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中小创上演年末预演行情?寻找真正受益政策的真成长(一)
近期,部分公私募基金年底调仓幅度逐步加大。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提供的持仓数据研究显示,国内公募基金在传统蓝筹白马领域持续减仓,持续加仓行业龙头公司,也包括纯粹的中小创龙头公司。上周五和本周一中小创行情连续高涨,这一现象正引发市场关注。在心理面上,或对接下来的基金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11月来,A股有661家上市公司接受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私募等机构的调研。从被调研公司所属板块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合计497家,占比高达75.19%。主板公司中,沪市52家、深主112家。比亚迪、苏宁云商、金科文化、金风科技、京东方A等8家公司被调研总次数在10次以上;71家公司调研机构家数在40家以上,如海康威视、北方华创、贝瑞基因、南极电商、当升科技、兆易创新、沪电股份等。从行业看,医药、通信、电子等新兴产业公司被调研较多。而热点科技公司的成长逻辑较受机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机构在年底密切调研的领域较能反映出专业投资人士的关注方向。参加近期上市公司调研机构人士表示,不否认白马股的价值投资,但目前更关注成长股的估值修复。即使不考虑业绩波动,很多非常优秀的成长股股价已连续下跌两年多了,基本跌够了,通过调研来判断如何更好地介入。
安信基金投资经理谢德康认为,如果没有新增资金入场,中小创集体爆发的走势有可能会是2018年市场风格转换的预演,因此,需密切关注可能存在的风格切换。如果这种推断大概率发生,中小创本周一的行情特点及最近的上涨表现是初级阶段,未来一到两个月的走势还需观察。但从某种角度看,那些因市场风格偏好被错杀的中小创股,的确是今年底和明年初最应关注的品种,如传媒娱乐板块、消费电子板块的一些优秀公司。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基金经理李佳亮表示,目前A股还是存量博弈的市场,跷跷板效应很明显,现在是中小创公司逐步复苏的时间。A股“漂亮50”因业绩和估值优势,前期表现比较亮眼,成资金抱团的对象,但现在这类品种的性价比在降低,而中小创却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市场情绪回升会使得跷跷板效应得以显现。TMT板块目前整体估值已回落到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位置,在下跌趋势、时间和空间上基本都到位了,这是最近TMT板块表现强势的原因之一。博时旗下基金经理桂征辉认为,A股市场预计会出现风格切换,经济转型带来的成长估值修复有望出现。行业方面,可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电子、计算机及通信等行业。
不过,一些重仓蓝筹白马股的基金经理对当前中小创仍保持警惕。一今年业绩排名靠前基金经理认为,中小创板块在本周一强势大涨不具备持续性,预计后期走势仍是“看平”。虽然中小创整体整体复苏难度很大,但2017年底、2018年初最重要的布局就是新兴产业成长股。招商丰庆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姚爽也表示,A股市场未来结构性行情格局并未变化。这一观点似乎显示其并不认同中小创全面复苏。A股投资还是要着眼于挖掘行业格局改善、具有内生增长的业绩支撑及估值合理的个股,尤其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芯片相关领域的优质公司。创金合信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明年A股市场最核心的是个股机会和重点行业,基本面比较差的公司很难被市场风格变化带动起来,投资逻辑还是要以业绩为王。
中小创上演年末预演行情?寻找真正受益政策的真成长(二)
根据梳理,经过两年多持续调整后,创业板等成长股开始获得机构齐口唱多。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在迈入新年之际,要战略性重视创业板指。创业板指将从本轮行情开始引领2018年A股。A股开始迈向价值投资,往往中小市值股一样存在巨大甚至更多的价值投资机会。而过去一年多,A股结构分化已演绎到极端的水平,“价值投资”甚至变成“市值投资”。实际上,经济企稳复苏背景下,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长已开始强于大市值公司。对比发现,即使是业绩增长非常好的个股,由于市值小,身处创业板,股价也不断下跌。因此,未来一旦风险偏好和流动性边际有所释缓,有业绩增长支持的中小市值将加速迎来恢复性上涨,2018年A股市场的机会将更多集中在有业绩支撑的中小市值成长股中。
联讯证券分析师朱俊春指出,创业板和中小板一些优质成长股经历两年的长时间调整,开始进入长期投资者的视野,根据对中小创中报和季报的业绩跟踪,中小板和创业板中,非指标股高成长性持续,只是指标股成长性不及非指标股。从主要板块估值看,中小板和创业板目前估值水平均处于2015年5月以来的低位,可注意聆听优质成长股的声音。
有专业人士表示,选择成长股除业绩外,还需关注产业政策驱动,可寻找真正受益政策的真成长股。金百临投资咨询机构分析师秦洪认为,未来投资中要关注政策导向对投资标的选择的重要影响。建议关注:1、医药。影响医药产业的相关政策近期较多,也标志医药行业也孕育一定投资机会。可以预期,未来仿制药等药品有望获得投资者青睐,增强有科研实力的相关医药股估值溢价预期。A股市场上,目前人气较高的医药股主要有恒瑞医药、复星医药、长春高新、华海药业、丽珠集团及沃森生物等。2、大数据。2015年市场非理性波动以来,科技类个股大幅调整,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未能幸免。不过,有分析认为,2018年,大数据概念有可能演变成投资主题。国泰君安分析师杨墨认为,未来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7~2020年增速超过30%。A股市场上,数据处理、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等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市场红利,如东方国信、启明星辰、中兴通讯、初灵信息、新国都等。3、芯片、集成电路。芯片替代是一个清晰的政策导向,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会反复活跃。实际上,今年三季度来,芯片、集成电路等已成A股一大亮点,并出现士兰微、紫光国芯、江丰电子等一批牛股。国金证券分析师钱路丰表示,在传统CPU时代,中国芯片未来有望占据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较大份额。A股上市公司中,关注度较高的芯片类上市公司主要有服务器领域的中科曙光,设计板块的汇顶科技,靶材行业的江丰电子,及芯片封装龙头公司长电科技等。
2018年主题投资之科技
安信证券认为,核心科技/制造强国/国产替代将是贯穿明年全年的一条核心投资主线。之所以坚定看好这一主线,需要看到:1、无论在未来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年时间还是更长远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离不开科技技术这第一生产力;2、接下来供给侧改革重加法,做加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提升战略新兴产业的比重;3、全球已经开始以AI、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
国内需求庞大,政府大力支持,技术逐渐成熟,中国芯片产业正在经历进口替代的浪潮。在已经到来的半导体行业第三次产业转移中,中国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充分的准备成为最大获益者。
智慧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相似之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弯道超车机会不仅表现为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也需要看到中国科学院、BAT、华为等国内巨头的深耕,带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在经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后,5G时代中国正奋力谋求获得“领跑者”地位,立志占据5G技术制高点,引领世界产业的发展。5G网络会比3G、4G具有更长的建设期,因此在各类应用场景受益前,5G的移动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设备产业链会率先受益。
随着旧有红利的消退,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局面。重塑“微笑曲线”,最需要的当属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智能制造”。在资金和资源上对相应企业予以支持,加之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未来我国制造业有望向世界制造强国阵营看齐,迈入新的发展时代。
2018年主题投资之军工
今年军工板块无整体性机会,中证军工指数全年下跌18.07%,板块风格追随大盘,在结构上大市值、次新股新股表现较好,军工板块整体市盈率64.89倍,位于十年历史区间的64.23%分位数,较高的估值水平对股价上行形成压制,军工板块的高估值会通过以时间换空间实现板块整体震荡筑底。虽然盈利增速仍未显示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军工板块三季报显示行业成长性、盈利能力及盈利质量均有所改善,从近几年趋势看处于持续改善的通道期。民参军步伐加快,市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在央企军工集团中,中航工业、电子科技表现强于整体。2017年市场对资产重组、军民融合政策的事件驱动较敏感。
十九大报告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三个阶段目标,国防力量建设及军事体系改革、军事力量提升仍将快速推进;美国大概率将要接触军费预算上限,2018年预算规模或达7000亿美元,回到2010年左右水平,远高于近7年来军费预算规模,在此刺激下全球或将进入新一轮军费增长周期,我国军费预算开支增速有望回升。
信达证券认为,市场对央企资产重组仍有积极反馈,但表现如何更注重资产的质量及核心程度,航天科工、电子科技两大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低,管理层推进积极且在近期不断有动作,需重点关注;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将有助于打开军品企业尤其是主机厂的盈利空间;“军民融合”仍有机会,但需分别对待,“军转民”机会再一二级联动,民参军方向重点仍在于优势民营企业为打破行业天花板而进行的横向或者纵向的并购整合。2018年军工行业需求端投资聚焦:航空、船舶、信息化。航空、船舶、信息化都是聚焦于军事力量建设战略方向,将有较确定需求释放的军工行业子板块。航空需求来自新型号的列装及更新换代带来的增量需求;船舶的需求主要来自海军在“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战略转型发展期对于装备的需求。基于对军费开支稳定增长,军队及军工行业改革进一步推进,武器装备需求持续释放的判断,给予军工行业“看好”的评级。
2018年主题投资之石化
2017年OPEC减产120万桶/日,NON-OPEC减产60万桶/日,减产执行率接近100%。而OPEC减产豁免国增产,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朗分别增产40万桶/日、10万桶/日和10万桶/日。另外,自2016年产量低点以来,美国已增产120万桶/日。因此,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朗、美国合计共增产180万桶/日,恰好对冲了OPEC和NON-OPEC的全部减产量。2017年油价中枢相比2016年的抬升主要基于需求端的自然增长。
信达证券指出,在2018年OPEC维持减产和不出现突发性原油供应中断等其他地缘政治事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全球原油边际供给和需求及其当前的油价环境,如果美国原油WTI价格中枢继续保持55美金/桶一个季度的话,2018年美国将继续增产百万桶/日左右,同时需求端平稳增长百万桶/日左右,因此全球原油供求基本接近平衡,难以有效去库存。因此,判断2018年WTI中枢油价主要运行区间为45-60美金/桶,随着2019年原油市场进入新平衡,2019-2020年油价运行区间就目前来看,假设没有其他突发性变量,与此同时OPEC维持减产的情况下,有望抬升至60-70美金/桶。假设100%满负荷生产,在恶劣成品油销售环境下,如果采用稳定Brent油价假设,即【稳在40美金/桶】【稳在55美金/桶】【稳在65美金/桶】【稳在80美金/桶】4种情形进行盈利测算,得出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净利润区间为:102-160亿,恒力大连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净利润区间为:53-116亿,恒逸文莱炼化一体化项目盈利区间为24-43亿。
在油价处于40-80美金/桶的新常态下,看好中国7大石化基地及海外一带一路沿线的炼化一体化行业的投资机会。随着2018-2019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4大民营石化巨头将打通“原油-PX-PTA-PET-涤纶长丝-化纤织造”全产业链,实现【从无到有】的业绩腾飞。对2018年石油加工行业维持“看好”评级。相关上市公司:恒逸石化、恒力股份、桐昆股份、荣盛石化。
2018年主题投资之地产
信达证券认为,从经济增长角度看,社会总需求并未出现周期性好转,短期内我国经济仍面临挑战。现阶段金融去杠杆稳步推进,利率中枢上行,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展望未来,金融监管仍将持续,货币政策中性维稳基调不变。在去杠杆目标下,政策面依然偏紧,流动性收紧的趋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2017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2%,和2016年1-4月36.5%的增速高点相比,已下滑28.3个百分点,已调整17个月。10月单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4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98%,增速为2015年3月以来最低值。在目前调控形势依然趋严背景下,预计2018年商品房销售将维持调整态势。随着商品房销售的快速回升,库存压力短期明显缓解。商品房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明显回升。但商品房施工面积/销售面积的比值依然处于高位,因此从中长期看库存压力依然存在。
由于政策面依然趋紧,预计2018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回落调整。热点城市监管趋于常态化,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处于调整状态。部分库存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将依然处于去库存进程,城市分化格局将延续。预计2018年房地产政策面依然偏紧,房地产销售将依然处于调整回落态势,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可关注业绩增长较明确、增长模式受住宅销售影响较小的房地产企业,如万科A、保利地产、华夏幸福和世联行等。
风险因素:房地产调控加码程度超预期;商品房销售下滑超预期;货币政策持续收紧。
2018年主题投资之化工
信达证券认为,化工企业并非背负不可救赎的原罪,环保的要求也是有科学的量化指标可循。在环保要求提高、执法趋严后,2017年化工企业针对环保新要求进行技改后,即可不再被限产停产,2018年的去产量效果会逐步减弱。化工行业中一些规模小、污染性高、集中度低的子行业,除行业龙头外,一些小型企业可能原本环保欠账就很多,现在面临锅炉超低排放、VOCs排放、废水处理等趋严的环保要求时,难以跨越环保改造投资的门槛,就可能自此退出。在这样的行业,环保风暴会导致一部分产能永久出清,2017年的去产量转化为长期的去产能,则这样行业的供需关系则会持续改善,行业更容易恢复健康发展的轨迹。这样的行业,在2018年产品价格仍有向上反弹的可能,或已反弹的价格具有站稳的可能,对应公司则可能会因业绩的继续提升而降低PE,或由于业绩能够稳定而使低位的PE有修复的空间,具备投资的价值。沿着这条逻辑,甄选农药、饲料添加剂、染料、炭黑、橡胶助剂、制冷剂这几个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2017年钱荒背景下更应关注长期为股东创造价值公司的观点。建议关注9家公司:上海石化、万华化学、三友化工、滨化股份、赛轮金宇、华鲁恒升、亚邦股份、金禾实业、扬农化工。在当前货币政策趋紧、资本市场再融资受限的环境下,更有可能被市场认可其投资价值。2017年下半年开始,二级市场投资的偏好也确实更加倾向于有业绩支撑的绩优公司。
风险因素:全球、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化工品需求端下滑的风险;美国大幅度降低企业、个人多种税率,导致中国化工企业竞争力下滑的风险;货币政策紧缩导致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下滑的风险。
2018年主题投资之电子
今年下半年,电子行业继承上半年的热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国外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继续增长,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我国半导体行业更是增长迅速,2017年前两季度,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的比例分别达到32.6%和31.9%,占比最高,销售额的同比增速也是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1-10月,我国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月度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8%和20.7%。随着我国自动驾驶、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有望提升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信达证券表示,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智能手机占比最高、影响最大,而在智能手机中,苹果手机的影响最大。2017年随着IPhoneX引入OLED屏幕以及人脸识别技术,未来几年OLED面板及生物识别技术有望得到快速发展。目前,OLED主要的生产厂商主要是韩国的三星及LG,其中三星几乎垄断中小尺寸的OLED市场。近年来,我国在OLED产业积极投入,各个国内厂商正积极建厂以提供OLED。未来随着OLED的成本下降、良品率上升及我国各大产线的逐渐投产,我国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产业空间也将得到扩张。由于传统密码存在不唯一、易丢失等缺点,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逐渐兴起。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生物识别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中。未来,随着各种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产业将成高速发展的态势。ABI Research预计,2021年全球识别技术与应用将超过300亿美元。生物识别相关公司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由于自动驾驶不存在疲劳、分心等缺点,其相对人类驾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各整个厂商及信息科技公司等积极投入到自动驾驶产业中来。在自动驾驶的三个层级中感知层是最基础也是第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在自动驾驶发展的大环境下,汽车需要配备的摄像头越来越多,智研咨询预计到2020年,全球摄像头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70.5亿元。在周围环境较差的时候,还需要激光雷达等来感知环境。麦姆斯咨询预计2022年将达到32.2亿美元,2016~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2.4%。相关企业将快速成长。
2017年,受下游产品需求增长带动,国内外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创新时代,在自动驾驶等产业的推动下,汽车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子行业市场空间持续提升。因此,维持电子行业“看好”评级。消费电子领域,建议关注京东方A、汇顶科技;在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领域建议关注欧菲科技;在标准化的存储芯片领域,强烈推荐紫光国芯,建议关注兆易创新。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随着技术的创新,出现低成本、高性能的新产品,代替现有产品。
2018年主题投资之食品饮料
2017年行情演绎了白酒的“强者恒强”,且从一枝独秀转为“众木齐春”,安信证券认为,2018年是主流板块景气度继续强化的一年。定义的食品饮料核心主流板块有三个,白酒、调味品和乳制品,在2016年上涨29%的基础上,白酒板块2017年(截止12月5日)再度继续上涨76.83%,调味品和乳制品2016年分别下跌1.04%和18.26%,2017年则分别上涨18.04%(扣除非酱醋类涨幅预计超过50%)和47.12%。白酒强者恒强,大众品龙头盈利增速修复,预计这一态势在2018年继续得到延续和强化,白酒由2015年的恢复性增长转向2016-2020年趋势性增长,进入新周期,2017年“业绩和估值双升”,2018年预计收益主要贡献为业绩,但估值预计仍能维持合理较高水平;乳制品和调味品2018年业绩预计表现仍佳,尤其乳制品处于2017-2019年向上周期当中。
2017年经济向好是白酒价格带上移的助推剂,是大众品需求转暖的推动力。2017-2020年白酒行业持续复苏可期,高端白酒从2014-15年的挤压式增长渐渐转变为2016年以来的缓慢扩容式增长,龙头贵州茅台产能稳步提高,价格保持理性,拉长高端白酒景气周期,亦拉长整个白酒产业景气周期,2018年继续看好高端的业绩释放。2016-2017年次高端品牌修复,蓄势较足,2017年业绩已开始初步体现“爆发力”,2018年在费用投放转变、渠道积极性调动、全国化加力的综合作用下,业绩增速继续乐观;地产酒以中档为主,竞争激励,主销价格带向200跃升或是企业盈利释放拐点,值得重点关注。大众品受益需求回暖,龙头继续以产品创新升级、品类扩张获得份额提升。
2014年以来国家政策鼓励缩小城乡差异,推动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当前已体现效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推进经济建设,实施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均有利于提升低线城市和农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鸿沟”对大众品的持续复苏和更长期的平稳较快增长构成重要支撑。增量受益主要针对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如城镇化、乡村振兴,增量需求主要由消费品龙头企业满足;市场收割主要针对品类/产品创新而言,典型案例是椰树牌椰汁对椰汁产品创新的市场收割,伊利股份的后来居上夺得常温酸奶市场份额第一,消费品龙头更具长期投资价值,2003-2017年伊利股份11年有超额收益(相对沪深300)也能反映这点。
2018相对2017年是持续复苏和景气强化的关系,2017年白酒和大众品部分龙头上半年(尤其Q1)缘于景气起步,业绩增速较低,2018年上半年具有增速优势,叠加春节旺季拉长,超预期概率更高。白酒:业绩和估值平衡方面核心推荐高端白酒茅五泸、洋河股份;弹性和成长方面优选次高端水井坊、汾酒和沱牌;关注200元价格带放量的古井贡酒和口子窖;大众品:推荐业绩释放通畅的涪陵榨菜、安琪酵母和中炬高新,看好趋势明确业绩提速的伊利股份。关注行业较好但短期尚未表现的桃李面包、主力产品换装上市的承德露露。
风险提示:需求改善、销售不及预期,成本端压力上升过快,估值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