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再现百股跌停非偶然 后市能否企稳反弹需看两点演变
综合市场人士观点,本周市场出现集体调整格局,之前是上证50实现19连涨,推动指数连续新高;如今调整了,无论上证50还是中小创,基本上都是一起调整,而且中小创跌幅更大局面。周三更是上证50首先翻红,创业板则大跌2%以上。调整是正常的,以目前市场资金面情况,贸然上行和追求连涨不切实际,1月银行和地产板块都有过一波15%以上反弹,有的大盘权重股如建行等一度大涨30%以上,对指数出力明显,这样后出现一些调整是合理的。不过,周三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率先翻红的还是大金融、大地产股,上证50也是最早翻红的指数,所以大资金沉淀其中,这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整体看,在金融、地产调整后,近期热点的持续性差些,如1.30日新零售板块活跃,因万达商业当天与腾讯等投资者签订战略投资协议,4家战投将斥资340亿入股万达商业,后者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引发新零售板块的活跃。实际上,之前腾讯入驻永辉超市也有过异动,很快就又沉寂了,本次也是一日游情况。市场风格主要集中在权重搭台,而题材唱戏并没有太强持续性。这意味部分题材股可能只有超跌反弹的机会。周三银行股最先翻红,随后地产股,所以投资者对大金融、大地产有偏见认为不好,但市场实际走势是大资金就认可有业绩支撑,体量够大的板块,尤其行业龙头股持续走强。
技术上,沪市日线MACD指标出现绿柱与KDJ指标线死叉向下发散运行,显示调整风险暂未彻底解除,触及21日线3462点的股指有靠近34日线的欲望,预计股指受21日线顶托出现反弹后再度向下回补1月18日早盘高开缺口3444.67点。沪市21日线3462点成向上运行趋势,对回落股指构成顶托,15分钟MACD指标线构成圆弧底形态在为对应级别反弹蓄积能量,预计周四大盘回踩21日线后向上冲击13日线3496点,然后受3日线3497点和5日线逐渐下移压制小幅回落,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3497点和3518点,强压力位3530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3461点和3450点,强支撑位3428点。
收盘点评分析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沪指在连续三天出现杀跌后,短期均线走坏,目前K线已被5日均线压制,但是盘中跌破20日均线后快速收回,对走势形成有效支撑,而且早盘跳空低开缺口被回补,表明下方承接力度较强。
从全天市场上板块的强弱来看,盘面上,有多达100家以上的股票出现跌停,主要受近期年报预报不急预期影响,投资者纷纷抛售。如湖北宜化、盐湖股份、石化油服等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亏损。另外,也存在部分标的虽然业绩有所增长,但是不急预期,所以也使得投资者暂时离场。
从全天题材炒作的主线和资金的流向角度去看,市场资金在指数调整之际关注最多的依然是低估值蓝筹白马,以银行、家电为首的核心资产成为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而另一方面创业板跌幅较大,几乎将上周反弹以来涨幅全部回吐,因近期业绩预告来看,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成为业绩下滑重灾区。
周三两市各大指数全线低开,虽然沪指盘中强势翻红,但是在大量获利盘抛售的压力下重回弱势,全天宽幅震荡,且量能有所放大,金融地产等绩优白马股成为市场坚定的护盘者。而近期反弹强烈的创业板再次回到1700点整数关口附近,留下跳空缺口,预计后市将成为上涨的重要阻力。
2018年首个交易月,A股市场走出近年来最强的开门红。分析认为,开年来A股涨势良好,虽然短期涨幅较大及春节临近会让投资者有观望情绪,股指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但在公募基金、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加速进场,加上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慢牛走势,开门红行情2月有望延续。对近期市场增多的风格转换,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来,主力反复在权重股间来回切换,这种情况说明市场主流投资资金依旧在大蓝筹上,对创业板能否反转现在尚未可知,目前看多数参与创业板的资金博弈的都是短线反弹。虽然部分创业板个股有所起势,但由于资金不到位,风格转换未能如期完成,也难以一步到位形成反转。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A股年初行情已在较短时间里快速实现可观涨幅,短期出现快速大涨后因部分投资者兑现盈利和减持产生的自然调整,但年初行情向上的趋势目前尚看不到逆转。基于盈利增长稳定和海外增量资金流入预期等支撑因素目前未见削弱,A股低估值蓝筹重估行情的逻辑未被破坏。当前多数机构投资者将焦点转向估值相对较低的银行与地产股,这可能也显示这些投资者认为其他蓝筹板块的估值重估已基本到位。从宏观外部条件看,当前市场进行持续全面的风格切换的条件尚不充分,但价值股重估的逻辑其实与成长股复兴并不矛盾,因此下个阶段行情特征可能是价值股重估与成长股反弹交替或同步进行。
申万宏源分析师称,2018年来市场涨速明显快于2017年,部分投资者心中开始隐隐不安。但2017年以来A股涨幅较高的金融、能源、材料、工业品和可选消费在全球其他股市中表现同样强势,显示出经济乐观预期驱动股市上行的特征。在乐观经济预期暂时无法证伪情况下,A股春季躁动仍有延续基础。
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表示,年初来北上资金减持白酒转而增持地产、银行和非银,体现寻找更高性价比板块的配置思路。近期北上资金大小盘相对持仓的小幅回落,预示市场风格可能会阶段性趋于均衡,但尚未达到风格逆转的条件。现阶段产业资本尚未出现明显增持的迹象,意味着中期内牛市根基并不牢固。从产业资本行为视角,成长股仍缺乏大级别行情基础。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则从守正、出奇两方面推出18年两条主线:一、延续16-17年,市场整体估值难以提升,依旧要赚盈利增长的钱,追求“安全性”,背后代表的是低估值、高的确定性和好的流动性。二、与16-17年不同,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市场偏执的风格会被逐渐纠偏走向均衡。
光大证券策略报告称,流动性和基本面支撑因素暂未消退,A股年报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性较大,本轮春季行情仍在途中。短期看,油价上涨及国内PPI逐步向CPI传导,市场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通胀预期有所升温,“再通胀”有望成贯穿本轮春季行情的一条主线,建议更多关注石化、有色、建材、建筑和大金融(银行、房地产)。此外,食品饮料、家电、餐饮旅游、零售百货等消费行业内的龙头白马仍值得重点关注。
综合券商机构观点,综合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二月可重点关注两条主线:
兴业证券指出,大资管新规下的统一监管促进金融业供给侧改革,利好负债端稳定的龙头。持续推荐大金融龙头,中长期看银行不良率和净息差逐步向好;保险上市公司受益消费升级,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券商受益于市场情绪转向乐观、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补涨。国金证券财富管理分析师周建兵指出,判断银行股估值要看PB(市净率),国内大市值银行被严重低估,PB水平低于海外市场,未来龙头银行股还会有行情。另外,今年A股要纳入MSCI,而MSCI第一权重股就是银行,这意味海外投资者必须配置银行股,从资金流入、供需改变和价值低估各方面综合考量,未来都可能推动银行股大涨。海通证券荀玉根称,近期金融股涨幅较大,尤其银行股涨得比较快,短期如果出现一些回撤很正常,中期仍看好,金融尤其是银行盈利趋势向上、估值低、基金配置低,性价比仍很好,外资是2018年最大增量资金,6月A股将纳入MSCI,金融股的配置需求大。
2016年来,供给侧改革加之环保督察政策影响,周期性商品价格接力暴涨,在期货市场和A股市场掀起一轮又一轮行情,对相关上市公司利润也影响明显。据中信行业类数据统计,目前已预告2017年业绩的16家煤炭企业,几乎均表示净利润同比将实现大幅增长。54家发布业绩预告的有色行业企业中,46家净利润出现增长,包括厦门钨业、赣锋锂业、炼石有色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100%。
广发证券戴康团队表示,看好周期股表现。首先,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周期性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业绩的波动性会降低,原有的投资模式需要有所转变。其次,春节前淡季需求处于无法证实或证伪期,明年初周期性行业的业绩预告比较好会对周期股形成催化剂,流动性较年末宽松对较敏感的周期股有利,机构对周期股的持仓低也使周期股向上阻力较少。中信证券称,本轮周期行情受四大利好因素驱动:一、供给侧改革叠加环保限产不断推升周期品涨价,成本轮周期行情的主要推动因素;二、中报业绩超预期;三、经济增长超预期;四、流动性相对宽松。目前看,以上核心逻辑并未破坏,因此2017年中至今的本轮周期行情尚未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