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观潮

市场进入调整期 难阻险资加大调研步伐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1月1日至30日,有55家保险公司调研201次上市公司,10月有35家保险公司调研167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环比增长20.36%。从数据看,11月无论参与调研保险公司数量还是调研上市公司数量,相比10月均有较大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调研并不等于买入,但调研是做出投资决策的第一步。险资作为A股市场一股重要的资金来源,一举一动都牵动市场投资者的心,在市场进入调整期的11月,险资加大调研上市公司步伐,对稳定市场后市预期有一定积极作用。
据统计,11月险资共调研130家上市公司,其中沪主板7家、深主板23家、中小板63家、创业板36家、深交所风险警示板1家。行业方面,汽车行业最受险资钟爱,共有9家公司被调研。数据显示,9家汽车业公司11月股价均出现下跌,中国重汽月跌幅最小-0.72%,中路财险参与调研;威唐工业跌幅最大-22.51%,永诚财险参与调研。130家被调研公司,11月股价上涨的有35家,涨幅最大的新和成51.02%,太平养老保险、华泰保险集团参与调研;股价下跌公司有95家,跌幅最大的是康达新材-30.4%,平安养老保险参与调研。被险资调研次数最多公司来自仪器仪表行业贝瑞基因,参与调研险资7家,分别是国联人寿、恒大人寿、平安养老保险、前海人寿、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国泰人寿、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不过,贝瑞基因11月跌幅-12.52%。据调研内容显示,贝瑞基因新引入7家战略投资人出资8亿增资福建和瑞子公司,未来5年公司与福建和瑞通过经销授权等方式合作开展公司现有肿瘤业务,同时,公司拥有5年后主动回购权。简言之,这场交易是将整个肿瘤业务(包括大规模的新品种及研发已接近成熟的产品)加大研发投入,放在体外,进行打包形成福建和瑞这样一个实体。
调研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保险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11月调研华侨城A、京东方A、联得装备、中鼎股份、蓝焰控股、石基信息、九阳股份、千禾味业、大北农、华阳集团、菲利华、金科文化等15家公司,行业上偏爱制造业,15只公司11月涨幅最高的来自计算机软件行业石基信息18.83%,跌幅最大公司来自专用设备行业中亚股份跌16.86%。
前海人寿11月份调研14次合计13家公司,分别是深赛格、贝瑞基因、京东方A、中航机电、国轩高科、顺络电子、大北农、信质电机、天赐材料、周大生、英维克、吉比特,其中周大生一个月内被调研两次;从行业看,前海人寿偏爱电子元件制造行业;被调研公司涨幅最高的英维克11.85%,跌幅最多的贝瑞基因-12.52%。
恒大人寿11月调研贝瑞基因、金螳螂、劲嘉股份、新纶科技、广田集团、科士达、中宠股份等7家公司;从被调研公司所属行业看,恒大人寿比较偏爱装修装饰行业,调研了金螳螂、广田集团两家公司;被调研公司股价涨幅最高的金螳螂2.77%,跌幅最多的劲嘉股份-15.44%。
安邦保险11月只调研了雷科防务一家公司,调研日期11月30日。雷科防务所属的板块为卫星应用,11月下跌8.32%。据调研内容显示,雷科防务2015年转型军工后,2016年收购成都爱科特、西安奇维科技,2017年收购了苏州博海创业,后续仍会坚持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收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壮大企业。另外,中华联合保险集团也对雷科防务进行了调研。
外资险企11月有4家保险公司进行7次调研,新光人寿11月14日至16日连续三天调研4家公司,分别是国星光电、杰赛科技、宜通世纪、拓邦股份,4家公司股价11月均出现下跌,月跌幅最大的光电子器件行业国星光电-16.05%。另三家保险公司都在11月29日进行调研,其中南山人寿、三商美邦人寿都选择电子元件行业的沪电股份,美国友邦保险调研了煤炭行业露天煤业。
“圈钱”仍不忘求补贴 “铁公鸡”这个冬天有点冷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两市中2014年至2016年有408家上市公司没有分过红,从行业看,408家公司分布在申万一级行业的27个行业,银行除外。其中,钢铁、采掘、有色金属不分红的个股占成份股比例最高,分别达30.30%、29.51%和26.55%,成不分红公司最多的三大行业。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两市32家上市公司保持上市以来零分红历史,其中,有2家未分红年限达25年,1家保持24年未分红,1家23年不分红,13家保持21年不分红,5家上市20年不分红,3家19年不分红,1家18年,2家17年,2家13年,1家10年,1家7年不分红。截至12月7日,沪市共有3450家上市公司,保持上市至今不分红公司占总数的比例为0.92%。虽然常年不分红的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这32家公司依然成资本市场中的“奇葩”被投资者称之为“铁公鸡”。
统计显示,32家常年保持不分红公司中,有5家为*ST公司,分别为*ST宝实、*ST东海A、*ST金宇、*ST运盛、*ST紫学。从时间看,32家上市至今零分红公司中,有22家保持20年以上不分红。其中,金杯汽车和中毅达两家保持25年未分红的历史,*ST紫学和中国天楹分别保持24年和23年不分红。梳理不分红上市公司的理由,多数是因公司经营不善,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其中,浪莎股份上市19年来一直保持零分红,查阅公司年报数据可见,自公司业绩“变脸”后,未分配利润就一直为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2011年,直到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公司未分配利润才翻身为正。但,即使公司“未分配利润”转正,却仍以“母公司未分配为负数”理由拒绝分红。同样,上市21年未分红的辅仁药业,公司前身是上海民丰,96年12月18日登陆A股资本市场,由于主业不给力,公司多年一直在ST和*ST公司中变换。数据显示,自98年以来,上海民丰就陷入微利状态。2001年、2002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03年业绩实现扭亏,2004年、2005年再陷亏损。上海民丰两次披星戴帽。直到2005年河南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接盘上海民丰,后改名为上海辅仁药业。通过重组,上海辅仁药业摆脱继续亏损局面,公司自2006年实现扭亏后,一直保持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值。而辅仁药业年度分红栏目表格中一直保持“0”。辅仁药业给出理由多数是“公司可分配利润为负,所以不能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32家上市零分红公司虽不给股东分红,但却不忘从资本市场中“圈钱”,及从政府部门那里获得补贴。据统计,除公司上市之初的融资外,还有13家公司以增发等形式从资本市场融资。其中,天海投资、大晟文化、商赢环球、山东路桥、浪莎股份、襄阳轴承、*ST宝实、文投控股、闻泰科技、中国天楹、平潭发展、德展健康、中核钛白13家公司还参与增发,有的公司增发次数不止一次。从募集金额看,天海投资自上市至今增发募集资金净额合计117.74亿元,其次德展健康自上市至今增发募集资金96.5亿元,文投控股则增发募资61.18亿元;闻泰科技增发募资40.6亿元。另外,浪莎股份、襄阳轴承、*ST宝实、大晟文化、中核钛白、山东路桥、商赢环球、平潭发展和中国天楹,上市至今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净额分别为:2.91亿元、7.14亿元、7.62亿元、15.11亿元、19.49亿元、20.38亿元、27.4亿元、28.06亿元、30.83亿元。13家公司增发募集资金净额合计475.15亿元。
这些公司除资本市场上圈钱外,还从政府手中获得补贴过日子。如浪莎股份自2012年至2016年每年都从政府部门获得补贴,5年合计拿到政府补贴1124万元;中核钛白累计拿到政府补贴4865万元;襄阳轴承5年则拿到1.36亿元政府补贴。同时,32家公司中除*ST东海A、ST山水和博信股份3家没有拿到政府补贴外,其他29家均获过政府补贴,合计拿到政府补贴金额14.9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监管部门推出上市公司分红新规,但对32家公司来说,截至2016年未拿出一分钱来回报股东,2017年尾声是否延续2016年之前的作风,继续当资本市场中的“铁公鸡”拭目以待。
平安证券认为,近年来A股市场的制度变革经历较快发展,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及比例大幅抬升,但分红比率和股息率较全球市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上证综指股息率1.87%,分红比率30.39%,而恒指股息率3.55%,分红比率50.34%。预计未来随着分红制度的改革加速,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加大,企业部门去杠杆化等影响下,A股市场的分红率及股息率会相应提升,带来更多稳健的收益。深圳前海复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阳表示,上市公司不分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业绩亏损,没有分红的本钱;二是因公司发展的需要,暂时不能分红;三是有钱不想分,属“一毛不拔”公司,这类公司应受到谴责。如钢铁行业不分红的公司居多应属第一类情况。年报披露期历来是上市公司分红的重要窗口。从2016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看,央企上市公司中国神华派发红包590亿元,成当时沪深市场上现金分红最受瞩目的公司。期待2017年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2016年更上一个台阶。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截至三季末,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同时,三季末普钢行业上市公司ROE接近20%,钢铁企业利润情况大幅改善,为钢铁行业2017年的良好分红打下坚实基础。
上周主力做多热情冷却不少 活跃一线游资纷纷偃旗息鼓
据财富动力从监测数据看,上周异动股128只,主力资金上周买入额87.10亿元,卖出额88.71亿元,合计卖出净额1.62亿元。与前周相比,虽然异动股数相差无几,但主力资金的买卖规模均减少近一半,总体操作方向略微转空,显然,在这样下行后再震荡的行情下,主力资金显得十分谨慎,观望情绪十分浓厚。

从主力买入净额前十股看,上周主力做多热情显然冷却不少,热点也比较涣散,5G、芯片等热门科技题材在调整过后也曾强势反弹,新零售概念和次新股则在周五集体爆发。具体看,只有海虹控股、长缆科技、香飘飘和中新赛克四只股的主力买入净额超亿元。复牌股海虹控股上周除周三小幅上涨外,其余4天均涨停,背后则是游资与机构的集体狂欢与博弈,根据龙虎榜数据,算上机构席位,上周海虹控股共涉及33个席位。其中,中信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最大胆,在周四高位买入1.15亿元,周内累计共净买入逾9200万元。其他营业部则显得谨慎多了,只有中投证券南京太平南路营业部和银泰证券成都顺城大街营业部两家营业部的净买入额超过3000万元。长缆科技、香飘飘和中新赛克三只股均为次新股,其龙虎榜数据的共同特点均是出现大量游资席位博弈,且交易量均不大,营业部突击意味较浓。具体看,长缆科技净买入额超3000万元的只有银河证券杭州庆春路营业部、宏信证券丹东锦山大街营业部和申万宏源西部证券福州杨桥东路营业部;香飘飘净买入额超2000万元的只有银河证券杭州天城东路营业部和兴业证券陕西分公司;中新赛克净买入额超3000万元的只有新时代证券北京马家堡西路营业部。

从主力卖出净额前十股看,上周主力出货力度比前周稍弱,只有中通国脉、鲁西化工、浪莎股份和恒逸石化4只股的主力净卖出额超过亿元。中通国脉作为5G概念的龙头股之一,因巨量首发限售股周一解禁,导致股价连续两天跌停,周三才略微企稳,然后股价随之反弹,周五大涨逾6%。周三该股登上龙虎榜,从盘后数据看,东北证券晋江长兴路营业部周三股价反弹时出货2.7亿元,东北证券长春西安大路营业部也出货超4200万元,中信建投安吉天荒坪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厦门莲岳路营业部也分别出货4400万元和4300万元。浪莎股份上周连续5天下跌,其中周二到周四三天跌停,主力出逃十分凶猛。据悉,浪莎股份自2007年借壳长江控股后从未有过分红行为,加上长江控股此前8年间也是“一毛不拔”,该股未分红时间长达19年。在政策对“铁公鸡”监管趋严背景下,投资者对公司上市多年来不分红“用脚投票”。从盘后数据看,天风证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营业部出货最多超6000万元;机构席位出货3300万元,安信证券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东北证券南宁双拥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北京京城大厦营业部三家营业部的出货金额也均超3000万元。

从数据看,游资的活跃度大为降低,仅有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和中投证券南京太平南路营业部三家营业部的主力买入净额超亿元,比起前周的19家营业部远远不如了。而近期一直颇活跃的多家一线游资也纷纷偃旗息鼓,进入休息状态,反倒是久不见面的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和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两家著名游资出手吸筹。具体看,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是上周唯一一家买入净额超2亿元的营业部,该营业部上周一口气共净买入12只股,主要看好个股是兴森科技、振华科技、吉大通信和纵横通信。显然,这家活跃游资十分青睐芯片和5G两个科技题材。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上周共介入15只股的交易,其中9只为净买入,主要看好个股是江南嘉捷、中新赛克和中通国脉。该营业部依然是一贯风格,虽然一只股投入资金量不大,但风格大胆,喜欢博弈江南嘉捷、次新等风险较大个股。

从数据看,上周游资抛售力度有所减小,仅有东北证券晋江长兴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广州天河东路营业部和民族证券乐山小十字营业部三家营业部的主力卖出净额超亿元。其中,卖出净额高达2.7亿元的营业部就是周三趁机甩卖中通国脉的东北证券晋江长兴路。华泰证券广州天河东路营业部的主要操作则在周二抛售江南嘉捷9874.2万元,周四抛售沪天化1550.61元;民族证券乐山小十字营业部则净卖出鲁西化工1.19亿元。上周机构资金依然呈净流出态势,不过由于买卖规模缩小,流出资金规模也相应有所缩小。根据监测数据,上周机构投资者买入额仅6.97亿元,而卖出额达11.02亿元,合计机构资金净流出额超4亿元。从个股看,机构主要抛售个股是移为通信、鲁西化工、吉林化纤和迪森股份,净卖出额均超5000万元。
“屯壳大王”大规模“清壳行动”将上演 A股股东们很紧张
12月7日晚,中科招商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管理层减持部分股票的议案》:公司根据自身资金需要,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根据市场情况、减持标的价格情况等实施具体减持计划。本次股票减持计划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对到底是要减持什么股票?公告说的不是特别明白。反正公告一出,先让中科招商的新三板股东们紧张一下:难不成要减持管理层手中的中科招商股票?但管理层要减持自己的股票还需要董事会授权吗?而且减持套现的资金也不可能拿去满足公司的需要。所以,应该是减持中科招商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股。好了,接下来轮到A股的股东们紧张了……
中科招商在A股素有“屯壳大王”的称号。中科汇通作为中科招商最主要的投资平台,以截至三季报持有A股上市公司股票大体情况,并结合12月7日收盘价粗略估算,中科汇通的持股市值大约35.65亿元左右。而要减持套现30亿元,中科招商很可能要拿这些上市公司动刀,一场大规模的“清壳行动”即将上演。
中科汇通A股持股概况(截至2017年三季度)

早在今年初,中科招商便谋划一场大规模的“清壳行动”。1月23日-2月3日,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汇通、中科恒松、东方成长等投资平台陆续宣布,计划对持有的绵石投资、丰乐种业、大连圣亚、北矿科技、三变科技、沙河股份、祥龙电业、天晟新材8只股进行“清仓式减持”。上述股几乎全是2015年7、8月A股大幅波动期间中科招商“扫货”而来。短短两个月内,中科招商便耗资数十亿元迅速举牌16家公司。按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当时的说法,选择举牌上市公司的标准是这些上市公司盘子比较小,市值相对低,主营业务一般,但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经历大跌后重组并购空间很大。
这种“屯壳模式”曾在鼎泰新材身上大获全胜。2015年7月,中科招商耗资约2.6亿元两度举牌鼎泰新材,随着2016年鼎泰新材被顺丰控股借壳,中科招商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过,随着IPO常态化和并购重组新规的实施,“炒壳”偃旗息鼓,“屯壳模式”走向末路,中科招商今年初发起“清壳行动”实属情理中。不过,在六个月减持期届满后,“清仓式减持”却成“迷你式减持”。7月25日,绵石投资公告称,中科汇通减持计划期限已届满,仅在6月20日减持100股。同日,沙河股份也公告,中科汇通于6月16日减持100股,减持后持股比例仍为11.51%。而对祥龙电业和北矿科技,中科汇通也仅分别减持300股和500股而已。对于丰乐种业和三变科技,虽然中科汇通虽分别减持411.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8%)和50.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5%),但在6月16日同时被卖出100股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沉寂,才开始进行规模化减持。而到8月1日,三变科技又公告称,中科汇通减持200股,占总股本的0.0001%,持股比例下降到4.9999%。
对这种“迷你式减持”的做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科招商一则是为了将持股比例降到5%以下,摆脱5%以上的大股东减持前需提前公告的限制,使后续的“清仓式减持计划”更加灵活自如;二则是受5月27日发布实施的减持新规的影响。但不管如何,中科招商年初制定的“清壳计划”已耽误不少时日。而如果一只股一只股的“清仓式减持”算是“点射”,那么眼下30亿元减持套现计划的一下子抛出可以称上是“扫射”。实际中科招商已开始行动。12月4日晚,中设集团公告称,中科汇通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2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34%的全部股份。这一“清仓式减持计划”公布后,12月5日中设集团应声大跌9.31%。
上周蓝筹白马加速调整 陆股通成背后重要推手
上周,由于权重蓝筹的调整,沪深主要股指呈破位下跌之势,成交量大幅萎缩,特别是沪综指跌破3300点重要整数关,周跌幅0.83%。考察陆股通(包括沪股通、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活跃个股的交易情况发现,上周陆股通资金集中兑现交易活跃的蓝筹股,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大金融和大消费个股,这或是加剧上周蓝筹股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周前四个交易日共计有36只股登上陆股通每日前十大活跃股,合计净卖出69.82亿元,周一到周四分别净卖出3.95亿元、24.37亿元、32.82亿元和8.67亿元,就是说在沪指周三、周四破位跌破3300点的恐慌性抛售时,陆股通兑现活跃股的力度大幅增加。具体看,陆股通上周大幅兑现大金融个股,如中国平安登榜4次净卖出12.36亿元、招商银行登榜4次净卖出6.8亿元、中信证券登榜3次净卖出3.95亿元,此外,中国太保、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是属于陆股通净卖出的活跃股。大消费个股也是陆股通甩卖对象,贵州茅台4次上榜净卖出13.2亿元、美的集团上榜4次净卖出7.27亿元、格力电器登榜4次净卖出3.93亿元,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也被陆股通兑现。
统计发现,恒瑞医药是陆股通上周净买入个股,上榜2次合计净买入1.04亿元,三花智控上榜2次合计净买入额达到2.91亿元,此外,伊利股份、比亚迪也都处于净买入状态。
年末ST“保壳”潮渐起 控股股东使尽浑身解数
四季度来,债转股、股权转让、出售资产等成*ST股重大资产重组的关键词,而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往往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有不少*ST股不得不选择终止重大资产重组,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近期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ST沈机、*ST三维、*ST中绒等都出现控股股东的身影。12月7日,*ST沈机发布资产重组公告披露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当地银行三方之间的债转股方案。沈阳市国资委和信达公司批准的债转股方案显示,*ST沈机控股股东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的2.25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39%)的收益权转让给建设银行铁西分行。作为交换条件,建设银行铁西分行提供10亿元资金给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以购买*ST沈机旗下非i5业务相关资产,*ST沈机最终使用这10亿元资金用来偿还存量债务。同时,建设银行铁西分行获得的收益权具体包括股息分红、标的股份产生的其他收益以及破产清算等方面的权益。11月15日*ST沈机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i5业务指的是*ST沈机的i5系列智能机床项目。公司表示,市场表明传统业务和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未来将积极发展智能板块。
12月6日,*ST三维重大资产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将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分厂、丁二分厂和配套职能部门相关资产、负债,评估资产价格为4.18亿元,该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同样向控股股东出售资产的,还有此前盛大游戏借壳失败的*ST中绒。11月30日,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绒集团出售除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贸易业务以外的资产、负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主要经营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贸易业务,不再从事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的生产加工业务。
变卖旗下资产也是*ST股重大资产重组的途径之一,近期*ST紫学和*ST沪科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就属此类。12月7日,*ST紫学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国有产权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其持有的厦门旭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9%股权,并由交易对方以现金方式购买,厦门旭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目前,公司已完成有关部门关于本次交易的清产核资审批工作。后续尚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及同意,同时还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月6日,*ST沪科重大资产出售报告显示,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上海异钢100%股权和异钢制品80%股权转让给昆明新能源,并经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为2亿元左右。交易完成后,公司剥离亏损的钢材制品加工制造业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