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调整升级关注多方最后阵地争夺 轻仓过节将是最佳策略
综合市场人士观点,上周跌幅近10%,直接回到2017年1月底和5月底构筑的平台密集区,已将过去8个月的反弹在一周内全部吞没,尽管有全球股市大跳水的环境,但这样的跌幅还是明显过激。市场趋势跌破后需要一个调整消化风险过程,这是市场规律,不可能短期快速收复,此时关键是对恐慌盘的消耗。美股的连续大跳水,从走势特征看,不排除因为量化和算法交易在市场突破某个关键点位后触发自动止损交易,从而触发连锁反应。核心还是美股涨的太多,而美经济持续向好,所以美联储加息的信心更足,而不是经济差了,导致股市跌了,这个要注意。
整体看,全球金融市场都经历这波跳水,而且美股是15分钟成交700亿美元,几乎瞬间跳水,这显然是触发程序交易的现象,连涨14个月跳水本身正常,但连锁金融程序交易触发导致全球性关联。这种情况下,资金要重新评估市场,很难有护盘,所以就是稍有大单,个股就快速跳水情况。目前位置看,节前极端走势下如何操作意义不大,就是踏踏实实等转机,因此时再割肉,随时都有报复反弹。
技术上,沪市周线MACD与KDJ指标线形成死叉共振,显示对应级别调整还有下跌动能,击破144周线的股指有靠近233周线2972点的欲望。不过,89周线3184点暂成向上运行趋势,对下方股指构成牵引,30分钟和60分钟KDJ指标线运行在低位,显示短线超卖的技术指标需要修正,预计大盘会出现技术性反抽,但暂不会构成向上反转,大盘出现超跌反弹后还会再创调整新低。沪市30分钟布林带下轨3039点向下倾斜对股指构成牵引,5分钟MACD指标线构成圆弧底形态和15分钟KDJ指标线低位金叉,显示对应级别反弹还有上冲动能,预计周一大盘向上反弹再回落休整,然后再度拉起,沪市反弹压力位分别是3157点和3180点,强压力位3225点,调整支撑位分别是3100点和3085点,强支撑位3051点。
近期在美股市场再度重挫逾千点背景下,全球股市大幅波动的十年魔咒似正上演。鉴于美股大幅下挫,一方面来自市场对未来加息预期及国债收益率产生重要拐点产生担忧的恐惧,而以往低利率的时代似乎从一定程度上造就美股的长期牛市;另一方面来自之前长期上涨的获利回吐需求,面对经历长达9年的美股牛市,如今市场在2万点之上出现阶段性休息也可预期,但近期美股下跌力度过快,挤压泡沫的速度非常明显。
目前A股已跌破年初起涨点,并有加速往3000点靠拢迹象。同时,随着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跌,不少上市公司已先后跌破股权质押预警线,乃至跌破平仓线,距强行平仓线仅一步之遥。对近期上市公司频现股权质押平仓乃至强行平仓风险,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以往过于利用高杠杆工具,杠杆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弊端也在近期行情中得到表现。同时,在股权质押风险逐渐扩散下,不少上市公司已触及现金流断裂风险,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临时停牌或接连增持等方式应对股权质押冲击。如果股权质押风险大范围爆发,且上市公司强行平仓风险持续上演,将触发局部系统性风险,部分公司可能还存在控制权、话语权削弱的冲击。由此可见,采取停牌的公司目前最期待市场环境快速回暖,以达到维护股价稳定目的。但在停复牌新规约束下,给予停牌公司的时间并不多,而市场环境好坏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最终命运。如果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并引发A股进一步下跌,非理性状态下不排除再度引发系列护盘救市动作,这也是未来股市可否提前止跌企稳的关键,这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国内金融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最终成果。
连续重挫颠覆A股春季行情 重新看待蓝筹与中小创风险与机遇(二)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大白马、蓝筹由于前期涨幅太多,市场近几日对蓝筹股看法已现分歧,在获利盘兑现收益欲望强烈、增量资金有限背景下,一旦筹码松动必然杀跌。长期看,蓝筹股大幅上涨后,估值扩张与利润增长已不匹配。同时,也要警惕流动性风险传导、资金利率上升产生的影响。
公募基金人士认为,钢铁、化工、煤炭股的估值没有泡沫,但业绩有泡沫。目前周期股的盈利能力已达到历史高位,继续大幅增长可能性不大。在此背景下,股价很难继续上涨,反而需释放此前上涨累积的风险。作为影响风险资产价格的核心要素,资金利率上升,将会对资本市场资金产生冲击,加上去杠杆、资管新规落地,银行表外业务回表,会促使信贷需求上升,利率上行迹象已现。
遭遇猛烈下跌乃至几乎“闪崩”的蓝筹股,并不都是超涨的股。不少股在过去一年中甚至出现持续下挫。去年以来的蓝筹行情中,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等涨幅较小,估值也处于低位,属低估值蓝筹股。如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过去一年间不仅没有像样上涨,还从去年3、4月间开始一路下跌,目前处于一年来低位,此次下跌前的市盈率分别只有16倍、11倍左右,中国建筑目前市盈率更是不到9倍。有分析认为,低估值蓝筹下跌,可能是有些机构或产品资金链断裂,发生平仓或补仓等情况,需从流动性好的蓝筹里变现。
连续重挫颠覆A股春季行情 重新看待蓝筹与中小创风险与机遇(三)
去年底来,伴随蓝筹股累计涨幅的走高,市场对中小创反弹的预期开始酝酿。有观点指出,中小板和创业板自2015年调整至今,估值已基本到位。近日中小创的率先反弹,更强化市场对风格切换和轮动的预判。在当前市场环境和风险偏好下,更多观点认为,中小创反转为时尚早。
随之而来的还有并购和再融资热潮后的解禁减持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仅以2018年新增的解禁股可减持规模看,一季度超过4000亿元,二、三季度都将超过5000亿元,全年可减持市值规模超过2万亿元。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姜榕认为,中小创板块还存在另一个隐患,即庄股的出清,据统计,市场目前有一百多只股已沦为庄股。背后的资金可能还在死扛当前股价,但当无法承担资金成本时,这类股就会出现短期的急剧暴跌。当前,这些股才调整到一半。
博星投顾表示,大盘连续三根大阴线说明目前走势已不是很正常,市场各方都需要一个信心修复过程,找到能替代前期大蓝筹白马股的新品种。短期仍需以规避风险为主,等待强势股补跌完成后,市场新的主流板块会明显走强。目前看,权重蓝筹股整体估值并不高,整体下行压力主要来自质押新规及金融去杠杆政策上的机构减持,短期在风险充分释放后,蓝筹股仍处于合理估值水平。目前3000点整数关将成心理支撑,机构需重新达成共识,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在60分钟级别没有明显企稳下,依然要防范前期强势股补跌,耐心等待急跌到缓跌逐步企稳的过程。本次市场调整以来,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马股回调幅度较大,但电子板块出现明显抗跌迹象。去年11月以来,电子整体板块回调幅度已较大,部分个股价格腰斩,但从主要个股18年预期净利润对应估值看,已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市场正在静待年报和一季报出来验证业绩真伪来判断部分该板块是否依然景气。面对估值不高、18 年业绩增长有保证的白马电子股,仍有望成中小创个股的救命稻草。操作上,中期关注大消费行业二线白马股的趋势性行情;短线建议关注创蓝筹、电子板块等低位企稳品种。
近两年长期上升通道运行格局打破 未来三周或属调整趋势
市场资深人士黄智华指出,上周沪指相继跌破60日线、半年线,年线,年线(3280点上下)或反过来成反弹压力带,未来需要收复才能回复多空均衡格局。近两年沪指形成长期上升通道格局,该通道上轨线为2016年4月13日3097点与11月29日3301点两顶部连线,通道下轨线为2016年1月27日2638点与2017年5月11日3016点两底部连线(目前位于3260点上下)。沪指上周五跌破上述长期上升通道下轨线,使近两年长期上升通道运行格局打破,并演变为对近两年长期上升通道总的调整,该长期上升通道下轨线或反过来成压力,如果该通道下轨线和年线不能有效收复,则弱势未扭转。
深成指2016年1月底以来也形成通道走势格局,上周五跌至通道下轨线,即2016年2月29日9000点与2017年5月11日9566点等低点连线处,有所抵抗。
不少蓝筹股上周五跌至60日或半年线有所抵抗止跌,短期在春节前或带动大盘有所反抽,或回补周五部分下跌缺口。
上周受海外股市影响,沪深两市呈现大跌格局,已有投资者对春节后大盘走势感到悲观。近期,中小创比上证50成份股表现相对抗跌。临近春节受内外因素作用,持股过节还是应该持币?春节后,策略方面又该如何布局?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当前“持股过年”仍可行。一方面上市公司业绩地雷现象以个案为主,相反业绩亏损企业数量仍在改善,且基金重仓股相对2016年已明显集中于业绩预告良好的股,市场对大小“风格切换”疑惑的消除,反而可能让优质资产继续获得流动性溢价。另一方面,前期全球调整主要基于流动性的担忧,但国内从去年已步入金融去杠杆和基础货币投放趋紧的通道,预期上反而存在修复空间。同时,增量资金入市趋势仍明显,而全球流动性的调整其实源于经济复苏,因此不用过度悲观。春节后获得超额收益的几率高的行业主要分为两类:消费(及其中游材料行业)、周期行业。表现良好的消费类包括纺织服装、农林牧渔、家电,由于我国春节传统的消费习惯,上述行业具有明显节日效应,近十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使上述行业在春节旺季不断创新高。表现良好的周期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气设备等。
川财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冯钦远认为,目前市场下跌更多是受全球市场下跌导致的情绪影响,尤其连续几天快速较大下跌,除部分资金获利平仓外,更多是非理性情绪因素在里面。如果理性审视当前A股市场基本面仍向好,没有持续下跌基础。一是宏观经济上,2017年中国GDP增速仍高达6.9%,1月制造业PMI仍维持在51之上,短期和中长期经济趋势仍稳健向好;二是企业盈利上,2017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8%,多数企业尤其周期行业企业利润增速不断改善;三是估值上,全部A股目前市盈率只有18倍,相比欧美股市仍有较大估值优势。当前A股市场下跌与基本面变化关系不大,更多是全球市场和情绪影响,调整后A股仍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股市波动具有未知和一定风险,投资者应理性投资股市:一是在投资理念上,首先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远离炒概念、炒短线的投机操作,远离垃圾股,这样才能应对股市短期波动风险,真正赚取企业长期成长的收益;二是在理财观念上,如果一定想自己投资股市,尽量选取研究清楚、质地优良的公司长期持有;如果没有选股能力,最好交给专业机构;此外,树立正确、现实的预期回报率,对短期收益期望要合理,对风险评估也要客观和特别引起重视,严格控制和谨慎使用杠杆。
持股与持币过节艰难抉择 节后市场如何布局?(二)
主题方面重点推荐海南旅游岛、北斗导航、乡村振兴、土地流转、人工智能。2017年的主导变量是“经济强、金融紧”。2018年分为“两段式”:上半年(海外、国内)经济预期继续上修,下半年看通胀与经济组合形式。预计美联储2018年加息4次。我国短期不会调动基准利率,信号要等到2018年8、9月后乃至2019年。股市对美国经济周期的反映从“经济复苏”到“通胀预期”。“薪酬加速回升”是经济周期复苏的确认信号,也是“通胀预期”开启信号;从历史数据看,薪酬增速在4%、短端利率在3%左右,才会引发美国趋势性调整;美国当前波动率上升,要注意微观交易结构对资产价格造成的反向影响。
回顾大类资产今年来、近一季度和近一年收益,全球权益类资产表现领先,恒指、上证50、纳指收益排名靠前。但A股结构化行情较显著,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而近期权益类资产大幅调整使近两周、近一月来的大类资产收益出现轮动,货币基金、债券指数表现相对较好。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加息,金价有下行压力,或在加息落地后反弹。但通胀预期及避险需求对贵金属价格形成支撑,调整幅度有限。交易机会来自对全球股市和经济表现的分歧和地缘因素造成的价格波动。全球货币紧缩超预期是近日股市大幅下跌的主因。当前判断美股是中期趋势的下跌还是短期震荡至关重要。如果是短期震荡,对A股影响可能接近尾声;如果是中期调整,则对A股影响或未结束。全球主要央行逐步退出宽松信号已较清晰,全球流动性状况对资产价格的扰动增强。随着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联动性的提高,外资参与A股程度加深,当国际股市大幅波动时,外资可能撤出A股,近期沪港通北上资金大幅净卖出,加剧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
山西证券称,短期创业板行情主要驱动因素源自市场对管理层有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表态的博弈,此次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源自股权质押问题,目前不少中小票股价已进入股权质押警戒线,投资者可挖掘一些基本面过硬、中长期有价值的“真成长”股。
持股与持币过节艰难抉择 节后市场如何布局?(三)
某券商投顾总监认为,海外市场春节期间竟是向左还是向右走,会影响A股市场节后表现,现在也不好妄加猜测。但从近期市场表现看,在市场波动加大同时,个股分化也更明显,没有必要过于纠结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如果对持有的股没有十足信心,可卖股持币过节,毕竟股票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持股基本面和成长性都没有问题,而且也已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并且股价和市盈率均不是高位,持股过节也未尝不可。
大同证券首席投顾郑虹表示,因长期牛市的格局,连续涨的时间、幅度有些大,获利盘的回吐加上去泡沫的影响,导致美股调整,需要一个风险释放过程。从2017年严监管后,各项制度有较大幅度理顺。A股小慢牛格局没有改变,目前是从高价蓝筹、高价白马股向成长性切换的过程。在风格切换过程中,资金有高位离场、逢低布局的要求,所以前期有调整,又遇上美股回调,引发国内投资者,尤其是新进的中小投资者担忧。A股市场有一个技术上的修复,情绪上市场都期待反弹,风格切换过程已进入后半程尾声,点位上股指已超跌,技术性修复反弹可能随时发生。但真正需要市场资金形成中小创或成长品种的合力,这个一旦形成,后期资金一跟随,风格切换完成,成长性品种就起来了。
民族证券首席投顾黄博认为,尽管美股对A股影响更多是短期情绪面的冲击,不会导致国内市场资金大量外流,但前期市场的持续调整,叠加白马蓝筹股获利盘兑现,市场整体情绪仍难在短期内得以改善。不过,短期市场的机会或增大,继续大幅杀跌概率不大。中长期应理性与冷静地看待A股市场所处的环境。虽然外部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各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均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没有理由过度悲观。以战略和发展眼光看,这次大幅调整不排除是结构性牛市一个重要支点,也许最大的机会正在酝酿中。
九泰基金指出,从外部因素看,美国通胀和加息预期强化,叠加程序化交易,引起美股巨幅调整,美国市场的扰动对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其他市场股市均形成明显负面冲击和传导。从内部因素看,信托去杠杆、年报业绩爆雷、高比例股票质押平仓担忧上升、监管层表示将推动居民去杠杆等也加剧A股紧张情绪,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的卖出和调仓行为也加剧价值蓝筹的明显回调。年关将近,流动性层面的压力将季节性上升,叠加外围市场扰动尚需时间修复,尽管短期一些质优股因情绪因素遭遇错杀,短期市场可能仍需时间换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增长显现的稳健性和强韧性、A股估值及盈利状况、流动性走向看,A股市场有着较强支撑。随着情绪因素的逐步消解,A股将逐步恢复常态。
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经理是星涛表示,这轮下跌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海外市场下跌,背后是对美国利率拐头向上的担忧,但由于我国利率已上涨一年,风险提前释放,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