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9.2.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


《红包愿望“充分达成”后,警惕短调风险的加大》:14日沪指顽强走出阳线,但没有继续上演逼空。个人以为,从14日的分时表现已经开始犹犹豫豫来看,短线的调整不排除随时到来。本周的涨,让市场希望“节后红包”的愿望已经充分达成,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但同时,磋商结果没出来之前,加上近日市场连续上涨,场内资金在已有获利的情况下,有关的利好其实已经基本反馈,不排除部分大资金会选择减仓,所以大盘短期或上行压力或增大。而对于大盘中长期的走势仍需谨慎,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还未见到业绩底。应对大盘走势仍持谨慎态度,随着市场的上涨而选择逐步减仓,控制整体仓位;特别对于前期涨幅较大板块,不宜追涨。

《“春节红包”行情告一段落,“春季躁动”进入新阶段》:2月14日,A股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也流露出些许短线颓势迹象。预计今年春季躁动第一阶段的“春节红包”普涨行情或将告一段落,整个“春季躁动”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分化”。如果把“春季躁动”分为开局、中盘和尾声等三个阶段,那么其节奏很可能正如《曹刿论战》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决策参考
                 



红包愿望“充分达成”后,警惕短调风险的加大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14日虽然顽强走出五连阳,但没有继续上演逼空。如我昨日盘前文章中所言,在看到机构资金很多已经完成年度目标的消息后,过往的不愉快阴影(担心机构先撤自己当接盘侠的情绪),让市场的亢奋情绪确实在减退了。不过,我也注意到,接连大涨之后,风偏似乎已经开始反转。凡有消息,都可以被解读成利好了。总之,在股友群里甚至已经有一种论调,现在但凡喊谨慎声音的,都是踏空的!所谓存在即合理,所谓炒股要“逆向思维,顺势而为”,既然已经接连大涨了几天,既然市场情绪已经这么大幅度的好转,所以不排除指数层面还有继续冲高的可能,短线即便调整,空间也不会太大。 但是,现在更多恐怕要考虑的仍应该侧重向:个人以为,从14日的分时表现已经开始犹犹豫豫来看,短线的调整不排除随时到来。 总体而言,本周的涨,让市场希望“节后红包”的愿望已经充分达成,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但同时,磋商结果没出来之前,加上近日市场连续上涨,场内资金在已有获利的情况下,有关的利好其实已经基本反馈,不排除部分大资金会选择减仓,所以大盘短期或上行压力或增大。而对于大盘中长期的走势仍需谨慎,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还未见到业绩底。应对大盘走势仍持谨慎态度,随着市场的上涨而选择逐步减仓,控制整体仓位;特别对于前期涨幅较大板块,不宜追涨。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市场虽然顽强走出五连阳,但没有继续上演逼空。如我昨日盘前文章中所言,在看到机构资金很多已经完成年度目标的消息后,过往的不愉快阴影(担心机构先撤自己当接盘侠的情绪),让市场的亢奋情绪确实在减退了。
不过,我也注意到,接连大涨之后,风偏似乎已经开始反转。凡有消息,都可以被解读成利好了。
比如消息面上,新华社表述称“资本市场将持续改革开放,释放活力”;人民日报发评论文章,说中国经济向好动力依然充足,都是被认为利好。包括之前“新闻联播”提到A股,这都被认为是体现了比证监会更高的机构在推进操盘的迹象,认为是体现了更高层的意志。
还有消息说,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开始举行,从流出的新闻图片推测,达成协议的概率很大;
而大摩也跳出来唱多A股,说未来十年外资会持续流入A股,十年内持股比例将升至10%——虽然这不过也是个偷换了时间概念的标题党,反正也是可以拿来说事的。
而在市场讨论最多的资金面上,也有不少好的佐证,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沪深两融余额为7316亿元,连续三个交易日增加,合计增加146.5亿元,这与节前两融余额八连降,逾300亿两融资金减少形成鲜明对比。而北上资金近期也是加速入场,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今年以来也以净买入为主,累计净买入金额超900亿元。另外+
两融加杠杆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也创出了新高。据说2月13日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增至17.79万名,这一数量创出10个月来新高,
包括昨日盘面上,证监会召开科创板征求意见座谈会对科创板概念的刺激,
个股龙头方面,作为折叠屏概念龙头的13日京东方A成交141亿,3天总共成交额252亿。12日还有工业富联涨停、三六零涨停,现在可谓巨无霸遭哄抢,这也被认为会极大鼓舞市场人气。因为成交规模如此放大,无论是韭菜,还是大户,或者游资机构,都可以从中分到肉或汤。这种大象起舞被部分机构解读认为是在资产荒大环境下,低位的股市,已经逐步进入富人们投资视野!这对资金的吸引度作用是非同凡响的。
另外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8.7%;尤其是出口更是亮瞎眼,同比增长高达14%,而预期是-3.3%,也被认为是大大缓解了经济下行预期,甚至是离回暖不远了!
总之,在股友群里甚至已经有一种论调,现在但凡喊谨慎声音的,都是踏空的!
所谓存在即合理,所谓炒股要“逆向思维,顺势而为”,既然已经接连大涨了几天,既然市场情绪已经这么大幅度的好转,所以不排除指数层面还有继续冲高的可能,短线即便调整,空间也不会太大。
但是,现在更多恐怕要考虑的仍应该侧重向:短调是否随时可能发生?!——当然,至于短调之后,还能不能涨回来,则一要看政策面上是否更清晰重用、吹涨股市的表态;二要看资金层面能否看到明确的增量入场信号。那是后话了,现在暂时不提。
个人以为,从14日的分时表现已经开始犹犹豫豫来看,短线的调整不排除随时到来。
除了我在近期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三个因素:
一是股市在服务实体融资的任务未变的同时,近期又加上了要对乡村振兴也出更多力的要求——这决定了A股整体面临的流动性失血格局会更明显,虽然过去一段时间来向股市输血的似乎也在加大;
二、新的监管层对股市的严监管基调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决定监管层尽管希望股市有所活跃,但也不会允许太亢奋——毕竟闲现在的优先政治任务是科创板,
三、能够撬动和决定市场走向的公募基金有不少在过去的一周已经完成了其年度目标——这决定了现在对这些能够真正决定市场走向的大资金来说,继续推升行情的风险收益比已经变差了,要开始随时提防散户先跑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0992208743.jpg
对股市而言,当磋商结果没出来之前,加上近日市场连续上涨,场内资金在已有获利的情况下,部分大资金会选择减仓,所以大盘短期或上行压力或增大。
也有大V从技术上进行了分析:
其一,放量攻击3个月以来的一个高点,但14日收了一个十字星,这代表的是多头犹豫的心态。而这么关键的位置背水作战,不进则退,所以犹豫是要付出代价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0976158561.jpg
其二,核心板块OLED概念14日虽然继续上涨,板块里依然出现了几个涨停板,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对于后续进攻不利。尤其对于上面的看好OLED概念的逻辑,反对意见同样从京东方A当日付出了巨大的成交额换来的K线图进行进行了警告。
总之,本周的涨,让市场希望“节后红包”的愿望已经充分达成,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但同时,磋商结果没出来之前,加上近日市场连续上涨,场内资金在已有获利的情况下,有关的利好其实已经基本反馈,不排除部分大资金会选择减仓,所以大盘短期或上行压力或增大。
而对于大盘中长期的走势仍需谨慎,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还未见到业绩底。应对大盘走势仍持谨慎态度,随着市场的上涨而选择逐步减仓,控制整体仓位;特别对于前期涨幅较大板块,不宜追涨。
甚至不排除今天(15日)是有可能直接大幅低开的!


                                 
                                           投资参考
                 



“春节红包”行情告一段落,“春季躁动”进入新阶段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2月14日,A股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也流露出些许短线颓势迹象。预计今年春季躁动第一阶段的“春节红包”普涨行情或将告一段落,整个“春季躁动”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分化”。如果把“春季躁动”分为开局、中盘和尾声等三个阶段,那么其节奏很可能正如《曹刿论战》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2月14日),猪年的第四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整理,沪指日K线六连阳,深成指与创业板指都是小幅收涨。

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也流露出些许短线颓势迹象。例如,迅速放大的成交金额,又迅速萎缩。当天两市合计成交4174.8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4741.63亿元明显缩量。再例如,热点轮动加快,涨停家数也从之前3个交易日的每天80家左右降至50余家。再三例如,A股这才涨了三四天,就有上市公司股东开启减持、取消增持。这都是对市场人气的伤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4%2F1550158737714879.jpg

由此看来,今年春季躁动第一阶段的“春节红包”普涨行情或将告一段落,整个“春季躁动”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分化”。

如果把“春季躁动”分为开局、中盘和尾声等三个阶段,那么其节奏很可能正如《曹刿论战》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今年春季躁动开局就很是给力,一波普涨的“春节红包”行情,让股民顿时觉得我们大A股还是很有希望的。

说到这里,很多收到A股红包的投资者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是谁在给股民发红包呢?

给我们发红包的人,就是那些年前杀跌卖出股票,转出资金持币过节的人,过节之后不得不去追高买股,实际上成了发春节红包的人。如果投资者在年前最后一天和开年第一天都没有入场的话,要么踏空,要么哭着追涨。

那么,为什么说“红包”行情可能要结束并转向分化了呢?

经过节后三天的大涨之后,那些持币过节的资金,基本可以断定已经回流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第一波红包已经送完了,后市将进入红包第二次分配的阶段。

这就就相当于大家过年得了红包之后,马上就到麻将桌上进行再分配。再分配的结果,就是有人继续获得红包,有人将之前得到的红包转手送给了别人,还有人之前由于来晚了,红包没得到,反而还会继续发红包,这就是普涨行情结束之后,行情的分化。

不过,这一阶段的市场演绎,仍在“春季躁动”的范畴之内,市场整体风险、指数的波动并不大。只是说,棋到中盘,落子要更加谨慎。这是拼能力的时候了,个股的机会和风险并存,妖股有可能会重出江湖。

就比如说柔性屏概念吧,春节前这个板块走得跟烂泥一样,你能想到节后会爆发?当然套牢者除外,毕竟两三个涨停也解不了套。而5G概念,很多投资者可能也不敢追了。A股市场总是这样,跌的时候大家一起跌,涨的时候却总是由少部分个股领涨。

就春节长假后这四个交易日的行情来看,A股市场的主旋律仍然是追热点,投机的成分远远大于投资的成分。如果你是一个具有理性价值投资观的人,不妨等待大盘回调时再考虑进入。届时,轻指数,重个股依旧是比较好的操作策略。



                                 
                                           焦点透视
                 



决策层再发金融全面支持民企融资重磅文件,股市怎反馈?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昨日(2月14日),为有效提高民企融资可获得性,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银行、险资、交易所全面支持民企融资。我们注意到,其中不少表述都涉及到股市层面。而很多分析机构都认为这份政策文件对接下来的政策基调影响重大。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看? 开门见山,个人的一点浅显看法是,监管层面的总基调还是着眼于金融服务实体,服务民企。所以受益的显然是实体和民企,而相对受损的自然是资本市场。但有所不同于此前的是,政策不再是一味强调扩大从股市等资本市场抽血的规模和节奏,而是在抽水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对股市的注水以缓解股市内部流动性失衡的局面。 简单来说,股市还是被利用的对象,但是上头利用的套路相比于此前要更加讲究持久性的套路了。所以对股市而言,虽然横向来看(与实体、与民企比)是受损方,但纵向来看,依然算是一种政策环境的改善了。 至于市场到底是将该政策当成利好还是利空看则就取决于不同时期投资者是偏好于从横向解读,还是纵向解读,见仁见智了。现在并不宜对这一政策简单定性为利空还是利好。

                                 
【博览财经分析】昨日(2月14日),为有效提高民企融资可获得性,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银行、险资、交易所全面支持民企融资。我们注意到,其中不少表述都涉及到股市层面。而很多分析机构都认为这份政策文件对接下来的政策基调影响重大。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看?
门见山,个人的一点浅显看法是,监管层面的总基调还是着眼于金融服务实体,服务民企。所以受益的显然是实体和民企,而相对受损的自然是资本市场。但有所不同于此前的是,政策不再是一味强调扩大从股市等资本市场抽血的规模和节奏,而是在抽水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对股市的注水以缓解股市内部流动性失衡的局面。
简单来说,股市还是被利用的对象,但是上头利用的套路相比于此前要更加讲究持久性的套路了。所以对股市而言,虽然横向来看(与实体、与民企比)是受损方,但纵向来看,依然算是一种政策环境的改善了。至于市场到底是将该政策当成利好还是利空看则就取决于不同时期投资者是偏好于从横向解读,还是纵向解读,见仁见智了。
我注意到,该文件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第一,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主要通过股票发行、可转债和科创板这三个方面以支持民企直接融资:
1)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加快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进度
2)研究扩大定向可转债适用范围和发行规模,扩大创新创业债试点,支持非上市、非挂牌民营企业发行私募可转债;
3)抓紧推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稳步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促进新三板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等。
第二,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
关于这一点意见还提出,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支持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此外,引导和支持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将盘活资金重点投向民营企业。
第三,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把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覆盖到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票据融资支持力度。
此外,中办、国办还在意见中指出,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意见指出,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应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保持一致。
意见还指出,加快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支持资管产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通过监管部门认可的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化解处置民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简单来说,一方面,监管层要求通过股市(包括科创板)等渠道,加快加大便利民企直融的速度和规模,这是要进一步加大从股市抽血的力度,算中期利空;但另一方面,又放宽了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投资的险资,给股市增加了新的活水来源,算是一个中期利好;
但政策带来的悬疑不少:首先,看上去政策力度很大,民营企业能浴火重生吗?其次,企业债券既要 “排雷”也要“送炭”等等看着有点自相矛盾的政策,执行中的尺度标准如何平滑把握好?,难度也很大。
还有分析指出,“要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这一条实在是过于"突出":
商业银行要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信用贷款??你确定??如果这份文件严格执行的话,将是继资管新规后又一重塑行业生态的"窒息"操作。
现在并不宜对这一政策简单定性为利空还是利好。


                                 
                                           观察与思考
                 



从“春季躁动”到牛市,A股还需要怎样的利好?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如果从国内工业企业的盈利周期来看,自2017年三季度的高点已经下滑约6个季度,A股市场之前的调整也已充分反应了这一状况。因此,未来还有多久的下滑时间,将成为A股市场从反弹切换到全面牛市的关键。换言之,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盈利底,则成为本轮反弹扩散为全面牛市的关键。

                                 

【博览财经观察春节之后的A股强劲反弹令人振奋。截至2月14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上涨9.05%、13.54%、13.00%。A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种有力度的连续上涨了,广大股民纷纷表示,这样的涨法确实很过瘾。乐观的情绪弥漫在市场之上,有人高呼“波澜壮阔的牛市”来了……

从短期来看,市场的上涨可以出现背离基本面的估值修复驱动,但当估值修复较为充分的时候,一定会兑现为业绩的驱动,以及业绩提升之下的“戴维斯双击”;否则反弹的行情就有可能被画上“休止符”,难以向全面牛市扩展

春季躁动与估值修复

从今年以来A股的表现来看,这一轮上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春节前的大市值龙头股稳扎稳打和春节后的中小创题材股绝地反击。

整个1月份,A股表现最好的行业集中在家电、食品饮料和银行等外资集中流入的板块,分别上涨了13.06%、9.72%和8.24%,而整个1月份“北上资金”高达606.88亿元,成为陆股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资金最高的月份。与此同时,受商誉减值影响较重的传媒、休闲服务则在一月份分别下跌3.89%和6.64%;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在1月份表现同样较弱,分别上涨1.76%、0.91%和-1.35%。

到了春节后,随着商誉减值爆雷等因素退却,A股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集中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等前期表现相对较弱的“中小创”里面。一方面,“跌得有多狠,弹得就有多猛”不是说说而已。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投资者对于“科创板”新政策和5G、柔性屏等新技术龙头的青睐,总之是要“新”的,不要旧的。

总体上,无论是春节前北向资金流入对消费股形成的先导效应,还是春节后资金对超跌的低估值中小盘的挖掘,都是对“便宜才是硬道理”的反映。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今年的“春季躁动”讲的就是估值修复的故事

估值修复能否转为“全面牛市”?

进一步分析影响2019年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的核心因素,投资者不妨关注以下四点——

其一,流动性层面能否继续维持宽松或进一步改善?

其二,中美贸易磋商能否取得积极进展?

其三,国内政策继续向上,但信用扩张能否真正疏通?

其四,托底经济的政策什么时候能够显示效果?上市公司业绩何时出现边际改善或向上的信号?

目前而言,无论是政策底的早已出现,还是流动性的改善,抑或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统统可以归结为对于估值的修复与提升。如果未来业绩跟不上去,则估值提升的天花板就会逐渐来临,届时反弹也将逐渐走到尽头。

如果从国内工业企业的盈利周期来看,自2017年三季度的高点已经下滑约6个季度,A股市场之前的调整也已充分反应了这一状况。因此,未来还有多久的下滑时间,将成为A股市场从反弹切换到全面牛市的关键。换言之,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盈利底,则成为本轮反弹扩散为全面牛市的关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4%2F1550158497531097.png

从上一轮企业盈利周期来看,盈利下行8个季度,之后进入上升周期。如果以此估算,则未来两个季度则在盈利上依然存在较大的下行概率。

此外,依据广发证券宏观团队的研究,原油价格和螺纹钢价格增速是观察企业盈利的两个重要指标,原油价格和螺纹钢价格的同比底部基本上会约等于企业利润的同比底部。如果原油价格维持目前水平,则同比底部大约在2019年5月;如果螺纹钢价格维持目前水位,则同比底部大约在2019年8月。也即意味着,如果本轮行情的反弹速度太快,则有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调整压力,届时将等待5、6月份企业盈利数据的进一步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9:23 , Processed in 0.15987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