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9.3.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2 08: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3月11日的强烈反弹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其一,市场确实进入了牛市。牛市多暴跌,暴跌即买点,且对利空不敏感甚至麻木。
其二,再次证明疯牛不可改变,慢牛不可实现。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中美两国同步稳杠杆这个逻辑元没有破坏,反而在不断强化。而从当前的业绩和估值水平看,向下的空间有限,仍是一个值得博弈的赔率。
过去三个季度,政策底和市场底相继出现。而从现在到经济底出现之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波动的空窗期。
这个阶段,《舞曲不停,狂欢不止
结合上周至今急速变化的行情表现看,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有如下判断:就短线而言,虽然券商看空研报对行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快速消散。但市场坚决看多程度有所收敛,预示指数及个股快速上涨阶段恐仍会暂告一段落。进入日线上剧震盘较多期的概率较大——因现在普遍认为慢牛已不可实现,所以即便短线出现盘整时,日线上也会呈较大幅度的震荡,而不会是窄幅震荡;中期继续乐观乃至牛市已至的判断依旧,未来依然是机会居多。所以短线的调整,反而被普遍认为是借牛回头低成本二次上车的机会。
即,《市场“牛市情绪”依旧!看空报告成二次上车机会?
这从证券业喉舌的态度转变——不再一味进行正面鼓吹,而是开始进行风险提示,也可见监管层面对前期那种快速上涨的不安。而市场对上周五的暴跌也表现出了极其淡定的看法。除了中信的卖空报告(当然其也只是针对个股,实际上中信是券商队伍中最早喊牛市的机构),几乎所有的机构和大v都在继续强调牛市信心不变,但同时承认短调风险在加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舞曲不停,狂欢不止                 
【研究员】:三哥
结论:从3月11日的强烈反弹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市场确实进入了牛市。牛市多暴跌,暴跌即买点,且对利空不敏感甚至麻木。其二,再次证明疯牛不可改变,慢牛不可实现。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中美两国同步稳杠杆这个逻辑元没有破坏,反而在不断强化。而从当前的业绩和估值水平看,向下的空间有限,仍是一个值得博弈的赔率。 过去三个季度,政策底和市场底相继出现。而从现在到经济底出现之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波动的空窗期。 这个阶段,舞曲不停,狂欢不止。

                                 
【博览财经研报】上周五,两市暴跌,创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昨天(3月11日),两市又大幅反扑,创业板反包并再创新高。
仅从市场本身的反馈而不从我们的主观意识去推导,可以得到如下两个结论:
其一,市场确实进入了牛市。牛市多暴跌,暴跌即买点,且对利空不敏感甚至麻木。
其二,再次证明疯牛不可改变,慢牛不可实现。
首先,上周五的暴跌,直接扳机来自中信和华泰的两份卖空报告,导致2.3万亿市值一天内灰飞烟灭。与之相对应的,是证监会不做评价和三大报今天集中炮轰“爆炒股”。
那么,我们看3月11号的市场,被卖空报告直指的人保和建投分别暴跌9.87%和7.63%,而同期妖股东方通信、东信和平、大智慧、网宿科技全部摁住跌停。这说明市场资金对监管意图已经做出了积极回应,而并没有继续造次。反观去年,不论怎么媒体怎么呼唤利好,市场都照跌不误。两相对比,牛熊立判。
但是,另一边是,资金的主动识趣并不是放弃热点炒作。相反,摁住了一个题材,总会有新的题材冒起。所以,昨天老妖们被摁下之后,电力、充电桩等概念又冒了起来。
大家都心知肚明,慢牛只能建立在退市制度、机构比例提高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已经实现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条件在目前的A股身上并不具备,所以,慢牛不具备现实可能性。
昨天的走势再次证明了这点,要么熊市,要么疯牛。二选一吧。
回到市场更深层次的逻辑。将像我在2019年度展望中提到的,“2019年的所有投资机会从根本点上都是来自中美两国同步稳杠杆这个逻辑元”。这个逻辑元在目前并没有变化,反而在不断强化。美联储变得越来越鸽派,中国的货币投放也更加充裕。
M2和社融增速在今年初已经触底,这是我在2019年度展望中提出的两个检验指标。这两个信号在去年一直没有出现过,从而让人对货币宽松的效果产生了动摇。而这个动摇,现在已经解除。
除了流动性的改善证据确立之外,最新的变化是喊了一年的增值税减税终于落地。这个对企业的经营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最终会反应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去。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向着解决的终点靠近,去年压制市场的最大一块心病将被解除。
至于新主席上任带来的监管变化,它是一个重要的trigger,但不是市场最核心的变量,本质上影响的是情绪,而不是价值。
市场的本质摆脱不了是估值和业绩。估值方面,截止上周五收盘,沪深两市静态市盈率17.74倍,滚动市盈率(TTM)15.9倍。仍然属于合理偏低估的水平,与14年12月初水平相当,仍低于15年牛市结束到18年中的低点水平。这样一个估值水平,并没有太多恐慌的必要。
估值只是必要条件,它意味着,从赔率上讲,向下的空间有限,是一个值得博弈的水平。而充分条件来自流动性,它决定了估值向上的空间能有多高。而流动性我在上面已经讲了,已经出现了可以确证的改善信号。
那从业绩上看,今年很多公司出来的结果比市场预期得好得多。特别是在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和手机、汽车消费降级的阴影下,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普遍悲观。结果,现在却显示不少上市公司经受住了去年残酷市场的考验。那么,在今年更大规模减税落地和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的背景下,再加上信贷扩张更加积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也会得到再次修正。
所以,综合来看,上周五的下跌不过是一次上升途中的正常调整,甚至是大众期盼的调整。市场最核心的变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情绪。所以,情绪释放之后,昨天又迎来了强烈的反扑。
实际上,从市场短期博弈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两个月前还是2000亿的场子突然迎来了万亿资金进场之后,即使收割也不是一天下跌能够收割干净的。困兽犹斗,也是昨天反扑的原因之一。
上周五的调整没有摁下牛市的冲动,很自然的,人们会问,未来的增量能有多少?未来的尽头在哪里?
在当前时点上,我们更需要警惕的反而是美股风险,它可能决定了我们这次调整会否从情绪调整转向技术调整,进而决定了这次调整的长度。
这个问题,我懒得去做精准的推算,精准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我提供个思路,你去对比一下整个货币的扩张和A股市值的扩张,你就可以推算出大致的范围。
简单来说,两轮牛市之间的货币扩张得越膨胀,下一轮牛市的增量也就越大。
过去3轮牛市,07年成交峰值是3800亿,09年峰值是4800亿,15年峰值是23000亿,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验证。从09年到15年经过了6年货币扩张的积累,M2翻倍,再加上杠杆工具的创新,峰值一下翻了近5倍。
从15年到19年,货币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再加上对杠杆的去化,这次增量肯定不如上次那么猛。但是,由于存量的扩张,加上也有4年的沉淀,我简单的毛估,这轮行情的峰值应该在3万亿水平
至于能不能走到3万亿的终点,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后验和修正的过程。
过去三个季度,政策底和市场底相继出现。目前,对于经济惯性下行的预期已经price in了。
换言之,从现在到经济底出现之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波动的空窗期。这个阶段,舞曲不停,狂欢不止。但如果经济底不能在3到6个月内出现,就会让整个市场走向终点。反之,如果经济底能够及时出现,这一轮牛市的空间和时间就将进一步被拓宽。(特约撰稿人  三哥)


                                 
                                           决策参考
                 



市场“牛市情绪”依旧!看空报告成二次上车机会                 
【研究员】:柏双
结论: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有如下判断:就短线而言,虽然券商看空研报对行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快速消散。但市场坚决看多程度有所收敛,预示指数及个股快速上涨阶段恐仍会暂告一段落。进入日线上剧震盘较多期的概率较大——因现在普遍认为慢牛已不可实现,所以即便短线出现盘整时,日线上也会呈较大幅度的震荡,而不会是窄幅震荡;中期继续乐观乃至牛市已至的判断依旧,未来依然是机会居多。所以短线的调整,反而被普遍认为是借牛回头低成本二次上车的机会。 这从证券业喉舌的态度转变——不再一味进行正面鼓吹,而是开始进行风险提示,也可见监管层面对前期那种快速上涨的不安。而市场对上周五的暴跌也表现出了极其淡定的看法,对此,除了中信的卖空报告(当然其也只是针对个股,实际上中信是券商队伍中最早喊牛市的机构),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继续强调牛市信心不变,但同时承认短调风险在加大。

                                 
【博览财经分析】行情表现在急剧变化
经过上周五的指数暴跌4%、两百多只个股跌停;
再到周末有关看空研报的各种段子横飞,以及公布的2月金融数据未能延续1月份的超预期,反而大不及预期;
然后再到昨日(3月11日)两市经过盘中的纠结但尾盘再度大幅上涨,但热门股继续回调(中信建投跌7.6%、中国人保逼近跌停)。
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有如下判断:
就短线而言,虽然券商看空研报对行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快速消散。但市场坚决看多程度有所收敛,预示指数及个股快速上涨阶段恐仍会暂告一段落。
进入日线上剧震盘较多期的概率较大——因现在普遍认为慢牛已不可实现,所以即便短线出现盘整时,日线上也会呈较大幅度的震荡,而不会是窄幅震荡;
中期继续乐观乃至牛市已至的判断依旧,未来依然是机会居多。所以短线的调整,反而被普遍认为是借牛回头低成本二次上车的机会。
这从证券业喉舌的态度转变——不再一味进行正面鼓吹,而是开始进行风险提示,也可见监管层面对前期那种快速上涨的不安。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18734183662.jpg
监管层这种希望“市场继续向上走,但又不希望涨太快,希望平稳一点”的预期传导,直白点说就是希望慢牛。
当然,预期是美好的,但是行情能否实现,又是两说了。从此前数周的市场走势来看,在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持,而主要是流动性洪流推动上涨的背景下,当前场内资金却又是不待见“慢牛”的。所以政策期望与投资者想法之间已经出现偏差,接下来这种偏差恐怕会继续反馈,且更加强烈地反馈在行情表现中,那么短线看来也是会加剧振幅的。
可以看到,A股今年以来气势如虹,市场依然是信心十足。
截至3月6日,沪深300指数相比2018年年底时的点位已经上涨28%,成为2月以来全球表现最佳的基准股指。上周四、周五两天,该指数合计回落了5%。但即便在两天回落后,A股主要股指表现依然超过大多数全球股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18743312872.jpg
而市场对上周五的暴跌表现出了极其淡定的看法,对此,除了中信的卖空报告(当然其也只是针对个股,实际上中信是券商队伍中最早喊牛市的机构),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继续强调牛市信心不变,但同时承认短调风险在加大:
★海通说现在是牛市孕育准备期。其称,①牛市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孕育准备期,盈利回落,流动性改善推动估值修复,第二是全面爆发期,估值盈利双升,戴维斯双击,第三是泡沫疯狂期,盈利平稳,资金大量流入,估值走向市梦率。②目前类似05年,即牛市孕育准备期,5大先导指标数据类似05年上半年,但是政策红利更强,市场抢跑进入05年下半年。③牛市孕育准备期市场特征是轮涨普涨、回撤较大,保住收益是重点。备战牛市全面爆发期,找领涨的主导产业,05-07年工业化时代是地产链+银行,这次信息化时代是科技+券商。
★东北证券3月11日发表研报指出:看空报告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中信建投回调的风险,但同时强化了除次新股外的板块投资逻辑主线龙头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券商股一直都未脱离基本面,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中枢。从2019动态市净率来看,中信和华泰目前只有1.66和1.52倍的PB,至少还有40%左右的空间。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峰表示:反弹可能短期休整,但不宜过度悲观。往前看,短期仍有几方面的轻微利空需要消化,市场反弹可能会进入短期休整,包括2月份货币信贷数据低于预期、部分地区监管层开始视察场外配资给市场以警示、MSCI剔除外资持股达到上限的蓝筹个股、市场重要股东减持力度开始明显增大、外围市场因为欧洲增长低迷而动荡、英国退欧进展不确定性等等。总体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并不妨碍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活跃、不宜对后市过度悲观。符合中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方向的质优蓝筹、中小创优质龙头依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同时,在本轮反弹中落后、估值依然不高、后续可能有正面催化剂的板块也值得关注。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好”消息与“坏”消息交织,叠加前期获利盘较多,市场进入高波动阶段。基本面改善、企业盈利稳定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支持的景气细分方向是投资者首选方向。
★国泰君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表示:短期回调并不改行情上涨主逻辑,乐观基调仍在延续。融资余额继续上升、散户资金入市积极性显著提升,对冲大体量资金积极性弱化,有利于市场的稳定。结构性因素接力周期性因素,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后续行情或更多受政策驱动影响,关注高风险特征股票。在当前宏观与市场环境下,涌入的社会资产主要是游资,其特点是偏向高风险特征的股票。从市场结构表现来看,行情驱动逻辑仍在继续,未来表现比较好的仍应该是高风险特征的股票,包括科技类、券商类股票,机构投资者相对更加注重配置逻辑,在市场逐渐趋于活跃的过程中,投资风格不由公募主导而是由游资主导,这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
★而国际机构方面,高盛甚至认为,由于投资者“害怕错失”(fear of missing out),中国A股有望大涨50%。
高盛策略师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散户乐观程度恢复到2015年6月或者是2018年1月的峰值水平,那么A股的沪深300指数有望在当前基础上分别上涨大约50%和15%。
一方面,高盛认为,中国股市的风险情绪出现了“显著改善”,这主要是由于达成全球贸易协议的预期升温、MSCI扩容可能带来更多外资流入、以及央行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等一系列政策放松迹象显现。
另一方面,高盛表示,在本轮反弹早期,散户投资者参与度较低,而当前基准指数的强势表现令国内投资者产生一种对于错失涨势的恐惧,也就是害怕踏空,因此,未来散户的参与度或还有较大空间。“当前市场的估值已经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散户对于上行风险的乐观情绪。”
而昨日A股重新恢复上涨,也强化了市场唱多的信心。
总结而言,当前国内外机构继续看好A股,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是赚钱效应的不断放大,让风险情绪大幅改善。存在即合理、顺势而为、牛市最大的风险就是怕利空等逻辑,充斥市场。
二是尽管增量入市格局已经非常明显,但考虑到本轮行情中外资的参与度是史上最高,而国内的许多投资者尚未全力参与此轮涨势。流动性增量入市格局还远没达到高峰。
三是为科创板成功落地保驾护航的需要,要求行情不能差,才足以吸引各类资金入场参与科创板的交易和融资。
我们注意到,3月7日晚间,上交所刚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符合科创板股票适当性条件的投资者现在就可以申请开通相关权限”,然后截止到11日上午,已经有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13家券商宣布可以在线开通科创板权限,且很多都是三分钟开通、1分钟的超级便捷模式,急切回应上意的态度明确。由此也可见现在政策面上虽然对市场过热的担忧加大,但也绝不希望行情就此截止的。
当然,虽然昨天又大涨了,但短线仍要有所冷静了
除了机构都在强调短调风险加大,盘面上也可以看到一些隐忧:
1、3月11日沪深两市均缩量,总共成交了不到9500亿,对比上周经常出现的解禁1.2万亿,差距不小;
2、外资继续逃跑,沪股通流出5.19亿,深股通流出10.2亿。
毕竟牛市中,A股也不会一路平稳向上的上涨。近期内股市快速上涨后市场存在获利回吐风险,且如果宏观经济数据继续疲软、企业盈利意外下行、MSCI宣布纳入更多股指、以及关于全球贸易的不利消息出现,很容易引发抛售。
当然,由于情绪高涨对后市看法乐观依旧,高盛的看法是,从近期高点回落差不多5%到10%是合理的入场水平——这个调整空间并不大。


                                 
                                           投资参考
                 



“泛在电力物联网”这块蛋糕有多大?                 
【研究员】:考股砖家
结论:节奏不对,满盘皆错。借用一句很俗的话,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金融、5G这2个大板块短期进入调整期后,泛在电力物联网能不能真正接棒,形成持续赚钱效应,有待观察,明天的表现就是试金石!

                                 
【博览财经研报】上个星期的“边缘计算”还没闹明白,又整出来一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物理知识真不够用了。
对今天的行情,拎几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聊聊吧。
问:泛在电力物联网这块蛋糕有多大?
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老总的说法,公司做出战略安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说实话,这是个高尖端的科技,不是理工科的,恐怕一头雾水。但至少知道这个板块集成了N多前沿科技。好像什么黑科技都可以往这个概念里装。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09627304262.jpg
所以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分支板块今天都牛得不要不要的。
不过,就政策属性来说,属于远景规划,并不是短期内就会实现的,所以这个板块的爆发力和持续性我认为并不如5G板块。
毕竟,5G组网大规模建设可是国家战略,而且推进落地的时间节点非常近,2019年试商用,2020年全面商用。
我的判断是,电力物联网短期有机会,但资金对这个板块攻击的持续性可能就是一到两周,有点类似去年的区块链的炒作
问:今天大盘指数的上涨怎么看?
答:坊间流行一种说法“千金难买牛回头,急跌或遇黄金坑”。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认同的,说这话的人,你就问他上周五急跌的时候他敢不敢买股票。
对于大盘指数一分为二来看:
上证指数,今天这根缩量阳线的性质我认为并不是代表3129高点以来的调整已经结束,又要开始做反包创新高了,只是往下调整的节奏没那么快而已
创业板,今天创新高了,这是科技股的聚集地,泛在电力物联网走火,自然是创业板最受益。我预期创业板的压力位在1750。
问:现在的策略该怎么应对?
答:从高位的金融和科技股里撤出,关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
高位的这两天是资金重点抛售对象:
东方通信今天第二个跌停板;
券商高位的中信建投今天几乎又被摁跌停板;
大智慧今天第一个跌停板;
网宿科技今天第一个跌停板;
中国软件一字板炸板,迅速杀跌至-5%,下午又拉起来一些;
果断撤离这些高位回吐的票。
波音737-MAX出了2起空难,国内马上就叫停了该系列飞机的执飞,这风险意识你看多强。
炒股也应该这样,安全第一。
看今天农业板块里的正邦科技,从+7%到-7%,飞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09636694975.jpg
为什么重点关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我的理解就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核心还是电网,这个板块炒作深入还是会挖核心受益主线,而不是只要和这个概念相关的科技股都能蹭WIFI。
问:“满仓踏空”该怎么办?
答:节奏不对,满盘皆错。
借用一句很俗的话,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会有正确的结果。
电力物联网,说实话从周末消息面,并不是很公开的消息,即便今天火起来,也只有3月8日国电的这个会议的消息。
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今天开盘好些直接顶一字板,也别想着进去。这就是现在市场的节奏和打法,快,狠!
最后需要强调一句,股指虽然是再度大涨,特别是题材概念继续活跃,但题材的延续性和赚钱效应都在下降。上周五才启动的科技股,今天很多虽然是延续一字板或开盘不久涨停,但盘中都纷纷打开涨停。题材轮动节奏越来越快,把握买卖节奏真的很关键!
在金融、5G这2个大板块短期进入调整期后,泛在电力物联网能不能真正接棒,形成持续赚钱效应,有待观察,明天的表现就是试金石!(研究员 考股砖家)


                                 
                                           多维观察
                 



千金难买“牛回头”?并没有那么乐观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在“春季躁动”行情的下半场,市场情绪、流动性(资金面)和政策预期等方面的支撑力量有些在强化,但是更多的是在削弱。据此判断,目前A股市场上涨动力正在削弱。后市A股行情的延续或越来越多依靠基本面的改善。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关经济复苏和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实锤”。随着今年一季报公布时间临近,反而或有新的“业绩地雷”出现。

                                 

【博览财经分析上周五(3月8日),沪指一根百点长阴;有些人说“牛市已经结束了”。

本周一(3月11日),沪指收复3000点,创业板大涨超过4%并创下今年新高;有些人说,上周五的大跌是“千金难买的牛回头”。

一根阴线和一根阳线,牛市走了又来了。市场情绪和投资者的心理就是这样瞬息万变,无从把握。

从政策利好预期和市场内部的资金面因素来看,在春季行情的下半场,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所谓的“牛回头”,很可能是一次诱多。这意味着,未来几天,如果沪指再次向3100点发起冲击,将成为一个减仓的机会。

暂且搁置关于“牛市”的争议,我倾向于将当前行情定义为2019年“春季躁动”行情的“下半场”。

在今年1月份,我们曾经总结过本轮“春季躁动”行情的几个要素:宏观流动性宽裕;政策利好预期;经济数据“空窗期”;风险偏好修复。

进入3月份,这些要素发生了新的、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决定“下半场”行情的成色。

宏观流动性方面,央行行长易纲3月10日说了一句“存准率下调仍有空间”,这是一颗足以令人不再担忧全年流动性的“定心丸”。这将一点一如既往地对股市起到积极作用。

经济数据方面,包括社会融资数据在内的2月份相关数据骤降可能成为股市上涨的阻力——虽然2月数据骤降在很大程度上市受到了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并不会理性地去看待这一点。他们只知道,重要的数据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并据此做出反应。例如,1月“天量社融”的出现带来了经济改善的预期成为推动A股春季行情的动力之一。那么,在春季躁动的“下半场”,市场又将如何对这一数据进行反馈呢?

在政策预期层面,两会已经召开,相关政策利好也逐渐一一兑现。两会后,风险偏好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在市场情绪层面,继“看空”研报出炉之后,券商试图继续为市场带来更多理性的声音。

例如,某券商发声:“当前A股亢奋程度有多高?历史第五!”而老股民都知道,当亢奋情绪蔓延的时候,往往意味着阶段性顶部也不远了。

有一个细节要注意,那就是“历史第五”亢奋的市场情绪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归于平静。而这个过程,给所谓的“牛回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不评论”、“不好评论”、“不做评论”,短短五天内的这三次微妙表态再次彰显新的证监会领导班子敬畏市场、尊重市场规律的管理思维。这是未来A股市场能够持久上涨的利好因素之一。

3月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回答记者“如何看待券商发布卖出报告”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不评论这种事。”

3月8日A股大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不做评论,证监会将履行好监管职责,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更早一些时候,在3月5日,针对牛市是否已经到来的问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采访是表示,“这些话证监会不好评论。”

从资金面上看,主力资金持续“出逃”的行为始于2月26日。截止3月11日主力资金连续10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状态。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19485353493.png

而外资的代表,陆股通北向资金也一改今年以来“买买买”的节奏,从3月6日开始,连续四个交易日净流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11%2F1552319505619547.png

综合来看,在“春季躁动”行情的下半场,市场情绪、流动性(资金面)和政策预期等方面的支撑力量有些在强化,但是更多的是在削弱。据此判断,目前A股市场上涨动力正在削弱。后市A股行情的延续或越来越多依靠基本面的改善。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关经济复苏和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实锤”。随着今年一季报公布时间临近,反而或有新的“业绩地雷”出现。

这些意味着,春季行情的下半场,并没有大多数投资者想象的那么乐观。大智慧财富网-大智慧破解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9 06:30 , Processed in 0.17349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