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席上任后A股却连跌两日的三个原因,都具有持续性!》现在市场显然非常缺乏主线和信心。当然这也难怪,易主席刚上任还处于工作交接熟悉中,对股市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观点发出,只知道其上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科创板落实且比较有国际化经验、银行业务门儿清,但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无论多空,都不过是市场自己在YY罢了。所以市场情绪的观望心态和易变也就很正常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想多。 不过,导致昨日市场情绪继续低迷的三个重要原因,对后市而言还是非常值得市场警惕的。第一个是易主席上任后工作重点的猜想。而不妙的是,除了市场已有共识的科创板,市场竟然传易主席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推行“做空机制”!?如果说关于政策层面消息还是捕风捉影,预期很快可以扭转。那么短线股市面临的一个最现实、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史上最严峻的商誉减值风险已经开始频频爆雷,而这个风险是具有持续性的。大概率在春节之后,会继续是市场重大风险。三是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了引渡孟晚舟的无理要求,这个典型事件让中美贸易战有重新战火重燃之势。 总之,节前还剩最后两三个交易日了,年前已经难有啥期待了。投资者基本都在展望年后了。而令人担忧的就是在春节长假期间这七天A股休市,不知道美国又会对中国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喜怒无常,不按套路出牌的川普会有什么新的言论。 《仅剩三个交易日,今年还有“春节红包”行情吗?》统计过去10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走势可以发现,A股具有明显的“春节红包”特征。具体而言,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买入,“持股过节”并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卖出,各主要指数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很高。事实上,代表A股全市场表现的wind全A指数,在过去10年中“春节红包”出现的次数达到了9次。
博览视点
仅剩三个交易日,今年还有“春节红包”行情吗?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统计过去10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走势可以发现,A股具有明显的“春节红包”特征。具体而言,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买入,“持股过节”并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卖出,各主要指数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很高。事实上,代表A股全市场表现的wind全A指数,在过去10年中“春节红包”出现的次数达到了9次。
【博览财经分析】本周前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周二(1月29日),早盘一波猛烈地下挫,让投资者人心惶惶。虽然随后银行股护盘,大盘跌幅收窄,但经历过这番波折之后,一些投资者不禁对今年的“春节红包”行情产生了疑问。 统计数据显示,A股春节前后上涨的概率很大,虽然本周以来市场表现一般,但今年的“春节红包”行情依然值得期待。因为,在长假之前,市场里的空头、滑头已经逐步撤离,留下的都是坚定的多头!从这个角度来看,A股短期内的调整,反而是布局“春节红包”行情的机会。 “红包行情”的历史表现 实际上,A股历来有派发春节“红包行情”的传统。回顾本世纪以来,A股市场节前上涨概率接近九成。
数据还显示,自2000年以来,A股市场在春节前后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最佳潜伏时间:春节前5个交易日左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春节前五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超过88%。 最佳卖出时间:春节后5日左右。数据显示,春节后五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超过77%,但此后A股调整概率加大,特别是节后10日,A股回调概率接近28%。因此,节后5日一般被认为是兑现“红包”的最佳时机。 所谓的“春节红包”行情,主要是受到投资者过节的心理影响,节前交易活跃度下降,股市往往出现调整,而临近春节,股民又开始憧憬来年的上涨行情,资金回流股市。 从申万一级行业的角度来看,过去10年各行业在春节前后均有较好表现。具体来看,计算机、传媒、电子等成长板块表现最好,过去10年春节前后均取得上涨,非银金融、银行等蓝筹板块表现最差,但过去10年春节前后仍有6年和7年上涨。整体来看,“春节红包”行情在各行业均有所体现。
虽然各行业获得“春节红包”的概率均较高,但“春节红包”的大小却有较大差异。分行业来看,计算机、传媒、电子等成长板块上涨概率更高,电子、国防军工、综合等行业涨幅更大。 从平均涨幅来看,电子(9.36%)、国防军工(8.94%)、综合(8.65%)涨幅居前,银行(0.82%)、非银金融(2.21%)、采掘(3.26%)的涨幅靠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诸多成长股业绩下修成为当前投资者避之不及的地雷。但春节长假之后,这些预期中利空因素就完全兑现了,其对个股股价的影响力也将削弱。因此,为了抢到更丰厚的“春节红包”,投资者不妨关注电子、国防军工、传媒等板块,优选经营业绩良好、估值相对合理、发展前景较佳,但股价没有上涨甚至反而下跌的品种。
决策参考
易主席上任后A股却连跌两日的三个风险,都有持续性!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现在市场非常缺乏主线和信心。当然这也难怪,易主席刚上任还处于工作交接熟悉中,对股市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观点发出,只知道其上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科创板落实且比较有国际化经验、银行业务门儿清,但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无论多空,都不过是市场自己在YY罢了。所以市场情绪的观望心态和易变也就很正常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想多。 不过,导致昨日市场情绪继续低迷的三个重要原因,对后市而言还是非常值得市场警惕的。第一个是易主席上任后工作重点的猜想。而不妙的是,除了市场已有共识的科创板,市场竟然传易主席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推行“做空机制”!?如果说关于政策层面消息还是捕风捉影,预期很快可以扭转。那么短线股市面临的一个最现实、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史上最严峻的商誉减值风险已经开始频频爆雷,而这个风险是具有持续性的。大概率在春节之后,会继续是市场重大风险。三是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了引渡孟晚舟的无理要求,这个典型事件让中美贸易战有重新战火重燃之势。 总之,节前还剩最后两三个交易日了,年前已经难有啥期待了。投资者基本都在展望年后了。而令人担忧的就是在春节长假期间这七天A股休市,不知道美国又会对中国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喜怒无常,不按套路出牌的川普会有什么新的言论。
【博览财经分析】虽然尾盘银行、钢铁等权重狠拉了一下,避免了易主席上任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市场再度大跌。但两市依然收绿,还是没有太给新任主席面子,也没有太理会银保监会28日号召险资入场买A股,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的口号。至于发改委声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的政策风声,板块热点方面更是没有任何明显表现。 这反应出,现在市场非常缺乏主线和信心。当然这也难怪,易主席刚上任还处于工作交接熟悉中,对股市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观点发出,只知道其上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科创板落实且比较有国际化经验、银行业务门儿清,但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无论多空,都不过是市场自己在YY罢了。所以市场情绪的观望心态和易变也就很正常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想多。 不过,导致昨日市场情绪继续低迷的三个重要原因,对后市而言还是非常值得市场警惕的。 第一个当然还是关于易主席上任后工作重点的猜想——也就是三把火会烧向谁? 而不妙的是,除了市场已有共识的科创板——这个逻辑上还很难一棍子打死地,判断到底对股市是利空还是利多(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的观点是“短多中长空”)的第一把火外——市场竟然传易主席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推行“做空机制”!? 虽然传闻很快被官方证实是假消息,但市场还是惊吓了一场。毕竟,将“做空机制”与现在的行情表现联系在一起,还是很让人感觉脑门一冷的。这自然也就让整体市场预期受观望情绪所主导。 如果说关于政策层面消息还是捕风捉影,预期很快可以扭转。那么短线股市面临的一个最现实、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史上最严峻的商誉减值风险已经开始频频爆雷,而这个风险是具有持续性的。大概率在春节之后,会继续是A股市的一个重大风险。 可以看到,市场已经进入年报披露进行时,业绩大幅下调成重灾“雷区”,而导致业绩大跌的主因之一,就是巨额商誉减值导致的诸多公司业绩惨淡。 在29日的跌停榜上,海陆重工具有一定代表性。28日,该股早盘迅速涨停,午间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从盈利1.46亿元至1.94亿元修正为亏损1.47亿元至1.96亿元。随后该股打开涨停,收盘以平盘报收,昨日早盘遭遇一字跌停——而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修的主因,就是根据对公司旗下子公司江南集成2018年及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公司认为其存在商誉减值迹象,需计提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约为7.5亿元-8.5亿元。考虑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影响,对公司整体净利润的影响数为减少3.16亿元-3.66亿元。 另外就是盾安环境,继周一之后29日早盘再度一字跌停。此前该股受“雄安新区板块”和“独角兽概念股”的双重利好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如此反差走势源于,27日晚间公司的业绩下修预告:公司2018年业绩由预盈修正为预亏19.5亿元至22.5亿元。 而据不完全梳理,29日的跌停榜上,科陆电子(大幅下调业绩预期,2018年预亏9亿元-11亿元)、天舟文化(2018年度净利预亏10.6亿元-11亿元)、南宁糖业(2018年净利预亏13.1亿元至13.95亿元)、永安林业(预计2018年亏损9亿元-13.5亿元)等个股年报业绩均大幅下滑,而科陆电子和天舟文化均在昨晚发布了商誉大幅减值的公告。而在当前预告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的已经超过50家。业绩预告亏损较大的几家企业中商誉减值的风险更为普遍。 但更加令市场需要恐慌的是,就在29日晚,业绩雷更是大批量出现! 再考虑到某券商对“200家上市公司黑名单”已经广泛在网上流传,业绩雷是具有广泛性的。这里需要再次重申的是,“2018年是业绩承诺期到期的关键时期,虽然部分公司已经对于商誉问题做出风险提示,但是仍应关注年报中商誉减值对业绩的冲击。” 而受商誉影响最大的还是创业板。统计显示,商誉减值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板的传媒和电气设备行业,其他对于商誉问题做出提示的公司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商誉占创业板的净资产比重最大,为18.63%。年初至今,创业板指在A股中,乃至全球主要指数中表现最差。节前最后一周是有风险的创业板公司年报的密集披露期,当前,创业板年报预告披露率不及一半,本周剩余的几个交易日将面临业绩风险的集中释放压力。 所以,商誉减值的雷,在本周剩下的三个交易日,乃至春节之后,仍是市场要重点防范的一个风险。相关个股,必须回避! 三是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了引渡孟晚舟的无理要求。这必然遭至中方的强烈反弹。这个典型事件让中美贸易战有重新战火重燃之势。 当地时间1月28日,美国司法部针对华为、其两间子公司以及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提起共计23项刑事诉讼,并确认将寻求从加拿大引渡孟晚舟。美司法部在声明中称,其中13项在美国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提起的刑事指控,涉及华为试图绕过美国实施的对伊朗制裁;另外10项在华盛顿州西区法院提起的指控,则围绕华为试图从美国电信公司T-Mobile窃取商业机密。美国司法部还确认,美国将向加拿大方面提出引渡孟晚舟的正式请求。 而华为回应美国指控称:非常失望,并透露“孟女士被捕之后,华为试图与司法部就纽约东区的调查进行讨论,但被拒绝且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华盛顿西区法院关于华为商业秘密案件的相关民事诉讼早已和解,和解前西雅图陪审团也对商业秘密相关诉请做出了没有赔偿、华为不存在主观恶意的裁决。” 引人关注的是,本周也是中美高级别官员在美进行经贸谈判的关键时点。据路透社报道,在美司法部披露华为上述刑事起诉理由之时,中方谈判代表团已经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预计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首的美方代表团,于1月30日及31日展开新一轮磋商。 国商务部长罗斯在1月28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否认华为及孟晚舟遭到起诉会影响中美谈判前景,称美国司法部针对华为的指控“是执法行为,与我们和中国的贸易磋商完全是两回事”。但如何巧合时点的这种动作和表态总让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这其实也提醒了投资者,在2019年贸易战风险依然还是A股的一个重大外部风险,这也是新任证监会主席将要面临的挑战。但问题是,就如股市在宏观经济中的定位、股市的流动性问题等等难题一般,这个外部风险也不是证监会层面可以解决的。 总之,节前还剩最后两三个交易日了,年前已经难有啥期待了。投资者基本都在展望年后了。而令人担忧的就是在春节长假期间这七天A股休市,不知道美国又会对中国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喜怒无常,不按套路出牌的川普会有什么新的言论。 记得去年国庆前,那时候市场也是一片歌舞升平,大部分人都觉得节后能开门红,总觉得毛衣站趋缓了,我还期待会来一波年底吃饭行情。但美国突然趁我们休假,来一招猛招,副总统出来一讲话,直接把A股原本的反弹趋势,破坏了——现在看来,今年重蹈去年的覆辙,甚至风险更严峻的概率,似乎更大!
上市公司批量“爆雷”,避险的方向在哪里?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那些负债率较高、杠杆率较高,以及商誉较高的公司,业绩“变脸”风险更大。而这类公司大多集中在中小创,因此可以看到昨日创业板指跌幅较大。而以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为首的杠杆率问题不大的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另外,大消费近期轮番表现主要逻辑在于此类行业2018年度业绩表现相对客观,与“业绩变脸”的问题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引得北向资金的持续关注。这表明,场内存量资金和部分增量资金已经做出了选择。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1月29日),A股市场一度大跌。而大跌的导火索有两条。 其中之一就是一条恶意满满的谣言。当天9:50左右,关于“新证监会主席召开记者招待会,将完善做空机制、重启对冲机制”的消息传出。有传闻称有媒体报道新任证监会主席召开记者招待会,并就2019年资本市场改革工作作出部署,部署内容涉及爆雷、做空机制等重要市场问题。 这个消息一出,三大股指盘中快速跳水,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近2.4%,沪指跌逾1%。 幸好证监会动作迅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及时公开表示,“易会满主席近日并未召开任何记者招待会,上述消息纯属谣言。” 随后,市场跌幅逐渐收窄,沪指一度翻红。一个谣言把市场搅和得人心惶惶,这也凸显了当前投资者情绪之脆弱。 谣言止于智者。证监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其积极与市场沟通、稳定预期的政策导向。 但是,中国股市因谣言而大跌,并不是头一回。为何谣言能够大行其道?对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应该怎样处罚?那些在市场大跌时着急忙慌止损的投资者,他们遭受损失是理所应当的吗? 这些才是值得思索的问题。证监会前任刘主席倒是打了几个“黑嘴”,希望新任易主席能够把市场环境再净化一下。 昨天大跌的另一条导火索则是业绩地雷层出不穷,而这种批量爆雷的势头还在延续。这将逼迫市场内的存量资金做出选择。 从昨日(29日)晚间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来看,动辄亏损10亿、20亿元的公司并不少。 例如,人福医药公告,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亿元到27亿元。 银河电子公告,大幅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18年度将亏损9.5亿-12.5亿元,预计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为10-12亿元。
按照交易所规定1月31日是业绩出现重大变动的预公告的最后截止期,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会在年关的最后一两个交易日爆雷。由下修业绩预告所引发的个股风险蔓延的态势值得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批量下修业绩,很大程度上和“商誉减值”脱不了关系。本内参此前多次提示投资者警惕“商誉减值”风险。 研究表明,实际发生商誉减值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当年三季报利润增速,极低(以及亏损)或极高的个股,该年末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高。这反映出上市公司的两种心理:其一是“破罐破摔”,既然当年业绩压力大,不如“一差到底”;其二是“有钱任性”,既然当年盈利丰厚,那正好计提一些商誉减值,减少以后的压力。这一特征对于我们识别风险个股依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其二,存量商誉占比越高,减值概率相应增加。 其三,商誉减值主要发生在传媒、电气设备、计算机、生物医药,电子等行业,以成长股居多。 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商誉占资产比重过高、母公司亏损、高溢价收购的公司以及收购子公司现亏损等情况一旦出现,“商誉减值”的风险也很快就会暴露。 从上市公司业绩频繁“爆雷”对市场的影响来说,受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所限,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尤其是那些负债率较高、杠杆率较高,以及商誉较高的公司,业绩“变脸”风险更大。而这类公司大多集中在中小创,因此可以看到昨日创业板指跌幅较大。而以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为首的杠杆率问题不大的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另外,大消费近期轮番表现主要逻辑在于此类行业2018年度业绩表现相对客观,与“业绩变脸”的问题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引得北向资金的持续关注。这表明,场内存量资金和部分增量资金已经做出了选择。 所以,炒A股是真心不容易,又是谣言,又是各种雷。 最后说点题外话,最近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随后中国人寿公告,预计公司2018年净利润较2017年减少约161.26亿元到225.77亿元,同比减少约50%到70%。业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去年炒股的收益也不咋地。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都混得不如意,咱们普通投资者更应该不小心翼翼地审视各类风险,才能在这个冷酷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投资参考
央妈兜底永续债:不是大放水但是银保被忽视的“重磅利好”!
【研究员】:陈淼
编者按:以1月4日上证50指数见底以来,即使把28日周一下跌算进去,16个交易日内,上证50指数已涨8%以上。其中银行保险板块一马当先,银行股核心标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同期分别上涨17%、18%,保险龙头中国平安同期上涨11%。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尽管金融板块反弹的主要原因是超跌+内外资机构共振回补,但中期来看,央行支持背书商业银行永续债、以及相关一系列行为,对金融行业整体构成中期巨大利好。由于节前效应+市场近两年对政策面关注度较低,这个利好短期来看被市场忽视,春节后若市场相关预期能够进一步发酵,则银行保险板块带领上证50指数进一步走强值得期待!
【博览财经研报】以1月4日上证50指数见底以来,即使把28日周一下跌算进去,16个交易日内,上证50指数已涨8%以上。其中银行保险板块一马当先,银行股核心标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同期分别上涨17%、18%,保险龙头中国平安同期上涨11%。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尽管金融板块反弹的主要原因是超跌+内外资机构共振回补,但中期来看,央行支持背书商业银行永续债、以及相关一系列行为,对金融行业整体构成中期巨大利好。由于节前效应+市场近两年对政策面关注度较低,这个利好短期来看被市场忽视,春节后若市场相关预期能够进一步发酵,则银行保险板块带领上证50指数进一步走强值得期待! 怎么看待“中国版QE”? 继续谈一谈央行CBS对于市场的影响。 央行网站24日消息,为提高银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 Bank Bills Swap,CBS),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央行票据。 同时,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央行CBS,是不是流动性扩张“大放水”?我们认为,不是“大放水”,算是“小放水”,原因有三点。 首先,没有新增基础货币。购买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银行发行的永续债的一级交易商,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CBS,换出永续债。互换这一动作,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央行资产端新增一笔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而负债端“储备货币”项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没有新增基础货币。 其次,这个操作的核心是信用扩张。央行这个操作的本质是,为商业银行永续债背书,将银行永续债的信用等级,拔高到央行信用这个程度。 此外,兼具了小部分货币扩张的效果。因为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了央行MLF、TMLF、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而且手上没有永续债的银行可以购买永续债进行质押获得流动性,这等于为商业银行参与借贷便利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条件,尽管这个条件比不上直接降准。 央行CBS是不是中国版QE?我们认为,从程序上基本算是“减配的”中国版QE,但央行的目的和美国QE截然不同!原因有两点。 第一,形式上就是QE。美国QE1和QE3的本质就是央行购买资产(尤其是购买各类资产支持证券),支持金融系统扩张信用,为金融系统注入强心针;QE2是买国债,则算是基础货币投放了,上文已经讲了,本次CBS不具备这个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此次买商业银行永续债,与美国QE1、QE3几乎如出一辙。 第二,但本质上不是QE。因为央行发明这个CBS,是为了补一个确凿的漏洞,而不是为了扩张整个信贷系统。这与美国QE的本质是给市场注入信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央行注定会将这个操作限定在固定的范围内(尽管金额可以非常大)。 哪个漏洞?本内参前期提过,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需求非常迫切,可能构成短中长期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在A股估值)的雷!所以央行在想尽一切办法,为银行补充资本金。 一方面,短期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可以看到部分银行已经出现计提影响4季度业绩的操作; 另一方面,中长期资管新规压力很大。资管新规要求在2025年1月1日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最低资本与杠杆率要求的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占风险加权资产比重分别为20%、19.5%、19.5%、20%,截至三季度末,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1%、16.23%、14.99%和14.16%,较距离监管目标尚有相当距离; 而且,社融统计中,银行表外信贷转回表内的规模还有十多万亿,而信贷转回表内不是会计上兜兜转转就能解决的,需要更加厚实的资本充足率,这无疑是在雪上加霜。 所以总的来说,市场对于这件事的多数解读,都没有切中央妈苦口婆心的初衷,央妈为了达到目的的同时,不让你们产生“大放水QE”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是煞费苦心的。 为什么对银行保险股构成持续利好? 从金融系统的角度看,这在给银行加杠杆,一定程度标志着金融体系“去杠杆”阶段性结束,是不是利好?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央妈用自己的信用帮银行解决短中长期的主要问题,这算不算利好?从发行范围的角度来看,根据2018年最新的银行主体评级,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邮储)、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十二家)以及共计134家城商行中的109家,全是AA级及以上评级的银行,也就是说大部分银行都能发永续债,这是不是全行业利好? 从保险资金的角度来看: 在1月24日晚间宣布批准保险机构参与投资永续债之后,1月25日晚间,银保监会下发通知(2019年7号文),已明确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具体要求。 险资现在就可以开始买永续债了,前两天发行的中国银行永续债,票面利率为4.50%,较本期债券基准利率(前5日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高出157bp,央妈背书,极大丰富险资长久期工具,险资能不乐? 从A股整体的角度来看,央行既然愿意给银行永续债直接背书,接下来会不会进一步QE,直接购买银行股票或者A股ETF?相关传言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决策层正在研究的事情: 银行、保险板块短中期策略应注意什么? 短期来看,4日以来银行股连续上涨,应该被理解为港资、外资抄底与国内机构步伐共振的结果,CBS消息传出后,市场仅周五上涨,短期上证50指数并未克服短线规律,在前期成本区间附近出现了明显压力。 为何市场对于该消息重视度不高?我们认为,并非因为消息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不但近两年来市场对于政策面变化非常迟钝,而且春节前,市场对于所有消息都变得更加迟钝。这样的例子近期可以说屡见不鲜。 中期来看,对于央行CBS事件后续跟踪,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商行永续债的发行规模能否快速上升,央行回购规模能否快速扩大,相关消息能否层出不穷刷屏;二是,央行资产购买规模能否扩大到国债、股权等其它领域(可能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前期压制银行、保险估值的诸多因素,例如机构资金流出、人民币汇率影响外资配置、去杠杆、宏观经济引发的基本面风险,可以说在近期均得到较好解决。可以认为,在节后诸多金融股完成对于2018年坏账的资产减记后,板块整体中期向好的趋势可能会出现,值得投资者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