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观潮

年末“雷区”高发 警惕证监会盯上的公司
临近年底,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12月23日,*ST中富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12月22日,三维丝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与此同时,公司公告称存在暂停上市风险。同日,顾地科技公告实际控制人任永青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中同时提到,本次调查事项系针对任永青,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造成影响。除上述3家公司,12月来凯瑞德、保千里、国民技术、联建光电、亿阳信通、万通地产、中原证券及科融环境等8家公司也公告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公告显示,今年来两市上市公司公告62条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涉及50家公司,略低于去年全年水平。数据显示,2016年两市发布70条相关公告,涉及57家公司。查阅公告可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对象,既有上市公司的董监高,也有控股股东、股东、子公司等,信息披露违规是最常见的原因。今年的50家公司中,有30家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榜单中,ST板块多只股现身。除*ST中富及已退市的*ST新都外,ST慧球、*ST众和、*ST云网、*ST烯碳、*ST圣莱、*ST匹凸、*ST墨龙、*ST昆机、*ST佳电和*ST大控公布原因都是信息披露违规。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关注的绩优股格力电器年内也公告收到调查通知。10月19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董事徐自发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而中原证券今年1月3日登陆A股市场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12月2日,中原证券公告称,被立案调查原因是公司在担任天津丰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徐州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权事项的财务顾问过程中涉嫌未勤勉尽责。
在50家上司中,除已退市的*ST新都外,顾地科技、科融环境、亿阳信通、保千里、海南海药、*ST昆机和*ST烯碳等7家目前仍处于停牌中。正在交易的42家公司中,有34家在公告收到证监会调查报告后股价下跌,*ST昌鱼、雅百特、*ST众和、*ST大控、尔康制药、勤上股份、*ST墨龙、ST慧球和*ST圣莱等跌幅超40%。绿庭投资、万东医疗、华鑫股份、格力电器、金路集团、*ST中富、万通地产和三维丝等在公告证监会立案调查后,股价出现上涨。其中,绿庭投资、万东医疗和华鑫股份涨幅超10%。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上述股票也存在较高市场风险,雅百特为例,今年4月8日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12月16日公告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相关当事人的《市场禁入决定书》后,18日公告提示公司存在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并在19日公告董事长、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雅百特于2015至2016年9月通过虚构海外工程项目、虚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手段,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83亿元,虚增利润2.57亿元。上述财务数据通过雅百特2015年年报、2016年半年报以及2016年三季报公布。雅百特自4月8日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股价下跌57.33%。尤其在上述公司公告被立案调查后仍坚持买入的,其产生的损失将无法向上市公司或相关责任主体索赔。
周期行业成年报业绩预增大户 布局年报行情正当时
据统计,目前两市有3459只股,其中有1056股发布年报预告数据,以业绩增长下限看,有604股预计业绩出现正增长,346股预计业绩下滑。行业分布看,地产和有色板块继续扛起增长大旗,平均预增幅度排名位前列,钢铁与汽车的预增幅度也较高。
股市总是超前反应公司业绩预期,年内的内房、钢铁与有色板块正是在业绩修复与市场乐观情绪的双重叠加下,先后走出一波强势行情。据统计,今年来,有色板块个股平均上涨30.33%、钢铁板块平均上涨19.27%,港股房地产板块平均上涨31.55%。就目前数据看,地产、有色与钢铁有望继续挑起业绩增长大旗,全年平均预增幅度分别达81.78%、70.83%和68.71%,其次预增幅度较高还包括汽车与化工,分别平均预增59.70%和54.75%。不过,就预增个股数量看,化工板才是预增股大户,共有80股业绩预增、41股业绩预减,其次拥有较多预增股的板块还有机械设备、电子和医药生物。
世荣兆业是年报预增最高的房地产股。世荣兆业预计,全年将实现净利润8.3亿元至8.76亿元,相比去年的9363.08万元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786.46%至835.59%。公司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销售结转收入和商品房销售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增加。”同样受益房地产毛利率上升,京汉股份预告称,全年利润将同比增长127.92%至241.42%,即实现净利润2.49亿至3.73亿元,业绩大幅增长主因是“本年度房地产业务毛利率较上年略有增加”,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度减少所致。同样预计业绩翻倍的地产股还包括万业企业和中洲控股,均预计全年净利润至少增长115%和100%。
有色板块方面,共有10只有色股预计今年业绩增幅超一倍,其中丰华股份预增幅度超10倍,是目前预增幅度最高的有色个股。丰华股份三季报中披露称,预计全年净利润在1.06亿元至1.11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不过,丰华股份业绩暴增原因是出售一家房地产子公司的100%股权。此外,预增幅度较高的有色股好包括精艺股份、兴业矿业和宁波富邦,分别预计全年业绩增长531.51%、525.99%和336.83%。
在已确定预增的604只股中,预增幅度超30%的有363只,预增幅度超50%的有262只,还有157股预增超100%,38股预增超300%,15股预增超500%,众泰汽车、柘中股份、宁波东力和丰华股份等4股预增幅度超10倍。众泰汽车是目前的年报预增王,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2.59亿元至13.62亿元,同比增幅达14.69倍至13.51倍,但新增利润主要来自2017年4月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据公司公告,永泰汽车今年4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即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永康众泰汽车公司100%股权,其中永康众泰汽车预计2017年可实现净利润14.3-15.1亿元。紧跟之后的柘中股份预计全年业绩增长11.15倍至11.65倍,实现净利润2.45亿元至2.55亿元,成A股年报预增第二高个股,但公司大幅预增原因是被政府征收一块厂区土地,及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柘中股份曾发布公告称,上海市奉贤区土地储备中心将对公司的一个厂区进行收储,因而公司将可以获得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办事处的补偿款2.76亿元。相较柘中股份2016年的全年净利润只有2016.19万元。9月6日,柘中股份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上述补充款项,征收补偿事项已全部完成。同时,据财务部门初步测算,该征收补偿事项预计将影响2017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约1.8亿元。
此外,年报预增幅度较高的还包括宁波东力、丰华股份、乐通股份和金字火腿,分别预计今年可以实现盈利1.4亿元、1.06亿元、979.54万元和2.0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110%、1045.08%、979.54%和925.32%。
险资与私募退意已决 产业资本成年内举牌主力军
在去年举牌潮中,保险资金扮演重要角色。不过在监管层高度关注后,保险资金在今年的举牌几乎绝迹。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险资和大型保险机构在A股二级市场上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大型保险机构的持仓及持股情况较稳定,新增或新进的多为低估值、跌幅较大、业绩表现较好的绩优股。而在监管层对险资举牌现象严厉表态,及保监会对前海人寿等下发监管函后,激进型中小险资开始先后减持多家上市公司,收缩战线的迹象明显。降低仓位就成险资前期的主要操作动作,如恒大人寿在三季度减持了金洲管道、中元股份、积成电子等多只股。减持力度不小的还有中融人寿,也是在三季度,中融人寿减持了鹏辉能源、真视通、曲美家居、华通医药、航新科技。
此外,此前的私募举牌主力也开始大肆清仓减持举牌个股,据了解,中科招商在2015年通过旗下子公司举牌上市公司,从而持有几十家A股上市公司股份。而近期中科招商开启减持模式,据中科招商12月7日公告显示,公司拟在未来6个月减持30亿元股。12月8日,中科汇通减持祥龙电业部分股份。12月11日,中科汇通当日减持中设集团72.44万股。回顾中科招商公告发现,今年1月25日、2月3日,中科招商曾公告称,子公司中科汇通等通过多种方式减持了绵石投资等8家上市公司股份。
今年市场虽没有了险资举牌,但与去年同期举牌公告数量相比,举牌热度不减。不过举牌主力有了很大不同,今年同行业产业资本成举牌主力,特点是更多地倾向产业投资的模式,不仅考虑的是“壳资源”价值,还更多考虑标的拥有的业务协同效应。从12月来的举牌案例中看,举牌方如紫光集团、中金集团、水利投资等大多为产业资本。如以紫光集团为主体的“紫光系”,今年在A股市场上资本运作不断。除旗下控制的紫光国芯、紫光股份、*ST紫学外,2017年还举牌了文一科技和山东金泰。紫光集团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做出了百亿乃至千亿级别的投资。文一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半导体塑料封装模具、设备及配套类设备产品,属半导体行业的封装测试产业,而文一科技在12月6日至15日股价涨幅达62.09%。
同行业的产业资本作为近期举牌主力军,从标的拥有的业务协同效应看,举牌也使同行业间联合持股成一种更为普遍的整合方式。如前期鸿达兴业集团二度举牌中泰化学,持股比例达到10%,而鸿达兴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鸿达兴业,与中泰化学同属于氯碱行业。此外永辉超市举牌中百集团,智农投资及一致行动人大北农举牌种业公司荃银高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举牌乐山电力等。
深圳前海乾元资始总经理李正表示,之前私募、险资掀起举牌潮的市场环境和现在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现在监管更严格,一二级市场套利更困难,私募、险资举牌的盈利模式在如今市场上没有生存土壤,所以A股现在有很多“壳”却鲜有人来炒。对产业资本来说却不一样,现在很多上市公司股价经过长时间调整,估值回到一定合理水平,这给他们整合行业资源、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机会。所以产业资本大多举牌的是同行业或产业链上的企业。
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ST公司保壳大战花样百出
近日,ST慧球公告,拟以1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孙公司沈阳辽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辽原物业)100%股权。交易完成后,预计产生处置收益约12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ST慧球今年三季报净利润亏损970万元,出售辽原物业获得1200万元受益,对公司意义不言而喻。业内人士认为,年底对业绩压力较大公司来说,会选择出售资产或依靠政府补贴来美化业绩报表,而ST公司如果不能扭亏则意味面临退市风险,因此它们会想尽办法实现扭亏。
据Choice根据三季报业绩数据统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负的ST公司仍有31家,它们,如果年底不能实现扭亏,等待的命运就是退市。另外,截至12月21日有25家ST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仅有10家预计全年业绩扭亏,有4家减亏,4家续亏,1家增亏,1家业绩略减,另几家公司表示全年业绩不确定。具体看,4家减亏公司分别为*ST三维、*ST圣莱、*ST天化、*ST云网;4家续亏公司是*ST东数、*ST海润、*ST沪科和ST成城;1家增亏公司是*ST众和。就是说,这9家公司如果2017年业绩不能好转,根据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特别处理规定,等待的将是退市。
根据往年ST公司保壳操作手法,“剥离资产、债务重整、政府补贴、资产重组”老四样,是ST公司惯用的保壳伎俩,今年也不例外。据上市公司公告显示,*ST厦工、*ST昌鱼、*ST沪科等公司在11月有了新动作,开始卖股权或者卖房子来“保壳”。*ST厦工11月28日公告称,拟向关联方厦门海翼资产转让公司名下12套房产及全资子公司厦工(三明)重型机器名下1套房产,初步评估值合计为1824.5万元。*ST厦工表示,本次关联交易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而交易预计可增加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约757.93万元。另外,*ST沪科则拟转让股权来“保壳”。据公司公告,*ST沪科拟将持有的上海异钢100%股权和异钢制品80%股权转让给昆明发展新能源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交易作价2亿元。
据统计,10月来,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公告明显增多,有的公司出售资产还迎来交易所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售资产“保壳”的ST公司中,1元出售资产在A股中上演除ST慧球发布1元卖资产公告外,1元出售资产的还有*ST沈机。11月16日晚,*ST沈机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同意以1元价格,打包出售部分资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上市公司1元出售亏损资产,可以将亏损置出报表,这样可以通过会计手段实现减亏。
另外,在保壳大战中,ST公司靠政府或大股东发“红包”也成一种保壳方式。据统计,前三季度有52家ST公司拿到政府补助,合计9.32亿元。其中,有16家获得政府补助款超千亿元,而*ST柳化和*ST墨龙获得的政府补贴款过亿元,分别为1.63亿元和1.5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A股资本市场中不乏有“不死鸟”出现,但随着监管趋严,投资者倾向价值投资等投资理念的变化,如果ST公司靠“手段”来扭亏,其也不会得到二级市场的“待见”。而目前监管机构对于年底调节利润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ST河化在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