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狙击

周四主题精选
【石墨烯】石墨烯人工皮肤”进入临床试验 有望置换替代人类皮肤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旗下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重磅消息,其自行研发生产的“石墨烯人工皮肤”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不久后即将进入临床应用。此外,基于石墨烯的柔性手机、健康智能手表 将于年底上市。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也是率先在国际上开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人工皮肤实验研究的团队。
点评:石墨烯用于人工皮肤功能强大,可以起到杀菌消炎效果,并能抑制微生物定植,起到自清洁作用。同时,这种人工皮肤还具有呼吸作用,能够加速伤口愈合。业内人士称,这款产品的研发成功,为未来研究真正可替代、置换人类皮肤的产品迈进了一步。上市公司中,华丽家族与研发“石墨烯人工皮肤”的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墨希科技公司”,专门从事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及石墨烯产品研发,拥有全球首条年产100万平方米的大规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伟星新材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表示,石墨烯/水性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在申请专利。
【天然气】河北部署治污攻坚行动 “气代煤”进程将加速
河北省13日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只争朝夕打好蓝天保卫战”。会上印发的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了全力推进散煤污染控制、加快“散乱污”企业整治、开展重点行业综合治理等13个方面40项强化措施。会议要求突出抓好清洁供暖,深入实施燃煤治理工程,加快“气代煤”、“电代煤”进度,10月底前完成180万户任务,开展劣质煤管控“百日会战”攻坚行动,全力保障天然气 供应。
点评:与燃煤相比,天然气能源具备清洁、低碳 、高效等优势。发改委不久前下调了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也将促进天然气消费 量提升。A股公司中,迪森股份主营天然气供热运营、家用燃气 壁挂炉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3%;金鸿控股的燃气业务布局广泛,河北地区业务占比较大。
【旅游】高层高度重视 旅游股阶段关注度升温
1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会上中国旅游协会发起成立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贺词和贺信,充分肯定了旅游业 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其中,李克强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已超过10%。未来5年,中国将有7亿人次出境旅游。高层认可旅游业发展趋势,未来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 长态势。
点评: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大众旅游时代刚刚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群体都将大幅度持续增长。从现在到204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 机遇期。短期看,近日携程旅游发布报告称,今年十一长假 将有超过6.5亿人次国内游、超600万人出境游,创历史新高。旺季来临,旅游股投资机会开始显现。
【多晶硅】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发生爆炸 多晶硅供应或受影响
据报道,全球第二大多晶硅生产商瓦克集团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生产基地近日因技术故障发生一起物质泄漏和爆炸事故。为安全起见,瓦克这座为太阳能行业生产多晶硅的工厂暂时停止生产。据悉,该新项目是瓦克最大的单笔投资,总计投资25亿美元,年产能为2万吨多晶硅。
点评:业内人士称,瓦克集团在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并不直接供应中国国内,但这部分产能停产后预计仍会对全球的多晶硅供应产生冲击。来自硅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周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微涨,仍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且库存压力不大。目前多晶硅供应仍然偏紧,赛维LDK和盾安光伏 检修尚未结束,新特能源和新疆大全则计划在不久后检修。上市公司中,晶盛机电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晶体硅生长设备供应商。旷达科技通过收购涉足太阳能光伏 电站运营。
【传感器】智能时代悄然到来 物联网崛起引爆传感器产业
从近日召开的2017全球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峰会上了解到,本次峰会上相继发布了规模达50亿元的“超越摩尔”基金、《智能传感器 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化的智能传感器地图、国内首条“超越摩尔”8英寸中试线。工信部电子司副市长吴胜武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从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提升基础工艺和器件等六大方面推动传感器物联网产业发展。
点评:iPhone4中只有4颗传感器,而iPhone8中有12颗传感器,特斯拉 智能驾驶 系统上也配备了多个摄像头和超声波 雷达 传感器。随着人类步入智能时代,作为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传感器产业将随之引爆。歌尔股份在此次峰会上展示了业界领先的气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产品;汉威科技董事长表示将聚焦打造IoT传感器管理平台——汉威云平台,并建立传感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板块跟踪:一个阵营的自救
【今日热点操作】不变。
【今日热点操作】不变。
我们近期重点关注的板块有:上证50、白马、国企改、周期、特斯拉、次新+、ST概念、雄安新区、创业板、苹果概念、涨价。
周三的盘面非常有意思,虽然指数仍然是横盘震荡,但板块方面却分成了明显两个派别,一边是主力资金自救派,锂电池在周二跳水潮之后周三没有惯性继续调整而是选择反弹,这根这几只反包股有密切的关系,午后江特电机、雅化集团反包涨停带起了锂电池个股的回血节奏,带起了5家股票涨停,大多以二线补涨锂电池个股为主,但也不妨碍总龙头赣锋锂业回暖站回了5日线,毕竟周二大量主流资金被套,周三奋起反抗解救自己也是无奈之举,但周三缩量较严重,套牢盘想要解套仍需继续努力;
一边依旧是惯例主线调整攻击新热点派,目前最受关注的无非是次新股、资源股、雄安股、再加上上周新起的芯片科技股,因为增量资金有限,又没有“新故事”出来的时候,旧热点仍能反复炒作,就连并没有带利好复牌的四川双马都能收获补涨二连板,还带起了股权转让股的反弹,所以在A股,需要的就是联想。回归主题,前期先行调整的次新股开启反弹节奏,建科院成为反弹先锋,毕竟在各个龙头停牌之后,剩下有点名气能带节奏的就只有他和澄天伟业了,澄天伟业前天涨停,不符合抄底逻辑,所以它接棒,但是次新股最近受监管严重,在龙头们复牌之前,应该不敢再有大动作了,不然市场连仅剩的独苗也不会放过的;
钢铁煤炭等资源股也是反复活跃这两天上蹿下跳好不热闹,资源股的操作只要记住亮点,大幅回调买买买,一冲高有利润就得卖,做做超短比等待下一波主升要简单的多。
最后,周三苹果产业链大幅调整,听说昨晚人脸识别两次都失败,苹果股价应声大跌,同样波及到A股,相关概念股全线走低,这个就不说了,题材预期兑现之后往往都是一地鸡毛。
河南人认为,近期A股的调整与反弹都是相同的节奏相同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都是当天炸板跳水之后次日或次次日马上反弹,经历过这种大起大落的板块分别是资源股、次新股、锂电池,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停牌就是打广告,增加曝光度和知名度,复牌继续涨,我想说现在板块集体高潮和集体炸板也能算是广告位了,为后面的调整和反弹打下基础。

注:本表针对市场行情,主观筛选未来中短期适合关注的板块,通过“配置计划”展现我们对板块配置价值程度的预判,通过“市场热度”反应我们对当下市场趋势的思考。本表不对资金仓位配置进行指导。
水泥供给侧改革推进望超预期 行业价值属性逐渐增强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涨幅为0.3%。价格上涨区域主集中在江苏、上海、云南和贵州,幅度10-30元/吨;无下跌区域。本周全国82 个城市的水泥平均库存为64.19%,较上周下降0.31 个百分点;其中省会城市水泥库存为64.2%,较上周下降0.33 个百分点。
全国水泥涨价具体情况如下:
华北地区:京津唐地区水泥价格公布大幅上调30-50元/吨,上调尚未落实到位。天气转好,河北和唐山地区个别企业出厂价下调20元/吨。
华东地区:江苏苏锡常地区低标号价格上调10元/吨,P.C32.5R 散到位价270元/吨。
西南地区:四川成都地区水泥价格以稳为主。重庆地区水泥价格下调后暂稳运行。黔西地区水泥价格上调30元/吨,P.O42.5 散到位价360元/吨。
9月上旬,国内水泥价格继续保持上扬态势,但下游需求环比提升有限,除苏沪皖赣等地企业发货接近正常水平以外,其他地区因环保督察和台风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货相对仍然偏弱,普遍在6-8 成。下周浙江、山东、四川和湖南等地环保督察陆续结束,下游需求将会有所恢复,预计水泥价格也将会继续推涨。
重视水泥供给侧改革的预期差:据媒体报道,日前,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行业去产能领导小组组长孔祥忠赴武汉华新水泥总部调研,交换了行业去产能工作相关意见,并就7月行业推进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大会芜湖会议上发布的去产能系列文件讨论稿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修改意见。双方一致认为,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刻不容缓,大集团要带头行动,共同推进去产能工作。
业内表示,9-10月旺季水泥来临,需求有望继续走高。同时,10月份的十九大、11月份开始的错峰停产、环保高压,将使得全行业供给仍然将处于受压制状态。本轮地产销售景气度强叠加开发商过去两年一直处于去库存状态,至少未来半年地产开工和投资下行风险不大,预计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有望延续。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行业供求关系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虽然相比与煤炭钢铁等行业较为直接的行政化手段,水泥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并不强势,这也是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较低的核心原因。但是,中泰证券认为,在水泥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闭环中,各参与方的手段有效、诉求都能得到满足,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为长远、十分符合水泥行业市场化的现状。因此中泰证券认为,行业盈利好、市场化程度高等都不能成为阻碍水泥供给侧改革的因素;相反在各方诉求的共振下,水泥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有望超市场预期,值得重视!
水泥公司上半年利润普遍增厚,业绩普遍向好。数据显示,在18家水泥行业公司中,17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1家净利润下降。其中,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倍。受益于水泥价格持续高位,水泥公司业绩普遍向好。受益于价格上涨,水泥公司上半年利润普遍增厚。今年以来,水泥价格持续高位震荡。上半年水泥行业整体运营环境明显改善,行业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改善。数据显示,1-6月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48%。华泰证券统计显示,水泥行业连续四个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增长。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下半年水泥行业进入传统旺季。此外,地产投资平稳,基建增速强劲,秋冬季实施错峰限产,京津冀将开启新一轮大气环保督查等因素都将对供需产生一定影响,水泥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从需求端来看,基建等投资增长仍在高位。天山股份表示,今年上半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0.47亿元,同比增长24.6%,为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供给方面,云南省日前发布2017年全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和压减过剩产能计划任务,涉及产能811万吨。宁夏今年年底前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92万吨,目前13家水泥企业已经停产,年底前将拆除全部设备。
行业价值属性逐渐增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行,水泥行业整体属性出现变化。水泥行业当前的特点是区域集中度较高,若各地水泥投资公司的逐步成立和行业并购重组的推进,行业整体集中度将进一步快速提升,水泥有望成为中游制造业中率先进入类垄断格局的行业;这将带来行业整体对上下游议价能力的提升,拉动行业价格中枢的上移;从国际上看,中国水泥行业由于充分竞争和行业产能过剩,一直价格偏低(国际水泥价格很多都在100 美金以上),而随着行业格局的改善,中泰证券认为中国水泥行业有望逐步摆脱“价格洼地”。与此同时行业的ROE 中枢将出现上修且波动逐渐收窄,行业资本开支再降,现金流情况将进一步转好,龙头企业提升分红率也是大势所趋。中泰证券认为水泥行业属性将出现明显变化,周期性逐渐减弱而价值属性明显增强,行业龙头的估值中枢有望得到提振。
水泥概念股:
海螺水泥:是中国水泥行业领先企业。目前,公司部分地区需求已逐步提升,报价也有所上涨。据机构调研,公司预计2016年销量规模保持10%左右的增长,其中二季度销量规模预计在6800至7000万吨。此外,公司海外业务目前稳步推进,去年海外销售金额及占比均有所增加。
华新水泥:是华中地区水泥龙头。最新数据显示,公司在湖南地区部分产品价格已有所提升。华新水泥此前预告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幅在90%至95%之间,但相较一季度1.36亿元的亏损,公司二季度情况已明显改善。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发展迅速,积极加快布局。其中塔吉克斯坦丹加拉50万吨/年的水泥粉磨站项目已开工建设,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实现投产运营。
减产效应逐渐显现叠加消费旺季到来 电解铝库存有望迎来拐点

2017年以来,与供给侧改革相关的周期行业是A股市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钢铁、煤炭、水泥、玻璃、化工等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获得机构资金的青睐,走出了独立上涨行情。而其中电解铝概念股最近更是异常强势!
据百川资讯统计,2017年8月中国原铝产量为313.55万吨,平均日产10.115万吨,年化产量3691.79万吨;较7月份日产10.260万吨下降0.145万吨/天,供给继续下降。库存方面,9月7日铝锭十二地库存159.98万吨,较上8月31日增加3.50万吨。库存不断攀升为电解铝行业一大风险点,需要关注。
华创证券认为高库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上半年产量高增长带来,且减产行为多发生在7-8月份,消费淡季造成库存累积,此外,停产产能需要把电解槽中铝水抽出铸成铝锭也会造成库存上升。预计随着减产效应逐渐显现,消费旺季到来,库存拐点有望迎来拐点。
8月23日,国务院力推电解铝减产电解铝。市场人士认为,此番,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释放出明显的信号,电解铝行业也面临供给侧改革的压力,铝能否像煤炭和钢铁一样,搭上供给侧改革的顺风车。电解铝与煤炭行业在供需结构上相似度极高,又与钢铁在产品结构上类似,且上述三个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均涉及产能替换。8月23日释放的政策消息无疑将对电解铝行业产生利多。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今年以来积极响应中央供给侧改革号召,已经启动关停非法产能的政策,宏桥确认已关停268万吨的违规产能,相当于去年全球产出的4.5%,魏桥及信发关停321万吨违规产能,11 日市场传出河南采暖季电解铝现场方案,提到省内13 家电解铝企业分别限产30%。此消息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各省采暖季开启公布细则,随后将迎来各省细则出台。主要的一方面是涉及全省13 家电解铝企业,这超出2+26+3 城区范围,可以被解读为河南采暖季限产执行力度加大。如果山东照此执行,被限产的电解铝企业将多出2 家,合计106 万吨,减产30%算,减产产能增加31.8 万吨。这种产能削减措施必给供应端带来重大影响,8月以来铝主合约涨幅已达13%。
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不是一个短期政策,未来五年,只要供给侧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政策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意味着周期行业的生态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只要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不变,当前供需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只是上涨速度将由前一阶段的快涨型进入到中长期趋势的慢涨型,在此基础上,周期行业的成长性不需要担忧。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电解铝行业迎来严厉的调控,预计2017年电解铝有效开工率有望提升到80%以上,2018年供需格局进一步好转。尽管国内短期库存上升,但不会产生趋势性影响,铝价仍可高看。着眼长期看,按照656号文四阶段任务要求,中央抽查将在9月15日前完成,预计将对市场预期形成正面影响。同时下半年关停产能对于产量以及库存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电解铝概念股:
中国铝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氧化铝产量位居全球第二,具有国际竞争力。公司下设10个分公司和1个研究院,并拥有12个主要的控股子公司,企业信用等级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公司产品以氧化铝、电解铝为主,其控股股东中国铝业公司正在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
云铝股份:是中国十四家重点铝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铝冶炼、铝加工产品、炭素及炭素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积极依托云南特有的铝资源优势和清洁能源优势,依靠公司科技和管理优势,加快构建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和铝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铝产业链。
南山铝业:南山铝业作为国内唯一以铝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条从能源、氧化铝、电解铝到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的全球唯一短距离最完整铝产业链,规模和产量持续稳居铝产业大型企业前列。山东南山铝材总厂是公司的支柱企业,是国家建设部铝合金建筑型材定点生产厂家。
纸价上涨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两类龙头企业受益明显

根据 RISI UMPaper 和SCI99,继上周全国范围内纸价上涨人民币300-400元之后,本周一华南、华东和华北的主要纸企(包括玖龙纸业)又将包装纸板和瓦楞原纸的吨价上调了人民币500-600元。在9月头两周纸价涨幅高达每吨人民币800-10,00元,大幅超出预期,且需求旺季还未到来。人民币500-600元/吨的纸价日涨幅在中国造纸板块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有分析师指出,多因素导致三季度提价超预期,叠加龙头纸价与成本剪刀差更大,盈利大概率超预期;一是环保限产等多起事件性因素+旺季+国废价格上涨导致三季度箱板提价超预期,超预期二是内外废价差持续扩大,外废占比高的龙头吨盈利将超预期;三是人民币升值幅度超预期,龙头废纸进口成本更低。
与此同时,上市造纸企业的2017半年度业绩也纷纷告捷,大部分企业净利润实现翻番。例如,太阳纸业同比增长148.15%,山鹰纸业同比增长450.95%,岳阳林纸同比增长496.61%,博汇纸业同比增长516.88%。
受产能收缩、纸价连续上涨、中报表现靓丽等因素影响,造纸板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山鹰纸业、晨鸣纸业、中顺洁柔等行业龙头表现均非常活跃。今日板块内上涨个股23 只,下跌个股79 只,涨幅前三的股票分别是奥瑞金、山鹰纸业、山东华鹏,涨幅分别为9.81%、5.63%、5.02%。
华泰证券认为,造纸板块自去年三季度末开启景气周期,在1H17 业绩创近年新高的情况下,下半年龙头企业业绩仍将高于上半年,分季度来看 ,部分纸种价格在二季度末有所回调,叠加原材料成本上行,三季度吨毛利存在回调的可能性,但9月旺季开启前纸价已经恢复上涨,四季度吨毛利仍将实现环比扩张。价格方面,在需求环比进入旺季、产业链低库存(部分纸种终端库存存在 50%的回补空间)和原材料价格支撑下,下半年旺季纸价有望继续突破上半年高点。
既然,造纸行业还有涨价预期,也具备助推公司业绩上涨的理由,那如何去关注这些上市公司呢?
其实,不难发现,在各种纸制品涨价的同时,造纸原料也在上涨,那问题来了,成品纸价格上涨弥补不了原材料涨价,业绩不仅不会提升,而且还有下降的风险,应该怎么办呢?
因此,市场人士建议,在投资造纸行业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方向:
1.造纸行业龙头企业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环保双重作用下,造纸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有整合预期,而且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有效的转嫁因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提升。再加上,行业新增产能较少,龙头企业更具发展优势,相关的企业可以留意晨鸣纸业、山鹰纸业。
2.进口纸浆依赖程度较大的企业
除了龙头企业之外,进口纸浆较多的企业可以留意。毕竟,人民币升值之际,进口依赖较大的企业值得关注,成本降低之下,在三季度报行情中也会有表现预期。其中,可以留意太阳纸业、博汇纸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