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2.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3 08: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2国常会给创投概念送重磅利好,但仍以短炒视之!》:市场风传了数日的对创投企业减税的消息得到了政策面的正式确认。克强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常会,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就在同一天,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2018年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演讲时透露了很多科创板制度设计的增量信息。
显然,一次决策层会议和一次面向金融业的论坛同时都在讲同一个问题,表达同一个决心,是有深意的。而市场不会忽视这种政策层面发出的信号,这种预期大概率也会在股市的创投板块再度得到反馈。
短线创投板块将再度成为市场的热点。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在当前金融市场内部整体极度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并没有太充裕实力大幅降税,同时外部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创投板块是能够成为一个阶段性热点?还是依然只能短炒几天?这是需要观察的。个人倾向于认为,还是短炒数日后就退潮的概率大,甚至不排除又是一日游!
新能车产业链连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表现持续抢眼。从卖方分析师预估的情况来看,锂电池产能在2020年之前,很可能是过剩的。叠加年中锂电池退补,成为前期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表现较差的主要外因。但我们认为,卖方分析师对于两点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
首先,全球对于中高端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或将飞速扩大!其次,从补贴政策上看,加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补贴力度,龙头厂商不断扩产,无惧行业利空,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因此可以认为,经历今年退补+行业集中度飞速提升后,行业发展格局反倒更加清晰。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12.12国常会给创投概念送重磅利好,但仍以短炒视之!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市场风传了数日的对创投企业减税的消息得到了政策面的正式确认。克强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常会,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就在同一天,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2018年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演讲时透露了很多科创板制度设计的增量信息。显然,一次决策层会议和一次面向金融业的论坛同时都在讲同一个问题,表达同一个决心,是有深意的。而市场不会忽视这种政策层面发出的信号,这种预期大概率也会在股市的创投板块再度得到反馈。 短线创投板块将再度成为市场的热点。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在当前金融市场内部整体极度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并没有太充裕实力大幅降税,同时外部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创投板块是能够成为一个阶段性热点?还是依然只能短炒几天?这是需要观察的。个人倾向于认为,还是短炒数日后就退潮的概率大,甚至不排除又是一日游!

                                 
【博览财经分析】市场风传了数日的对创投企业减税的消息得到了政策面的正式确认。短线创投板块将再度成为市场的热点。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在当前金融市场内部整体极度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并没有太充裕实力大幅降税,同时外部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创投板块是能够成为一个阶段性热点?还是依然只能短炒几天?这是需要观察的。个人倾向于认为,还是短炒数日后就退潮的概率大,甚至不排除又是一日游!
克强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常会,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三农”发展;通过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的部署,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用市场力量汇聚更多要素,提升创业创新效能,促进扩大就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会议决定,在今年已在全国对创投企业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行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从明年1月1日起,对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或选择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企业所得,按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上述政策实施期限暂定5年。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会议听取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汇报,审议通过了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和等级,鼓励更多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投身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成果,让科技更好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另外会议还指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简单来说,这是一次专门针对创投企业的扶持鼓励优惠政策,也是决策层面部署落实推进科创板的一个配套性政策。
对此,中国基金业协会在第一时间表示,国常会对创投缴税的政策是基金行业顶层制度安排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特别是,会议指出,对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基金可做为核算单位,而不仅是按单一项目计税,明确基金收入性质是股息、红利和项目转让收益,而不是经营性收入。
一家风投机构负责人称,这是一个定心丸。 “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于是把预期明确了,创投税率之争可以就此了结了,这对于创投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据悉,此前税负之争问题曾引发创投业集体担忧。
今年8月30日,国税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叶霖儿回答了一个有关自然人在合伙企业股权转让行为中所得适用税率的问题。随后,创投行业关于税负大增的担忧开始刷屏,有人称其为行业“至暗时刻”。
其称: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其纳税人,合伙企业转让股权所得,应按照“先分后税”原则,根据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合伙企业各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自然人合伙人的分配所得,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使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其中,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万元以上的级进税率是35%。由于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动辄亿元,退出后LP分到10万以上收入是常态。
从20%到35%,这也是“创投基金税负暴增”一说的来源。而之前,像北京等很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是按照20%的税率征税的。所以国税总局当时的这一内部指导意见曾引起各地创投机构频频补税的情形,这给很多创投造成了担忧。有风投机构负责人称,“当时我们粗略算过要补缴的金额,发现一旦补缴,特别是一次性补缴的话会对公司的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就在同一天,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2018年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演讲时透露了很多科创板制度设计的增量信息——
比如,科创板将在上市制度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属性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将对交易机制进行系列创新,如将在涨跌幅限制、股价波动调节机制、买一手股票的数量、做市商机制等方面进行市场化的、对标国际市场的创新,以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并再度暗示,2019年上半年推出科创板是大概率事件。
这一表态其实也是指向了对创投企业的鼓励,同时也是对科创板这一未来数月间金融监管层首要政治任务的落实进行吹风。
显然,一次决策层会议和一次面向金融业的论坛同时都在讲同一个问题,表达同一个决心,是有深意的。而市场不会忽视这种政策层面发出的信号,这种预期大概率也会在股市的创投板块再度得到反馈。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个人认为,上述利好对创投板块的正面催化效用顶多也只能维持一两个交易日罢了,甚至不排除又是一日游!
首先,其实早在“创投税率之争”发酵后不久的9月6日,克强就主持召开过一次国常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原则性的统一定调:当时国常会就表示,明确为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但从此后三个月,无论是创业板指数还是创投板块的表现看,根本没有对市场预期有什么太大作用。创投板块后来之所以能够有所表现,也是受了最高决策层在11月初提出科创板之后的事了。
而12日的这次国常会在是延续了9月份国常会提出的“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的基本原则后,中央对于创投税收政策的一个更进一步的细化明确而已。并没有太多超预期的地方,也没太多新意。
其次,当前市场整体的气氛非常低迷。
内部方面,两市成交量已经跌至2000亿元的历史极低值,已连续4个交易日低于1000亿元,11日更是以854亿元创下年内新低。此外,多达636只个股今天单日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占比近两成。同时,市场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日盛,财政方面是否有重组的减税余地,能够调动多少资金进入股市稳定市场,都要打问号。
而外部方面,无论是中美贸易争端,还是美国经济放缓、美股见顶预期对A股的直接负面波及,都是不可控、不可预测的变因,也都很难让市场对任何板块概念层面的局部利好有太大的兴奋度。
所以,上述政策对创投板块的短炒催化作用无疑,但依然会非常短且不可能改变股市整体的低迷!


                                 
                                           投资参考
                 



新能车产业链连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研究员】:陈淼
编者按: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表现持续抢眼。可以观察到,比亚迪作为概念中盘子较大、整车概念的龙头股,股价自8月初触底以来,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越50%,令人瞠目结舌。 由于板块消息面没有更深层次变化,因此初步总结一下近期锂电池板块如此表现,背后潜在的一些逻辑。 从卖方分析师预估的情况来看,锂电池产能在2020年之前,很可能是过剩的。叠加年中锂电池退补,成为前期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表现较差的主要外因。但我们认为,卖方分析师对于两点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 首先,全球对于中高端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或将飞速扩大!其次,从补贴政策上看,加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补贴力度,龙头厂商不断扩产,无惧行业利空,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因此可以认为,经历今年退补+行业集中度飞速提升后,行业发展格局反倒更加清晰。

                                 
【博览财经研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表现持续抢眼。可以观察到,比亚迪作为概念中盘子较大、整车概念的龙头股,股价自8月初触底以来,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越50%,令人瞠目结舌。
由于板块消息面没有更深层次变化,因此初步总结一下近期锂电池板块如此表现,背后潜在的一些逻辑。
龙头扩产,行业集中度或快速提升
从卖方分析师预估的情况来看,锂电池产能在2020年之前,很可能是过剩的。叠加年中锂电池退补,成为前期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表现较差的主要外因。
但我们认为,卖方分析师对于两点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
首先,全球对于中高端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或将飞速扩大!
路透社消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12月11日表示,2030年止将采购超过200亿欧元的电池芯,该公司已经准备好量产混合动力车及电动车。
众所周知,德系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远没有日系厂商热衷,但从近期消息面上看,奔驰、宝马都有参与并追赶新能源汽车步伐的计划,且二者都选择了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与三星、松下相比仍有差距,但德系厂商就是普遍选择了宁德时代。德系厂商加入新能车趋势争夺战,管中窥豹,可见市场对于高端动力锂电池需求的估算,可能需要经常修改。
数据方面,有机构预测,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仍是目前最优的选择,预计2020年,将接近90GWh,4年复合增速将达到90%。
其次,从补贴政策上看,加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补贴力度,龙头厂商不断扩产,无惧行业利空,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
据统计,相比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方案,2018年方案对续航里程的划分档次由3档变为5档,并且最低档续航里程从100公里调整为150公里,最低档补贴下降0.5万元,最高档补贴上升0.6万元。
以此为基础,可以看到锂电池龙头企业今年快速扩产。
11月底,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显示,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1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拟通过江苏时代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该项目拟投资总额不超过74亿元。且宁德时代三季度利润情况普遍超市场预期。根据初步统计,在新政实施之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合计已经超过了60%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3%2F1544662014477333.jpg   
因此可以认为,经历今年退补+行业集中度飞速提升后,行业发展格局反倒更加清晰。
四季度机构回补仓位,向行业龙头集中
三季度机构大幅减仓了新能源汽车板块。为反馈相关情况,我们设置了三个个股筛选标准:
所属概念为同花顺新能源汽车概念;12月11日成交金额大于1亿元人民币,排除冷门标的;今年三季报与半年报相比,机构持股比例下降幅度超过5%,选出机构减仓幅度最大标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3%2F1544662038949062.jpg
当升科技、亿纬锂能、杉杉股份三只锂电池核心部件细分龙头,是机构三季度减仓的重点,且10月下旬以来表现均相对抢眼,尤其是减仓幅度较大的当升科技。我们初步猜测,10月开始,机构有明显回补三者的动作。
表单里没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因为二者三季报和半年报相比,机构是增仓的,比亚迪自8月以来表现便相对强势,时间点同样和股价表现对的上,且比亚迪这种“慢牛缓升”的走法,也符合市场普遍认为的机构行事风格。
机构为什么要在此时回补锂电池、新能车龙头股仓位?
我们猜测,鉴于退补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反倒更加清晰,机构借助8月市场企稳效应,开始向龙头核心标的集中,因此从四季度概念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机构很可能快速加大了对于行业龙头股的配置力度。这或许是新能车概念近期表现整体超预期的直接原因。


                                 
                                           焦点透视
                 



天寒地冻,A股还有多少煎熬?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从短期看,由于缩量比较明显,多空双方都无心恋战。做空动能不足,A股应该是跌不动了。如果再有给力的政策推一下,走一波短线反弹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资金合力,年末反弹行情的高度一向有限。从中期看,“政策底2.0”的形成也有望带领A股走出一波“小阳春”行情,不过这也得等到明年年初资金面富裕、各路人马都蠢蠢欲动的时候。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3%2F1544632739596446.png

【博览财经分析12月12日,室外气温最高只有6摄氏度。虽然我不炒股,但是在一个没有暖气的房间里奋力码字,哆哆嗦嗦的手指敲击油光锃亮的键盘,对于广大投资者在A股市场里面的煎熬也是感同身受。

一句话,身上冷,心里更冷。

入冬之后,寒流来了,股市也是迅速降温了。从10月底形成“政策底1.0”至今,在百点区域内的反复震荡已经长达三十多个交易日,横跨近两个月时间。

年底了,资金结算了,基金排名的“暗战”又开始了,机构也不玩报团取暖了。沪市成交金额简直都没法儿看了。

5000亿纾困基金准备好了,深圳“四个千亿”扶持政策要来了,11月社融数据也回暖了。10月末一波给力的政策利好,貌似起作用了。

但是问题在于,政策越给力,通常也意味着问题越严重。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媒体开始报道“裁员汹涌”了。三星天津手机工厂被曝12月31日停产;知乎被指大裁员人数超300人……

联想到国家前几天出台的“稳就业”政策,你大概也对当前的实体经济的冷暖有个自己的判断了。

更有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还是值得期待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政策底2.0”大概率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挺过这一波寒流,我们这边的室外最高温度短期内还有回到13摄氏度的机会。

从短期看,由于缩量比较明显,多空双方都无心恋战。做空动能不足,A股应该是跌不动了。如果再有给力的政策推一下,走一波短线反弹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资金合力,年末反弹行情的高度一向有限。

从中期看,“政策底2.0”的形成也有望带领A股走出一波“小阳春”行情,不过这也得等到明年年初资金面富裕、各路人马都蠢蠢欲动的时候。

从长期看,“政策底”之后才是“市场底”。在这两个底部之外,还有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底”,它可能会出现在市场底之前,也可能会出现在市场底之后。当市场底和业绩底都出现之后,波澜壮阔的牛市基础就更加牢固。

2008年以来的两次底部

2008年10月底,上证综指最低到达1664点。

那是一次和美国次贷危机同步下跌的超级熊市,从6124点开始急速下跌。2008年9月出台降低印花税政策,汇金公司直接入市,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股份,2007年10月数次下调利率包括准备金率,此时几乎所有的政策手段已经用到极致,而所有的支撑点位全部跌破,直到11月初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终于扭转了乾坤。

直到2009年1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行的趋势才结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3%2F1544632746102193.jpg

所以,彼次“政策底”之后1个月市场才见底,“市场底”之后5个月,才看到“业绩底”。

再来看2012年12月,上证综指最低到达1949点。

当时,“滞胀”阴影笼罩国内。2012年4月,新股发行新规颁布、交易所降费、提高外资持股比例,央行从5月到7月连续三次降准降息,9月份险资3天狂购百亿。但指数下滑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但是业绩底在2012年3季度已经出现了。之后,2013年6月,股指又下跌到1949点附近,形成双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3%2F1544632761874655.jpg

彼次“政策底”之后5个月市场才见底,但“业绩底”提前“市场底”3个月出现。

政策底出现后,市场依然下跌或盘桓,直到几个月后形成真正大底,是正常现象。

关键是:啥是政策底,是资金驰援、公司回购、险资外资出手、养老金入市、降印花税、降息降准,还是万亿级放水?反正牌就是这些,有些能打有些不能打,得判断政策容忍的底线。

业绩底或先或后出现,但由于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有先验作用,所以市场底往往会提前,等你看到业绩底,怕是市场见底已经半年了。

现在,咱们只有政策底,所以说,A股市场真正的“春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观察与思考
                 



成交持续低迷背后,A股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昨日(12日)沪市成交额为890亿元,已连续4个交易日低于1000亿元,11日更是以854亿元创下年内新低。此外,多达636只个股今天单日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占比近两成。事实上,这并不是单日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个股,正在逐步成为“僵尸股”。据悉,12月以来,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已经达到223只,占比接近6%。而11月份,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仅有68只,占比仅为2%。 不过,当投资者还在纠结,地量频现背后,代表的是市场信心不足,还是调整已经临近尾声时,业内一些机构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成交或成为常态,这背后反映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散户退出以及机构崛起。 对此,本内参亦是非常认同的。我们认为,当前A股的煎熬,是市场的表征,但也是涅槃,是市场向成熟市场演化的必然。 辩证地来看,A股成交量持续走低的趋势,既是市场整体人气涣散、信心丧失的表现,但也是A股市场在煎熬中,向成熟市场蜕变的艰难过程。A股当前的表现其实也正在演绎“港股化”和美股化的道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多次牛熊的周期,如何成就一个制度健全、规则受到敬畏的市场?

                                 
【博览财经观察】辩证地来看,A股成交量持续走低的趋势,既是市场整体人气涣散、信心丧失的表现,但也是A股市场在煎熬中,向成熟市场蜕变的艰难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多次牛熊的周期,如何成就一个制度健全、规则受到敬畏的市场?
昨日(12日)沪市成交额为890亿元,已连续4个交易日低于1000亿元,11日更是以854亿元创下年内新低。此外,多达636只个股今天单日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占比近两成。
事实上,这并不是单日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个股,正在逐步成为“僵尸股”。据悉,12月以来,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已经达到223只,占比接近6%。而11月份,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仅有68只,占比仅为2%。
不过,当投资者还在纠结,地量频现背后,代表的是市场信心不足,还是调整已经临近尾声时,业内一些机构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成交或成为常态,这背后反映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散户退出以及机构崛起。
对此,本内参亦是非常认同的。我们认为,当前A股的煎熬,是市场的表征,但也是涅槃,是市场向成熟市场演化的必然。
表征:A股变慢与机构崛起在同时发生
A股市场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量是价的先行,先见天量后见天价,地量之后有地价”。
在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眼中,成交量源于投资者之间真实的交易,直接反映多空交锋力度,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
现在市场有“政策底和估值底”预期,但在市场成交又持续低迷的表现,反映了目前看多与看空的投资者处于相持阶段。看空者往往是基于对长期问题的担忧,目前不会继续大幅杀跌;看多者则认为估值确实便宜,一批公司已经跌出了明显的“性价比”。
因此,A股在底部区域持续震荡盘整,而由于A股是散户主导,散户往往是跟随趋势,当市场没有出现明显趋势时,观望情绪较浓,所以成交额十分低迷。
在业内一些大佬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成交或成为常态。
大佬们做出这种判断的背后,反映出A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趋势——散户退出以及机构崛起。
朱雀基金董事长梁跃军认为,现在的A股市场变得“慢”了,交易量和换手率都降下来了,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随着机构投资者提升,散户“赚钱效应”缺失,以及监管加强,未来投资不是“唯快不破”,不是抓热点、猜趋势。
其认为,这种市场态势下,投资应该是慢下来,沉下心去比拼研究的深度,挖掘出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规避风险少犯错误,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够领先别人。而这方面也只有机构具有相对优势。
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A股交易量和换手率不断走低,实际上是代表对上市公司并不了解的那部分投资者的行为。
在其看来,A股市场交易量中,八成都是散户投资者贡献的,散户的行为就体现在上述指标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部分散户在观望,一部分散户在退出,而机构则在加速进入。
据悉,社保、险资、公募、外资以及阳光私募,这些机构在最近几年的持股份额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足以影响市场的走势。
从公募基金的角度来看,据天风证券预测,当前323只股票型基金和2656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分别为84.81%和50.92%。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偏股基金对股票资产的配置比重普遍降低,如果两类产品平均仓位分别上升到90%和60%,则将带来约1400亿资金。
对于保险资金,天风证券假设明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长10%,按12%左右配置比例,则增量资金为1900 亿。
从外资角度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北向资金今年以来合计净流入2888亿元人民币,为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历年之最。海通证券的一项统计也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外资持有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已占全部A股流通股市值约6%,趋近险资6.7%的持股比例,距离公募基金8.4%的持股比例也进一步拉近。
实质:A股其实正在演绎“港股化”的特征
这厢上证指数地量,成交量三年新低,那厢港股也不逊色,竟有超过200只个股成交量为零,有价无市。
据悉显示,12月11日,剔除当日停牌股后,香港交易所的主板和创业板分别有246家和115家,合计361家上市公司成交量为零。可见,超过10%的港股上市公司有价无市。
它们大多是低价股。主板平均价格2.97港元/股,有153家为股价小于1港元的“仙股”,有107家股价不足0.5港元;创业板平均价格0.46港元/股,有107家为股价小于1港元的“仙股”,有89家股价不足0.5港币。
它们大多是小市值股。主板平均市值32.36亿港元,低于5亿元的有118家;创业板平均市值2.62亿元,市值低于1亿元的有28家。
但是,港交所并没有公告系统故障和乌龙事件,可见一切正常。一切正常下的不正常交易是为何?
我们注意到,该现象背后,一方面是香港证券监管部门提高借壳门槛以及对隐藏实控人加强监管的结果。一时间,众人对众仙股望而却步。
日前,香港证监会企业融资部执行董事何贤通表示,主板及GEM(注: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收入分别少于5000万港元及2000万港元之公司,将被定义为:业务极少之公司。
另外,根据港交所发布的《上市规则》咨询文件,港交所目前打击壳股的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严IPO,严防“造壳”;二是提高上市发行人适用的持续上市准则,遏止“造壳”及“养壳”;三是收紧反收购规则,防止借壳上市现象。此外,港交所亦建议买壳后注入资产及出售旧业务的期限由现时的两年增至3年。
另一方面,则是港股市场投资者更加理性成熟和对价值投资理念更加认同的的表现。虽然港股市场也有大量来自内地的资金,但国际资金占比亦很高。港股市场更加接近于欧美市场的机构占主导特征。所以资金的选股风格也更加接近于国际成熟市场的倾向。
在我看起来,A股当前的表现其实也正在演绎“港股化”和美股化的道路,除了成交量向优质公司集中,仙股被唾弃,壳资源不会被瞎炒,在退市的制度方面,有关部门也在强力推进。因此辩证地来看,A股成交量持续走低的趋势,也是A股市场在煎熬中,向成熟市场蜕变的艰难过程。
未来:市场成交将更加向优质股集中!价值投资的春天?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资金正在往优质公司集中,市场越来越意识到优质股权才是最珍贵的。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会被忽略,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求关注”。
一位曾在公募管理过300亿元的绩优私募基金经理感慨,一些“很牛”的上市公司,以前对于机构都爱答不理,甚至拒绝调研,如今却态度大变。据其透露,某电子烟概念股,此前该公司并不愿与机构沟通交流,今年却格外重视,在深度调研之后,他已重仓买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个别公司已经明确规模,日均成交额低于某数值的股票,在入投研股票池库时会受到限制。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表示,日均成交额低迷的公司,往往市值也较小。对于市值在30亿元以下的公司,已经不建议研究员进行跟踪,也不建议基金经理进行配置。
在其看来,一方面这些公司自身蕴藏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研究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对A股而言,现在难道真的是要否极泰来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20 , Processed in 0.17062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