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导视

混改和养老金概念炒作区别不大 两因素事关大盘攻关时刻演变
周一两市呈高开高走格局,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落地,复牌大单封涨停,带动国企改革板块整体活跃,导致指数全天保持强势,沪指尾盘再接再厉,以最高点收市。盘面上,国企改革板块整体抢眼,次新板块掀涨停潮,钢铁板块表现强势,稀土永磁板块延续升势,充电桩、钛白粉、人工智能板块涨幅领先。从量能看,仍属于缩量上涨,后市如何表现还需观察周一缺口。但联通超预期混改方案是混改推进风向标,未来或出现多个“联通式”混改案例。
综合分析人士观点,随着中国联通特批复牌及涨停,引发整个中字头及国企改革股活跃,大盘股异动对指数拉升很明显,但个股赚钱效应并不是太好,跷跷板效应另一端的创业板则明显沉寂,有休整迹象。此外,九阳股份、正海磁材因养老金的社保账户介入直接一字板,这两者实际都差不多的炒作模式,基本都是概念大于形式,联通混改和所涉及的行业,未来可提升空间很有限,实际就是一次巨额增发行为而已,股份增加了,每股权益摊薄,但混改就是炒概念,就是因基本面受困谋求转机。同样,养老金入市的资金量很小,关键是明确一个态度,A股中的中小盘股同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关键。
技术上,沪指KDJ指标继续发散向上运行,上行趋势不变,日线MACD指标即将金叉。周线上,大盘两周前第三次冲到3300点后遇阻回撤到3200点一线后企稳回升,如今指数处于震荡状态,上不破阻力,下不破支撑,热点也是轮动有序,形成明显强弱交替,量能萎缩,所以短期还没有方向突破迹象。
整体看,沪指自3300点调整以来,涨价题材构筑阶段性头部,创业板有补涨态势,市场总体向上力量并未遭破坏。中长期看,上证指数在箱体运行期间,创业板尚处在下跌态势中。但创业板7月27日一根筑底阳线后,趋势已开始转变;创业板和上证指数已形成跷跷板效应,创业板补涨空间依然较大。从二季报预告看,创业板50-100亿元市值区间基本面趋势最优,而100-300亿元次之,300亿元以上标的基本面趋势较弱。由此中盘股的机会更大一些,包括养老金入市选择个股也是出于这样的因素。
博览观察员认为,尽管周末信息面不是很好,但在混改股及联通带动下,早盘指数意外高开,市场短暂冲高后看似显得乏力,尤其创业板更是盘中多次翻绿,午后市场则延续不紧不慢格局,最终市场涨跌互现收盘。两市整体没有太多热点,扣除联通复牌带动的整体改革板块成最大热点外,次新股也成一大亮点,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量整体萎缩,说明投资者信心不足和对后市可能出现调整的担忧。技术看市场短期面临方向选择,如果不能迅速突破,那么调整可能性加大。
技术上,沪市60分钟MACD金叉开口朝上运行,显示短线反弹还有上冲动能,日线布林带上轨3303点牵引股指与其靠近。不过,早盘高开缺口3268.72点会被回补,缩量反弹难以消化上方套牢盘从而抑制反弹高度,120周线3283点勾头朝下对股指具有向下反作用力;因此,大盘短线诱多拉高后防反杀诱空,股指向上反弹在日线上构成双顶形态后再度回杀调整。沪市60分钟MACD与KDJ成金叉共振状态,显示短线反弹还有上冲动能;15分钟MACD出现顶背离和KDJ运行高位,提前发出对应级别回落休整信号;因此,周二大盘会回落休整再上拉,然后在3295点至3305点之间出现冲高回落。周二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3295点和3305点,强压力位3321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3268点和3261点,强支撑位3250点。
总之,随着大盘连阳再次逼近3300-3330点区域,已开始进入攻关时刻,说是攻关时刻另一个原因是技术上日macd已开始再次粘合,进入是否有效突破时段,但有两个因素制约大盘向上突破,一是量能上始终没有放出,而是根据板块和个股的轮动保持振荡上扬趋势;二是振荡攀升使技术上出现背离现象,使后市即使创新高也存在假突破可能。大盘攻关时刻注意量能和日macd能否有效金叉,操作上在关注热点轮动同时,资源类反弹后能否保持强势是指数风向标。
持续上行藏隐忧 短期有效突破时机还不成熟
广州万隆:抛开技术面量价背离不说,短期A股并无大级别利好或利空。一方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可能性小,加之19大前维稳预期升温,所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逢急跌有资金抄底,持续大跌可能性不大,而养老金入市也侧面印证指数当前运行区间相对安全;另一方面,监管层对短线过度炒作,股价操纵行为又持续维持高压态势,市场受此顾虑整体上涨速度明显放缓。综合看,短期指数有效突破时机可能还不太成熟。创业板处于短线连续拉升后的缩量休整阶段。尽管后市仍可看高一线,但考虑到着创业板上涨大股东减持压力也在同步上升,所以相比前期接下来的涨势可能放缓,盘中逢急跌对有业绩支撑存在估值修复的成长股是低吸机会。事实上,市场连续缩量与热点彼此割据一方,盘面形成混改、资源股、次新为代表的中小创“三分天下”局面有很大关系。综合说,A股缩量普涨背后是资金频繁调仓引发热点快速轮动和市场风格反复切换。短期虽然增强盘面活跃度,但也削弱资金的跟风效应,这也是成交量难以再次放大的原因。投资者在操作上如果没有买到龙头就不要轻易追涨,依旧奉行低吸策略为主。而大盘若要冲关重新站上3300点必须形成一致的做多主线吸引增量资金进场才行,否则很容易在3300点附近再次出现冲高回落一幕。
和信投顾:8月来沪综指总体在3200-3300点区域运行,尽管有周期股、混改股等品种表现,但从两市主力资金、超大单净值变化看,总体体现负值为主;但中小单净流入体现正值。这也是市场总体难以逾越3300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周一上涨过程中,主力资金仍净流出-56亿元,显示市场不同品种在指数推升中出现分化特征。技术面,在前期周KDJ纯化7周形成技术调整后再升,但调整时间却显不足,此次再次上攻,量能表现近期平量或略减特征。从大形态看,如果此次不能对沪综指3300点突破,则存在构成矩形形态可能,关键是量能与高低点的突破确认,目前仍在大箱体3000-3300点区间运行,要从技术面打破,则需总体量能指标进一步配合。日K线技术指标上,沪综指日级别KDJ再入高位,而动量线指标仍处于弱势。能否出现配合,则须密切关注。稳健投资者目前保持战略观望为主,短线投资者可适对技术调整相对充分、中期业绩较好、形态量能配合的品种适量关注,并时刻保持对总体量能变化观察。
源达投顾:周一沪指振幅仅十几个点,但走出三连阳之势,短期强势格局彰显,同时布林线呈喇叭口张开,趋势向好,不过成交量继续萎靡,量价背离为后期走高留下隐患,短期关注量能能否跟上和热点持续性。深成指近期沿5日线震荡上行,再度走出阶段新高,短期运行良好,关注下方5日线支撑。创业板继续在120日线位置震荡整理,虽然由于国企改革的走强,创业板关注度受到一定压制,但上行趋势还没被破坏。短期指数或维持震荡上行格局,关注量能变化。操作上,随着雄安新区催化因素不断增多,逢低关注相关纯正雄安个股的低吸机会。
巨丰投顾:大盘连续反弹后面临前期3300点区域压力,而持续缩量下指数上攻较困难,短期如不能快速突破,回调需求将继续升温。总体上,联通混改引爆概念股飙升,而养老金出手刺激中小盘个股,市场呈现多面开花局面,但两市上行中成交低迷,短期反弹面临重要突破,若不能快速释放动能,或有回落风险。短期指数到了重要时点,没有明显热点出现,谨防股指冲高跳水,建议继续降低仓位观望,同时因个股的良好表现,还可继续择优做多。
天信投资:周一单从板块走势看,除少量权重板块微跌外,基本是一个普涨走势,但股指走势并不明显,可见市场并没有非常明显热点。盘中涨幅在0-1%之间品种很多,基本超过三分之一,另外部分个股回落,可以看出股指目前所处位置比较微妙,预计周二市场将出现方向性选择。从大趋势看,目前沪指随着上周和周一反弹重回轨道运行区间内,并且技术指标也有了反转先决条件,虽然先决条件还没有完全出来,均显示市场具备上攻动力。创业板指趋势上基本上形成,后市具备乐观走势。种种迹象看,后市整体走势相对乐观,但也并不预示市场没有隐忧,后市影响股指继续上行担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成交量持续萎缩,将制约股指反弹;二是本周市场7500亿元资金量到期,将制约股指反弹,所以短期市场维持上行预判下,注意制约股指上行因素,甚至这些因素将改变股指上行方向。短线操作需轻指数重个股,有热点活跃就有机会,只是热点切换过快节奏不太好把握。
宁波海顺:沪指在假摔后重新形成金叉多头排列,在钢铁有色等资源涨价类个股带领下几乎收光头阳线,唯一不足是量能尚不足,接下来几天若要有效突破3300点,需量能积极配合。深成指近期则不断创新高,大概率能突破4月高点,再去挑战11000点,量能也是不足。创业板指数相对弱些,但也重新站上半年线,不过由于半年线一带套牢筹码较集中,加上这两天明显缩量,预计本周以横盘震荡消化筹码为主。因此,本周更看好主板突破,操作上暂规避创业板中涨幅过高个股,重点关注资源涨价题材中的龙头个股回归,适当配置底部企稳的次新股,博取超跌反弹的收益。
乾坤投资:近期股指已基本修复八月初来全部跌幅,做空力量得到释放。从主力板块看,周期股的基本面升温,产品持续涨价,业绩有足够保障;而中上游企业的业绩好转降低银行风险提高了资产质量,保险板块有广阔成长空间,市场升温有利于证券板块估值提升,大金融板块有足够的支撑力量;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规模优势,竞争力持续提升。以上因素决定主力板块的风险因素较小,从而使股指回落空间有限。目前已临近前期高点,从成交量看,场内持筹心态非常稳定。考虑到资金不充裕情况并未改变,行情演变可能还要靠主力板块拉升,可能出现“强者恒强”的情况。
综合市场机构观点,分析人士特对周二市场做出以下猜想:
一、沪指需要一次“挖坑”后再攻击3300?
周一中国联通复牌天单封住一字板,并且提振国企混改炒作,似乎四大指数跳空高开都是为了迎接联通复牌,虽然也有养老金入市利好刺激。不知不觉中沪指已重新修复均线,K线站上所有均线同时,60日线金叉120日线,这样的金叉往往被视为牛熊分界。总之大盘趋势一片向好,也慢慢逼近3300点,大有一举突破趋势,但这么多天都缺少一次像样调整,在获利盘积累较多情况下,沪指大盘唯有杀跌一次才能变得轻盈,从而放量向上突破,也就是说沪指大盘的挖坑随时到来。
二、持续缩量需要一种方式打破?
周一两市总成交4556亿元,和上一交易日相比减少243亿元,资金净流入115.2亿元。早盘指数高开平走,小幅震荡。两市绝大多数板块资金小幅进出,大数据,网络金融、网络安全、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教育传媒、大数据等稍显强势。有色金属、钢铁领涨,银行板块拖累指数。下午87亿资金再回中小创。最终有色金属、锂电池、磁材概念、钢铁、网络安全排名资金净流入前列。沪指大盘已连续六个交易日缩量,并且对应K线是六天五阳线,盘面偶尔有交替性热点轮动,使盘面天天比较平静,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当下的状态无法搅动量能,没有剧烈波动,外面的资金不会轻举妄动,里面的筹码也不会轻易交出,所以杀跌是打破这种状态的最好且必要的方式。
三、国企混改概念成长期热点主题?
分析今年来热点,就是年初一带一路,四月的雄安新区,后来的漂亮50和涨价题材,这些基本都是在围绕一个政策面,而相关发言人也不止一次提及国企混改,从指出并购重组是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方式,到允许外资参与国企混改,这些都直接奠定这一概念的炒作基础,加上政府年初就已指出2017年是混改加速年,到2018年还有三个月,也是改革集中进行的时候,十分有利于这一概念炒作。投资者部署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挖掘有实质性利好相关个股。
若9月美联储正式“缩表” 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冲击或没想象严重
4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首提开始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下称“缩表”),7月,美联储明确若经济发展符合预期会“相对较早”启动缩表。9月将近,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美联储是否会在该月正式上演“缩表”大戏。“缩表”若正式启动,对市场有何影响?
据中国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美联储“缩表”是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间的一环,并不是一个货币紧缩过程。通过“缩表”更多改变的只是美国的银行在美联储的储备,在此幅度之内,若美联储的“缩表”节奏和操作手法能取得平衡,影响会更多地体现在账务上的调整,对市场实际产生作用不会太大。近几年,新兴市场国家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已有过市场动荡,并积累较多外汇储备,形成一定的合作机制,“缩表”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冲击可能不及市场担忧得那么严重。
在中投研究院副院长陈超表示,美联储“缩表”影响不能以简单判断得出结论,认为将导致流动性减少,国债压力增大,收益率可能减少。一方面,金融市场实际是由预期主导,而市场预期在影响着未来事件。如果市场达成一致预期,认为“缩表”可能导致国债收益率上行,现在便开始抛售国债,引起收益率上行,就会进一步强化“缩表”的预期影响。实际上怎样管理预期,合理引导预期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存在内在负反馈机制,其中最常见的利率和汇率负反馈机制则会对“缩表”产生影响。“缩表”导致流动性减少,美元变相加息,带来的是大量资金更愿意投入美元资产,对美元和美债的需求又将上升,如此便形成负反馈,也造成市场走势的一大变数。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认为,“缩表”并不是像市场上判断的那么可怕的事情。若从上世纪大萧条后看,美国此轮经济恢复增长是周期最长的一次,但必须关注这次增长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其失业率已大大低于自然失业率,但工资水平并未上涨,因而就没有通胀,该现象对“缩表”计划的可持续性和时间周期都会产生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