上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会被平仓,因为2500已经是平仓临界点,如果守不住直奔2000点会发生什么?估计很多的民营上市公司会死掉,现在中国好像还没有真正的企业破产程序,那就会出现很多僵尸企业,即使国资接盘了,也可能没办法再盘活。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僵尸企业所承载的就业量越来越少,特别是上市民企是优秀企业的代表,一旦没了活路,必定会大量裁员,那么社会就业就会成问题,微观经济的活力就丧失了。
这次为什么会提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是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的枢纽,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出问题的是上市公司,而且很多大股东将丢失所有权和控制权,如果丢掉,基本上整个企业就判了死刑。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千方百计要救民企的原因
这个以往任何一轮熊市都不同,是银行选择性放贷和去杠杆,逼迫没法获得贷款的企业铤而走险进行股权质押,最后把雷都引到了资本市场,所以这个雷不得不拆,不得不救。
如果沪指跌到2000点,出问题的不仅是股市,更是经济和就业,这也是称之为“政治底”的原因所在,保住2500点是非常大的政治任务,不容有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32 , Processed in 0.14443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