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震荡无碍结构性行情演绎!》周四(1月17日)沪深两市震荡回落,个股呈现普跌态势,虽然煤炭、燃料电池等板块强势回归,但以5G、软件为首的科技股全线回调,盘中银行、保险一度发力护盘,但提振效应有限,低价股炒作再起,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浓厚。
整体来看,沪指60日均线作为市场中长期情绪的分水岭,其对多头力量的压制愈发凸显。在热点板块快速轮动而成交量有显著萎缩的情况下,指数冲关的难度显而易见。短期市场仍需要反复震荡以积蓄力量。
不过市场总体的震荡并不妨碍结构性行情的演绎,这主要源于逆周期调控发力与流动性改善下的风险偏好的修复。
一方面,1月17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800亿元,本周累计净投放达11400亿元。展望后市,第二波降准资金即将落地(机构普遍预计约释放7500亿元流动性),加上本月下旬TMLF将首次开展,市场流动性预期宽松,无风险利率有望继续下行,有利于提振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本周国务院已连续召开三次会议研判经济形势,并且反复强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预计接下来逆周期调控将继续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等多个方向发力。
总之,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指数在关键压力位疲态尽显,市场中期颓势的扭转需要更多力量的配合,短期仍或以震荡蓄势为主。当前阶段宜轻指数重个股,拥抱结构性机会为上。策略上,留意煤炭、科创板、军工、区域(上海、雄安)、新能源(光伏、燃料电池)。
每日复盘
周五情报精选
政经证金
【新闻联播】
●不断谱写政法事业发展新篇章—领导层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决策层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2018年央企收入利润创最好水平,2018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重要消息】
●17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800亿元,本周累计净投放达万亿
●受债务到期以及销售数据不佳影响,多只港股尾盘暴跌
●决策层:坚持稳中求进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决策层将于1月30日至31日应邀访美开展经贸磋商
●深交所:今年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圆满完成2018年税收收入任务和减税目标
●市场监管总局就“CCTV国家品牌计划” 涉嫌广告违法问题约谈中央广电总台
行业概念
1、市场热议科创板上市标准 舆情升温催化板块反弹
概念股:市北高新(600604)、鲁信创投(600783)
2、两部门协同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 估值修复可期
概念股:方大特钢(600507)、华菱钢铁(000932)
3、14部影片扎堆春节档 电影行业高成长可期
概念股:万达电影(002739)、华谊兄弟(300027)
4、资金面宽松预期强烈 推升权益配置价值
概念股:建设银行(601939)、浦发银行(600000)
5、我国4台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新机组正在送审 中核、中广核各两台
概念股:台海核电(002366)、中广核技(000881)
个股情报
新股:暂无
可转债申购:暂无
可转债上市:海尔转债
晚间私募传闻:
浙数文化:富春云数据中心为移动、电信等客户提供服务
天汽模:近期承接了特斯拉部分国内车型的模具订单
飞荣达:控股子公司博纬通信正在积极推进5G相关认证
大富科技:5G相关产品已供货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等
定增&重组
易世达:拟1.08亿元控股易维视进入3D产业
业绩与分红
国联水产:2018年度净利润预增72.76%-93.57%
浙江鼎力:年报净利预增77%
杰瑞股份:上修2018年度业绩预告
华力创通:2018年度净利润预增35%-65%
中航高科:年报净利预增270%
增持&减持
合康新能:股东刘锦成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中葡股份:股东国安投资被动减持300万股 湘潭电化:获控股股东增持0.41%股份
创业板拖后腿,冲关难度加大
【盘面要点回顾】
1、三大指数全天呈震荡下落走势,沪指收跌0.42%,创业板指跌1.25%。
2、煤炭、燃料电池、石油、钢铁、创投等板块领涨,软件、集成电路、天津自贸区、军工等板块跌幅 靠前。前期强势板块集体回调,权重盘中拉升护盘失败,沪指午后持续回落翻绿,市场人气有所降温, 个股呈普跌态势。
3、在经济存在有下行压力背景下,不管是自上而下亦或是自下而上选股,均不足以支撑资金持续流入A 股市场。当下行情更大程度上是指数在创出新低之后,政策博弈背景下,投资者情绪修复而产生的行情 ,结构上适合更多地关注前周期行业与后期周行业的超额收益机会。
【今日头条回顾】
事件:据央行官网,1月17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800亿元,本周连续第四个工作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累计净投放达11400亿元。
观点:
1月15日降准资金落地后,央行依旧连续四日向市场大额净投放,显示短期流动性压力不小,原因分析来看:
首先,近期资金回笼及缴税压力大增。央行数据显示,1月上半月资金自然到期规模为1.1万亿元,为近期到期高峰。同时,多位分析人士预计,1月份上缴税金规模在2万亿元以上。在较大规模缴税扰动下,本周以来短端资金利率出现连续上行。
其次,春节期间预计万亿元规模取现需求上升。
因此,从资金利率来看,上周进入税期之后,短期拆息维持全线攀升态势,即使降准首日依然如此,7天Shibor和14天Shibor自1月10日开始持续倒挂。
展望后市,第二波降准资金即将落地(机构普遍预计约释放7500亿元流动性),加上本周多次释放的28天期流动性,再加上本月下旬TMLF将首次开展,届时也将提供一定的增量资金,市场流动性预期宽松。考虑到下周共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扰动相对较少。
落脚到A股市场上,随着央行持续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无风险利率有望继续下行,对A股市场更偏利好。
【复盘总结】
观点:指数震荡筑底
1.风格压制加大
2.缩量格局无法完成有效突破
3.操作上需要谨慎
题材方向:燃料电池、科技股、军工、区域
【涨停分析】
2019年1月17日,两市共39只个股成功封涨停(含ST),较上个交易日增加2只。权重股的分化以及创业板指的午后跳水,表明指数短期压力依然较大,还需耐心等待趋势的进一步明朗。以下为部分精选涨停个股分析:
价值掘金
核电重启预期再发酵,行业新一轮成长待开启!
【题材前瞻】 核电 政策评估:★★★★☆ 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核电核准重启预期越发强烈。业内人士透露,我国核电建设新项目审批进一步推进,目前有四台核电机组正在送审阶段,均采用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技术。随着新一轮核电项目审批开闸在即,具有更高可用性和更长操作寿命的三代核电堆型,或将促使核电项目开启新一轮成长预期。 市场评估:★★★☆☆ 政策催化强烈,板块滞涨,或有修复反弹机会。 强势龙头:台海核电(002366) 公司主营业务是制造、销售陆上/海上核电设施的核岛核心设备,中核集团是公司最重要的下游客户之一。未来中核集团有望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台海集团最大的单一股东。背靠中核集团,预计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有望在下一轮的核电建设浪潮中充分受益。 操作策略:11-11.4元区间逢低关注,反弹逐步落袋为安。 风险提示:增资项目进度低于预期、核电重启进度低于预期、新业务扩展受阻。
【金股池】
产业纵横
集齐天地人和,燃料电池行业渐入佳境!
周四(1月17日),燃料电池板块卷土重来,人气龙头雄韬股份再度封板。 国金证券认为,当前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国产化降本浪潮开启,物流车商业化运营经济性明显,行业大有可为。 投资观点: (1)技术突破与规模生产带来燃料电池成本显著降低(中信证券) 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系统占到整车制造成本近70%。其中催化剂(36%)、质子交换膜(12%)和双极板(23%)合计占到燃料电堆成本的近70%,是成本降低的主要突破点。 一方面,过去十年来技术突破带来燃料电池成本显著降低。美国燃料电池的量产价格已经从2006年的124美元/Kw下降到2017年的不到50美元/Kw,接近DOE规划的2020年40美元/kW的成本目标。
另一方面,燃料电池的价格下降与生产规模效应的提升密切相关。以功率为8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乘用车为例,年产量从1000系统/年增加至10000系统/年时,生产成本从2.2万美元下降到8500万美元,下降幅度高达60%以上。当产量超过1万台/年之后,成本下降幅度随着产量增大放缓。 (2)政策信号密集发布,产业处于上行通道起点(国金证券) 年初政策敏感期,燃料电池补贴政策2020年以前保持稳定提振信心,国内企业规模化生产降本空间巨大,加之各地产业政策相继完善,氢能发展将更加有章可循。 基于氢能重大战略意义,工程院院士凌文再发声,建议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近期苏浙粤密集布局,从现状调研、财政补贴、产业规划多角度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当前,氢能源产业处于萌芽期亦是机遇期,从产学研政立体推进,未来可期。 当前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国产化降本浪潮开启,物流车商业化运营经济性明显。产业前期瞄准400万辆商用车市场,步入1到N时代,行业大有可为,中长期看好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储氢环节,建议关注国内在产业链布局完善的先行企业与部署规模领先的龙头企业。 相关标的(国金证券):大洋电机、雄韬股份、潍柴动力、东岳集团。
14部影片扎堆春节档 2019年电影春节档前瞻
据上海证券报,2019年有14部影片确定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较2018年增加8部,创近6年来新高。 投资观点: 1、春节档是全年最重要档期(华泰证券) 春节档是全年最重要档期,主要在于:1、票房在全年票房中占比高。2、头部电影数量增加,片商越来越倾向于将好片放在春节上映。3、春节期间观影意愿更高,票房潜力更高。从观影人次和上座率上看,春节档均是全年各档期最高;同时观影具有社交属性,而春节的节日属性是团圆,与社交天然契合;从电影内容来看,春节档电影类型开始多样化,国产电影质量不断提升。 2、政策支持加码(华泰证券) 从政策角度来看,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影院投资建设,要求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而全国银幕数2018年年底仅有60079 块,增长空间有33%。荧幕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充了市场容量,有助于票房收入提升。 3、对2019年春节档的展望:有望实现10%-20%的增长(华泰证券) 2019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将超越2018年,有望实现10%-20%左右的增长:1、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14部,较2018年增加8部,供给的增多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黑马跑出的概率;2、从质量上看,2019年春节档口碑电影数量大概率将超过2018年;3、银幕数的增加提升了市场容量。2018年全年新增银幕数 9,321 块,从而为2019年春节档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容量。 4、2019年电影春节档对电影及院线板块的催化将显著强于2018年(华泰证券) 主要逻辑在于:1、目前电影及院线板块估值显著低于2018年同期,处于历史低位;2、相较2018年,2019年春节档主要电影中,上市公司在制片环节参与较多;3、基于对2019年春节档上映电影数量、头部电影质量和银幕数的考虑, 2019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将超越2018年同档期,有望实现10%-20%左右的增长。 标的关注:北京文化、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 注:本表针对市场行情,主观筛选未来中短期适合关注的板块,通过“配置计划”展现我们对板块配置价值程度的预判,通过“市场热度”反应我们对当下市场趋势的思考。本表不对资金仓位配置进行指导。
深度调研
业绩预增公告符合预期,四季度水泥良好态势延续!
战略方向: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600585.SH、0914.HK)是国内和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截止 2018 上半年,公司具备熟料产能 2.48 亿吨、水泥产能 3.44 亿吨、骨料产能 3090 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 60 万立方米;国内产能主要布局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长江沿线区域,海外产能分布于印尼、缅甸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从总量来看,公司水泥产能位列中国第二和全球第三,产能规模仅次于中国建材和拉法基豪瑞。 全国产能来看,海螺水泥产能市占率10%,仅次于中国建材;行业前五大和前十大产能占比约 36%和 50%。区域结构来看,公司产能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和贵州等省份以及珠江流域的广西、广东,长江经济带产能占公司总产能 76%、两广占比 15%。公司坐拥华东腹地、深耕长江经济带,将持续受益长江河道运输优势和经济带沿线省份的发展。
投资要点: (1)业绩符合预期,四季度水泥旺季景气度高(太平洋证券) 按照指引中位数计算,公 司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94.1 亿元,同比增加 55.6%左右,基本符合预期。根据测算,公司全年自产自销水泥熟料量同比增加 3%左右, 其中 2018 年四季度,公司自产自销水泥熟料约 8480 万吨,同比增加 2.7%,平均售价 355.5 元/吨,同比提升 72 元/吨,环比三季度提升 36 元/吨,四季度水泥熟料吨毛利 176 元/吨,同比提升 59 元/吨,环 比三季度提升 33 元/吨左右,而 10 月、11 月吨毛利较前月分别提升 12 元/吨及 25 元/吨左右而 12 月吨毛利基本与 11 月持平。四季度全 国水泥行业整体延续良好态势,坚实的水泥需求以及有序的错峰生产 是公司利润创下新高的主要原因。 (2)华东华南水泥市场预计保持相对平稳(东北证券) 尽管 2019 年水泥需求受房地产下行影响下滑压力较大,但考虑到基建行业的复苏且产能置换带来 的产能从 2019 年底开始才会陆续释放,预计 2019 年水泥需求下 降将总体有限可控。同时,公司 50%以上产能位于我们相对看好的长 三角与华南市场,因此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水泥行业成本领先的公司, 盈利水平在 2019 年总体仍将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3)骨料业务发展迅速,资源壁垒显现(太平洋证券) 受环保趋严的影响,非法矿山开采受到严格限制,而公司拥有的大量优质矿山逐步体现出资源壁垒, 我们测算公司 18 年骨料销量约 2000 万吨左右,毛利率突破 70%,为 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到 18 年底公司骨料产能将达 4000-5000 万吨,向 2020 年末达到 1 亿吨的产能目标稳步迈进。 核心逻辑(太平洋证券):预计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 296、300、310 亿元,对应 EPS5.59、5.66、5.85 亿元,同比增加 86.86%、1.33%及 3.28%。维持“买入”评级。
热点聚焦
资金面宽松预期强烈,推升A股配置价值
※外围市场 1、据路透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周三在最新的经济报告中称,美国企业近几个月来变得不那么乐观。 评估:由于通胀没有超过美联储2%目标的迹象,且对股市动荡,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的担忧升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今年对升息将采取“耐心”态度。市场分析认为2019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或进一步放缓。
※经济数据 1、据央行官网,1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12556.68亿元人民币,当月减少40.41亿元人民币;11月减少571.3亿元人民币。 评估:12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但降幅大幅收窄。结合12月外储来看,这一数据符合预期,显示12月美元指数震荡走弱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持续释放。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弱化,而中国持续加大金融开放力度,缓解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央行为稳定汇率而干预市场的必要性下降,1月外汇占款有望转正。
※政策风向 1、据央行官网,1月17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800亿元,本周连续第四个工作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累计净投放达11400亿元。 评估:受近期资金回笼及缴税压力大增,央行持续向市场大额净投放流动性。展望后市,第二波降准资金即将落地(机构普遍预计约释放7500亿元流动性),加上本周多次释放的28天期流动性,再加上本月下旬TMLF将首次开展,市场流动性预期宽松,对A股市场更偏利好。 2、据新华社,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2019“陆家嘴资本夜话”年度高峰论坛上表示,VIE架构和红筹股都可以在科创板上市。 评估:这样的官方表态,一方面突出了科创板上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预示着一些配套政策正在抓紧制定中,或陆续出台。分析认为,在科创板正式上市之前,创投和独角兽概念还会反复活跃。目前科创板核心制度设计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前的关键时期,有望为创投、独角兽和科技类题材形成催化。 3、据证券时报,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听取各地区关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工作情况介绍,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另外,工信部近日表示,将继续支持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同时,要严禁钢铁、水泥等新上项目扩大产能。 评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供给侧改革去化产能叠加基建“补短板”刺激钢铁需求,有利于提振钢价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推动钢铁企业估值修复。行业中具备相同大股东(实控人)背景、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紧密的企业、以及此前有过重组传闻的企业其兼并重组的预期和可能性更高,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弹性更大。
※关联市场 1、周四,沪指收低,经济增长迟滞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国务院总理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评估:总理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加强定向精准相机调控;以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展望后市,决策层或将出台更多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消费领域将最先受惠。但刺激措施生效需要时间,还是警惕为上。
备注:
以上评估仅为信息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机密爆料
两市机构资金合计净流出97.35亿元
1月17日,截止收盘,两市机构资金合计净流出97.3485亿元,6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呈现净流入状态。
其中,机构重点增持:保险(1.87亿)、医疗行业(1.29亿)、煤炭采选(1.16亿)、综合行业(6737万)、旅游酒店(5756万);
机构重点抛售:电子元件(-13.8亿)、软件服务(-13.2亿)、通讯行业(-10.9亿)、电子信息(-6.34亿)、券商信托(-5.70亿);
个股方面,1月17日机构净流入前五的股票分别为:罗博特科(1.59亿)、贝通信(1.29亿)、潍柴动力(1.22亿)、乐普医疗(1.20亿)、市北高新(1.20亿);
机构净流出前五的股票分别为:格力电器(-4.28亿)、科大讯飞(-2.21亿)、中兴通讯(-1.93亿)、三安光电(-1.20亿)、特发信息(-1.20亿)。
玲珑轮胎拟以2.5亿-4亿元回购股份
机构评级:一周最具上涨潜力20股 据博览财经大行研报平台统计,近一周有889只股被机构给予买入评级,其中42股被给予明确上涨上升空间。其中海正药业目标涨幅最大,预计目标价20.71元,涨幅151.64%;立讯精密紧随其后,预计目标价29元,涨幅94.37%。
投资日历
1月18日投资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