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参考
上千亿新发基金突然发现“高端白酒和地产龙头”突然又“值得”置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随着近一周的持续下跌,在此前“N连阳”当中艰难寻找“合理估值”标的的上千亿新发基金突然发现“高端白酒和地产龙头”突然又“值得”置了!
所以,行情虽然仍在下跌之中,但是市场的情绪开始逐步缓和。类似于前几天的百股跌停的局面已经变得轻微多了。
近期来看市场虽然尚未结束调整,但是可以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思考接下来的配置方向。在此前2个月当中,新发行的上千亿新基金,面对彼时连续暴涨的N连阳行情,恐怕是“很纠结”:既要按照合约要求的时间“建仓”,又不希望给“前人”抬轿子;舍弃白马权重股,捡择“创蓝筹”吧,立马就遇上“地雷阵”……如今好了,连续的暴跌,终于让“新基金”获得了“重头来过”的契机:能够“重回”大盘“还没怎么涨”的时候,来“抄底建仓”了——在市场“跟风杀跌”的风暴当中,白马蓝筹仍然会因为自身业绩估值驱动增长。此外,对于金融地产中字头等第二梯队,随着近期的下跌已经差不多打回原形了。但是它们身上“机构扎堆少不容易闪崩、业绩相对稳定、估值较低、盘子大流动性好”的优点仍然存在,其相对价值也因为市场的下跌而更加凸显。所以后期股市新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必然少不了这几个。
首先是关于白酒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贵州茅台身上附着较多市场情绪因素,所以我们来看看五粮液:据券商研报,预测五粮液17-19年EPS 为2.43、3.38和4.42元,同比增长36%、39%、31%,当前股价对应17-19年PE 分别为35x、25x、19x,甚至券商对五粮液预估目标价到101。
其次,关于地产股。
如果一个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50%甚至更高,一旦出现整个行业性质的利空,那么压缩行业蛋糕,就基本等于是压缩了龙头的蛋糕,因为龙头的市占率已经非常大了,他代表了整个行业的情况。但相反,目前房地产行业龙头的市占率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个时候越是收紧的行业政策(限贷、限购),对中小房企越是不利,反而越有利于龙头地产通过收购小企业,将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过去发展的几十年黄金时期,本质上也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特别是龙头房企,可以说手上非常有钱。在整个经济体缩紧货币的情况下,谁有大把的现金流,谁将在未来资本市场占据更大的主导权。所以龙头房企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避险优势。
据各公司公告,三大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万科和恒大1月合同销售额均超过600亿元。
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79.8亿元,同比增长41.27%;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4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93%。
位列第四的融创1月合同销售金额虽然同比猛增173%,但221.8亿元的销售额依然难以同三大龙头比肩。融创1月合同销售面积约138.3万平方米。
总结
研究员注意到,在春节前一片低迷的市场中,此前作为机构抱团取暖的最佳避风港——白酒行业也难逃此劫,在机构的一片看好中也开启了连续下跌模式。
◆研究员认为,显然本次白酒股的下跌与基本面并无太大关联,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性回调,更多是2018年1月白酒涨幅较大,让机构全年预期盈利空间大幅缩小,需要以时间换空间所致,同时随着白酒股持续走高,市场恐慌情绪积聚,开始对负面信息反映过度。
白酒股仍处于相对合理的历史估值区间,目前一线白酒整体回落至20-25倍;
估值大幅提升后,市场对负面信息更为敏感。
◆研究员认为,未来白酒依然具备较大的投资机会,但相比2017年机会有一定减小。
同时年初诸多基金发行,增量资金入场,更需要找到合适标的来进行建仓布局;
A股中符合业绩为王、估值低、市值大的可选标的并不多,因此2018年白酒板块仍然具备投资机会。
在机构的一片看好中,白酒股持续大幅下跌
为什么白酒股会大幅下跌?是基本面变差了还是估值太高了? 白酒股基本面并未变坏。
白酒股仍处于相对合理的历史估值区间。
可以看到,从2017年12月开始,白酒指数一路上扬,仅2018年1月到一月中旬半个月,涨幅就高达13%。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持续上涨,白酒全年的剩余涨价将会所剩无几。我们看到16-17年白酒行情享受估值业绩双升红利,因此尽管白酒依然有较强基本面支撑,但18年板块估值再度上升空间有限,与17年动辄翻倍相比,18年收益率预计将会有所降低。因此此时市场需要一个较大的回调来回吐涨幅,从而为之后布局挖下“黄金坑”。
机构持仓提升及估值水平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敏感程度提高,短期信息引起的板块波动幅度会有所加大。
那么未来白酒还能否上涨?还是继续调整?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看到白酒基本面并未变化,估值也处于相对合理的区位,依然具备投资的价值。同时年初诸多基金发行,增量资金入场,更需要找到合适标的来进行建仓布局。
进一步来看,正如研究员此前在《地产、白酒、家电依然是未来长线投资热点》谈到的,A股中符合业绩为王、估值低、市值大的可选标的并不多,因此2018年白酒板块仍然具备投资机会。“不可否认计算机技术服务、医疗、体育文娱行业具有巨大的业绩增长潜力,但这些行业要么还属于新兴行业,譬如计算机服务,行业还不够成熟,其业绩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要么细分领域过多,投资标的分散,譬如医疗文娱,很难找到代表性龙头企业;要么已有的优质公司还未在A股上市,譬如阿里、腾讯、京东、百度虽然选择在海外上市股价也是屡创新高,但国内投资者尚缺乏大规模的便利的投资途径。相比之下,地产、家电、白酒这些行业则相对成熟,行业龙头一目了然,既有着扎实的业绩支撑,不确定性因素又相对较少——房地产行业增长依然强劲,与其相关的消费需求依然有着较大增长空间,而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家电行业,不同于煤炭、钢铁主要源于政策性因素在推动,其资源集中向大企业积聚、行业集中度提高更都是市场自发的选择;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则已经成为了未来消费升级趋势的一大代表,而其行业格局也是已经相对稳定,行业定价能力也相对较强,龙头效应不断凸显。”
包括龙头在内的地产板块近几天持续深度调整。万科A从近期最高点42元/股一路跌到32.75元/股。金地集团也从近期高点17.53元/股跌到低点13.35元/股。
问题来了,这些深度调整的“龙头房企”后续是否是加仓的机会?
一方面,基本面上房地产去库存已经到了尾声,在未来将面临着补库存的阶段,这对龙头房企最有利。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公布1月份销售业绩的23家内地房企当月合计销售金额达2947.57亿元,同比上涨71.6%。而,龙头房企数据再次亮眼。以万科为例,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79.8亿元,同比增长41.27%。
包括龙头在内的地产板块近几天持续深度调整
如下图所示,1月24日万科A见顶持续回调,截至2月8日,万科A股价已经下跌了接近30%。
如下图所示,金地集团在经历一轮大涨后,从1月15日见顶后开始回调:
而,在A股上市的其他龙头房企“招商蛇口”、“保利地产”等则在近期进入深度调整,补跌过程中: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深度调整的“龙头房企”后续是否是加仓的机会?
◆一方面,基本面上房地产去库存已经到了尾声,在未来将面临着补库存的阶段,这对龙头房企最有利。
另一方面,能够获得资源的也是这些龙头。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拿地高潮中,不知死活的地方房企高溢价拿地,如今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南京地王京奥港拖欠了数千万的工程款,还有一笔超过30亿元的融资即将到期……
只有龙头房企还存活……行业的集中度要提升,等于说前面一两年的调控帮助这些“龙头“消灭了自己的潜在竞争对手,不知名的地方房企再不可能去拿地当地王……
2017年,房企在规模竞逐中加速奔跑,各大龙头的土地储备工作也纷纷按下“快进键”,与销售突进相映成趣。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TOP100排行榜中,刚刚荣登年度销售冠军宝座的碧桂园又以新增土地价值4100亿元,新增土地建面12553.7万平方米获得2017年土地市场的“双料”冠军。业内人士认为,与2016年土地市场地王频出相比,2017年的土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房企拿地速度加快且呈现出强者恒强特征,因此预计龙头房企在2018年的整体拿地体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一月份销售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龙头房企一骑绝尘。
其中,碧桂园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91.6亿元,同比增长42.3%;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7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7%。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79.8亿元,同比增长41.27%;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4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93%。恒大合约销售金额约为643.6亿元,同比大增73%;合约销售面积约为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位列第四的融创1月合同销售金额虽然同比猛增173%,但221.8亿元的销售额依然难以同三大龙头比肩。融创1月合同销售面积约138.3万平方米。
鉴于碧桂园、恒大不在A股上市,这里仅分析在A股上市的龙头房企。下表是各房企未来预计的销售、估值情况,相比目前的市价,这些企业价值均被严重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