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A股“新时代”的几大特征:中小创结构性活跃、郭嘉队压阵、外资夺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4 0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新时代”的几大特征:中小创结构性活跃、郭嘉队压阵、外资夺权                 
【研究员】:柏双
昨天的博览纲领已经对我们的短中期观点进行了充分阐述,今天想补充几点关于细节的看法:一、目前和2014年底相比,最主要的或许是在股灾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思维转变——资本市场不再边缘化,但股市的活跃性会更加结构化。二、监管层对股指大起大落的担忧已经明显下降。三、国家队何时会退出股市?会缓慢降仓,但会长期作为压阵的存在!四、中小创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杀估值,现在其结构性机会同样在体现。五、开放外资进入后,A股更多权重向外资转移。

                                 
【博览财经研报】昨天的博览纲领已经对我们的短中期观点进行了充分阐述,今天想补充几点关于细节的看法:
一、目前和2014年底相比,最主要的或许是在股灾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思维转变——资本市场不再边缘化,但股市的活跃性会更加结构化。
有不少人认为如今的股市已经不需要太活跃,但是站在这个角度看的人,其潜台词无非是说来不了普涨的大牛市。的确,未来A股进入“新时代”后,资本市场将长期处于结构性牛市,而非普涨型牛市。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我们股市可以活跃。而且将会是在“该活跃”的地方活跃,“不该活跃”的地方低迷。那么这样的市场,监管层是否就无法容忍?
监管层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在此前对股指走高就很难容忍?是因为他恐高?我认为高低都是相对的,市场股指的高低如果配得上IPO的发行量,完得成股市的融资功能。那么我认为没有必要去纠结这个点位是3000点还是10000点。因为这就像是我们的股票一样,它的业绩(发行量)符合它的股价(股指),那么它就是没有多少泡沫的。
二、监管层对股指大起大落的担忧已经明显下降。
以前之所以“监管层不希望股指大起大落”,大约有这样几种原因:
第一点:经历股灾后,监管层害怕资本市场的风险;
第二点:国家队救市过程中没有解套,甚至说是对资本市场的筹码控制能力还不够;
第三点:经济导向实体,资本市场被边缘化。
仔细剖析这几点的本质来看,首先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如今国家队早已解套并手握大量浮盈。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最大的阻碍无非是国家队被套了,现在重启并无多大阻力。
其次第三点,如今资本市场的核心主线基本上都是符合实体经济导向的,而且股市在此过程中能够较大限度地完成IPO融资,化解新股堰塞湖。那么等于说把以前2015年“大家想买什么买什么”的氛围导向了“监管层希望大家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局面了。实体和金融之间的良性对接不就是哪里需要钱,钱刚好去哪吗?
过去大家执迷于中小创的日子过去了,现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对接实体经济的需要。那么就不存在继续边缘化的问题了。
三、国家队何时会退出股市?会缓慢降仓,但会长期作为压阵的存在!
首先,从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来看,实体经济通过去产能、去库存来让国企提高对市场的定价权。而资本市场上则通过蓝筹国企提高对股市的定价权。
所以这个视角看,需要资本市场上有一股力量存在。这股力量能够在市场喜欢炒作高估值中小创概念时,改变他们的预期,把资金引导到蓝筹白马之中。从而让资本市场的资源精准对接到国企之中。以此完成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让资本脱虚向实。
其次,在扩大外资开放后,资本市场需要有平衡外资的力量。
之前方星海在同MSCI谈判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同意A股加入——为何之前低位不同意,反而50权重股陆续新高后却又同意了。背后或许是国家队逐步压缩仓位撤出股市来减少外资的对手盘压力。
如果国家队8月进入中小创,10月底左右再撤出来。一方面给养老金换防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让高估值的蓝筹股跌下来给MSCI背后资金进场的机会。而国家队从此深藏功与名,相忘于江湖
但另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加快对外资开放,一般说来,大开放意味着大改革,大发展;年底国家队有可能降低一些仓位以归还资金,所以银行股有走弱迹象,但是国家又在积极组织401k基金,以保持资金的平衡”。
从银行股近月来的走势的确感觉到极为异常,之前很多想再抄底金融股的都面临着银行股的频频下跌。所以这些大佬们提出国家队降低仓位归还资金的观点似乎是成立的。
四、中小创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杀估值,现在其结构性机会同样在体现。
过去我们是认为在货币政策走向稳健中性之后,资本市场开始走向存量博弈的格局。整体没有多少钱,就决定了市场成为结构性行情。而中小创高估值不符合政策的趋势,所以只能是结构性的行情,让蓝筹白马国企股做大做强。
而目前再来看这一点,中小创没有必要继续大幅杀估值了。
第一点,市场对IPO的常态化发行已经开始逐步适应,整体市场预期开始钝化。
第二点,市场的炒作风格已经开始从投机走向价值投机(或者说投资),起码从目前白马股逐步放量的走势也可以看到散户资金在不断涌入。
这个时候中小创已经不需要通过下跌来成全IPO常态化发行和白马股了。实际上,其一是7月以来,国家队买创业板股票,而且一跃成为前十大股东的消息不断被财经媒体披露,其二是只要符合绩优和价值投资理念,中小创中的部分股票在10月以来上涨持续性也越来越好了。典型如位于创业板中的部分芯片股。
五、开放外资进入后,A股更多权重向外资转移。
早在官方宣布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准入之前,我们已经看到,随着A股加入MSCI,国际资本就开始逐步扫货蓝筹股。政府近期宣布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只不过是进一步加快了这种进程。
按照这种趋势来看,我认为国际资本已经不以MSCI资金为主在明年才能流入,而是已经开始提前行动了。当然,我认为后期在重要核心概念上,国家队还是会留住部分仓位。
一方面,国家队通过撤出股市来和社保基金换防;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就是减掉仓位,只留部分仓位在股市里面。从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结构性改革,在“L”底的过程中完成升级转换的角度看,国家队更大概率是收缩仓位,为国际资本和社保基金留出运作空间和对资本的定价权。
以此换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从目前来看,我认为这个时机也可以说是相对成熟。在后期,或许资本市场杀估值的力度会逐步淡化。而且这也不再是股市的主要压制因素。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红利的逐步释放。A股逐步走向机构化、美股化。
总体来讲,我认为单边杀估值的恶性循环下的存量反噬行情或许已经成为了过去。而随之而来的是资本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长线资金和国际资本的逐步流入。市场在此过程中随着IPO常态化发行而逐步实现注册制。从这样的市场看,国家队将渐渐收缩仓位。


                                 
                           catbg01.gif                  投资参考
catbg02.gif                  



黑色系反弹更多只是“技术性”,反弹力度较弱,持续性不强!                 
【研究员】: 柯彩
结论:对于黑色系的反弹,我们不得忽视技术面因素的影响。从技术面上看,黑色系的确有一定的向上修复的动能,毕竟已经调整了接近有2个多月的时间。技术上反弹的动能有多大?博览研究员认为,这还是取决于供给侧的主要因素对其刺激影响时间会有多久。但是,需求侧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也就是说,导致9月份以来下行的趋势的这个主导因素并没有缓解,同时供给侧的刺激作用也是在递减。这是我们对于以钢铁为代表的周期品种的走势仍保持慎重的原因。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周期品种,其更多是技术面上的反弹,而很难再有持续性。相对之下,我们更看中未来金融股未来的表现。

                                 
1510575518273308.jpg
【博览财经研报11月13日,煤炭钢铁板块经历了前期的调整后再次被点燃集体反弹,煤炭开采板块整体上涨1.29%,钢铁板块整体上涨更猛2.96%。那么此前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周期品上涨行情还会不会再吃卷土重来?
博览研究员认为,煤炭钢铁股的上涨现在看并没有太多新的利好因素,无非是几个传统的故事在传。业绩好转的确是其股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但是依然更多的是掺杂了供给侧的因素——“集中减产”。对于本次黑色系的反弹,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供给侧的刺激。
京津冀“2+26”停产方案已经进入到了实施阶段。京津冀等各地区的锅炉进入到了实质性停产限产阶段。但是旧故事已经讲了一年多了,其刺激性的效果是递减的。
取暖季限产已明确从今年11月15日开始,因此,短期需求端对黑色系的上涨的确构成了一定的刺激。
博览研究员此前在报告中已经分析到,对于黑色系而言,其业绩的改善既要有博览研究员此前说的“需求端”的承接,也面临着结构转型之后整体需求肯定是一个逐步减少的态势,所以说不管是谈业绩好还是谈减产,其对黑色系的刺激力度和持续性都是有限的。相对之下,我们更看中未来金融股未来的表现。
对于黑色系的反弹,我们不得忽视技术面因素的影响。从技术面上看,黑色系的确有一定的向上修复的动能,毕竟已经调整了接近有2个多月的时间。技术上反弹的动能有多大?博览研究员认为,这还是取决于供给侧的主要因素对其刺激影响时间会有多久。
但是,需求侧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也就是说,导致9月份以来下行的趋势的这个主导因素并没有缓解,同时供给侧的刺激作用也是在递减。这是我们对于以钢铁为代表的周期品种的走势仍保持慎重的原因。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周期品种,其更多是技术面上的反弹,而很难再有持续性。
钢铁股的上涨并没有太多新的利好因素,无非是几个旧故事重新“流转”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煤炭钢铁股的上涨现在看并没有太多新的利好因素,无非是几个传统的故事在传。业绩好转的确是其股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但是依然更多的是掺杂了供给侧的因素——“集中减产”。然而,故事已经讲了一年多了,其刺激性的效果是递减的。对于本次黑色系的反弹,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供给侧的刺激。
政府通过对京津冀“2+26”城高污染行业进行错峰生产以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的目的。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对“2+26”城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京津冀“2+26”停产方案已经进入到了实施阶段。以钢铁为例,如下表所示,11月份诸多地方钢铁锅炉集中停产——
1510620451264029.jpg
◆当然除了供给侧因素占主导因素外,冬季取暖季到来导致季节性需求回升也是其中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因。取暖季限产已明确从今年11月15日开始,因此,短期需求端对黑色系的上涨的确构成了一定的刺激。
技术性短期修复也是黑色系短期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黑色系而言,其业绩的改善既要有博览研究员此前说的“需求端”的承接,也面临着结构转型之后整体需求肯定是一个逐步减少的态势,所以说不管是谈业绩好还是谈减产,其对黑色系的刺激力度和持续性都是有限的。相对之下,我们更看中未来金融股未来的表现。
至年底的这段时间里,要么是茅台、格力这些白马股继续大旗不倒创新高,要么是有全新的政策股市烘托出新的行业龙头。像钢铁煤炭这样的周期品种在我们此前的研究当中就已经给出了定性:其大方向是向下的,阶段性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而反弹,比如需求端和供给端短期利好等因素。
但是,对于黑色系的反弹,我们不得忽视技术面因素的影响。从技术面上看,黑色系的确有一定的向上修复的动能,毕竟已经调整了接近有2个多月的时间。
技术上反弹的动能有多大?博览研究员认为,这还是取决于供给侧的主要因素对其刺激影响时间会有多久。
1510575549649975.jpg
总而言之,决定钢铁等周期股的关键力量还是结构性的供给侧改革。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周期品的利好效应在此前的上涨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表现。这是为什么我们此前说9月份后,周期品种将更多受到需求端的考验。9月份以来的回调应该是这种考验的体现,但是到了现在11月份前后,这种回调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是我们看到技术性反弹的阶段。
需求侧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也就是说,导致9月份以来下行的趋势的这个主导因素并没有缓解,同时供给侧的刺激作用也是在递减。这是我们对于以钢铁为代表的周期品种的走势仍保持慎重的原因。
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周期品种,其更多是技术面上的反弹,而很难再有持续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30 04:16 , Processed in 0.14292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