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1.30 周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30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续25个交易日没有“放水”,央行发出什么信号?》:虽然央行执行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但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一直采取“定向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而当前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高层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说除了防风险,当前整个金融系统的重点任务就是对民企予以资金上的关照。在这种政策氛围之下,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可能也是酝酿新的“大招”。未来,定向降准依然可以期待,而央行释放流动性带来的市场资金利率的下降则有助于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美股暴涨的利好因素仅隔一天就被纠偏,A股怎可能借力?》:29日的隔夜美股(也就是美股时间28日的美股)大涨的原因,是美联储主席最新的表态让许多投资者将此解读为美联储为期三年的紧缩周期已经接近尾声。
11月28日,鲍威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午餐会上发表讲话认为,美国经济前景稳固,利率“略低于”(just below)中性区间。他表示,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利率“略低于”既不抑制也不提振稳健经济的水平。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和利率期货应声上涨。市场的分析认为,这表示美联储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明年可能叫停加息,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增速料将放缓。由此有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对A股也是非常有利的。
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了,29日的A股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的般大涨,反而再次“意外”地出现了大跌。而30日的隔夜美股也未能延续之前一日的大涨,低开高走后依然收跌,道指终结三连涨。在我们看来,这与所谓美联储将很快终结紧缩的预期立马就被打脸的这一反转,有很大的关系。最新一次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决策者一致认为,只要数据符合预期就可能很快加息,同时他们还为增添加息的灵活性做铺垫。也就是说,美联储停止加息的预期仅仅一天之后就被打脸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连续25个交易日没有“放水”,央行发出什么信号?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虽然央行执行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但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一直采取“定向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而当前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高层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说除了防风险,当前整个金融系统的重点任务就是对民企予以资金上的关照。在这种政策氛围之下,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可能也是酝酿新的“大招”。未来,定向降准依然可以期待,而央行释放流动性带来的市场资金利率的下降则有助于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博览财经研报11月29日,中国央行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第25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上无操作,刷新了空窗期时长新高。
根据当天公告,央行表示: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11月29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9%2F1543507126274505.jpg

央行逆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这也意味着央行已经连续25个交易日没有向银行体系“放水”了,央行这次想向市场传递什么信号?
个人认为,第一个信号应该是央行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流动性都会比较充足,不差钱!之所以不差钱的理由也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财政支出力度加大。
第二个信号则是——央行可能在酝酿“大招”。市场开始猜想,央行是否准备降息或降准?自10月下旬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民企座谈会先后召开,这两个重磅会议上透露出当前货币政策的引导方向是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再加上近期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有转变的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未来中国央行通过“定向降准”保住实体经济的资金可得性是极有可能的。
其实,不考虑离岸央票发行的话,11月至今,央行只开展了1次MLF操作,也仅对到期量进行续做,没有投放增量资金。再考虑到逆回购到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央行实际上净回笼了部分资金。
受此影响,宏观层面的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虽然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但微观层面,货币市场资金面略显趋紧,近期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维持在2.5%左右水平,与11月上旬相比,有所抬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129%2F1543507146548459.jpg
但是,到了11月29日,隔夜Shibor又低至2.2%一线,这也佐证了央行所称的“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并非虚言。
通常情况下,在临近年末的时候,市场流动性往往面临MPA考核、提现需求上升等多重压力。2016年和2017年末,市场资金面均出现过较为紧张的局面,资金利率中枢明显抬升。
但是今年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首先,虽然央行执行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但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一直采取“定向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而当前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高层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说除了防风险,当前整个金融系统的重点任务就是对民企予以资金上的关照。在这种政策氛围之下,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可能也是酝酿新的“大招”。未来,定向降准依然可以期待,而央行释放流动性带来的市场资金利率的下降则有助于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其次,考虑到11月份税期已过,伴随年末基建补短板力度增强,财政及地方专项债资金支出力度加大,会形成较大的流动性供给,预计未来一个月市场资金面仍有望保持宽松状态。
至于央行是否会“降息”,我个人觉得要考虑以下因素。
在外部因素层面,北京时间11月29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认为“目前利率仅略低于中性区间”,这与十月初他对利率水平“距离中性区间还很远,且中性利率有可能被突破”的表态相去甚远。短短一个多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加息的态度何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向?
近一个半月以来,美国经济触顶趋势隐现,全球经济回落态势显著。同一时期,美股持续震荡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特朗普毫不犹豫地把美股下跌的“锅”甩给了美联储。另外,10月初至今油价的持续下行带来了通胀预期的回落。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变得更缓慢也不足为奇。
货币政策紧缩进程的放缓,将进一步拓宽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操作的空间,这对当前面临显著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而言显然是个好消息。
而在内部因素层面,为了减少经济阵痛和防范金融风险,我们的“去杠杆”正在向“稳杠杆”转变,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足以保证在没有“大水漫灌”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资金避免出现匮乏。现在谈全面宽松为时尚早。
总之,在当前美联储加息节奏出现放缓迹象的外围环境之中,在国内“去杠杆”政策未改变的内部环境之下,调整基准利率应该不会是央行的选择。预计央行将继续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提升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年底资金面依然稳健。对股市而言,这样的流动性环境也有利于市场企稳反弹


                                 
                                           决策参考
                 



A股又走出“另类独立行情”,但短线不悲不喜                 
【研究员】:柏双
结论:昨天我大A股又走出一天的“独立行情”——不过,这个独立行情有点另类,是无视美股的逆天大涨,独自地来了个逆天大跌——无数次事实证明,A股不怕美股跌,就怕他们大涨,真是奇葩! 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从来不是啥新鲜事,只是再次说明A股投资者当前不自信罢了,信心才是市场的根基。对于昨天的午后大跳水,除了资金抢跑避险,更重要是中证报的文章:撤销创业板,保留主板、中小板和科创板。消息一出,创业板慌了一逼! 但是,大家应该都不会相信创业板可能会取消的无稽之谈。只希望这种没有深思熟虑,反复论证,一拍脑袋就出某某政策或是建议,能不能少点;这届股民真不行,他们经不起这种吓唬。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强调,短线不悲观是基于维稳和配合科创板的需要。我个人并不认同A股真正见市场底的看法,如我在昨日文章中所言,目前A股无论是在顶层决策层面对其的功能定位——股市是给实体经济融资的场所,而不是可以作为投资财富增值的场所。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我大A股又走出一天的“独立行情”——不过,这个独立行情有点另类,是无视美股的逆天大涨,独自地来了个逆天大跌——无数次事实证明,A股不怕美股跌,就怕他们大涨,真是奇葩!
可以说,最近的市场,很多人空仓焦虑症好了,却得了套牢抑郁症;这种独立行情,迟早把人折磨出精神病。
从盘面来看,昨天我们警告会一日游的海南板块、券商板块果然都扑街了。不好意思的是,我个人还寄予了一点希望(觉得还能再炒一两天)的广电和5G板块,也是在泥沙俱下之下,没有保住热度。
难道,现在A股主力最主要的操作手法真的是逆向思维?
当大多数人看涨时,他就开始杀跌;当外围股市一片散淡,市场人心涣散时,大盘可能反而会逆势上涨?
近期美股开始反弹,周末谈判基本明了,晚间又是美股大涨,很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大盘就开始杀跌。其实你了解了主力的意图,是不会被忽悠进去的。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周三的大盘上涨没有量能,这说明就是一种虚假反弹。
而且结合技术和时间来看,29号是周四,今天(30日)就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周线是放量阳线,即使大盘涨上去,上方5周均线构成较大压力,这个地方不放量怎么可能上涨?这个地方不放量怎么可能站上5周均线?所以,主力成功利用了外围股市的大涨,再一次将大家闷杀。其实,即使周四不下跌,下周也是放量中阴线。
但说实话,这也不过是一种合理的猜测罢了,作为事后解释看起来很合理,但真实情况是否如此,那就见仁见智了。毕竟市场是不可测的。
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从来不是啥新鲜事,只是再次说明A股投资者当前不自信罢了,信心才是市场的根基。对于昨天的午后大跳水,除了资金抢跑避险,更重要是中证报的文章:撤销创业板,保留主板、中小板和科创板。消息一出,创业板慌了一逼!
虽然从文章内容来看没什么新鲜的,无非就是顺应高层,推波助澜蹭个热点罢了。但这么个提法,却引发市场的地震,A股的砸盘理由,总是令人目瞪口呆——这也暴露了现在投资者预期如惊弓之鸟。
可以看到,现在各地监管层都在全力推动科创板。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将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培育科创板上市资源。
知情人士:长三角大部分科创型企业基本已征集到位,预计在元旦前公开发布。
山西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在科创板等上市。
南京银行:拟发行百亿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但是,大家应该都不会相信创业板可能会取消的无稽之谈。只希望这种没有深思熟虑,反复论证,一拍脑袋就出某某政策或是建议,能不能少点;这届股民真不行,他们经不起这种吓唬。
可以看到,自10月中旬以来,沪指总体呈现出在2500--2700点区间运行的态势,后面是蓄势突破?亦或是再度探底,需要由国内纾困民企和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刺激力度及市场认可度、G20峰会上谈判的中美关系走向、民企质押风险化解程度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不过,就目前整体的判断来看,个人对这三个问题都是偏悲观的。
从技术面上看,对于大盘当前区域,也没必要太过悲观,一则科创板要在明年推出的政治任务还远没完成,需要市场配合;二是,年底有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等系列重磅会议召开,客观上指数有很强的维稳需求和催化剂落实的可能,2600点下方机会大于风险,即使指数再度出现深度调整,回踩2500仍是抄底机会。
但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强调,短线不悲观是基于维稳和配合科创板的需要。我个人并不认同A股真正见市场底的看法,如我在昨日文章中所言,目前A股无论是在顶层决策层面对其的功能定位——股市是给实体经济融资的场所,而不是可以作为投资财富增值的场所;
还是当前执行层面对顶层层面有关股市政策的落实——一直是以“政治正确”为先,尊重市场规律靠后!
或者从场内的投资者们当前对救市政策的态度(信任度极低!),以及场内的资金充裕度(毫无所谓长线增量资金入市迹象)情况来看——
A股要真正的市场见底还有待继续统一预期!


                        

美股暴涨的利好仅隔一天就被纠偏,A股怎能借力?                 
【研究员】:柏双


                                 
【博览财经分析】29日的隔夜美股(也就是美股时间28日的美股)大涨的原因,是美联储主席最新的表态让许多投资者将此解读为美联储为期三年的紧缩周期已经接近尾声。
11月28日,鲍威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午餐会上发表讲话认为,美国经济前景稳固,利率“略低于”(just below)中性区间。他表示,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利率“略低于”既不抑制也不提振稳健经济的水平。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和利率期货应声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这番言论与他上月初的讲话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鲍威尔曾表示,利率距离所谓的中性水平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美联储甚至可能会将利率提升至这一水平之上。这些言论拖累美股下跌。
市场的分析认为,这表示美联储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明年可能叫停加息,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增速料将放缓。近期美国的经济数据已经显示,加息已经产生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弱,原油价格下跌拖累采掘业,贸易逆差再创历史新高,均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出现疲态。
市场将鲍威尔最新讲话理解为,这次12月加息后,明年再加两次,这轮加息周期可能就结束。
由此有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对A股也是非常有利的。传导到国内的影响来看,如果美联储明年上半年放缓加息节奏: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密切关注国内降准时机,如经济继续下行,也存在降息的可能,时点可能在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前后;
另外具体到A股市场方面,由于加息节奏放缓,美元走弱,将提振黄金板块,也利好国内资产价格的回升(地产、金融股等)。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动能的不断衰竭、地缘政治冲突所致避险情绪的不断升温,金价有望在多空力量消长的动态过程中迎来拐点。
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了,29日的A股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的般大涨,反而再次“意外”地出现了大跌。而30日的隔夜美股也未能延续之前一日的大涨,低开高走后依然收跌,道指终结三连涨。
在我们看来,这与所谓美联储将很快终结紧缩的预期立马就被打脸的这一反转,有很大的关系。
最新一次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决策者一致认为,只要数据符合预期就可能很快加息,同时他们还为增添加息的灵活性做铺垫。
美东时间11月29日周四,美联储公布的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称,几乎全体与会联储官员都认为,下一次加息“很快”到来可能是有保障的。
“与他们判断循序渐进方式对(货币)政策正常化仍适合一致,几乎所有(almost all)与会者都表达了这样观点:如果未来美国的就业市场和通胀数据符合美联储当前的预期、或者优于预期,那么进一步加息可能很快(fairly soon)有保障。”
也就是说,美联储停止加息的预期仅仅一天之后就被打脸了。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少数与会者回应了鲍威尔28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午餐会上发表讲话观点——表达了加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几位与会者指出,当前利率可能接近中性水平,进一步加息可能不当地减慢经济活动扩张,对通胀和通胀预期施加下行压力。
但这并没有改变整体上美联储对所谓加息放缓预期的纠偏作用。只是美联储更加强调了对经济数据的观察罢了。
关于对外沟通,与会官员提到,今后几次会议可能需要修改会后发布的声明,“特别是有关(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预期‘进一步循序渐进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言辞。”
多位与会官员暗示,可能适合开始让会后声明的言辞转变为,更加强调,在评估经济和政策前景时评估未来数据,这样的变化将有助于传达委员会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灵活性。
与会联储官员认为,货币政策并不是预设的,需要考虑上行因素和下行因素。为保证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处于目标区间,必要时,可能在12月会议以前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但同时,美联储会议关于经济指标可能放缓的担忧,对海外市场恐怕也是负面影响。与会者观察到,三季度美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慢。一些人指出,高关税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需求增长放缓、进口成本增加、以及利率走高都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减速。另有几位指出,企业投资增速可能波动,企业减税和企业信心处于高位都将支持投资增长——放缓加息预期被打脸,而经济增长数据可能出现放缓,这对美股都是负面性。
所以,期待美股大涨带动A股,本身就很不现实了!
不过,A股如此疲软,当然不仅仅是联储放缓加息预期被纠偏,这一个间接因素所影响的。主要还是A股本身的内部脆弱性所致。


                                 
                                           焦点透视
                 



各方驰援,A股短线下跌空间已经不太大                 
【研究员】:柏双
结论:无论你信不信,从多重证据来看,A股短期在2600点左右企稳的几率还是很高的。从各种证据来看,各路资金正在驰援,即便不能保证涨,但也抑制跌:1、A股估值已至历史低点;2、并购重组活跃助力上市公司发展;3、外资持续流入中小创;4、社保资金已经明确下一步投资路线图。

                                 
【博览财经观察】无论你信不信,从多重证据来看,A股短期在2600点左右企稳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A股估值已至历史低点
2018年以来A股震荡调整,截至11月29日,年内中小板指数下跌35.45%,创业板指数下跌25.1%。Wind数据显示,截至29日,中小板指数市盈率(TTM)为19.98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TTM)为29.27倍,估值接近或低于2012年历史低点水平。2012年12月4日,中小板市盈率(TTM)为20.75倍,创业板则为29.15倍。
“目前创业板与沪深300PE(TTM)比、中小板与沪深300PE(TTM)比均降至历史均值以下。”
并购重组活跃助力上市公司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2018年9月、10月、11月的并购重组过审家数分别为10家、20家、17家;按定增股份上市日统计,实施增发家数分别为11家、10家、10家。
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和市场,经营不佳的上市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谋求转型;对于并购标的而言,部分未能达到一定财务规模要求并符合IPO标准的,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借助上市公司的业务与资本资源在不同阶段实现更好发展。
机构的评估指出,并购重组政策持续松绑,有利于促进市场化并购行为,优化资产配置,助力产业整合升级,预计后期并购重组市场有望加速扩容,为券商再融资、可转债发行和财务顾问带来增量业务空间,增厚券商业绩。
外资持续流入中小创
2018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较大幅度调整,截至11月29日,上证指数下跌22.37%,两市总共有412只股票跌幅超过50%,1845只股票跌幅超过30%。一方面,A股估值优势逐步显现;另一方面,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近期对中小创的加仓力度更是明显加大。
海通证券根据最新央行调查统计司披露截至9月底的数据测算,目前QFII和RQFII使用额度约6900亿元,陆股通北上资金累计流入6107亿元,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A股外资持股占比约7%。
外资已逐渐成为A股市场增量资金重要来源和影响A股市场生态重要角色。从陆股通数据来看,截至11月28日,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2721.68亿元,其中,自10月19日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491.82亿元,而11月2日单日净流入的183.85亿元更是创历史单日纪录。
社保资金已经明确下一步投资路线图
在28日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多层次社会保障发展成就与展望”高层论坛上,多个部委相关负责人也明确了下一阶段社保领域重点改革路线图。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李亢指出,当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挑战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人群之间的公平性、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制度总体的可持续性上。“尤其是作为保障的基本保险占比偏高、统筹层次偏低,可持续压力加大等问题突出,需要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健全制度体系。”
李亢透露,做好社保费征缴体制改革后基本保险费率调整工作是近期工作重点。要有序推进、统筹设计,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基金收支与企业社保负担问题。中长期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结构,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补充保障的发展,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体系大政方针基本确定,目前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贾江透露,目前人社部、财政部正会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单位,就深化养老保障第三支柱进行研究设计。要充分总结、评估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运行经验,希望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快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如期在2019年5月份启动个税递延养老制度试点转常规。
医保方面,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王芳琳指出,完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个人账户,统一居民医保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明确待遇清单、加强地区平衡。三是实施战略购买,强化基金监管,促进三医联动。四是创新制度、优化服务,打造统一的公共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29 , Processed in 0.28285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