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谨慎的情绪再次占了上风?》当前,市场的节奏依然是拖沓的,情绪依然是不稳定的。这可能是今年春节长假之前A股市场的常态。究其原因,无论是从资金面、消息面和基本面上,短期扰动因素较多,这导致市场分歧加大,难以形成合力。要强调的是,这种春节前的短期谨慎情绪对中期视角上的“春季躁动”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至于春节前后的市场机会,再次强调“高股息”策略。 《市场对证监换帅的“冷淡”超乎预期,短线不悲不喜》个人的一点看法是,易主席刚上任,工作交接恐怕都还没完成,根本还谈不上到就武断否认易主席工作能力的时候。辩证地来看,甚至可以说,短期行情的低预期,给未来新任证监会主席“改善局面”,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况且,就在28日盘后,银保监会立马公布了一个重磅利好,对盘面热度进行非常罕见的、直白无歧义的托市。银保监会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三个态度:一是鼓励险资买股票;二是买了最好长期持有;三是不仅自己买,还要通过信托计划等加快速度买——我们相信市场也不会忽视这一消息,虽然这种喊话,对因监管层“妖精论”吃亏太多次的险资,多大程度还会响应要打个问号。但预计短线也能极大对冲昨日冲高回落后市场的谨慎预期。所以短线倒也不必太过担忧了。 但也必须承认,28日的行情表现以及盘后财经舆论的风向急转,说明水深火热已久的股民对新任主席的急迫期待,与易主席要真正干出成绩所需的时日、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这至少是股民对换帅能否解决股市当前面临各种问题,信心不足的表现! 而危险的就是,A股市场的羸弱已久、积重难返,与股民迫切希望新任主席能尽快打开新局面间的矛盾,不排除让新任主管原计算的按部就班推进股市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迅速就被搁置,而不得不很快就又回到类似其前任那般“天天补漏”的局面去。
决策参考
为何谨慎的情绪再次占了上风?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当前,市场的节奏依然是拖沓的,情绪依然是不稳定的。这可能是今年春节长假之前A股市场的常态。究其原因,无论是从资金面、消息面和基本面上,短期扰动因素较多,这导致市场分歧加大,难以形成合力。要强调的是,这种春节前的短期谨慎情绪对中期视角上的“春季躁动”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至于春节前后的市场机会,再次强调“高股息”策略。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1月28日)是证监会易会满主席上任首日,A股市场以高开对此番人事变动做出反应之后,就开始逐级回落。最终,当日A股三大股指收盘集体小幅下挫,沪指失守2600点。 28日两市高开表明,证监会“换帅”对提振市场信心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消息从上周五就开始发酵,彼时市场的上涨已经部分反映了这一预期。随着人事调整尘埃落定,利好兑现之后,市场情绪再度回到由基本面主导的节奏之中。 当前,市场的节奏依然是拖沓的,情绪依然是不稳定的。这可能是今年春节长假之前A股市场的常态。究其原因,无论是从资金面、消息面和基本面上,短期扰动因素较多,这导致市场分歧加大,难以形成合力。要强调的是,这种春节前的短期谨慎情绪对中期视角上的“春季躁动”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资金面上,在央行降准之后,长期资金面出现边际好转的迹象。但短期资金面仍不容乐观。临近年末,机构资金仍有逢高兑现减持动作,28日两市冲高回落就和这种行为脱不了干系。同时,近期两融余额持续下降至7300亿元左右水平,则说明目前市场存量资金对A股仍持观望态度。
不过,资金面上也并非没有亮点。唯一持续买买买的,还是陆股通资金。在28日的高开低走态势之中,陆股通资金净流入近52亿元。
而消息面上,随着春节长假来临,A股市场将连续休市九天,在此期间,来自海外的扰动因素十分值得重视。 例如,中美贸易新一轮磋商进展(刘鹤副总理将于1月30日至31日访美,与美方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英国脱欧进程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情绪。在消息面上,这种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也让很多投资者现在就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当然,现在最令人纠结的仍是基本面。长期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复苏遥遥无期。而迫在眉睫的年报公布时间窗口,则是爆出一个又一个地雷。 来自基本面的“地雷” 昨天(28日),两市跌幅前列的个股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年报爆雷。比如ST冠福、盾安环境两公司发布业绩修正公告,这样的大幅变脸令市场更加恐慌,也导致了两市存在疑似问题的个股纷纷出现大幅杀跌,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走势对券商股产生了连锁反应。由于业绩爆雷,导致个股股价下跌,从而使得股权质押风险再度显现。目前至少已经有9家A股上市券商公告表示,因包括两融业务和股权质押业务在内的信用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规模合计超过31亿元,所以28日两市部分券商股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统计显示,昨天(28日)盘面上30只个股跌停,主要是以下几类: 1、前期涨幅较大。比如贝通信、中衡设计、中石科技、雄韬股份等。 2、业绩预亏预减。比如富临精工、盈方微、维宏股份、大龙药业等。 3、股东减持。比如紫鑫药业、华西股份等。 春节临近,不仅防火防盗,也要“防雷”,对于业绩预期不好或者阶段涨幅较大有破位风险的品种,宜提前规避风险。 而市场机会方面,再次强调“高股息”策略。当短期市场情绪的躁动遇见来自中长期基本面的隐忧,市场信心的树立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提升随时都会面临着挑战,弱市震荡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下,持有高股息率、高现金分红的公司,即使没有较好的买卖时点,享受分红收益也是不错的投资策略。从历史来看,高股息率个股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在当前部分中小创个股业绩不确定性较高、市场赚钱效应缺乏的状况下,确定性较高的高股息率个股无疑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博览视点
市场对证监会换帅的“冷淡”超乎预期,短线不悲不喜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个人的一点看法是,易主席刚上任,工作交接恐怕都还没完成,根本还谈不上到就武断否认易主席工作能力的时候。辩证地来看,甚至可以说,短期行情的低预期,给未来新任证监会主席“改善局面”,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况且,就在28日的盘后,银保监会立马公布了一个重磅利好,对盘面热度进行非常罕见的、直白无歧义的托市。银保监会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三个态度:一是鼓励险资买股票;二是买了最好长期持有;三是不仅自己买,还要通过信托计划等加快速度买——我们相信市场也不会忽视这一消息,虽然这种喊话,对因监管层“妖精论”吃亏太多次的险资,多大程度还会响应要打个问号。但预计短线也能极大对冲昨日冲高回落后市场的谨慎预期。所以短线倒也不必太过担忧了。 但也必须承认,昨日的行情表现以及盘后财经舆论的风向急转,说明水深火热已久的股民对新任主席的急迫期待,与易主席要真正干出成绩所需的时日、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这至少是股民对换帅能否解决股市当前面临各种问题,信心不足的表现!而危险的就是,A股市场的羸弱已久、积重难返,与股民迫切希望新任主席能尽快打开新局面间的矛盾,不排除让新任主管原计算的按部就班推进股市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迅速就被搁置,而不得不很快就又回到类似其前任那般“天天补漏”的局面去。
【博览财经分析】各大财经媒体早盘前欢欣鼓舞吹捧证监会新任主席易会满上任的首个交易日,我大A股却一点也不给面子。昨日(1月28日)沪深两市冲高回落。上证综指遇半年线压力,回撤至2600点下方震荡。 在盘中翻绿的那一刻,我的同事说他脑中浮现一句话:刘主席走后的第一天,就开始想他了!还有颇有文采的公号已经写出了“刘不留,易不易”的标题,可谓一语三关,余韵悠长。 而同时,段子手们对易主席姓名的评价也从“炒股很容易,会满仓就行”的满怀期待,立马180度大转弯到“亿悔满、一亿人后悔满仓”的负面YY! 这真是一日体会冬夏,让你冰火两重天的欲仙欲死!甚至有声音说,证监会换主席的利好,在周一开盘半小时内市场已经消化完了。 难道,每一任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初的“风光”与股民感到失落后的预期“迅速看衰”,这种轮回这次这么快就要应验了? 个人的一点看法是,易主席刚上任,工作交接恐怕都还没完成,根本还谈不上到就武断否认易主席工作能力的时候。辩证地来看,甚至可以说,短期行情的低预期,给未来新任证监会主席“改善局面”,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况且,我们注意到,就在28日的盘后,银保监会立马公布了一个重磅利好,对盘面热度进行了“再鼓劲、再烘托”。 总之,银保监会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三个态度:一是鼓励险资买股票;二是买了最好长期持有;三是不仅自己买,还要通过信托计划等加快速度买——这是非常罕见的、直白无歧义的托市之举。 我们相信市场也不会忽视这一消息,虽然监管层的这种喊话,对早已因监管层反复无常的“妖精论”吃亏太多次的险资,多大程度还会响应要打个问号了。但预计短线这也能极大对冲昨日股指冲高回落后,市场的谨慎预期。 所以短线倒是也不必太过担忧了—— 但也必须承认,昨日的行情表现以及盘后财经舆论的风向急转,说明水深火热已久的股民对新任主席的急迫期待(恨不得一上任立马来牛市),与易主席要真正干出成绩所需的时日、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 而危险的就是,A股市场的羸弱已久、积重难返,与股民迫切地希望新任主席能够尽快打开新局面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不排除让新任主管原计算的按部就班推进股市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迅速就被搁置,而不得不很快就又回到类似其前任那般“天天补漏”的局面去。 所以,易主席上任首日的行情表现甚至远逊于让股民失望的前任刘主席(次日是大涨了2.35%的),至少是股民对换帅能否解决股市当前面临各种问题,信心不足的表现! 正如市场的共识:刘主席的任上虽也干了一些工作,完成了对“化解IPO堰塞湖、金融去杠杆、打大鳄、管控系统性风险”的基本任务,但并未能在制度建设层面强化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多少建树。而经过三年多的持续熊市、股民伤心、资金撤离之后,也必须承认,易主席现在面临一个更加艰难的局面,证监会主席的位置是更不好做了。 先不说那些难啃的股市层面制度改革的硬骨头,易主席当前最紧迫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重大难解风险,就是整个市场太多公司股权质押比率过高的问题。 1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18年全行业经营数据,131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14%,净利润整体下滑41%。利息净收入、承销保荐收入下滑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8%和32%! 其中,中信建投公告,预计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太平洋发布公告,2018年预亏12亿元-14亿元;东方证券预计2018年净利同比降65%;光大证券2018年净利预降55%;东北证券2018年净利预降55%-70%。 而据悉,除了市场低迷(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太差)、成交量陡降(经济业务收入陡降)等原因,股权质押业务“爆雷”对券商利润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比如,太平洋证券公告,业绩大幅亏损,主要是由于市场低迷,交易对手违约,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9.72亿元。除太平洋外,2018年还有兴业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发布了计提资产减值公告,合计金额约36.2亿元。这些券商“被坑”的背后有20余只股票的身影,例如长生生物、中弘股份、神雾节能、商赢环球、新光圆成等。 简单来说,券商业绩暴跌不仅再度确定了目前A股市场的惨淡。把股权质押风险带来的一些后患,也展现了一些给市场看。 那么,对于易主席来说,如何解决目前市场的质押比例过高问题? 众所周知,从先救急(治标)的角度来说,要缓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那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拉高指数和个股股价,这样质押的股权价值远高于警戒线和平仓线,自然就没有强平风险了。 而从救穷(或者叫治本)的角度来说,就需要采用政策手段倒逼上市公司降低股权质押比率,寻求其他融资手段。 但问题是,无论是救急还是救穷,对新任证监会主席来说,都存在严峻的挑战,落实起来,制约都很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救急需要拉涨股市,那么到底是靠政策再喊激活股市的口号吸引散户和机构资金进场接盘,还是郭嘉队真金白银投入? 前者已经证明,被“老乡别走”套路了太多次后,场内资金不会再轻易上套了。至于后者郭嘉队资金又从哪里来?恐怕也是一个无解的答案。在前任刘主席任上,郭嘉队就已明确表态其完成了托市稳市的基本任务,也早已表明了不会再轻易入市,现在在传说更注重市场化意识的易主席时代更不会轻易让郭嘉队入场掺和——所以,首先,这拉涨股市的流动性从哪里来就首先是个悬念。 至于要从根本上解决股权质押的风险,也就是要何种手段才能倒逼上市公司降低质押比例?就更加难了。 行政命令显然肯定行不通,根子上还是需要让上市公司能够在股权质押之外寻找到其他成本更低廉的融资渠道。 但问题是,比股市融资成本还低的渠道哪里还有?而且要整体上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是证监会这个层面做的到的吗?这是需要一行两会共同发力,并且有更高层授意才有可能的。 而进一步的问题是,即便政策层面有这种共同的降成本意愿,但在经济面临整体下行压力,尤其相当一部分中小型民企面临更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面临现实业绩考核压力的商业银行,哪家会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 君不见,决策层喊减负降税、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喊了20多年了,实际结果如何? 何况,股权质押风险还只是易主席要解决的其中一个燃眉之急。易主席工作上目前要面临的局面复杂之极。正如某家媒体所言,一届主席有一届主席的使命,市场普遍传闻,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易主席上任后的核心政治任务是推动科创板+注册制的落实。 而至于科创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此前我在《科创板超速推进!怎看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对 A股的影响?》也早有清晰描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已经宣告:最高决策层明确了科创板在上交所推出,并以科创板的推出为契机同时落实注册制试点的大方向和具体的落实路线图。这更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是2019年金融监管层最首要的“政治任务”的地位! 科创板可能超预期,不排除在3、4月份就有可能正式推出。 这对短中线市场有利。在科创板正式落实推出前,出于为了有利于推进科创板的外部政策环境需要。无论是监管层实际的政策呵护,还是投资者对此的预期上,都会要求A股先有的两大市场、三大指数不能表现太差了(至少在指数表现上绝不能差了)。否则,是很不利于科创板的顺利落实的。 但把科创板超预期推出跟一波大行情要到来划等号,绝对是一种无脑的、想当然的、大概率错误的的看法。本质上,科创板是在目前流动性本就羸弱的主板和中小创之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融资通道,这对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是一个更加雪上加霜的局面。 中长期来看,并不利于现有的主板和中小创市场的表现。况且,向来这种带有强烈“政策正确”标签的制度创新,都存在较大的用力过猛(上市前各种吹捧),然后一地鸡毛(上市后根本不是那回事)的风险。类似的覆辙参见此前的熔断、注册制、CDR制度等,至于这次会否例外,还需拭目以待。投资者首要防范的是不能重蹈历史覆辙。 如此看来,昨天行情的高开低走,其实也是正常的!这其实也给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对于后市还是换帅之前那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好。
观察与思考
刘主席走后的第一天,就开始想他!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刘士余当年面对熔断,临危受命,市场对他自然有期待。但是希望变成失望之后,大家好像觉得新人有可能又要带来希望。过去的三年是严管的三年,是不是换一个人就要换一个风格呢?不见得,当然从宏观大环境来看,随着美联储缩表进入尾声,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逐步打开,前阵子,TMLF(特麻辣粉)、全面降准、永续债、国债锚的建议等等都传递出一种水多活更好的信号。 股市是吸纳货币的池子,面对外部流动性的边际增加,股市流动性也将好转。刘已把IPO堰塞湖难题化解了很多,接下来的主要监管思路是响应上级的“稳市场、稳预期”。如果说刘在任的三年是要把这种错综复杂暗渠丛生的借贷关系给粉碎重塑的话,那么对于易而言,则应该不是继续沿着刘的套路去把风险点一个个引爆,而应该是在外部流动性压力减小的有利环境下慢慢去修复这个体系。 顺着这样的一个思路去看这任的股市,应该是要强于上一任的。但是这些都还要继续等待一个个能够落到实处的政策出台才行,眼下对于市场而言,其实换谁都一样,不过是群体性的心理YY罢了。不见兔子不撒鹰,到底是“一会满”还是“亿悔满”,大家走着瞧吧。
【博览财经观察】昨日高开低走,盘中翻绿的那一刻,脑中浮现一句话:刘主席走后的第一天,想他! 回顾过去的一周围绕证监会人事变动的曲折,前段时间关于潘功胜和易会满的传闻不少,最终还是敲定了后者。 关于新主席,也是一大群牵强附会的解读,比如:炒股很容易,会满仓就行。 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牛市有余”,也是一片美好憧憬。虽然后来鱼也变味儿了,但是凑合着也算到头了。 说起谐音,一个同行说“亿悔满”,一亿人后悔满仓。 所以,你看看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刘士余当年面对熔断,临危受命,市场对他自然有期待。但是希望变成失望之后,大家好像觉得新人有可能又要带来希望。 过去的三年是严管的三年,是不是换一个人就要换一个风格呢? 不见得,当然从宏观大环境来看,随着美联储缩表进入尾声,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逐步打开,前阵子,TMLF(特麻辣粉)、全面降准、永续债、国债锚的建议等等都传递出一种水多活更好的信号。 作为股市而言,也是一个吸纳货币的池子,面对外部流动性的边际增加,股市的流动性也将取得好转。 前任刘士余主席刘已经把IPO堰塞湖的难题化解了很多,接下来的主要监管思路也不再是解决更多的IPO,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响应上级的“稳市场”、“稳预期”。 随着中国货币发行体系的演绎和内在使用工具的丰富化,中国货币发行已经在近几年进入到“借贷创造货币,还贷消灭货币”的借贷关系产生的。这些钱很多都是带着利息的钱,这两年去杠杆之后可以看到各个市场的风险相互串联感染。 资本市场作为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和转移老百姓存款投向的一个重要平台,的确已经到了方星海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 如果说刘在任的三年是要把这种错综复杂暗渠丛生的借贷关系给粉碎重塑的话,那么对于易而言,则应该不是继续沿着刘的套路去把风险点一个个引爆,而应该是在外部流动性压力减小的有利环境下慢慢去修复这个体系。 顺着这样的一个思路去看这任的股市,应该是要强于上一任的。 但是这些都还要继续等待一个个能够落到实处的政策出台才行,眼下对于市场而言,其实换谁都一样,不过是群体性的心理YY罢了。不见兔子不撒鹰,到底是“一会满”还是“亿悔满”,大家走着瞧吧。 最后需要说的是,28日大家也看到了早盘证券股——太平洋爆出业绩地雷,直接把涨得很嗨的证券股给拽到负一楼太平间了。 接下来距离年报披露截止日已经只有三天了,爆雷的会越来越多,那些其丑无比的“媳妇”都要开始见“公婆”了。 到底是扇贝逃跑了?还是董事长跳楼了呢? 恐怕到时候各位股民大概率又会看到业绩报中各种解释业绩差的奇葩理由纷纷出炉了。 比如,我们注意到,近日就有财经大V披露说,某券商的上市公司黑名单外泄,整整200家A股上市公司被该券商列入黑名单,让人十分震惊,但从列入黑名单的理由来看又都有理有据。 名单实在太长,我们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反正当前A股的问题个股实在太多了! 此外,从昨天的盘面表现来看,商誉减值的问题再度体现在盘面上了。当日跌停三四十只,多数与此有关。 分析指出,很多产生于2015年-2016年的并购,2018年末就是业绩对赌的截止期限,接下来的业绩报中恐怕我们将大面积地看到的各种业绩巨亏,商誉减值,大概率就是商誉减值的最高峰,是最黑暗的时刻。 总之,A股当前的雷实在太多。 瓜还很多,预计易主席的新官之火还没怎么烧,大家就要洗洗睡迎接猪年春节了。 节后再来看看新主席有什么“见面礼”送给大家吧……
投资参考
电子白马集体大涨!背后逻辑竟如此简单
【研究员】:陈淼
结论:以欧菲光、北方华创为首的电子板块低位白马,近期表现较为强势,且成交金额快速放大,疑似机构回补扫货。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驱动因素,以及持续性。 我们认为,电子行业2018年在手机产业链整体利空预期下严重超跌,是近期板块整体反弹力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但从基本面来看,行业整体营收维持增长,利润仅出现较小幅度下滑,不但如此,行业整体龙头抗周期性、业务扩展性仍然优异,部分龙头标的2018年预计盈利状况较好。 因此总体来看,在短期板块整体反弹达到一定高度后,投资者仍可考虑细分筛选2019年基本面展望优异、机构喜爱标的,考虑布局潜力。
【博览财经研报】以欧菲光、北方华创为首的电子板块低位白马,近期表现较为强势,且成交金额快速放大,疑似机构回补扫货。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驱动因素,以及持续性。 我们认为,电子行业2018年在手机产业链整体利空预期下严重超跌,是近期板块整体反弹力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但从基本面来看,行业整体营收维持增长,利润仅出现较小幅度下滑,不但如此,行业整体龙头抗周期性、业务扩展性仍然优异,部分龙头标的2018年预计盈利状况较好。 因此总体来看,在短期板块整体反弹达到一定高度后,投资者仍可考虑细分筛选2019年基本面展望优异、机构喜爱标的,考虑布局潜力。 超跌是根本原因 2017年11月底电子板块指数见顶,2018年全年中信电子元器件行业一级指数下跌41.3%,在所有的29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倒数第二,仅略优于综合行业指数,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电子元器件行业指数则排在倒数第一位,超跌属性显然突出。 电子板块整体下跌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大+智能手机硬件升级下游应用场景革新较慢(VR、5G等应用技术没有大规模铺开应用、柔性屏折叠屏等划时代生产技术无法量产),消费端更换终端动力大大降低。这不但引发市场对于美股苹果股价、估值充满质疑,整体下跌(从10月230美元跌到目前150美元左右),而且引发A股手机产业链标的(电子板块主要构成部分)出现整体下挫。 例如,摄像头模组全球主要供应商欧菲光股价从2017年11月高点26元,跌至近期低点8.33元左右,跌幅已达67%;天线模组主流大厂信维通信,尽管属于5G概念,但跌幅也超过60%。 其次,2017年5月以来,市场热衷追捧价值,再叠加2018年在监管趋严+“黑天鹅”事件不断的情况下机构风险偏好降低,2017年热门标的遭遇大规模减仓。 在机构眼中,2017年价投火爆透支了电子行业白马价投的预期,而“黑天鹅”事件不断,对全市场主题投资热情构成较大打压,使得行业整体下跌。 估值有多低? 经历2018年大跌后,估值水平方面看到,无论是以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估值方式,行业整体的估值水平达到了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在下跌过程中的动态市盈率也在持续下滑。 电子板块业绩是否出现明显下滑?从上图可以看出,股价下跌和市盈率下跌基本同步,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电子板块业绩没有出现较为剧烈的下滑。 数据上看,2018年前三季度电子上市公司营收1.36万亿,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656亿,同比下降3%。18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我们判断收入和利润增速背离主要受面板、LED板块周期向下影响。 其他板块方面,被动元件和PCB继续保持高景气;消费电子景气度略有回升,随着三摄、3D Sensing、光学指纹逐渐渗透,光学板块同比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方面,18前三季度毛利率15.8%,18Q3为15.6%,整体均有下滑,其中被动元件、PCB、光学、LED和半导体板块同比改善。 而进入Q3旺季,电子制造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2%,以立讯精密、东山精密、欣旺达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龙头高速增长。预计Q3、Q4旺季还将推升电子板块整体营收水平,业绩不会太差。 再细看部分超跌标的,例如欧菲科技。 首先,市场质疑其主要收入来自智能机,滑道过短,成长性不足。我们认为这样的看法显然有失公允。 公司传感器收入不断扩大,智能汽车已抢先布局。而且即使只看手机摄像头模组,需求也从双摄向三摄升级,且公司技术实力、经济性已逐渐超越邱钛、比肩顺宇,且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是华为、小米,众所周知,国产品牌正在不断蚕食三星苹果市场份额。因此合起来看,公司即使在2019-2020年遭遇短期阵痛,中长期来看,至少逻辑层面,发展空间仍然不小。 其次,欧菲光2018年业绩差么?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20.5亿元,同比增长120%-150%。公司周五收盘股价对应PE仅14倍左右。 不得不承认,尽管欧菲光业务、业绩不能代表电子行业整体水平,但可以认为,行业部分积极拓宽赛道的优质标的,其基本面和未来发展空间都不差,行业并非所有股票都向市场前期预期那般基本面出现巨幅下滑。 现在参与电子板块反弹,应注意什么? 本栏目前期已经强调,今年年初市场反弹节奏不是简单的“短期弹性释放”,而是2018年全年下跌后,机构低位回补,所引发的整体修复行情。 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我们前期重点强化了两个方面,一是机构对于2019年高速成长的挖掘(我们强调的是锂电池);二是机构对于2018业绩实际上很好、但预期非常悲观,导致股价大跌,从而引发的修正(我们强调过有色、钢铁)。 再看电子板块反弹进度。欧菲光、信维通信、大族激光等产业链核心白马标的,近期反弹幅度已接近15%,因此按照规律(龙头弹性标的反弹30%,白马核心标的+指数整体15%左右),从短期来看,节前最后一周,第一波反弹可能会初步到位,普涨阶段或将暂告段落。 因此策略上,参与反弹应注意两点。首先,标的选择要谨慎,重点仍然放在挖掘中期成长潜力较大、而不是简单寻找跌幅较大的超跌反弹标的;其次,1月31日创业板业绩变脸强制披露时间期限在即,应警惕业绩变脸、“财务注水”可能性较大的标的爆雷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