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3.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9 08: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岐山当选国家副主席:金融反腐败促改革将进入“新阶段”!》:“迎回”BATJ似乎也成了近来资本市场的一个“政策方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创造的财富,不能不让国人分享”,还有一层政策意义就在于“他们确实还是‘干实业’”的“新经济”,不是那些此前只知道画图、画饼的PPT公司,更不是只会圈钱的“金融伪创新公司”!扶持实业,已经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两步走”实现伟大复兴的“决胜”之战!而要扶持实业,发展新经济,就必须搬开“金融伪创新”这个“侵夺”实体经济发展资源的“绊脚石”,更要打掉“财阀化”的“金融大鳄”们“违规构建的‘庞大金融集团’”,这头“拦路虎”。

《向“财阀”宣战!收回被“泛金融自由化”侵蚀的“中央金融事权”!》:2017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地强调指出,“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而一位熟悉金融改革历史的业内人士坦言,朱镕基任总理时期,金融改革主要目标是不让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比如1998年底央行打破行政区划设立九家大区行,实行垂直管理,初衷就在此。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经历了此前几年的“金融风险释放”,使得有关方面已经警觉到,“泛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中央的金融管理事权,被有意无意的‘架空、侵夺’”,在有关方面看来,这也是导致“监管空白、金融风险剧增”的“一大病灶”!因此,从此次金融监管风暴,再到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整,也凸显出一大特征——强化“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这一“组织原则与政治规矩”!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王岐山当选国家副主席:金融反腐败促改革将进入“新阶段”!
【研究员】: 田文

编者按:“迎回”BATJ似乎也成了近来资本市场的一个“政策方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创造的财富,不能不让国人分享”,还有一层政策意义就在于“他们确实还是‘干实业’”的“新经济”,不是那些此前只知道画图、画饼的PPT公司,更不是只会圈钱的“金融伪创新公司”!扶持实业,已经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两步走”实现伟大复兴的“决胜”之战!而要扶持实业,发展新经济,就必须搬开“金融伪创新”这个“侵夺”实体经济发展资源的“绊脚石”,更要打掉“财阀化”的“金融大鳄”们“违规构建的‘庞大金融集团’”,这头“拦路虎”。


【博览财经分析】周末的“人代会”上,习近平全票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王岐山当选国家副主席。看了看国内的网络留言,纷纷表达这都是“众望所归”。在“新核心时代”的改革攻坚,必须要有“主心骨”,而在反腐败与金融监管与改革等具体工作上,王岐山的当选都能带给人某些“想象空间”。这或许也表明,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反腐败、促改革,也将进入“新阶段”!

“银保合并”带来的,人们对金融业改革、强监管的关注,仍在持续提升——
当天下午,国内比特币交易所okcoin创始人、徐明星就明白行长的“微言大义”了,大义凛然说“随时准备捐给国家”……
其实,网络新经济的巨头,近来关于“大数据有助于重构计划经济;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就可能实现”等等,也是不绝于耳……
扶持实业,已经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两步走”实现伟大复兴的“决胜”之战!而要扶持实业,发展新经济,就必须搬开“金融伪创新”这个“侵夺”实体经济发展资源的“绊脚石”,更要打掉“财阀化”的“金融大鳄”们“违规构建的‘庞大金融集团’”,这头“拦路虎”——
安邦等“大资本”的海外扩张步伐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变得激进:借助低资金成本,大鳄们在海内外疯狂并购,目标主要是量化宽松以来泡沫集聚的房地产和金融。截至2016年年底,安邦人寿海外保险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了60%!
2017年全国两会前夕,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对外“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
旋即,国内针对资本大鳄的行径,尤其是其与金融监管层中个别人的“勾结”等不法行为,展开了高烈度的围剿——
2017年3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责令: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2017年5月,保监会宣布:安邦人寿申报备案的两款产品违规不予以通过,且三个月内被禁止申报新产品。这导致安邦人寿2017 年年头8个月的万能险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98%
2018年1月2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到证监会稽查局、稽查总队进行工作调研,并就做好2018年稽查执法工作发表讲话,称今年要“查办大案要案、全面整治金融乱象”
非国资的“庞大金融集团”,就那么几个,但是最像的一个,非安邦莫属。
而何肖锋就是后来“安邦接管小组组长”。
• 增强担当意识,敢于较真碰硬,真正让监管“长上牙齿”。
• 严格股东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穿透性审查,规范股东行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构建良好的保险市场生态。
1521419390562674.jpg

1521419412448282.jpg

该集团这两年,也如同其他几家此前在海外“大肆扩张”的国内大佬级企业一样,不断的在“卖卖卖”……
经纬纺机此前持有中融信托37.47%股权,此举意味着经纬纺机将控制中融信托70.45%股权。

据悉,经纬纺机是大型央企,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旗下的中国恒天集团(持股57.73%)。

在公告中,中植集团表示,将永不谋求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此次转让中融信托股权,是中植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产融结合战略转型”,参与国企混改之举
曾几何时,中植系与明天系、复星系等资本派系齐名,能量惊人。
公开资料显示,解直锟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内外上市公司高达18家
显而易见的是,交出中融信托的控制权后,中植系在资本市场的能量将不再如往昔。
3月1日,“财新”报道称,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叶简明近期已被有关部门调查,其后,财新的相关报道已经撤下。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华信排名第7。上海有8家财富500强公司,华信是唯一的民企
中国华信官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唯一一家上榜的民营企业,以43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第222位。
总结
[color=rgb(255,][color=rgb(0,] 1521420087664214.jpg 博览视点
1521420123530930.jpg



向“财阀”宣战!收回被“泛金融自由化”侵蚀的“中央金融事权”!
【研究员】:田文
结论:2017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地强调指出,“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而一位熟悉金融改革历史的业内人士坦言,朱镕基任总理时期,金融改革主要目标是不让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比如1998年底央行打破行政区划设立九家大区行,实行垂直管理,初衷就在此。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经历了此前几年的“金融风险释放”,使得有关方面已经警觉到,“泛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中央的金融管理事权,被有意无意的‘架空、侵夺’”,在有关方面看来,这也是导致“监管空白、金融风险剧增”的“一大病灶”!因此,从此次金融监管风暴,再到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整,也凸显出一大特征——强化“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这一“组织原则与政治规矩”!
一位熟悉金融改革历史的业内人士坦言,朱镕基任总理时期,金融改革主要目标就是不让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比如1998年底央行打破行政区划设立九家大区行,实行垂直管理,初衷就在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沿着纵向垂直管理体制的路径不断深化。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上收地方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各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及县支行增量贷款审批权基本上被上收归省级分行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经历了此前几年的“金融风险释放”,使得有关方面已经警觉到,“泛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中央的金融管理事权,被有意无意的‘架空、侵夺’”,在有关方面看来,这也是导致“金融风险剧增”的“一大病灶”!
中央的金融管理事权被“架空、侵夺”
从反腐败,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再到财税、金融改革,这20年间,果然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博览研究员认为,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功能性”角度说,是甲15号、15号都承担着“收缩金融杠杆、防范金融风险”这一共同的职责,而19号则要“反其道而行之”,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以缓解、承接“甲15号、15号的‘收缩’”,对实体经济融资服务的“不足”!
因此,从此次金融监管风暴,再到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整,也凸显出一大特征——强化“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这一“组织原则与政治规矩”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已经有分析人士称,“从工作便利高效的角度来看,金稳会一把手和央行一把手可以由一人兼任,因为此前曾经有过朱镕基副总理兼任人民银行行长的先例。”
201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期,金融业逐步大松绑,进入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在此之前1995年至2004年,险资只能运用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这样比较安全的资产。
2012年后,也是货币宽松、大水泛滥的四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刺激疲弱的经济增长,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均采取了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资金成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资产是有限的,而当大家都拿着钱找不到赚钱的项目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资产荒"只能去投资更高风险的领域。这就是保险资金越来越倾向于在资本市场“举牌”的一个潜在“动力”。
也正是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之下,2017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地强调指出,“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
其实,无论是“全局性”的“金融集团、大鳄、财阀”,还是“地方性”的“金融交易所”,其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泛金融自由化”大潮之下,中央对金融监管的权力被架空、被侵夺,刘姝威在2015年才疾呼——
银监会是否严格监管银行资金的流向?举牌上市公司的高杠杆配资是否与银行有关?
证监会严格监管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资金来源吗?这些资金来源合法吗?
……
在“泛金融自由化”带来了2015年“股灾”以及宝能收购万科等重要历史事件后,对金融领域的监管予以一定的“集权”,已经势在必行。而此次机构改革,不仅将银、保合并,而且还将原属于银监会、保监会的银行、保险行业法律法规和审慎监管制度拟定权划归央行经历了此前几年的“金融风险释放”,使得有关方面已经警觉到,“泛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中央的金融管理事权,被有意无意的‘架空、侵夺’”,在有关方面看来,这也是导致“监管空白、金融风险剧增”的“一大病灶”!因此,从此次金融监管风暴,打击妖精大鳄,管制“财阀”,处理“违规构建的‘庞大金融集团’”,再到此次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整,也凸显出一大特征——强化“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这一“组织原则与政治规矩”




保监会“并入”银监会:反应本轮金融整顿最核心的就是要保住银行!
【研究员】: 田文
编者按:据说信托行业一次会议上,监管部门表示:中央关于去杠杆的文件是动真格的。有领导提问信托总量24万亿中能否砍掉一半?可见高层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了解的实际情况,远比市场更深刻。因此,把此轮金融监管风暴,尤其是对“金融大鳄、违规的庞大金融集团”的斗争,这些整顿财阀的举措看成简单的利益博弈,格局就小了。金融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是全球最快之一,但金融膨胀速度则全球无出其右。而银行是中国资产负债最大的池子,国家和百姓的核心资产所在。所以本轮金融整顿最核心的就是保住银行。1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把银行业风险彻底锁紧笼子。算是向外界,尤其是“财阀们”,交了个“政治底”!
博览研究员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金融监管机构的“兼并重组”,既是对此前几年“泛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金融行为的自由裁量权”的一次“回收”;也是要保护中国金融的“根基”——商业银行!
可见高层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了解的实际情况,远比市场更深刻。
甚至还绘声绘色的说,为减少对市场的影响,监管层还建议安邦通过非公开方式退出或减持,并且已经在帮助安邦寻找合适的股权接盘方了。
金融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是全球最快之一,但金融膨胀速度则全球无出其右
所以本轮金融整顿最核心的就是保住银行。
算是向外界,尤其是“财阀们”,交了个“政治底”!
紧缩和整顿,就是为了控制住财阀扩张的规模、约束金融风险。中央会议已经明确:这轮防风险,要持续攻坚三年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20周年,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10年前的“美国病”,估计我们这“初级阶段”的金融体系,还不够资格得,但20年前的“东亚病”,倒有如影随形之状——
中国现在也有很多财团化的企业,不但股权链条不清晰,融资和投资链条也不清晰,甚至业务链条都不清晰,透明度很差。现在的金融工具的种类和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二十年前,财团的利益结构、业务体系和公司金融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二十年前,譬如我们现在颇感头疼的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通道业务就有相当部分指向这些财团,如果发生问题,破坏性和传染性也会更大。
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到2012年上升了大约40个百分点,彼时更多是要“主动应对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僵尸企业”和“财团财阀”挤占了大量流动性,却并没有投入实体经济的生产,广大中小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贷资源,而是大量虚耗(如被僵尸企业吸血),或者“空转”(如财团财阀假借各种“金融伪创新”,在金融领域倒腾)。
这些大集团许多是国有的,还有一些是民营的。
与此同时,一些大民营企业集团也通过类似套路实现了财团化,如中国民营企业500大榜单中,许多都成为财团了,其中与政府或政府官员有密切联系的可以算是浅红色财团。这些大财团动辄上千亿甚至几千亿的贷款,但是它们的偿债能力和透明度怎么样?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营健康指标怎么样?大部分都很差。这类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了。
金融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是全球最快之一,但金融膨胀速度则全球无出其右
所以本轮金融整顿最核心的就是保住银行。1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把银行业风险彻底锁紧笼子。
银行业的核心放贷资产:国企、地产、地方政府,前两个分别用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去库存解了套,对地方政府主要是严控新增债务。
毕竟,财阀扩张的主要工具就是从银行掏钱,到证券市场圈钱,成立保险公司放大杠杆
于是安邦要继续万能险的高成本融资。万达和海航明显缺钱了,至少从银行里贷不动,于是乎不断的抛售资产。
有着强大融资功能的银行一直都深得资本大鳄们的欢心,几乎每个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系族旗下,都掌控着一张甚至更多的银行牌照。
其中的“翘楚”,安邦更像一个大基金而非保险。截至2015年1月,安邦持有9只股票,分别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华业地产、吉林敖东、中国电建、万科A ,持仓股票的总市值超1000亿元……
而引起有关方面警惕的,恐怕并不仅仅是“入股”,而是安邦对银行业“经营”的渗透,尤其是当其把资本触须伸向国有大银行的时候……
而在民生银行之前,招商银行就已成为安邦系瞄准的目标。2013年12月10日,安邦财险持股比例达到5%,此后安邦财险一路增持,招商银行2014年报显示,其持股比例达10.72%,而截至2017年3月31日,安邦财险始终保持这一持股比例。
更严重的情况是,到2016年年初,工、农、中、建四大行先后发布2015年报,外界发现,安邦系在四大行中均成为排名前十的股东……
如果按照这个规定,许多资本系族都已经离红线不远甚至越过。控股成都农商行,并同时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主要股东的“安邦系”,自然首当其冲!
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首先,截至目前,“安邦系”至少持有成都农商行35%,招商银行10.72%,以及民生银行15.54%股权,已然突破了“作为主要股东入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的红线
例如,仅计算持股5%以上银行,海航系拥有营口沿海银行20%股份,拥有海南银行9%股份;新湖系拥有盛京银行5.18%股份,拥有温州银行13.61%股份;万向系拥有浙商银行7%股份、网商银行18%股份......
而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的同班同学史玉柱,旗下“巨人系”不仅拥有广西北部湾银行14.45%的股份,也位列于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十大股东
所谓叶落而应知秋,风起而云当动,就在银监会对银行股权的“最严新规”抛出第二天,“资管新规”也随之公布,且都或间接或直接地指向了表外业务、影子银行。如此看来,保留哪些银行的股权、放弃哪些银行的竞逐,资金匹配如何调整,银行业股权新规下,“财阀”们都到了重新好好谋划一番的时候了。
博览研究员再次强调,此轮金融监管风暴,尤其是对“金融大鳄、违规的庞大金融集团”的斗争,之所以“整顿财阀”成为焦点,关键就在于,既要把金融事权“回收”,也是要保护中国金融的“根基”——商业银行!毕竟金融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而银行是中国资产负债最大的池子,国家和百姓的核心资产所在。所以本轮金融整顿最核心的就是保住银行。而紧缩和整顿,就是为了控制住财阀扩张的规模、约束金融风险。中央会议已经明确:这轮防风险,要持续攻坚三年



焦点透视




项俊波把“财阀”这个魔鬼“从瓶子里放出”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项俊波像陈岩石一样扛过枪打过仗,像祁同伟一样负过伤拿过勋章,像侯亮平一样铁面办大案,像李达康一样重业绩导向,像高育良一样从文人转身为官员,他还像周梅森一样获过飞天奖…… 必须承认的是,2014年前后掀起的那一场“以金融泛自由化为标准的所谓‘改革’”,给随后几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而自2016年开始,金融业监管风暴越来越猛烈,但彼时的保险业却似乎是一块“世外桃源”,以至于当时一位金融界老人慨叹到—— 银行、证券、信托甚至互联网金融,都曾经或正在经历风险暴露,关的关、并的并,抓的抓,惟独保险业一直风平浪静,但现在看,平静的表象之下风险已暗流汹涌,保险业或难逃一劫。
必须承认的是,2014年前后掀起的那一场“以金融泛自由化为标准的所谓‘改革’”,给随后几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银行、证券、信托甚至互联网金融,都曾经或正在经历风险暴露,关的关、并的并,抓的抓,惟独保险业一直风平浪静,但现在看,平静的表象之下风险已暗流汹涌,保险业或难逃一劫。
而据报道称,上任之初,项俊波曾将保险行业与丐帮相提并论,表示“听起来让人心痛”,以此表明改革心切可想而知。
事后的实践表明,他的一系列改革急功近利、贪快求全有关系,也暴露出保险业改革探索经验不足,违背了金融规律,给不良资本控制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保险行业结构失衡、个别产品粗放发展、少数公司无序举牌冲击实体经济等风险问题管控不严,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开始出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表述,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金融业逐步大松绑,进入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
1995年至2004年,险资只能运用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这样比较安全的资产。
首先,保险公司的负债端产品费率放开、资产端投资领域开闸。由此带动了一批“保险新贵”对万能险的“疯狂扩张”,进而带来了A股上的“举牌照”,直接诱发了随后的“金融强监管”。
按照监管层公布的思路,人身险费改路线图依次为普通型、万能型和分红型,并争取在2015年底前全面实现人身险利率市场化。
于是,市场上销售的万能险整体收益率高达6%~7%,个别万能险产品利率高达8%
2016年,安邦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142亿元,而被认为代表万能险规模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则达到2162.9亿元。
2015年股市大跌之后,险资大规模举牌上市公司,引发一波举牌潮。据中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两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遭险资举牌,涉及股权市值达2464.17亿元。遭遇举牌较多的行业是房地产和商业贸易,而被举牌涉及市值最高的则是房地产和银行。
宝万之争将这一现象推倒了风口浪尖,引发A股风波不断。前海人寿在后来的公告里解释说,应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买入蓝筹股。这番表态,搬出保监会做挡箭牌,背后底气十足
确实,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一度是保监会鼓励的方向——
2015年7月,保监会再度放宽险资入市要求,将险资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
项俊波也曾表示,国际上保险资金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举牌是二级市场普通的股票投资行为
但项俊波没料到:自己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就再也难把它“哄回去”了……
2016年5月至8月,保监会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华夏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值得玩味的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安邦系旗下险企。
据《财经》当时了解的情况,保监会在当年5月-8月就组织了7家保监局对万能险业务量较大特别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因前海人寿整改不到位,保监会采取停止其开展万能险新业务,且在三个月内禁止其申报新产品等监管措施。
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被罚背后,监管层正在酝酿新一轮更为严格的险资权益类投资的规制措施。万能险投资的激进风格一旦被遏制,轰轰烈烈的险资举牌热潮将悄然退去。
显然,项主席的肃杀之气没有起到什么警示效果,魔鬼已经从瓶子里出来,野马已经脱缰,姚老板们依然在市场上纵横杀伐,“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决裂——刘士余唱响“捉妖计”
“妖精论”颇令保监会被动,除了频频发文收紧业务和投资等保险监管政策,亦对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频下罚单。
2016年12月13日,保监会主席在专题会议上重申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将严惩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保险机构,并强调保险业要坚持保险姓保,要成为国家金融整体稳定的基石和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2017年2月22日,项掌门再撂狠话,“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保险市场就必须遵守保险监管的规矩,就必须承担保险业对社会、对实体经济、对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否则我们就要坚决把它驱逐出保险业。”
刘士余的突然表态,可视为监管或决策高层提前释放信号。保监会不得不开始痛下狠手,项俊波也不可能再袒护保险新贵们,必须跟“土豪、妖精、害人精、强盗、野蛮人”划清界限,与其他监管部门保持方向和步调一致。
2017年1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系列严格规范股票投资的举措随即出台。配合监管政策落地实施,保险领域的反腐行动同步开展,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银成被中纪委带走审查拥有众多保险牌照的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氏被“请回”内地,明天系保险公司众高管亦被带走调查
4月9日14点30分,中纪委网站一则公告,宣告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博览财经分析】2017年4月,吴小晖在北京罕见地会见记者时开玩笑说要收购英国《金融时报》,其夸夸其谈又自信满满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两个月后的一天午夜,吴小晖在安邦集团北京总部被“带走”,之后一直被羁押。
“不法分子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
随着个别资本的“财阀化”,金融大鳄的时代也就离结束不远了……
结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年初发话今年要“查办大案要案、全面整治金融乱象”的话,山雨欲来风满楼。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安邦2004年以财险起家,初始注册资本只有51亿元,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2万亿左右,从账面上看,短短十余年规模就快赶上老牌央企中石化了。
更有甚者,据《财新周刊》的《穿透安邦魔术》一文披露,安邦其实是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虚假注资真正的资本金只有5.6亿元,资产杠杆达到3500倍!

主要揭示了少数分子怎样违规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金融集团。
安邦彼时则回应没从民生银行贷过一分钱款但随后民生银行董事长说“我们对安邦的贷款就是1亿美元”……
自2015年“股灾”爆发之后,博览研究员就指出,近年来金融乱象的根源,就是“部分被‘俘获’的金融官员”和个别财阀里应外合,割韭菜(从早前的张育军、姚刚,到后来的项俊波)。

资本财阀的“套路”就是“部分被‘俘获’的金融官员”一路给开绿灯,而正规金融体系一路给输血,这不是市场规则,而是特权资本的套路。牌照权、集资权、贷款权,总之是金权在手,这么玩下去,就失控了……
一家原本籍籍无名的保险新兵,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发展成全球凶猛并购、总资产近2万亿的国内险资巨头?
2005年,安邦财险开始在上汽的4S店代理销售车险,当年,安邦财险的保费收入就突破了10亿元
2011年,安邦财险多次增资扩股,中石化一度成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而上汽集团、联通租赁集团、标基投资集团等三家企业则始终位居安邦财险大股东之列。
2014年,保险行业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而此时的安邦,资产已经从1000亿元膨胀到近万亿元,拥有10家子公司。
显然,安邦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迈向“庞大金融集团”的“小目标”——
与此同时,安邦持续发力,继2011年“成功收购”成都农商行之后,股权分散的民生银行成为安邦系的“猎物”。
至此,除手握保险业全牌照之外,在国内,安邦还持有银行金融租赁等数张金融牌照收购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完成,只待监管层批准;在国外,已全资收购比利时保险公司、银行各一家,跨国性综合金融集团的愿景基本实现
《财新》的文章曾经写道:安邦有那种能力,可以推着监管往前走,包括修订法规。在一两年前,业内即有这样的说法,并称吴小晖和保监会很熟,对各司局长的办公室属于推门就进的关系
安邦人寿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公司资产总计1.45万亿元。如此惊人的增长,恰逢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主导下的保险市场化改革期间,保险资金运用得以松绑,以万能险为主的理财险更推动了一批险资黑马的成长。
……
实际上,在入股之时,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安邦,注册资本只有51亿元,总资产256.7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73.83亿元,净利润5.08亿元。
但偏偏是它,完成了对成都农商行千亿元资产的并购!
随后的控股民生银行,据说引发了更激烈的反弹。
2011年3月和11月,有关方面分别批复同意了这一增资扩股方案。
巧合的是,就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前一天,也就是2011年11月10日,成都市主要领导更迭,时任市委书记李春城离任
该市市委一位官员对《南方周末》称,新任的成都市委领导,至少两次在会议上,对安邦收购农商行的这一交易,表示严重不满,并称这桩上千亿元的国有资产买卖,“(当初)都没有上市委常委会讨论”。
那片园区办公楼是原来成都市的“新行政中心”,占地255亩左右,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共有六栋形似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状的办公楼(即1-6号楼),呈莲花瓣状放射排列,中间则是一栋类似国家大剧院“巨蛋”的椭圆形办公楼。整体建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008年5月,汶川地震。
同年11月,民生银行以3.6亿元的价格,买下其中的6号楼。
2010年9月1日,交易达成。受让方就是安邦,成交价格,就是4.92亿元。
同时,为减少对市场的影响,监管层还建议安邦通过非公开方




1521419444291604.jpg
15214193667005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4-25 08:09 , Processed in 0.1607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