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1.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3 0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恩政策,上涨有理!》博览研究员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有望放缓货币收缩和统一,是经济复苏放缓和遭遇困难的具体表现,但对资本市场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不管美联储停止加息是真是假或者只是时间问题,都表明全球决策者都在启动“救市”模式,那么股市涨跌的分化或许也将缩小和弥合了。这对于目前处于熊转牛初期的A股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现象。
而民营企业和科创板的利好不断,以及政策累积效应逐步增强,正在吸引市场参与炒作相关概念标的,扩散赚钱效应,A股市场风格正在走向稳定和平衡。博览财经不论短期市场如何波动,都不改变“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判断,而且随着内外政策转暖,这个趋势将会越来越强化。
《强调短调却是抄底机会》21日提示短调的文章一度是被打脸了,当日早盘看到美股再度暴跌而且跌幅比前一天更大,一激动就写了篇《美股再暴跌!今日A股或再跟跌!另有一风险在释放!》。结果,我大A股当天罕见(当然不是第一次了)地再次来了个独立行情!
21日的微弱收红也迷惑了部分散户投资者对短线市场的看法。我注意到不少大V在21日盘后的观点都对A股当日的独立表现比较亢奋。什么美股大跌是中国贸易反制的胜利,A股已经形成自己的上涨逻辑啦之类的。好在,22日的行情表现证明了,现在的形势下,谨慎点不会有坏处。
我当前更多强调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对国内政策面上的三个对后市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政策(最严停复牌制度、强制退市政策和督促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测算)进行了阐述——而这三个政策风险提示,目前看来部分风险已被验证,但还有部分风险会否爆发是有待继续观察的。另一个就是提示如果再跌,还是有抄的机会的(当然也是赚到就跑的T+1做法)。这两个观点我认为可以并行不悖,短期也不断改变。
最后仍然要提醒的是,考虑到监管层对于必须完成推出科创板这一“政治任务”的紧迫性认识。而市场的对此的传闻是明年上半年推出,且已列出的潜在上科创板科创企业数量庞大。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谁也无法预判科创板是会大获成功,成为又一资本市场创新标杆,还是重演CDR制度的一地鸡毛,但至少在这个政策出炉前,监管层确实会千方百计希望维持市场稳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感恩政策,上涨有理!                 
【研究员】:徐志丹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有望放缓货币收缩和统一,是经济复苏放缓和遭遇困难的具体表现,但对资本市场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不管美联储停止加息是真是假或者只是时间问题,都表明全球决策者都在启动“救市”模式,那么股市涨跌的分化或许也将缩小和弥合了。这对于目前处于熊转牛初期的A股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现象。 而民营企业和科创板的利好不断,以及政策累积效应逐步增强,正在吸引市场参与炒作相关概念标的,扩散赚钱效应,A股市场风格正在走向稳定和平衡。博览财经不论短期市场如何波动,都不改变“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判断,而且随着内外政策转暖,这个趋势将会越来越强化。

                                 
【博览财经研报】欧股全线收跌。美股周四因感恩节假期休市。英镑兑美元大涨。美元指数小幅下跌。国际油价跌逾1%,期金微跌。
传闻美联储将停止加息,而中国央行降准、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欧洲方面,因为政局的一些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增长现不稳定迹象,也有放缓货币收紧的苗头
中美经贸关系,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后,特朗普似乎又开始重新“挑衅”,包括APEC上作梗,以及要将中国逼出WTO,还有严厉控制美国高新技术出口,虽然中美高层仍然保持密切接触,但中美经贸关系的波折仍然较大,G20峰会上的会晤不一定能够取得令市场满意的结果
博览研究员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有望放缓货币收缩和统一,是经济复苏放缓和遭遇困难的具体表现,但对资本市场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不管美联储停止加息是真是假或者只是时间问题,都表明全球决策者都在启动“救市”模式,那么股市涨跌的分化或许也将缩小和弥合了。这对于目前处于熊转牛初期的A股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现象
而民营企业和科创板的利好不断,以及政策累积效应逐步增强,正在吸引市场参与炒作相关概念标的,扩散赚钱效应,A股市场风格正在走向稳定和平衡。博览财经不论短期市场如何波动,都不改变“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的判断,而且随着内外政策转暖,这个趋势将会越来越强化
中美经贸再起波澜
近期,中美贸易争端似乎又开始回潮了。“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公众号消息,在11月2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21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塞特表示,中国作为WTO成员“行为不端”,并称要考虑是否把中国“开除”出WTO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2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日前对“301调查”报告进行的更新,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报告对中方进行新的无端指责,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21日召开会议,同意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挪威、俄罗斯和土耳其7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要求,设立专家组审查美国今年3月宣布的钢铝关税措施,以确认该措施是否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不过谈判机制并没有关闭,在22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中美经贸谈判进程,新闻发言人高峰透露,目前中美双方工作团队正在保持密切接触,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共识。
欧洲方面,虽然英国“脱欧”,但合作没断。欧盟和英国将致力于建立单一关税领域,双方承诺在关税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欧盟将承认英国的“独立贸易”政策。欧盟与英国预计将设立自贸区,进行深度监管合作。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关系的范围和深度可能发生变化。欧盟和英国决定替换担保计划。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954566546.jpg
美暂停加息,中启动降息?
国际市场新闻社(MNI)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援引匿名美联储资深人士的话报道称,美联储开始考虑至少暂停对货币政策的逐步紧缩,并可能最早在明年春季停止加息周期。目前有不少市场机构放出这样的传闻和预期。
中国央行一反常态连续20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刷新了历史纪录,引来市场广泛关注和猜测,一时间降准+降息呼声渐起。11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当天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同时,当日也无逆回购到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连续20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不少券商机构调升央行降准、降息预期,包括申万和海通等。海通首席姜超指出,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走稳,金融风险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融资需求低迷。考虑到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相对较高,降准仍有空间。但仅依靠货币数量宽松及窗口指导效果有限,而降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展望2019年,若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大幅下滑,进而影响国内就业,或宽信用政策迟迟未能有效传导,不排除央行会考虑启动降息
“精准滴灌”民营和科创企业
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民营和科创企业。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强调,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不应盲目抽贷、断贷;对于龙头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
据悉,上海市近日引发了《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在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方面,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实施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研发支持机制,对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20-200万元的支持。
11月20日晚间,有消息称,“上交所科创板相关人士要求某创投机构推选50家左右行业排名靠前企业,上交所将视情况重点调研”。对此,上交所回应称:上交所任何人员均未就报道内容征询过创投机构。正在加速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方案与制度设计,目前并无所谓的“挂牌企业名单”。有投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正对储备项目进行筛选和准备,同时也期待科创板企业的标准和条件等配套政策出台
近日,中国证监会上市部会同海南证监局组织召开海南辖区部分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现场服务会,省内11家公司和股东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国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的总体情况,肯定了海南证监局近期开展的系列纾困工作。会议指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要充分认识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紧迫性,始终保持聚焦主业、防范风险的定力,努力增强企业规范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与市场各方形成化解风险的合力
目前来看,中小创和科创股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强烈了!


                                 
                                           博览视点
                 



强调短调却是抄底机会!                 
【研究员】:柏双
结论:21日提示短调的文章一度是被打脸了,当日早盘看到美股再度暴跌而且跌幅比前一天更大,一激动就写了篇《美股再暴跌!今日A股或再跟跌!另有一风险在释放!》。结果,我大A股当天罕见(当然不是第一次了)地再次来了个独立行情! 21日的微弱收红也迷惑了部分散户投资者对短线市场的看法。我注意到不少大V在21日盘后的观点都对A股当日的独立表现比较亢奋。什么美股大跌是中国贸易反制的胜利,A股已经形成自己的上涨逻辑啦之类的。好在,22日的行情表现证明了,现在的形势下,谨慎点不会有坏处。 我当前更多强调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对国内政策面上的三个对后市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政策(最严停复牌制度、强制退市政策和督促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测算)进行了阐述——而这三个政策风险提示,目前看来部分风险已被验证,但还有部分风险会否爆发是有待继续观察的。另一个就是提示如果再跌,还是有抄的机会的(当然也是赚到就跑的T+1做法)。这两个观点我认为可以并行不悖,短期也不断改变。 最后仍然要提醒的是,考虑到监管层对于必须完成推出科创板这一“政治任务”的紧迫性认识。而市场的对此的传闻是明年上半年推出,且已列出的潜在上科创板科创企业数量庞大。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谁也无法预判科创板是会大获成功,成为又一资本市场创新标杆,还是重演CDR制度的一地鸡毛,但至少在这个政策出炉前,监管层确实会千方百计希望维持市场稳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303903836.jpg
【博览财经分析】21日提示短调的文章一度是被打脸了,当日早盘看到美股再度暴跌而且跌幅比前一天更大,一激动就写了篇《美股再暴跌!今日A股或再跟跌!另有一风险在释放!》
结果,我大A股当天罕见(当然不是第一次了)地再次来了个独立行情!当天虽然全天磕磕绊绊但在尾盘收红了——
这个教训也提醒了我,在这种开始看到“似乎有希望”,但(从资金属性,到政策环境,还有外部因素等)股市制约因素仍非常多的,预期随时转向的“不明朗时期”,不要随便猜指数,既实操意义不大,又容易被打脸,实在吃力不讨好——(除非你玩某宝里面的押涨押跌游戏的,除外)。
当然,部分原因也在于我个人短中线观点都偏谨慎,有点风声就想提示风险提醒跑路。
但21日的微弱收红也迷惑了部分散户投资者对短线市场的看法。我注意到不少大V在21日盘后的观点都对A股当日的独立表现比较亢奋。什么美股大跌是中国贸易反制的胜利,A股已经形成自己的上涨逻辑啦之类的。
好在,22日的行情表现证明了,现在的形势下,谨慎点不会有坏处。
这里想先说一点的是,其实我之前的文章内容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转述了一下对美股暴跌的描述可能对A股的波及(结果大A没有CARE,这个确实轻率了,当然美股科技股的暴跌对A股科创股还是有较大的牵连)。
但着墨更多的是另外两个重点,一个是对国内政策面上的三个对后市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政策(最严停复牌制度、强制退市政策和督促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测算)进行了阐述——而这三个政策风险提示,目前看来部分风险已被验证,但还有部分风险会否爆发是有待继续观察的。
另一个就是提示如果再跌,还是有抄的机会的(当然也是赚到就跑的T+1做法)。
这两个观点我认为可以并行不悖,短期也不断改变。
好在,22日的市场表现证明,美股大跌的干扰固然不能持续决定A股走向,但A股市场本身在政策对游资炒垃圾股的容忍收敛之后,短线面临的青黄不接,也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从21日和22日的行情表现看,指数层面的收红还是收绿,都只不过几个点的波动罢了——21日,沪指收红,但仅涨5.66个点,涨幅0.21%,创业指涨幅略大,但也只涨7.7个点;22日,沪指收绿,但仅跌6.08个点,跌幅0.23%,创业板指则只跌9.11个点。
而这两天的指数分时其实都不过是在围绕着开盘价很小幅度地波动罢了。这两天的涨停加数也差不多都在接近50家的样子。
指向意义都并不是特别明显,对看多看空预期的作用比较小。不过,22日两市成交量继续大幅萎缩,市场热点更加散乱。
而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如果没有新的上攻催化剂,久盘必跌!
另有一些不太确实的来自资金面的消息显示,迄今为止,游资对低价股和创投的炒作未能带动险资等其他进场资金的跟风。市场情绪已经重新转悲观。
此外在外部方面,除了美股存在着越来越明确的进入熊市的迹象——即便决定不了A股的趋势,但对A股间断性的干扰还是会接连出现的——而贸易战的走向也仍然是扑朔迷离,从11月初双方最高层直接通话到APEC上的风波,围绕贸易战的斗法眼花缭乱。而中方主流媒体的“自信”混合着不同外媒权威性不一的传闻,让贸易战的市场预期走向更加不清晰了,这对股市也是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最后仍然要提醒的是,考虑到监管层对于必须完成推出科创板这一“政治任务”的紧迫性认识。而市场的对此的传闻是明年上半年推出,且已列出的潜在上科创板科创企业数量庞大。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318535022.jpg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谁也无法预判科创板是会大获成功,成为又一资本市场创新标杆,还是重演CDR制度的一地鸡毛,但至少在这个政策出炉前,监管层确实会千方百计希望维持市场稳定。
否则,推出科创板就会面临太多困难了——所以未来几个月监管层恐怕不会允许市场再大跌,而会允许无论游资还是其他资金,让市场能够保持点温度以不妨碍科创板推出为宜。
无论是不是表面繁荣。
这也是市场可以借此折腾的有限度空间,也是我在21日的文章中既提示了风险,又强调短调之后还可以寻找抄底机会的主因。


                                 
                                           决策参考
                 



三个不利于短线行情的重磅政策正陆续释放威力!                 
【研究员】:柏双
结论:关于政策面上的三个已明或未显的利空,这里需要再阐述下的是——一是《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该政策对当前垃圾股和低价股的炒作已经开始产生巨大的杀伤力。这几天2-7元间的低价股退潮、垃圾股和妖股等纷纷难以为继与之直接相关。后续这个政策的风险还会继续发散。毕竟经济下行压力下,整体上现在A股的好公司是越来越少的,问题公司是越来越多的。 二是最严停复牌制度,目前可以看到的第一个被拿出来杀鸡儆猴的是银亿股份。其被强制复牌后,3天已跌去了25%,而后市股价依旧不妙。从目前来看,该政策出台后,很多之前以各种奇葩理由停牌公司不得不匆匆复牌,实际上进一步恶化了A股公司质量,毕竟这些停牌的公司多数都可归结为垃圾公司——即期市场会承压的。 三是,还有一个被很多投资者忽视的证监会上周末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但很可能是一个未来更甚至于强制退市政策和最严停复牌政策的利空,而这个商誉减值的雷现在还未爆! 在我看来,如果证监会接下来真的对这个问题较真的话,那么,在今年股权质押警报逐步解除、未有大面积爆雷的三季报披露期后,商誉减值引发业绩爆雷,可能会是A股下一只“黑天鹅”。从规模上来看,现在A股公司的商誉总市值在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4万亿元。从时间点来看,今年末是不少创业板公司进入商誉减值的高发期。

                                 
【博览财经分析】关于政策面上的三个已明或未显的利空,这里需要再阐述下的是——
一是《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该政策对当前垃圾股和低价股的炒作已经开始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167401316.jpg
这几天2-7元间的低价股退潮、垃圾股和妖股等纷纷难以为继,除了本身部分股票就是游资推动,目前涨幅已不小,随时就面临投机资金撤退的风险,该政策的出炉对于加速游资的撤退,同时又广泛地抑制其他跟风资金接棒,是有催化作用的。这也是现在创投跟证券退潮后,资金就只能在前期跌幅很大总体市值大幅缩水的传媒中玩一下的原因。
后续这个政策的风险还会继续发散。毕竟经济下行压力下,整体上现在A股的好公司是越来越少的,问题公司是越来越多的。
二是最严停复牌制度,目前可以看到的第一个被拿出来杀鸡儆猴的是银亿股份。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190511644.jpg
其被强制复牌后,3天已跌去了25%,而后市股价依旧不妙。这也迫使此前因重大事项等原因申请停牌的霞客环保、合力泰、骅威文化等多家公司在11月22日均宣布复牌,可见政策威力不小。
我注意到,目前停牌股数量不多。截至11月22日,A股市场停牌股票仅37只,停牌比例不足1.2%,其中12家为*ST公司。麦趣尔、天翔环境、上海莱士等13家公司停牌超过100天,停牌超过200天公司5家,*ST新亿年内停牌723天为累积停牌日最多公司。
但是,并不能因为涉及的个股数量不多就忽视这个政策的波及面。
可以看到,以往的停复牌制度承担过多市场功能,停牌名目繁多。今年以来,伴随市场多次调整及股票质押风险频发,“躲跌式停牌”频频出现。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200372892.jpg
2月前7个交易日内曾有超过140家公司停牌,40多家上市公司在停牌前公司股价出现跌停或多日跌停,其中高估值、信托公司产品持股扎堆、业绩预期不达标的公司在停牌大军中占比较多;
6月中旬,市场出现持续下跌,据统计,7月至9月的三个月时间里,有近250家宣告停牌的上市公司未复牌。
虽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故意甚至恶意地大规模停牌,恶果很多(对市场流动性和有效性影响很大,冻结了大量资金让本就枯竭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上百万投资者和机构苦不堪言),但至少是缓解了当时市场的恐慌情绪的。
而现在,这种行为已经是不允许的了,这固然是监管层出于规范停牌的所谓中长期制度建设,但也意味着,垃圾股的“避跌”功能不再了。
从目前来看,该政策出台后,很多之前以各种奇葩理由停牌公司不得不匆匆复牌,实际上进一步恶化了A股公司质量,毕竟这些停牌的公司多数都可归结为垃圾公司——即期市场会承压的。
而未来还会出现的不确定风险是,一旦某两三天行情不佳,那些试图用停牌止血下跌预期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很恶心,但即期的“虚假托市”作用还是有)就行不通了。
三是,还有一个被很多投资者忽视的证监会上周末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但很可能是一个未来更甚至于强制退市政策和最严停复牌政策的利空,而这个商誉减值的雷现在还未爆!
商誉减值的本质是企业无形资产缩水,因为商誉核减基本等于公司估值核减,又约等于公司股价需要进一步调整!商誉过高或者说应当进行减值的商誉却未按规定减除,在很多A股公司存在。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33222536941.jpg
在我看来,如果证监会接下来真的对这个问题较真的话,那么,在今年股权质押警报逐步解除、未有大面积爆雷的三季报披露期后,商誉减值引发业绩爆雷,可能会是A股下一只“黑天鹅”。
简单来说就是,证监会督促上市公司认真做好商誉减值测试,不能偷懒耍赖。而且此次证监会对商誉减值的会计评估范围涉及面非常广泛,这意味着涉及到需要进行商誉核减上市公司的估值测算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波及到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评估不小,投资者不能忽视有关的负面预期。
而商誉减值的本质是企业对外投资损失。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但凡出现大额商誉减值的公司,股价都出现了远超同期指数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暴跌。因为商誉核减基本等于公司估值核减,又约等于公司股价需要进一步调整!
而商誉过高或者说应当进行减值的商誉却未按规定减除的问题,在很多A股公司中都存在,在今年则尤其突出!
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三季报数据,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14484亿元,同比增长15.8%,在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4万亿元。目前,有21家公司商誉占总资产比重超过50%。
从时间点来看,今年末是不少创业板公司进入商誉减值的高发期。据悉,2014年~2016年期间,创业板公司大量并购,对赌协议业绩承诺期一般为3~4年,2018年将迎来大量承诺到期,有可能在2018年底面临大量商誉减值的风险。再加上今年企业盈利下行,被并购的公司完成承诺的难度大大提升。
因此,如果今年年底再进行减值测试,很多A股公司都面临较多的商誉减值风险。尤其很多创业板企业会雪上加霜。
尤其很多创业板企业会雪上加霜——分行业来看,传媒、计算机、建筑材料、医药生物、化工行业的商誉比例较高,这其中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创业板中。


                                 
                                           观察与思考
                 



美股大跌,A股却挺住了,原来是因为它!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A股走出独立行情,主要有三个因素。其一,10月下旬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组织资金驰援民企、鼓励并购重组、取消“窗口指导”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构筑了政策底。其二,今年大多数时间都比较疲弱的A股也提前释放了风险。其三,更关键的因素,则是A股和美股的估值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

                                 
【博览财经分析在大多数投资者的认知里,面对海外市场波动的时候,我大A股历来是跟跌不跟涨。但是,现在大家眼前的事实就是那么令人诧异,“美股大涨我不涨,美股小跌我大跌”的画风正在悄然改变!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其一,A股“政策底”已经明确。
其二,今年A股是从2月份跌到10月下旬,长达大半年的下跌,提前释放了风险。而美股却是涨了大半年,积聚了风险。
其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与美股不同,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来到历史低位。
美股大跌,A股却挺住了
特朗普近日再度怒怼美联储。很明显,他有意向美联储传达一个非常直接的信息,即他希望降低利率。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批评美联储主席了。之前他还把美联储称为“最大的威胁”,甚至还说美联储已经“疯了”。
那么最近为什么特朗普越来越害怕美联储加息呢?还是在于最近美股已经开始有点吃不消了……而大家知道特朗普上任以来就表现得非常重视美股,这一点不奇怪,毕竟美股对于美国已经差不多相当于房地产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了
而且,之前特朗普还未上任之前就说过下面这种“毒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04668815724.jpg
不得不说,美股最近有点“凄凉”的味道,道琼斯工业平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回吐”了今年的全部涨幅。曾经精准预测美股涨势的华尔街一位“大咖”也直接反水:美股已经处于熊市之中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04677349041.jpg
然后,全球股市都放飞自我地开跌了。美股必然又是这次全球下跌的罪魁祸首。美联储加息、油价暴跌以及对这一年经济爆发式增长还能不能持续的疑虑,直戳全球资本市场脆弱的神经。
但是,我们大A股,这次真的挺住了,不仅仅是11月21日顽强翻红。其实10月以来,隔夜美股大跌、A股次日上涨的情形已经出现了多次。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pic.rmb.bdstatic.com%2Fb21fac1f690bf56cd4761a4a27ea4ad3.jpeg
这,是不是令你也感到惊讶?毕竟,在大多数投资者的认知里,面对海外市场波动的时候,我大A股历来是跟跌不跟涨。但是,事实就是那么令人诧异,“美股大涨我不涨,美股小跌我大跌”的画风正在悄然改变!
A股为何坚挺?
之前说过,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A股走出独立行情,主要有三个因素。
其一,10月下旬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组织资金驰援民企、鼓励并购重组、取消“窗口指导”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构筑了政策底。
其二,今年大多数时间都比较疲弱的A股也提前释放了风险。
其三,更关键的因素,则是A股和美股的估值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看标普500,近十年都在平稳上涨,在这次下跌之前,累计上涨280%,年化涨幅15%!
这样的收益从哪儿来?我们套用这个公式:P(价格)=PE(市盈率)*EPS(每股收益)
虽然美国企业盈利比较高,但GDP平均增速也只在2.5%左右,所以这样大幅的上涨,已经透支了估值。确实,标普500的估值已经到了历史高位。
但我们大A股就不一样了。这十年来,沪深300只涨了53%,年化涨幅只有4.6%这一丢丢。而我们的GDP平均来看怎么也在7%以上吧。所以总的看这十年,A股价格并没有反映公司盈利,而是一直在还估值的债。还了那么久,A股估值终于回到了历史低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3%2F1542904759909920.jpg
一个在估值高位、一个在估值低位;一个担忧靠减税带来的经济猛涨已无法维持、一个对明年经济回暖有预期,所以近期表现也有所不同。
虽然形势喜人,但最近的A股还有这样几点纠结之处——
其一,反弹的走势比较拖沓,节奏难以把握。简单来说,就是市场风格转换太快,赚钱效应没有扩散,难以唤起广大投资者参与交易的热情。
其二,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的大涨其实还是缺乏很明显的“显性”逻辑,内在逻辑上确实有些券商的三季报披露证金加仓,但是外在的逻辑则不是很明显,市场尚且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玩”?要注意的是,券商板块22日资金大幅流出。
其三,目前外围市场的高频动荡与A股内在政策托底预期尚未消散之间的矛盾。目前政策面的支持确实令A股的独立性开始强化,但是外围也是动荡不安。所以最近即使是政策能够让A股的中期底部在附近确立,也需要意识到过程会一波三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23 , Processed in 0.41229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